天天看小說

第六十三章 去來有定

“無望其速成,無誘於勢利,養(yǎng)其根而俟其實。”————————【答李翊書】

尚書檯正如皇帝所言的那樣,人員繁多,守不住機密,更履行不了擬寫詔書這樣至關(guān)重要的職責(zé)。這本就是個耳目衆(zhòng)多的地方,在其發(fā)生爭論後,不消一個多時辰,消息便已傳到了有心人的耳朵裡。

最得意的自然是董承,他許下不少好話,這才擺手讓那名通風(fēng)報信的尚書郎離開,然後輕聲一笑:“吳碩小人,早年在董卓手下沒少殘害士人,這些年得我的庇佑才安全無事,如今棄我而去,還妄想與士人結(jié)好。簡直是做夢!眼下依尚書檯形勢、國家心意,我看他儼然是走到絕路了。”

一心想著報復(fù)吳碩的董承此時沒有動手就見對方深陷泥淖,心裡是何其快意,他得意的拍了拍在他腿上撕紙玩的一歲小兒,眼底流露一絲暖意。時隔這麼多年,他總算是又有了一個兒子,以前的兒子因各種緣故中途夭折,如今董承更是將眼前的獨子視若珍寶,只要閒在家裡無時無刻不都要將其帶在身邊,即使是與胡邈等親信商議時也是如此。

京兆尹胡邈坐在下首,看著那小子將一份朝廷公文撕扯成幾塊,又把桌案上的筆硯掃亂,而董承卻絲毫不以爲(wèi)然。胡邈由是笑了笑,將目光移往他處,說道:“吳碩如今雖是在朝廷、尚書檯失了顏面,但對他來說,這未必不是一種保身的手段。以屬下對吳碩此人的瞭解,他尚不至於如此愚笨貪權(quán),膽敢抗議天子……他這麼做,定然是有緣由的。”

董承隨手?jǐn)r住了兒子吃向嘴裡的小拳頭,將兒子拳頭裡緊捏著的紙團(tuán)摳了出來,一邊細(xì)細(xì)問道:“有什麼緣由?”

“君子與小人,敢問董公更喜歡用哪一個?”胡邈輕聲問道。

長史衛(wèi)覬不經(jīng)意的皺了皺眉,目光看向董承。

“我不論這些。”這是一個不好當(dāng)著兩人的面回答的選擇,董承很機警,當(dāng)即說道:“君子不乏虛名,小人不乏幹才,誰能爲(wèi)我所用,我便用誰。”

“董公深諳用人之道,屬下佩服之至。”胡邈先是奉承道,然後說:“吳碩雖是小人,但不得不說有些才幹。爲(wèi)官至今,其幾度輾轉(zhuǎn)門戶,已爲(wèi)人所厭棄,可謂是一身都是錯處,任何彈劾都能置其於死地。可他仍舊存於當(dāng)今,董公可知爲(wèi)何?”

董承冷哼了一聲,輕捏著兒子柔軟的掌心,他兒子因爲(wèi)沒有吃到紙而對他施以粉拳:“還不是我一直在保著他?”

“不。”默不作聲的衛(wèi)覬突然說道:“因爲(wèi)他不重要。”

“什麼?”董承驚訝了一聲,手上的勁不由大了一分,將兒子給捏得哭了起來。

“把他抱下去!”董承終於失去了耐心,對外面的人喊了一句。

伺候在門外的秦慶童立即躬身小跑著進(jìn)來,動作熟練的將孩子抱起,嘴上稍稍哄了兩句,孩子的哭鬧便結(jié)束了。得了董承的示意,秦慶童行了一禮,又接著將孩子抱了出去。

“衛(wèi)伯覦,你剛纔說什麼?”在屋子內(nèi)靜了下來後,董承面色有些不善,重複道:“他好歹也是尚書令,得入承明殿的大臣,在你口中居然不重要?”

