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九十八章 防患未然

“今爲吾主計之,必先預爲準備;莫待臨歧勒馬,江心補漏,是臣之願也?!薄酒呤宋镅萘x】

“這一年半載以來也算雨順風調,時節分明,黎庶黔首得以安居。”皇帝的聲音平靜從容,但聽起來字字堅決,別具一番威嚴。他擺手止住了劉和欲言的動作,輕聲說道:“不過居安思危,本是你我君臣所爲。朝廷的錢糧、各地的府庫結餘,爾等做大臣的,心裡應當有個數纔是?!?

“唯,陛下說的正是此理,臣等思慮不周,還望陛下恕罪?!?

“前次河東豪族謀逆,抄沒各家資財無數,都內錢、水衡錢、少府錢都存著不少,這些錢難道要留著生鏽嗎?”皇帝沉吟了一下,說道:“傳詔下去,趁著今年豐收,民間餘糧充足,穀物價賤,由大司農、太倉令出面向百姓、黎庶購糧。”

每年的這個時候都是地主豪強趁著新谷收割,民間餘量充足,以極低的價格大肆從農人手中收糧,如果這個時候朝廷從中爭利,豪強手中收得的麥粟少了不說,而且還會導致糧價上漲,增加收購成本。當然,部分商賈也可能會將糧價擡高,趁著與黎庶距離更近的優勢搶先收購一批糧草,然後打通與購糧官吏的關節,轉頭以更高的價格賣給朝廷,這樣也不至於吃虧。

是故無論是出於自家以及其他豪強購糧成本的私情、還是出於爲朝廷著想的公心,馬日磾對此都持有不同的意見:“陛下,如今谷價一石百餘錢,若是出錢購糧,難保不會有商賈趁機哄擡物價,屆時糧價上揚,吃虧的還是黎庶,浪費的還是朝廷的資財?!?

董承張了張嘴,剛要說話附和皇帝,卻被趙溫搶了先:“彼等富家商賈品質敗壞,若敢哄擡物價,就不怕朝廷拿他們問罪嗎?臣以爲,購糧之際,朝廷可遣派御史隨處稽查,但有肆意哄擡者,一概論罪?!?

被人搶白的董承心裡不滿趙溫已久,此時不甘居於人後,把要說出的話臨時嚥了回去,改口反駁道:“若問罪之後,市賈惶恐,民間物價又如何平抑?”說完,他又看向皇帝,道:“上個月陛下便下詔重建常平倉,今歲田租也陸續充入倉廩之中,朝廷一時並不缺麥少粟。故而臣以爲,採購民間餘糧,宜緩不宜急,總得議論周詳,乃敢放諸施行。”

董承自然不敢說皇帝一時腦熱就拍板決定,而是在諷刺趙溫跟風阿諛,從不加以思索。

趙溫心頭惱恨,忍不住說道:“谷賤收糧、平抑物價,這都是有例可循的。依漢律……”

“好了。”皇帝搶著打斷了他的話頭,其實皇帝自己也有些爲難,大規模的採購糧食,勢必會導致糧價上漲。但他卻有這麼做的理由:“靈臺令司候節氣,稱今冬少雪,恐有災異。今年這雪,諸公來時也應當瞧見了——”

皇帝坐不住,說著便起身踱步到窗邊,命人推開窗子,看了看天空才落沒多久便要停下的雪勢,以及地上連半個指頭深都沒有的積雪,說道:“若是今冬的雪還是如此,連去年的一半都不到,則土中少水,如何利於麥粟生長?而且這點雪也凍不死土裡過冬的害蟲,朝廷及民間若是不預作綢繆,來年出了旱蝗又該如何?”

說起災異,馬日磾的眉頭就忍不住跳了一下,他第一個想到的竟不是會對民生造成多大影響,而是這會不會再度引起朝局的反覆。畢竟這一年下來,關中發生的災異實在太多了,其中哪樣不是引發政治上的動盪?若是真如皇帝所言,明年將有旱蝗,那麼這正好應徵著‘五穀不殖,草木不茂’,作爲司空的趙溫,恐怕要收到牽連了。

就在馬日磾沉思著,明年的時候該如何借勢將趙溫重蹈士孫瑞的覆轍的時候,其餘如尚書令楊瓚、侍中楊琦等大臣已經你一言我一語的議論起明年的氣候了,他們原本只道是今冬的天氣有些奇怪,沒有去年那麼寒冷,根本沒有往旱災的方面去想。畢竟這個時代真正敢於放下身段,觀察民間農事的士大夫到底還佔少數,如今爲皇帝提醒,一個個也都後知後覺起來。

尚書僕射吳碩更是直接說道:“陛下見微知著,睹始知終,臣等佩服萬分!臣年少家貧,曾居於農家,知道農人稼穡不易,生計艱難。這冬季若是雪少,來年多半會少雨致旱,有旱則必有飛蝗。陛下曾說過‘民以食爲天’等語,臣以爲這實在切中肯綮,關中若一旦出現旱蝗,朝廷如何能讓百姓黎庶不再流離受餓?只有廣積麥粟,以備旱蝗。”

皇帝對漢末的歷史僅侷限於那些個出名的人物與事件,有些典故與先例還都是穿越來了之後自學得來的,雖然他並不知道自己將要面對的是多大範圍與影響的一場旱災,但他知道幾乎每個王朝滅亡都會伴隨著極端天氣所導致的旱澇災害。身爲後來人,又是這片土地的最高統治者,他又如何能眼看著漢家黎庶身處水深火熱之中,讓赤地千里、餓殍載道的慘狀重現眼前?

