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九十九章丨迷途知返

“毛先生一至楚,而使趙重於九鼎大呂。毛先生以三寸之舌,強於百萬之師?!薄臼酚洝て皆萸淞袀鳌?

張濟嘿得一笑,他有點醉意,沒有聽出董承話語裡的不滿與批評,還道是在羨慕他人緣好:“這幾日我等擔驚受怕,一次好酒好肉都沒盡情享用過,如今得赦在望,像是心裡的一塊巨石落地,怎能不多喝幾杯?朝廷這回真是實在,照以往來說,那些豪族大臣有幾個會陪我聊天喝酒?”

董承冷言瞧著張濟得意自滿的模樣,心裡頭鄙夷,豪族出身的大臣哪裡看得起這些邊鄙武夫,無非是現在勢不如人,纔不得不向他們低頭罷了。

他看破也不說破,徑直道:“你來尋我,可是記起來要去辦正事了?”

張濟點頭說道:“正是如此,不過還得勞煩你再等我一等,我這一身酒氣,不便去見逝者,還容我先去沖洗一番。”

既然要衝洗過後再去,爲何不洗完了再來通知他?董承心裡著惱,強忍著不發作,揮手打發張濟去沖洗了。

既然已經從王斌這裡得到了歸順之後的天大利好,董承愈加篤定了歸順的心思,自然沒有功夫去仔細看一個死人。何況他本來就與王允見面不多,又在河東與白波黃巾打了兩年多的仗,哪裡能記得那麼清楚。

張濟在沖洗過後仍舊有些醉意,他走到屍首跟前,裝模作樣的看了幾下,疑惑道:“這確實是王允嗎?我怎麼看著覺得有些年輕?!?

一旁隨行的種邵的心頓時沉了下去,堂上一片寂靜。

“人死之後臉色發青發白,自然會顯得年輕些。”董承不耐煩的看了張濟一眼:“你是死人見少了,還是剛纔的酒喝多了?”

“啊,那就是王允無誤了!”聽了董承的解釋,張濟立即確認道,他老實的一笑:“也沒喝多少,就是有點迷糊。”

在與如釋重負的種邵等人簡單說了幾句後,見沒有什麼問題了,董承便與張濟等人出了長安,回到城外軍營向李傕覆命去了。

在騎馬出城的路上,一直低頭保持沉默的張濟突然擡起頭,對董承說道:“我適才喝了酒,怕軍中那夥人笑話,一會兒覆命,能否請兄弟代勞。免得我一會兒說話,被人聞到酒氣。”

董承略一思索,在馬上‘嗯’了一聲,算作答應。

面對董卓的倨傲表現,張濟不以爲意,和善的笑了笑,又把頭低下去了。

誰也沒有看到張濟低頭之後,眼底轉瞬即逝的一抹精光。

城外營帳中,在董承向衆人告知了王允的確切死訊後,自是有人歡喜有人愁,樊稠、王方等人都是放下了心中最大的一塊石頭,自此對歸順朝廷再無顧慮,就連李傕與郭汜二人都開始認真考慮是否要跟隨大勢,嘗試著歸降。

唯有在座的蔡邕聽到王允的死訊後,未有歡喜,反倒流露出一絲悲慼。

趙溫則是恍若無事一樣,彷彿王允的死跟他沒有造成一點影響,在他看來,王允如今無論生死,都是他咎由自取。趙氏兄弟對王允將他們排除在誅董密事之外,一直耿耿於懷。

如若不是當初皇帝的異軍突起,讓他們看到了扳倒王允的希望,趙謙恐怕早就憑藉當初與李傕私下相好的關係,在朝中掀起風浪來了。

以趙謙的老謀深算,所帶來的危害恐怕要比李儒等人還大。比如讓手下叟兵打開城門,迎接叛軍,這是歷史上已經隱晦證明過了的。

今時不同往日,趙謙順利的扳倒王允,又得以與馬日磾共同輔政,政治訴求基本得到滿足。在這種情況下,自然不會出現勾結李傕、大開城門的事情。

趙溫不動神色的看了衆人一眼,心裡哂笑不已,待衆人欣喜之情稍稍過去後,道:“王允屢出亂命,以州郡之偏見,阻塞忠臣良將報國之路,人所不服。如今既已伏法,諸位還有什麼好說的?”

李傕仍有不平,自己好不容易合兵十萬,不僅可以橫掃關中,就連關東諸地都是無人敢當。沒想到在長安打了一次不痛不癢的仗,全軍近半的將校都同意歸降了!

