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一百二十四章 用人疑人

“寧可艱於擇人,不可輕任而不信。”————————【論任人之體不可疑札子】

沛國,沛縣城外。

平東將軍、督兗州軍事曹操已使人設下筵席,準備招待周奐及王端等一行人。

曹操負手站於中庭,他相貌本不出奇,舉手投足之間卻委實有一番威嚴,在一衆或是雋逸、或是冷峻的士人中間格外引人注目。

“劉玄德說要來?”曹操呵呵一笑,側身對陳宮說道:“他倒不怕這是鴻門宴?”

陳宮說道:“天使與會,劉備還怕什麼?”

“這倒未必。”曹操眼神微變,有些玩味的說道:“鴻門宴豈是因義帝而罷休?”

“明公莫要開這個玩笑。”陳宮臉色一變,眼睛飛快的往帳門出掠過一下,俯身湊到曹操身邊,小聲說道:“幸而文若不在,否則又要費口舌了。”

曹操輕笑一聲,轉身看向陳宮,擺手道:“文若就是在也無妨,他胸懷寬廣,心裡放的是整個朝廷,而不是一個皇帝。倘非如此,他也就不是荀文若了。”

陳宮瞇著眼,含笑點頭:“明公說的是,到底是我狹隘了。”

在場的戲志才發出‘呵呵’一笑,一雙眼睛明亮清澈,似乎看透了所有世故,卻什麼話也沒說。

“爾等都說,劉備屯軍沛國,於我而言猶如背後芒刺、身前荊棘,非除不可。”曹操左手虛扶著劍柄,一邊踱著步子,轉身走到二人身前細細打量著。尤其是陳宮,雖然他面上一副淡然自若的神色,但憑他與曹操對視時微微閃動的目光,曹操心裡就立時有了分寸。這樣想著,曹操鬆開了撫摸劍柄的手,嘴角掛著若有若無的一抹笑:“可真要如此麼?”

“朝廷如今強勢,有十萬之衆,兵鋒連指,安河內、收豫南,所向披靡,羣賊畏憚。”戲志才斂了笑,認真答道:“當此之時,除了勢壯如袁氏、強橫如公孫,餘者方伯,誰還敢擅動刀兵?誰不是厲兵秣馬、靜觀時局之變?明公才與徐州罷兵不久,若再發兵沛國,則是與朝廷愈加離心了。”

陶謙對曹操的殺父之仇,就算是有朝廷的強制干預,也只能是暫時和解,並不能一勞永逸。曹操之所以對陶謙罷戰,除了自身糧草短缺、天時不利的緣故以外,不想開罪朝廷,也是另一個重要原因。

當朝廷曾經勢弱時,整個關東的紛亂其實是袁氏家族內部的鬥爭,一個是以袁紹爲首,劉表、曹操、臧洪爲盟友的派系;另一個是以袁術爲首,公孫瓚、陶謙等人爲盟友的派系。兄弟兩人彼此藉助家族名望,遠交近攻、互相攻伐,這才拉開漢末亂世的序幕,讓許多如劉焉、劉表這樣的宗親;或是袁術、公孫度這樣的野心家有了亂中取利的想法。

可現在卻不一樣了,朝廷的重新振作似乎有將亂世扼殺在萌芽中的勢頭,朝廷對袁氏的態度、並與之而展開的博弈,直接影響到曹操、劉表這些人該何去何從。正如荀彧、戲志才曾經對曹操所說的那樣,天下大勢已經不是袁氏兄弟之間的內鬥,而是朝廷與袁氏之間的鬥爭。

如果袁氏兄弟肯主動罷兵、重新稱臣納貢,那劉表、曹操這些人也會緊隨其後,一切都會迴歸到孝桓、孝靈皇帝的時候。

可眼下不僅袁氏沒有這個意思,就連朝廷也沒有表現絲毫謀求和解的實質性意向,就只是派人做些宣慰的表明辭令。如此一來,曹操等人將面對的就只有一個問題,那就是當朝廷與袁氏之間貌合神離的關係一旦被撕破後,曹操等人該如何選擇站隊。

戲志才這番話確實是真心實意爲曹操著想,曹操默記於心,面色如常,點頭卻道:“此乃不伐之論。”

他指出了戲志纔有意隱瞞的要點:“卻非不伐之因。”

戲志才緊接著說道:“明公睿鑑可知,不消在下另行贅述。”

捫心自問,無論是心理上還是實際上,曹操此刻還是傾向於朝廷的,尤其是在接到袁紹給他的那封暗示性十足的信件之後,他便更是堅定了自己的立場。

不能站到朝廷的對立面,這是戲志才與曹操二人之間早已談論過的事情。

此時問起來,是爲了試探陳宮的態度。

“明公、志才,你們這是打什麼隱語?”陳宮笑著問道。

曹操聞言,與戲志纔對視一眼,也不說話,俱是哈哈大笑,讓陳宮心裡疑惑甚深。

待藉故讓陳宮離開後,曹操驀然嘆了口氣,對戲志才說道:“陳公臺嘴上不說,心裡卻還是在怨我殺了邊讓!”

