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二百四十八章 去其螟螣

“蝗螟,農夫得而殺之,奚故,爲其害稼也?!薄緟问洗呵铩げ磺?

“各地蝗蟲都撲滅的如何?”皇帝拿起杯盞啜飲一口,隨後輕嘆了口氣,終於說到現今朝政的重點:“還有三輔、司隸等地的旱情,一應通報上來?!?

“臣謹諾?!壁w溫與馬日磾等人對視一眼,儘量揀了好的先說:“自三月下詔各地官府領民搜撿蝗卵,捕殺螟蛉以來,起先百姓黎庶不信蝗乃卵生,只顧著青苗耕種,不肯用心應付,官府不敢強命相逼,僅是出資採買蝗卵。唯有各地軍屯、民屯得奉切詔,認真辦事,兩個月來搜撿焚燬蝗卵無數……”

“官府不敢強命,但可以溫言勸勉,我聽說有些官員在勸民搜撿蝗卵的事上就很得力?!被实蹟E手打斷了趙溫的話。

趙溫明白過來,著即答道:“陛下睿鑑,地方各官在奉詔搜撿事上,確有不少堪爲範則,譬如左馮翊種拂,嚴於律己,治郡頗有政聲,百姓無不心慕而從之;河東太守王邑用鹽來換取百姓搜撿蝗卵、呈交官府,據奏報,河東一郡百姓黎庶無不踴躍搜撿,幾乎無有螟蛉之憂。待到現今,除開幾縣偶有蝗羣,其餘諸地,卻是不曾有保災情。”

左馮翊種拂與河東太守王邑以不同的方式取到了同樣的效果,若要分個優劣,在時人眼中,無疑是種拂以道德感化黎庶的方式爲上,王邑以利驅民的方式卻不易受人重視,這一點,在趙溫說起二人事蹟的先後順序就能看出來。

但在皇帝眼中,他卻更爲欣賞王邑的做法,畢竟不是所有人都能像種拂他們一樣,能以自身的道德修養感化黎庶,治理天下終歸到底還是要靠那些專業性的行政官員。而沒有經過系統的培訓,符合皇帝要求的專業性官員實在是太少了,這些就得靠太學、吏治科等教育機構慢慢的‘百年樹人’才行。

“有旱必有蝗。”皇帝無不欣慰的說道:“朝廷修了兩年的河渠池陂,又有新的耕作之法、農耕之器推行關中,可謂是備旱已久,即便今年旱災大盛,年底也不過是糧食減產,只要朝廷免稅不徵、及時賑恤,黎庶就都有活路。是故,我最憂慮的,就只有蝗羣啃食禾苗、讓百姓顆粒無收。現在聽了你們的話,我這纔算是鬆了口氣?!?

“這一切,都是君上運籌帷幄、勤政愛民的結果,臣等不過是忝奉職事,供君上驅走而已?!倍辛⒓窗⒄樀溃€不忘爲自己表功:“聽說京兆有民不信蝗蟲卵生,京兆尹胡邈爲了示信於民,與長安令一同不知用什麼法子,將搜來的蟲卵孵出了螟蛉。黎庶見了,皆深信不疑,由此政令推行,通暢無比。後來傳及旁郡,皆效仿信服,難爲彼等想出這個法子。”

“先讓吏部記著,等年底時再一概敘功?!被实埸c了點頭,隨口說道。

此時朝廷雖不說政通人和,但經過這麼多次的吏治整頓,已經可以算是一個具有行政效率的政府,再加上水利完善、府庫充盈、又減輕了蝗災的壓力,朝廷完全有能力應付關中這場大旱。趙溫、馬日磾這些輔政理國的大臣們辦起事來也就從容了許多。

“雖是朝廷早有綢繆,但天威難測,非人力所能勝之。”沉默許久的馬日磾咳嗽一聲,終於出聲說道:“據奏報,右扶風、弘農及京兆南部等縣早已通川燥流,異井同竭,老弱不堪遠汲,貧寡單於負水。據說當地已有黎庶爲求口糧,賣地賣子,若是朝廷、官府皆束手不管,恐有失人望。”

這一句建言彷彿切中要害,皇帝垂思稍許,沉聲說道:“先下詔,免去今年關中受災郡縣所有賦稅,再傳詔各地,開倉放廩,務使百姓有所生計?!?

衆人然諾,皇帝又問了些事,遂讓他們都回去了。此時正是午後,往常的這個時候皇帝若是無事,會帶人前往上林苑騎馬遊獵,或是與人微服,不過如今既是多事之秋、加上天氣炎熱,好動的皇帝也沒有了優遊的心思。

皇帝在釣臺坐了一會後,思來想去,總覺得少了些什麼。他心內苦惱,面部表情卻是控制得極好,一旁的穆順瞧不出端倪,適時的提醒道:“陛下,今日該輪到桓公講書了?!?