這讓李傕心裡很不服氣,就像是兒子犯了錯,父親執意不肯原諒,於是兒子好不容易鼓起勇氣和父親拼了一拳,正準備再來一拳把他揍服帖,沒想到倔強的父親卻突然和顏悅色的跟兒子說剛纔是我的不是所以我原諒你那不孝的舉動了,以後你還是當我的乖兒子吧。

這節奏不對?。∈虑榘l展怎麼看怎麼透露出一絲詭異!

偏偏所有人被朝廷的退讓與封賞迷住了雙眼,他們在朝廷面前本來就心存敬畏與膽怯,此時見到朝廷如此‘真誠’的表示既往不咎,又哪裡願意繼續跟朝廷打下去?

在這些支持歸順的人裡面,除了樊稠這個愣子以外,其餘的如董承、王方等人都是手下兵馬不過數千的小勢力,他們沒有像李傕、郭汜等人‘王侯將相寧有種乎’的野心與實力。

只要能守住自家現有實力、保全性命富貴,他們並不介意在如今勉強算是順風局的情況下接受招撫。

而反對歸順的人中,都是如李傕這樣作用數萬軍隊的大勢力,他們既擔心會被朝廷解除兵權,又不甘心就此失去把控朝政的機會,所以反對的態度堅決。

如今叛軍以李傕所部最多,有三萬餘人;其次是郭汜手下兩萬五千人;再之後則是樊稠一萬,胡軫、楊定合兵一萬。張濟、董承、王方等人各擁衆數千,共有十萬餘人。

其中排除三萬多沿途裹挾而來的百姓,有七萬可戰之兵,再排除當年西園、北軍雒陽等禁軍,所剩下的只有兩萬多董卓征討羌胡的原班人馬。

別看同意歸順的樊稠等人手下只有三萬多的兵馬,要知道朝廷派來使者赦免的可不僅僅是這些將校,而是包括所有士兵在內。

蔡邕等人的一舉一動雖然被刻意限制,但隨著蔡邕、趙溫萬衆矚目、接二連三的到來,朝廷打算赦免衆人的消息還是在有心人的推波助瀾下,在軍中肆意傳播。

如果李傕一意孤行,執意破壞招撫,憑他現有的薄弱威望,他絕難鎮壓麾下士兵的埋怨,搞不好會惹來一場兵變。

見大勢已定,李傕雖然早已與郭汜達成一致,但得到這個結果,仍舊有些不情願的說道:“朝廷寬宏,肯赦免前過,不與我等計較。我等愚妄,又豈能不知悔改,徒惹後世罵名?”