胡邈警惕的看了眼大言不慚的衛(wèi)覬,心中暗道這樣的話明明可以用更委婉的方式說出來,又何必故意激怒董承?難不成還是想借此吸引對方的注意,好取代吳碩留下的位置?

“正因爲(wèi)他不重要,所以董卓、王司徒接連失勢,其皆如喪家之犬,急於另投權(quán)臣門下。這便是沒有了遮風(fēng)擋雨的大樹,任誰都能輕易的讓他死,而他又是慣於見風(fēng)使舵,是故王司徒誅董,沒有視之爲(wèi)大患;王司徒失人臣禮,與國家頡頏,亦未首先將之誅除。”衛(wèi)覬低聲道:“斬將奪旗纔是首要,吳碩不過是微末之人,有何重要一說?”

沒了保護(hù)傘,纔會波及到下面乘涼的人,吳碩雖說是尚書檯的長官,但副手有荀彧,屬下諸尚書各司其職,他最大的權(quán)力也只是在承明殿議論政務(wù)。如今連擬詔的權(quán)力都已被剝奪,動不動他,已經(jīng)不是主要了。

“正因其無足輕重,又滿身錯處,所以吳碩才能繼續(xù)安穩(wěn)的坐在尚書令的位置上。不然,換一個道德君子在位,沒有錯處可以拿捏,更讓人不好用。”胡邈一語點破。

“即便他不重要,這尚書令的位置卻極是要緊,朝中已經(jīng)有不少要彈劾吳碩的風(fēng)聲了。”董承輕輕說了一句。

“讓吳碩下,換一個潁川人或是弘農(nóng)人、荊州人上?這對陛下來說,又有何益呢?”胡邈嘿的一聲笑了,他身子往前傾了傾:“就屬下觀之,前些日子吳碩風(fēng)頭很盛,暗中多得司徒黃公、侍中楊公等人支持。於是陛下心裡有了忌憚,加之董公推波助瀾一番,很快陛下便將刀口砍向這次的尚書檯。而黃、楊二公未必真看得起吳碩,要收其爲(wèi)下屬,不過是故意引陛下砍這一刀。吳碩一倒,任誰上都有好處。”

“那國家的意思?”董承問道。

衛(wèi)覬立即張口答說:“陛下顯然看破了這點,所以如今只是針對尚書檯,從未點明吳碩一句不是。”

“這話裡確有幾分道理。”董承點了點頭,忽然笑了起來:“不過我看,這吳碩再如何費盡心思的試圖保全、四處攀附,他也是好不了多久了。”

尚書檯的風(fēng)波很快便告一段落,其擬撰詔書的權(quán)力無可避免的被皇帝收了回去,暫時交給秘書郎擬辦。只是這種事終歸得有個特定的部門專管,而不是由侍讀性質(zhì)的秘書監(jiān)負(fù)責(zé)。

所以在皇帝再一次提高了尚書的品秩之後,再一次接見了賈詡:“今後繡衣使者的事情,都交代好了?”

“回稟陛下,都已辦好,王公是成名已久的劍客豪俠,無論是入益州,還是行雍涼、關(guān)中,彼皆是得心應(yīng)手。”賈詡輕聲說道,作爲(wèi)他的繼任者,王越已經(jīng)開始逐漸接手繡衣使者的大小事務(wù),賈詡也趁這個機會從諜報中完全脫身,從此不沾任何一點關(guān)係。

“嗯。”皇帝輕輕應(yīng)了一聲表示肯定:“王越有經(jīng)驗、有能力、又有資望,是在你之後最好不過的人選。這次就算讓你舉薦,也無人能出其右吧?”