到時候不僅會影響到關中正在逐漸恢復的元氣,甚至還會影響到接下來的一系列軍事行動。

把前後的關節考慮了一會,皇帝在這個事上,直接用不容置疑的語氣說道:“朝廷採購餘糧的事,命尚書檯著即擬詔頒下去,毋庸再議了,想來也不過是物價浮動些許。若是有豪商趁機收糧,哄擡市價,只要不過分,就姑且容忍。但若仍不思朝廷愛民之意,任意剝削,就莫怪朝廷痛下殺手了?!?

看皇帝語出堅決,衆人不敢再說:“臣等謹諾?!?

“此事交由司空去辦,大司農從旁佐理,務要責成司隸、各郡長官把麥粟收上來。”皇帝把這個任務交給了趙溫。

趙溫面色一喜,在董承有些不情願的眼神下,慨然接下了任命。不過,他忽的又想到,若是今天議論的事情傳了出去,外間的豪強富商知道明年將旱,豈不是會愈加大肆囤積麥粟,以備來年高價賣出?他剛要開口提醒皇帝,擡頭卻見皇帝正朝他看來,一股智珠在握的神態讓趙溫心裡一鬆,轉念想到,這或許又是個機會。

其實皇帝倒是有他自己的考量,此時的豪強無不是佔田廣大,他們也一定能認識到旱災會給自家帶來的危機,若是能自覺做出預備,其手下的佃農也會少些虧損,朝廷也會少些負擔。

當然,這是站在大的角度上來說的,而且光是預備糧食還不夠,得從各個方面預防旱災。想起這兩年的水利舉措,皇帝用欣慰的語氣說道:“幸而這兩年朝廷讓各郡督辦河工,疏通關中龍首、鄭國等大小河渠上百條,也有不少陂池積蓄水源、吐納川流。若是旱災確實發生,倒是能解一時之急?!?

皇帝幾次三番的強調水利設施建設,更將其納入官員考課,僅次於屯田。而且就因爲河工一事,整個左馮翊的官場幾乎都要被清空了,吏部尚書傅巽甚至得了個‘郡縣悚慄’的名頭。如果這都沒辦好,那朝廷的顏面都要沒了。