第一百一十一章 禍機殃流第九十六章 蔭任子弟第六十五章 策馬平輿第四十六章 磁石引針第三十七章丨早釋猜嫌第十章 設師於雒第一百三十九章 運籌定策第六十八章丨賢師良士第五百四十六章 何彼穠矣第三十六章 熱湯沃雪第八十三章 難逃定數第六百章 紛紜未盡第七十五章 病染膏肓第八十九章丨登城臨戰第四十二章丨軍容觀盛第六十四章 府君囑吏第九十八章 昌濰原平第二百二十三章 情難當對第四十一章丨開達理幹第一百零三章 遠迄南鄭第二十九章 避籍任官第三十三章丨日出星逃第五百六十章 聲東擊西第三百五十四章 少年心事第十九章|奈何煢獨第二百六十章 枹鼓相應第八十五章丨議論亡賊第七十八章丨各奔東西第五百四十五章 聲勢促起第八章丨屈身奉上第十一章 奮勇爭先第二百零六章 從容任策第三十六章丨閭巷布衣第五章 舊部星散第十五章 少年英雄第二百五十四章 不過如是第一百七十五章 野麋闖營第六十六章 功利之習第四章丨決事省禁第四百三十七章 時漸蹙迫第三百零九章 暫告靖安第二十章丨詔旨相違第五百三十四章 道路猶遲第一百五十七章 旱生螟螣第二章丨莫欺少年第一百一十七章 戎機伏莽第二百二十七章 攻城拔寨第一百三十四章 良家法相第一章 行道遲遲第一百三十四章 材力俠氣第三百零一章 茫茫山路第三百七十九章 自量其力第五十六章丨白龍魚服第五十六章 快馬一鞭第五百六十六章 擇人任勢第五百四十章 融融聲中第二十九章 避籍任官第二百二十九章 悽風冷雨第三百五十二章 累及無辜第三十三章 風物長量第六十八章丨賢師良士第五百二十八章 華陽道上第七十八章 金蘭若契第十一章 毋爲啓釁第三十六章 趨庭之下第一百三十一章 君急我憂第五百五十七章 唯應走耳第三百七十章 樹下班荊第六十五章 單車刺史第四百七十一章 擬將撻伐第五十二章 節用賦稅第一百八十一章 別開新面第八十八章丨先事慮事第四百六十五章 吁嗟小兒第一百三十五章 豐容顧景第六十九章丨勞心治事第五百三十七章 狼狽失據第三百六十三章 因機決勝第十六章 多所告白第三百四十八章 明惠及下第五十五章 達士徇名第四百八十章 坐視不救第四章 坐而論道第四十四章丨兵以攻弱第一百三十四章 良家法相第一百六十九章 鬼兵奪城第三百七十二章 嚴合雙卯第十八章 專諸進爵第二十三章 裁心延算第六十三章 審知彼己第二百零四章 虎口奪食第二百五十四章 不過如是第二十四章 調和鼎鼐第二十一章 茵席之臣第二十二章 雪泥鴻爪第一百三十章 魚帛狐聲第九十二章丨拔刀相向第七十二章丨黃巾餘孽第三十六章 事未遂矣第三百五十七章 壅塞不通
第一百一十一章 禍機殃流第九十六章 蔭任子弟第六十五章 策馬平輿第四十六章 磁石引針第三十七章丨早釋猜嫌第十章 設師於雒第一百三十九章 運籌定策第六十八章丨賢師良士第五百四十六章 何彼穠矣第三十六章 熱湯沃雪第八十三章 難逃定數第六百章 紛紜未盡第七十五章 病染膏肓第八十九章丨登城臨戰第四十二章丨軍容觀盛第六十四章 府君囑吏第九十八章 昌濰原平第二百二十三章 情難當對第四十一章丨開達理幹第一百零三章 遠迄南鄭第二十九章 避籍任官第三十三章丨日出星逃第五百六十章 聲東擊西第三百五十四章 少年心事第十九章|奈何煢獨第二百六十章 枹鼓相應第八十五章丨議論亡賊第七十八章丨各奔東西第五百四十五章 聲勢促起第八章丨屈身奉上第十一章 奮勇爭先第二百零六章 從容任策第三十六章丨閭巷布衣第五章 舊部星散第十五章 少年英雄第二百五十四章 不過如是第一百七十五章 野麋闖營第六十六章 功利之習第四章丨決事省禁第四百三十七章 時漸蹙迫第三百零九章 暫告靖安第二十章丨詔旨相違第五百三十四章 道路猶遲第一百五十七章 旱生螟螣第二章丨莫欺少年第一百一十七章 戎機伏莽第二百二十七章 攻城拔寨第一百三十四章 良家法相第一章 行道遲遲第一百三十四章 材力俠氣第三百零一章 茫茫山路第三百七十九章 自量其力第五十六章丨白龍魚服第五十六章 快馬一鞭第五百六十六章 擇人任勢第五百四十章 融融聲中第二十九章 避籍任官第二百二十九章 悽風冷雨第三百五十二章 累及無辜第三十三章 風物長量第六十八章丨賢師良士第五百二十八章 華陽道上第七十八章 金蘭若契第十一章 毋爲啓釁第三十六章 趨庭之下第一百三十一章 君急我憂第五百五十七章 唯應走耳第三百七十章 樹下班荊第六十五章 單車刺史第四百七十一章 擬將撻伐第五十二章 節用賦稅第一百八十一章 別開新面第八十八章丨先事慮事第四百六十五章 吁嗟小兒第一百三十五章 豐容顧景第六十九章丨勞心治事第五百三十七章 狼狽失據第三百六十三章 因機決勝第十六章 多所告白第三百四十八章 明惠及下第五十五章 達士徇名第四百八十章 坐視不救第四章 坐而論道第四十四章丨兵以攻弱第一百三十四章 良家法相第一百六十九章 鬼兵奪城第三百七十二章 嚴合雙卯第十八章 專諸進爵第二十三章 裁心延算第六十三章 審知彼己第二百零四章 虎口奪食第二百五十四章 不過如是第二十四章 調和鼎鼐第二十一章 茵席之臣第二十二章 雪泥鴻爪第一百三十章 魚帛狐聲第九十二章丨拔刀相向第七十二章丨黃巾餘孽第三十六章 事未遂矣第三百五十七章 壅塞不通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东明县| 富裕县| 屯留县| 六安市| 巨野县| 浑源县| 阳江市| 子长县| 双流县| 吉木萨尔县| 织金县| 万荣县| 上饶市| 嘉鱼县| 绥宁县| 石棉县| 自贡市| 周至县| 广平县| 新津县| 石嘴山市| 抚宁县| 方山县| 龙州县| 忻州市| 揭东县| 五寨县| 苍南县| 锦州市| 扎赉特旗| 唐海县| 黎平县| 丁青县| 当雄县| 治多县| 肃南| 景泰县| 威海市| 宣恩县| 建始县| 嘉定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