賈詡點頭稱是,平準(zhǔn)監(jiān)與繡衣使者兩個系統(tǒng)都是出自他一人之手,哪怕是他已經(jīng)儘量不在其中樹立黨羽,也不可避免的有平準(zhǔn)令鮑出深篤信義,視爲(wèi)賈詡故吏。

如今眼見就要艱難轉(zhuǎn)身,從幕後走上前臺,像是與繡衣使者這樣敏感的地方,干係還是越少越好。

看來以後還要花不少時間打消皇帝的顧慮了,賈詡心中如是想到。

“等王越他們能上手之後,賈公也就可以卸掉此任了。”皇帝瞇了瞇眼,笑道:“中書監(jiān)的有關(guān)制度,也可以開始籌備了。”

第五百六十三章 相逢難得第三十七章 教於宗室第一百七十章 朝日興蔚第一百三十一章 君急我憂第十一章 奮勇爭先第二百二十九章 悽風(fēng)冷雨第五百一十七章 弩箭離弦第八十章 翻覆靡定第四章丨太師歸朝第一百三十一章 君急我憂第一百四十九章 兵退告成第二十章丨詔旨相違第一百七十四章 山霧迷茫第四百三十九章 攻敵之虛第一百三十四章 材力俠氣第一百七十三章 夜議軍謀第二十三章 便起告陳第四百四十六章 堂下鬆柞第四十一章丨開達(dá)理幹第二十一章 茵席之臣第三百六十一章 屈指成昔第二十三章丨以告同行第十一章丨各有所謀第八十七章 追逐狐兔第五百八十三章 不相投合第五百三十四章 道路猶遲第四百二十四章 人心自擾第二百一十二章 草枯水涓第三十六章 事未遂矣第三十三章丨日出星逃第一百二十四章 明爭暗鬥第一百一十八章 涑水解虞第五百零九章 作計自量第一零六章 成人之美第四十四章丨兵以攻弱第五十四章 一舉多得第二百四十八章 去其螟螣第一百一十三章 親臨兵革第八十七章 御書錢範(fàn)第五百六十八章 非戰(zhàn)之?dāng)?/a>第五百九十五章 急於催攻第六章 國之干城第七十九章 太學(xué)野駒第六十二章 議論不一第一百四十六章 扶持相立第五百七十四章 慮敵不周第六十一章丨羣虜寇攻第九十六章 取士五科第二百四十四章 益州克成第五百九十四章 涼颼霧晦第十五章 溫生絕裾第一百二十一章 棄舊圖新第七十九章丨事不可爲(wèi)第六十四章 勝而不驕第五十二章 漢化政策第二百章 喪將失恃第七十五章丨遇赦無望第八章 怨憤所積第三百零五章 兄弟鬩牆第四百一十八章 慨然大方第九十三章 太學(xué)新科第六十九章 風(fēng)扶關(guān)西第二十三章 裁心延算第九章丨青牛先生第五百二十二章 參預(yù)聞聽第四百七十五章 別無擇行第三百一十五章 雷霆戢發(fā)第八十三章 難逃定數(shù)第五百九十四章 涼颼霧晦第五百二十四章 利義相伐第五百二十五章 蟻可測水第四百二十三章 孤驂單行第三十六章 熱湯沃雪第一章 畫沙壘土第九章 想君小時第五百零三章 籌畫所料第八十六章 織作文繡第一百四十四章 爲(wèi)山止簣第七十八章丨各奔東西第四章丨太師歸朝第十九章 鼓吹煥生第八十一章 振師整衆(zhòng)第三百二十六章 炎德有傷第五百七十四章 慮敵不周第四十九章 人侍帷幄第三章丨近臣收心第一百五十七章 旱生螟螣第五章 薊縣郊迎第六十七章 民戶委輸第一百五十章 知我罪我第一百五十五章 萍水相逢第二百四十六章 甘於籍籍第三百九十八章 急見鳴犢第三百六十章 義何如生第五十四章丨以結(jié)同好第二十章丨有道而輔第二十二章丨孤臣忠直第五百二十二章 參預(yù)聞聽第一百章 碗轉(zhuǎn)麴塵第三百六十一章 屈指成昔