太僕趙岐與御史中丞桓典是皇帝的兩個授業恩師,皇帝雖然聰慧,但對於文簡辭奧的經書大義仍有不逮之處,是故每日由趙岐、桓典二人輪流爲皇帝講授經書。有時甚至還要多請教秘書令荀悅、蘭臺令史蔡邕、太中大夫鄭玄、博士韓融等一干經學大儒,一天下來,幾乎有一小半的時間要放在讀書上,這也成就了皇帝好學勤思的美名與日漸精深的儒學素養。

今日正好是輪到桓典來爲皇帝講授《尚書》,龍亢桓氏幾代帝師,以講解《尚書》起家,博學精識,等若是這一學說的權威?;傅錉懭艘惨唤z不茍,剛介自守,他當年爲司徒袁隗所辟舉,轉任侍御史,常於街頭乘驄馬而行,京師無不畏憚。後來隨朝廷遷都,拜御史大夫、封關內侯,在成爲帝師後仍是耿直廉幹,爲關東士人所信服,與楊琦等人很是交好。

“桓公講規矩,非危坐不言、非正室不訓。”皇帝似是想起了什麼,眉頭一鬆,說道:“授學的地方以往都在石渠閣,現在就擺駕過去吧——是了,我有話要先與桓公吩咐,讓秘書監的人晚些過來。”

韋誕、王粲這幾個秘書郎們平常不出意外都是要跟著皇帝一起在名師座下學習的,今日刻意迴避,想必是有事要說與桓典,穆順留了個心思,應諾而去。

皇帝乘車從石渠閣前走下,閣檐下的石渠中水流淙淙,跳躍著金子似得的光芒,閣前的人員、駐蹕、鹵簿一如既往。石渠閣對面的天祿閣中,負責校勘《漢紀》的蔡邕聞訊趕來,也跟著在車下見禮,這副場景似曾相識,就差當天的那陣清暢如水的琴聲了。

回想起那日的情形,皇帝看著蔡邕,玩笑似得道:“令愛還躲在閣中?”

蔡邕額頭冒出冷汗,訕笑道:“臣女自知上回有所失儀,故不敢再入宮中冒犯?!?

“你教女有方,膝下無不是讀書知禮的,上回就當一樁美談雅事,我也未曾怪過爾等。若是因此而自怨自艾,讓長公主失卻良伴,卻爲我的不是了。”皇帝笑著說道,一副寬宏雅量的樣子:“聽說長公主與令愛交好,常在一起研習經書,若是她不願再進宮來,蔡公就許她常去長公主府上吧。”