第七十七章 一網打盡第二百七十三章 示子吾道第二百七十七章 因勢遷民第三百三十六章 己飢己溺第七十三章 有備無患第五百八十二章 瞽瞍殺人第三十章丨藍田雄鳴第一百五十二章 尺椽片瓦第一百二十二章 他鄉遇貴第五百五十二章 將銳分兵第九十八章 昌濰原平第五十九章丨其深次骨第一百零四章 渭橋踏麥第九十六章丨名爵作誘第一百零八章 一波三折第五百一十八章 捕叛追亡第一百三十三章 涇渭之流第三百一十一章 難以欣戴第四百八十二章 多說無益第五十五章丨言中事隱第三百七十章 樹下班荊第七章 置酒屬客第十七章 京室爲墟第二百四十六章 甘於籍籍第八十八章 豪氣崢嶸第四百五十四章 江洲棲隱第五章丨昃晷忘餐第五百一十四章 冒矢履鋒第九十一章 殿前郎衛第一百一十二章 帝命急宣第二百八十九章 難自爲謀第四百一十七章 思患豫防第八十六章 織作文繡第二百七十一章 一時息慮第二百九十七章 鷸蚌相危第九十八章丨鑽營冀望第四百九十一章 臨衝下戰第二百章 喪將失恃第六十六章 戶隱田窮第一百九十三章 宕開一筆第八十三章丨連根拔起第三十二章丨臣操權柄第二百三十章 真相大白第四百三十四章 遇事善決第四百六十一章 輔馬相依第五百五十九章 勝負難測第二百八十二章 輕重之擊第二十七章丨朝盈夕虛第二百二十五章 塵埃落定第六十二章 苞筍落籜第十章 主人戒賓第五十五章 達士徇名第二百八十一章 狐驚兔懼第二百零二章 視事未安第三十六章丨閭巷布衣第五十章 抽弦促柱第四十三章丨檢校談兵第一百七十一章 用兵進取第七十四章 經始靈臺第一百五十一章 高臺炎炎第一百五十三章 親以身踐第八十四章 事終有定第七十九章 室家欲靜第二百七十一章 一時息慮第二百七十一章 一時息慮第十八章 指通豫南第九十二章丨拔刀相向第三十二章 吉往兇歸第一百六十一章 心瘁難爲第二百六十一章 望安不得第十五章 異軍東來第八十一章 當防隳壞第三百九十七章 試議權衡第一百二十九章 同爲覆沒第一百四十三章 青泥故道第十七章 暖殿溫室第七十八章 傳續之典第四百九十九章 歧路徒營第二百一十二章 草枯水涓第一百五十八章 源水渠清第五百二十三章 假以調和第九十九章丨迷途知返第七十五章丨遇赦無望第九十七章丨董氏外家第三百八十八章 追思補牢第二百八十章 效力傾蓋第二十九章丨三河五校第一百五十一章 公不見吏第二百四十七章 弱蜀弊益第三章丨近臣收心第十八章|寸心難算第五十四章 陳事於庭第十五章丨趨於歧途第二十六章 襄王有夢第五百七十一章 登進異途第五百三十九章 讞不得實第六十一章丨茅城津渡第五百七十四章 慮敵不周第七十六章 仁至義盡第七十一章 無宜追罪
第七十七章 一網打盡第二百七十三章 示子吾道第二百七十七章 因勢遷民第三百三十六章 己飢己溺第七十三章 有備無患第五百八十二章 瞽瞍殺人第三十章丨藍田雄鳴第一百五十二章 尺椽片瓦第一百二十二章 他鄉遇貴第五百五十二章 將銳分兵第九十八章 昌濰原平第五十九章丨其深次骨第一百零四章 渭橋踏麥第九十六章丨名爵作誘第一百零八章 一波三折第五百一十八章 捕叛追亡第一百三十三章 涇渭之流第三百一十一章 難以欣戴第四百八十二章 多說無益第五十五章丨言中事隱第三百七十章 樹下班荊第七章 置酒屬客第十七章 京室爲墟第二百四十六章 甘於籍籍第八十八章 豪氣崢嶸第四百五十四章 江洲棲隱第五章丨昃晷忘餐第五百一十四章 冒矢履鋒第九十一章 殿前郎衛第一百一十二章 帝命急宣第二百八十九章 難自爲謀第四百一十七章 思患豫防第八十六章 織作文繡第二百七十一章 一時息慮第二百九十七章 鷸蚌相危第九十八章丨鑽營冀望第四百九十一章 臨衝下戰第二百章 喪將失恃第六十六章 戶隱田窮第一百九十三章 宕開一筆第八十三章丨連根拔起第三十二章丨臣操權柄第二百三十章 真相大白第四百三十四章 遇事善決第四百六十一章 輔馬相依第五百五十九章 勝負難測第二百八十二章 輕重之擊第二十七章丨朝盈夕虛第二百二十五章 塵埃落定第六十二章 苞筍落籜第十章 主人戒賓第五十五章 達士徇名第二百八十一章 狐驚兔懼第二百零二章 視事未安第三十六章丨閭巷布衣第五十章 抽弦促柱第四十三章丨檢校談兵第一百七十一章 用兵進取第七十四章 經始靈臺第一百五十一章 高臺炎炎第一百五十三章 親以身踐第八十四章 事終有定第七十九章 室家欲靜第二百七十一章 一時息慮第二百七十一章 一時息慮第十八章 指通豫南第九十二章丨拔刀相向第三十二章 吉往兇歸第一百六十一章 心瘁難爲第二百六十一章 望安不得第十五章 異軍東來第八十一章 當防隳壞第三百九十七章 試議權衡第一百二十九章 同爲覆沒第一百四十三章 青泥故道第十七章 暖殿溫室第七十八章 傳續之典第四百九十九章 歧路徒營第二百一十二章 草枯水涓第一百五十八章 源水渠清第五百二十三章 假以調和第九十九章丨迷途知返第七十五章丨遇赦無望第九十七章丨董氏外家第三百八十八章 追思補牢第二百八十章 效力傾蓋第二十九章丨三河五校第一百五十一章 公不見吏第二百四十七章 弱蜀弊益第三章丨近臣收心第十八章|寸心難算第五十四章 陳事於庭第十五章丨趨於歧途第二十六章 襄王有夢第五百七十一章 登進異途第五百三十九章 讞不得實第六十一章丨茅城津渡第五百七十四章 慮敵不周第七十六章 仁至義盡第七十一章 無宜追罪
主站蜘蛛池模板: 广东省| 健康| 拉萨市| 虎林市| 辽阳市| 清水县| 绩溪县| 阳泉市| 阿尔山市| 雅江县| 金川县| 嘉祥县| 高雄县| 琼中| 阿克苏市| 克什克腾旗| 沁阳市| 进贤县| 临汾市| 赤壁市| 伊金霍洛旗| 桃园县| 新疆| 浑源县| 柘城县| 江安县| 略阳县| 突泉县| 新兴县| 吴江市| 高台县| 满城县| 龙门县| 逊克县| 浦东新区| 尚义县| 禹城市| 黑水县| 宁武县| 馆陶县| 什邡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