“邊讓此人蔑視明公,恃才而傲物,本來就有其虧長者之名,後因坐事而死,豈能怪於明公?”在這件事上,戲志才也不好說什麼有針對性的話,只好跟著嘆了口氣,道:“陳公臺與其有師友之情,爲此心傷悲怨也是應有之意。”

“志才,你用不著說這些話來寬解我。其實你也知道,我殺邊讓也有私心。”曹操擺擺手說道:“若不是邊讓不服我,瞧不起我是閹宦後人,還非要糾合一幫兗州名士、豪強跟著田芬打壓我,我又如何會痛下殺手?於情來說,陳公臺合該怨我,他若一點也不怨我,那我到真要懷疑他的心思是否不純了。”

“明公的意思是,陳宮只是一時意氣?”戲志才眉頭一皺,有些不信。

曹操略一思忖,點頭便道:“陳公臺與我契交,邊讓之死,或許會讓我與他今後的交情不復從前。但爲我謀事之心,我相信他還是有的。”

戲志才向曹操一拱手,認真的說道:“陳宮到底是兗州豪強出身,此前推舉明公入兗州,除了見明公有治世之能以外,更多是爲了安定桑梓。如今出了邊讓之事後,其心必易,明公不可不防。”

“嗯……”曹操沉吟道,陳宮作爲他跟隨起家的謀士之一,雖然私心有些重,但在他心中的地位也等若於程昱。對於親近、信賴的人,曹操向來是用人不疑;只有當一個人的言行反常,值得懷疑時,他纔會時刻保有一顆警惕、試探的心,最後到達一定程度後,他就會疑人不用。所以曹操雖仍相信陳宮與他之間的情誼,但有了戲志才這句話後,他也不能等閒視之了。

“這樣吧,等過了這年,就讓他待在鄄城,與元讓一同留守東郡,替我看著田芬。”

這個閒置、冷藏的安排讓戲志才心裡的一抹隱憂得以寬解稍許,雖然他還有話要講,但再說下去就有點同僚之間傾軋、構陷的意味了,故而他只好點頭說道:“不過說起來,在這個時候陳公臺還要南伐劉備,對朝廷來說,無異於是擅啓戰端,不將朝廷和解之意放在眼裡,可見陳公臺有意讓明公投向袁氏啊。”

“袁氏勢強,他一直也有暫且依於人下、暗自壯大的想法。”投朝廷、還是投袁氏,這是曹操陣營當中涇渭分明的兩個觀點,曹操只當是陳宮與自己、戲志才的意見相悖,並沒有往深處去想:“我曾經也是作如此想,不過如今思謀要隨時局而更易,陳公臺也要如此。”