“臣謹諾?!彪m然知道皇帝對蔡貞姬確實沒有什麼惡感,但蔡邕還是弄不清皇帝的意思,有些沒頭沒腦的應承了下來。

皇帝點了點頭,也不再說什麼,徑直往石渠閣中走了進去。

帝師、御史中丞桓典未過多時便來請見。

第二百五十九章 吏不躬親第七十一章 奧援有靈第一百四十四章 箭雨如蝗第七十四章 生民之本第一百二十八章 汾曲之陽第四章 爾牧來思第八章 杜漸防萌第二十二章 雪泥鴻爪第二十三章丨書策舒憤第四章 輕哀薄斂第三十二章 燕戒與者第三十三章 賂遺金錢第七十一章 無宜追罪第二十七章丨整軍經武第四百七十三章 質疑問事第四十八章 薦可黜否第一百六十五章 搴幃賓迎第一百八十九章 香草藏衣第五十章丨能斷取捨第二百一十一章 農桑歷歷第三章 利使吞言第五百三十四章 道路猶遲第二十六章 襄王有夢第四百九十章 未明細故第四十四章丨兵以攻弱第三百一十章 善泳者矣第一百一十五章 重兵陳列第四百一十五章 主得其所第二百八十五章 時尤未晚第二百七十三章 示子吾道第七十章 披香暖風第二百一十四章 清風鐸音第五百六十三章 相逢難得第一百二十四章 用人疑人第三百八十六章 自知者明第五百六十章 聲東擊西第五百六十八章 非戰之敗第四十章 遠近仰望第二十七章 責有攸歸第五百八十七章 轍亂旂靡第三百五十三章 先民是與第五百五十一章 勇怯勢也第二百一十章 將釣取鉤第七十三章 外寬內深第二十章 獸爐爝火第二百四十八章 去其螟螣第一章 畫沙壘土第三十八章 陟罰臧否第一百二十七章 輕車介士第七十五章丨遇赦無望第二百五十八章 利行規則第二十五章 事事難息第三百零八章 夜傳擊柝第二百九十三章 勞人草草第二百二十四章 局勢跌宕第五百二十章 何以足貴第三百零六章 罔不自知第一百三十六章 談兵論戰第八十四章丨預先安內第四百九十六章 剩勇去何第二百九十九章 任其所之第二百四十四章 益州克成第二百三十章 真相大白第二百二十六章 狐死首丘第一百六十六章 匣劍而行第四百八十七章 勸懲勉進第二十三章丨書策舒憤第四百四十四章 暗流方滋第五章 舊部星散第二十八章 謀夫是與第五百七十九章 勢危實安第十一章 奮勇爭先第二十八章丨議徵白波第五百七十章 迥然際遇第一百二十一章 棄舊圖新第一百六十九章 鬼兵奪城第五章 得行道焉第七十六章 務期實用第一百三十六章 談兵論戰第八十五章丨議論亡賊第六十七章丨意見相左第七十七章 履險如夷第三百四十六章 雲行雨施第四十六章 苦心周詳第一百四十五章 擐甲執兵第二百零二章 視事未安第一百九十三章 宕開一筆第五百八十八章 難濟於事第六十九章 願者上鉤第八十九章丨登城臨戰第三百一十八章 秉彼蟊賊第七十三章 有備無患第六十一章丨茅城津渡第十五章 溫生絕裾第四百四十六章 堂下鬆柞第八章丨所薦得人第十五章 異軍東來第三百章 款兵竄伏第四百四十八章 魯殿靈光第六十八章 臨歧片言
第二百五十九章 吏不躬親第七十一章 奧援有靈第一百四十四章 箭雨如蝗第七十四章 生民之本第一百二十八章 汾曲之陽第四章 爾牧來思第八章 杜漸防萌第二十二章 雪泥鴻爪第二十三章丨書策舒憤第四章 輕哀薄斂第三十二章 燕戒與者第三十三章 賂遺金錢第七十一章 無宜追罪第二十七章丨整軍經武第四百七十三章 質疑問事第四十八章 薦可黜否第一百六十五章 搴幃賓迎第一百八十九章 香草藏衣第五十章丨能斷取捨第二百一十一章 農桑歷歷第三章 利使吞言第五百三十四章 道路猶遲第二十六章 襄王有夢第四百九十章 未明細故第四十四章丨兵以攻弱第三百一十章 善泳者矣第一百一十五章 重兵陳列第四百一十五章 主得其所第二百八十五章 時尤未晚第二百七十三章 示子吾道第七十章 披香暖風第二百一十四章 清風鐸音第五百六十三章 相逢難得第一百二十四章 用人疑人第三百八十六章 自知者明第五百六十章 聲東擊西第五百六十八章 非戰之敗第四十章 遠近仰望第二十七章 責有攸歸第五百八十七章 轍亂旂靡第三百五十三章 先民是與第五百五十一章 勇怯勢也第二百一十章 將釣取鉤第七十三章 外寬內深第二十章 獸爐爝火第二百四十八章 去其螟螣第一章 畫沙壘土第三十八章 陟罰臧否第一百二十七章 輕車介士第七十五章丨遇赦無望第二百五十八章 利行規則第二十五章 事事難息第三百零八章 夜傳擊柝第二百九十三章 勞人草草第二百二十四章 局勢跌宕第五百二十章 何以足貴第三百零六章 罔不自知第一百三十六章 談兵論戰第八十四章丨預先安內第四百九十六章 剩勇去何第二百九十九章 任其所之第二百四十四章 益州克成第二百三十章 真相大白第二百二十六章 狐死首丘第一百六十六章 匣劍而行第四百八十七章 勸懲勉進第二十三章丨書策舒憤第四百四十四章 暗流方滋第五章 舊部星散第二十八章 謀夫是與第五百七十九章 勢危實安第十一章 奮勇爭先第二十八章丨議徵白波第五百七十章 迥然際遇第一百二十一章 棄舊圖新第一百六十九章 鬼兵奪城第五章 得行道焉第七十六章 務期實用第一百三十六章 談兵論戰第八十五章丨議論亡賊第六十七章丨意見相左第七十七章 履險如夷第三百四十六章 雲行雨施第四十六章 苦心周詳第一百四十五章 擐甲執兵第二百零二章 視事未安第一百九十三章 宕開一筆第五百八十八章 難濟於事第六十九章 願者上鉤第八十九章丨登城臨戰第三百一十八章 秉彼蟊賊第七十三章 有備無患第六十一章丨茅城津渡第十五章 溫生絕裾第四百四十六章 堂下鬆柞第八章丨所薦得人第十五章 異軍東來第三百章 款兵竄伏第四百四十八章 魯殿靈光第六十八章 臨歧片言
主站蜘蛛池模板: 海盐县| 郑州市| 共和县| 民和| 大竹县| 临潭县| 北海市| 五常市| 天气| 通江县| 巢湖市| 仁寿县| 辽源市| 道真| 资溪县| 浑源县| 泌阳县| 石河子市| 彰武县| 宣威市| 通渭县| 平乡县| 平武县| 谢通门县| 新和县| 衡水市| 二连浩特市| 丰宁| 繁峙县| 台南市| 玉龙| 柳河县| 望谟县| 泉州市| 鄂托克旗| 枣阳市| 佛冈县| 渭源县| 九龙坡区| 古丈县| 康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