第五百六十三章 相逢難得第三十七章 教於宗室第一百七十章 朝日興蔚第一百三十一章 君急我憂第十一章 奮勇爭先第二百二十九章 悽風(fēng)冷雨第五百一十七章 弩箭離弦第八十章 翻覆靡定第四章丨太師歸朝第一百三十一章 君急我憂第一百四十九章 兵退告成第二十章丨詔旨相違第一百七十四章 山霧迷茫第四百三十九章 攻敵之虛第一百三十四章 材力俠氣第一百七十三章 夜議軍謀第二十三章 便起告陳第四百四十六章 堂下鬆柞第四十一章丨開達(dá)理幹第二十一章 茵席之臣第三百六十一章 屈指成昔第二十三章丨以告同行第十一章丨各有所謀第八十七章 追逐狐兔第五百八十三章 不相投合第五百三十四章 道路猶遲第四百二十四章 人心自擾第二百一十二章 草枯水涓第三十六章 事未遂矣第三十三章丨日出星逃第一百二十四章 明爭暗鬥第一百一十八章 涑水解虞第五百零九章 作計自量第一零六章 成人之美第四十四章丨兵以攻弱第五十四章 一舉多得第二百四十八章 去其螟螣第一百一十三章 親臨兵革第八十七章 御書錢範(fàn)第五百六十八章 非戰(zhàn)之?dāng)?/a>第五百九十五章 急於催攻第六章 國之干城第七十九章 太學(xué)野駒第六十二章 議論不一第一百四十六章 扶持相立第五百七十四章 慮敵不周第六十一章丨羣虜寇攻第九十六章 取士五科第二百四十四章 益州克成第五百九十四章 涼颼霧晦第十五章 溫生絕裾第一百二十一章 棄舊圖新第七十九章丨事不可爲(wèi)第六十四章 勝而不驕第五十二章 漢化政策第二百章 喪將失恃第七十五章丨遇赦無望第八章 怨憤所積第三百零五章 兄弟鬩牆第四百一十八章 慨然大方第九十三章 太學(xué)新科第六十九章 風(fēng)扶關(guān)西第二十三章 裁心延算第九章丨青牛先生第五百二十二章 參預(yù)聞聽第四百七十五章 別無擇行第三百一十五章 雷霆戢發(fā)第八十三章 難逃定數(shù)第五百九十四章 涼颼霧晦第五百二十四章 利義相伐第五百二十五章 蟻可測水第四百二十三章 孤驂單行第三十六章 熱湯沃雪第一章 畫沙壘土第九章 想君小時第五百零三章 籌畫所料第八十六章 織作文繡第一百四十四章 爲(wèi)山止簣第七十八章丨各奔東西第四章丨太師歸朝第十九章 鼓吹煥生第八十一章 振師整衆(zhòng)第三百二十六章 炎德有傷第五百七十四章 慮敵不周第四十九章 人侍帷幄第三章丨近臣收心第一百五十七章 旱生螟螣第五章 薊縣郊迎第六十七章 民戶委輸第一百五十章 知我罪我第一百五十五章 萍水相逢第二百四十六章 甘於籍籍第三百九十八章 急見鳴犢第三百六十章 義何如生第五十四章丨以結(jié)同好第二十章丨有道而輔第二十二章丨孤臣忠直第五百二十二章 參預(yù)聞聽第一百章 碗轉(zhuǎn)麴塵第三百六十一章 屈指成昔
主站蜘蛛池模板: 依兰县| 思茅市| 门源| 乳源| 革吉县| 台中县| 瑞昌市| 宣城市| 沧源| 施甸县| 井冈山市| 广西| 柳州市| 沁源县| 唐河县| 肥东县| 新丰县| 台州市| 富蕴县| 沛县| 平和县| 临洮县| 化德县| 新源县| 美姑县| 陇南市| 寻甸| 锡林郭勒盟| 无棣县| 璧山县| 同仁县| 彩票| 沽源县| 武清区| 丰宁| 阿勒泰市| 宜君县| 谷城县| 新闻| 黔南| 鸡泽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