第二百五十七章 孰有斯難第二百六十九章 池因於澤第二十二章 雪泥鴻爪第四百八十三章 蔽而不悟第一百一十三章 親臨兵革第一百七十一章 用兵進取第一百八十五章 計日可數第十八章丨有詔討賊第五百二十三章 假以調和第七十章 釣颱風涼第三十章 試策甲科第九十一章丨磐石生紋第四百五十四章 江洲棲隱第四百九十五章 兵敗將亡第三十八章 宗社攸賴第一百四十四章 箭雨如蝗第一百二十一章 棄舊圖新第七十章 兇終隙末第四十七章丨分說事理第四十八章 蟠桃俗李第二百九十八章 先後失人第二百四十二章 臨城而降第四百五十九章 時否俗薄第一百三十章 殉身守義第九十四章 近而間親第五百五十三章 黃屋左纛第三百七十六章 計出無聊第八十九章 委巷浮說第五十九章丨其深次骨第四百九十五章 兵敗將亡第九章丨青牛先生第九十八章 防患未然第一百六十八章 興勢雲雷第二百八十章 效力傾蓋第四百九十二章 急轉直下第十一章 斯言既發第十七章 暖殿溫室第二百五十七章 孰有斯難第一零七章丨灞橋折柳第四百九十三章 毫釐千里第三十一章 端策拂茵第一百二十五章 另闢蹊徑第二章 見微知著第八十七章丨豈能脫禍第一百一十五章 重兵陳列第五百七十二章 南冠驕豪第一百六十四章 陰雨之期第四百零九章 先明法令第五十五章丨密謀顛覆第一百二十三章 祛衣受業第五十二章丨不勝憤慨第四十四章 庶官乃和第三百九十五章 曲終人定第二十三章 應答如響第五十三章丨欽使關東第二百二十五章 塵埃落定第七十章 釣颱風涼第二百六十七章 早行之人第二百三十二章 出入自如第二百二十八章 靈前驚變第八十二章 連騎擊鞠第一百七十四章 山霧迷茫第三百四十三章 景公求雨第四十九章丨傭才緣心第三百六十一章 屈指成昔第一百二十七章 輕車介士第八十九章 錢法防微第八十五章 陳情講武第七十四章 生民之本第四十二章 才易其然第二十五章 事事難息第二百二十六章 狂疾物故第三百七十八章 微末生非第八十七章 萍水相逢第五十章 以夏變夷第八十二章 不速之客第十七章 暖殿溫室第七十九章 禍福同門第二十七章 暫息於事第一百七十二章 合集士衆第一百四十三章 怨望而返第五百六十六章 擇人任勢第一百三十二章 蝶使義形第五十七章 淡乎不阿第五十章 以忠事王第四百六十五章 吁嗟小兒第四十一章 芋魁豆飯第五十六章 逸而忘憂第一百二十四章 用人疑人第七十二章 鄰女詈人第四百零九章 先明法令第七十三章 外寬內深第一章丨興亡遠鑑第二百八十五章 時尤未晚第六十六章丨女之耽兮第二十七章 決機省闥第一百一十九章 別有旁願第四百七十五章 別無擇行第五十五章 中臺受計第五百九十一章 興替所存
第二百五十七章 孰有斯難第二百六十九章 池因於澤第二十二章 雪泥鴻爪第四百八十三章 蔽而不悟第一百一十三章 親臨兵革第一百七十一章 用兵進取第一百八十五章 計日可數第十八章丨有詔討賊第五百二十三章 假以調和第七十章 釣颱風涼第三十章 試策甲科第九十一章丨磐石生紋第四百五十四章 江洲棲隱第四百九十五章 兵敗將亡第三十八章 宗社攸賴第一百四十四章 箭雨如蝗第一百二十一章 棄舊圖新第七十章 兇終隙末第四十七章丨分說事理第四十八章 蟠桃俗李第二百九十八章 先後失人第二百四十二章 臨城而降第四百五十九章 時否俗薄第一百三十章 殉身守義第九十四章 近而間親第五百五十三章 黃屋左纛第三百七十六章 計出無聊第八十九章 委巷浮說第五十九章丨其深次骨第四百九十五章 兵敗將亡第九章丨青牛先生第九十八章 防患未然第一百六十八章 興勢雲雷第二百八十章 效力傾蓋第四百九十二章 急轉直下第十一章 斯言既發第十七章 暖殿溫室第二百五十七章 孰有斯難第一零七章丨灞橋折柳第四百九十三章 毫釐千里第三十一章 端策拂茵第一百二十五章 另闢蹊徑第二章 見微知著第八十七章丨豈能脫禍第一百一十五章 重兵陳列第五百七十二章 南冠驕豪第一百六十四章 陰雨之期第四百零九章 先明法令第五十五章丨密謀顛覆第一百二十三章 祛衣受業第五十二章丨不勝憤慨第四十四章 庶官乃和第三百九十五章 曲終人定第二十三章 應答如響第五十三章丨欽使關東第二百二十五章 塵埃落定第七十章 釣颱風涼第二百六十七章 早行之人第二百三十二章 出入自如第二百二十八章 靈前驚變第八十二章 連騎擊鞠第一百七十四章 山霧迷茫第三百四十三章 景公求雨第四十九章丨傭才緣心第三百六十一章 屈指成昔第一百二十七章 輕車介士第八十九章 錢法防微第八十五章 陳情講武第七十四章 生民之本第四十二章 才易其然第二十五章 事事難息第二百二十六章 狂疾物故第三百七十八章 微末生非第八十七章 萍水相逢第五十章 以夏變夷第八十二章 不速之客第十七章 暖殿溫室第七十九章 禍福同門第二十七章 暫息於事第一百七十二章 合集士衆第一百四十三章 怨望而返第五百六十六章 擇人任勢第一百三十二章 蝶使義形第五十七章 淡乎不阿第五十章 以忠事王第四百六十五章 吁嗟小兒第四十一章 芋魁豆飯第五十六章 逸而忘憂第一百二十四章 用人疑人第七十二章 鄰女詈人第四百零九章 先明法令第七十三章 外寬內深第一章丨興亡遠鑑第二百八十五章 時尤未晚第六十六章丨女之耽兮第二十七章 決機省闥第一百一十九章 別有旁願第四百七十五章 別無擇行第五十五章 中臺受計第五百九十一章 興替所存
主站蜘蛛池模板: 渝北区| 客服| 阆中市| 宁德市| 浦城县| 九龙坡区| 文登市| 汝州市| 天台县| 敖汉旗| 陕西省| 华亭县| 阳山县| 清水河县| 平陆县| 西畴县| 铅山县| 枣强县| 濮阳市| 兴义市| 响水县| 湘阴县| 娱乐| 望奎县| 沂南县| 芦山县| 拜城县| 桦甸市| 嘉祥县| 定结县| 宝清县| 富民县| 锡林浩特市| 资溪县| 吉首市| 绥棱县| 泽库县| 钟山县| 沾化县| 铁岭市| 加查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