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八十一章 當(dāng)防隳壞

“小人在位,上下鹹悖,厥妖城門內(nèi)崩?!薄疽讉鳌?

皇帝等一行人腳步沉重的走進(jìn)太學(xué)正中的明堂,即便是關(guān)上門,彷彿也能聽見外面的喧鬧,似乎都在議論同一件事。

“把事情的本末都說出來?!蓖趿栝_口問道。

中庭跪伏著的是太學(xué)的一個屬吏,他不知道坐在主位上的年輕人是什麼身份,戰(zhàn)戰(zhàn)兢兢的答道:“宣平城門外有幾間屋子,好端端的自己塌了。”

“砸到人沒有?”皇帝眉頭一皺,第一句話問的卻是這個。

屬吏伏身道:“只聽說住戶被房子埋在裡頭了。”

“彥雲(yún)。”皇帝腦子裡回想起剛纔入城時在宣平門外遇見的那片華麗富貴的莊園,如果只是普通的破房子的話,這些人不會那麼驚慌失措,反倒是修築堅固的房子突然垮塌,纔會讓人駭然。

他吩咐道:“你即刻帶北部尉,召集醫(yī)者,及相干人員前去救治。務(wù)必把控局面,安穩(wěn)民心?!?

王凌起身答諾,便匆匆?guī)е敲麑倮舫鋈チ恕?

房屋壓傷百姓,只需及時救助就不會有事,但皇帝的神色沒有因此而輕鬆多少,畢竟人員傷亡倒在其次,因此而產(chǎn)生的巨大影響纔是讓他感到頭痛的。

這種事情放在現(xiàn)代只是一次安全事故,在盛行陰陽五行學(xué)說的漢代卻被稱作爲(wèi)‘屋自壞’,是件很不吉利的政治事件,等同於公雞生蛋,男女變性,死人復(fù)生這些異象。

這些異象跟祥瑞是兩個極端,後者象徵著盛世明君的到來,前者則象徵著天下即將崩壞。

崔烈先是說道:“老臣記得永康元年十月,雒陽南宮平城門內(nèi)也是有房屋自行崩壞,待過了兩個月後,孝桓皇帝便宴駕崩逝……如今宣平城門外屋同樣自壞……陛下,不可不慎?!?

“崔公又在說什麼妄言?!迸僳秘Q眉反駁道,絲毫沒有因爲(wèi)對方是享譽(yù)盛名的名士而有所尊敬:“陛下年紀(jì)輕輕,正是有爲(wèi)之時,你舉孝桓皇帝的例子是何用意!”

崔烈這才意識到自己說錯話了,他這人有時說話很不得體,而且口無遮攔。曾經(jīng)就是因爲(wèi)如此,他在朝堂之上竟說出了‘棄涼’的蠢話,導(dǎo)致涼州出身的官員無不對他恨之入骨,性子耿直的傅燮更是氣得當(dāng)場說要殺他。

前車之鑑,尚猶在目,崔烈沒有深刻認(rèn)識到教訓(xùn),反到越來越糊塗,竟然又禍從口出。這回可是一句話得罪了皇帝,崔烈好不容易找到機(jī)會重新獲得上位者的賞識,再度爬上高位,如今怎麼也得絞盡腦汁的去設(shè)法補(bǔ)救:“臣舉證失措,請陛下恕罪!臣的本意是,凡‘屋自壞’皆有徵兆,預(yù)示國將有大事,是故不可不慎。而屋壞於何處,所應(yīng)之事皆有不同,當(dāng)尋靈臺官查驗纔是。”

“哼。”皇帝面色有些不善,但此時不是因言罪人的時候,他繞過崔烈,對潘勖說道:“我記得治劇科博士趙彥知五行、通陰陽,眼下既在太學(xué),便讓他先過來參詳。”

未過多時,趙彥便神色匆匆的走了進(jìn)來,他稍稍鎮(zhèn)定了心神,然後便開始舉了個跟崔烈看似差不多的例子:“孝靈皇帝光和元年,南宮平城門內(nèi)屋、武庫屋及外東垣屋前後都突然坍塌。”

潘勖現(xiàn)在對這個非常敏感,他一聽到‘平城門’三個字就下意識的問道:“那一次出了什麼事?”

趙彥答道:“平城門乃正陽之門,與皇宮連接,是鑾駕出行必由之路,因此是門中最尊貴者。武庫門是兵器收藏之處,國之屏障。其後黃巾賊果起於東方,庫兵大動,天下戰(zhàn)端大起?!?

楊懿這時忽然說道:“我聽說凡‘屋自壞’,皆小人顯位亂法之咎,孝靈皇帝時朝有權(quán)宦,聖明壅塞,以至下民擾亂。如今宣平門外屋壞,想必也是朝有小人當(dāng)?shù)?,至於君臣失和,故而上天示警?!?

皇帝眉頭皺得更深了,一旁賈詡倒是泰然自若,而荀攸的神色卻有些不太好看。

只聽楊懿繼續(xù)侃侃而談:“所謂君臣不正,人道不和……則責(zé)之司徒?!?

圖窮匕見,這恐怕是楊懿臨時起意,還沒來得及跟楊氏衆(zhòng)人商量便抓到契機(jī),想借此對司徒馬日磾發(fā)難。

“正月的時候朝廷才因日蝕罷免太尉,如今才過兩個多月,驟然更換,恐怕會引起朝野動盪……”荀攸立時言道,並不滿的朝楊懿看了一眼。

皇帝緩緩說道:“屋自壞只是異象而非災(zāi)異,若因此遷責(zé)三公,豈不是太兒戲了。”

楊懿正欲再說,只聽趙彥突然搶白道:“屋自墮,乃諸侯強(qiáng)凌主?!?

“什麼諸侯?”楊懿有些不高興趙彥的舉動,盯著他說道:“如今各處方伯無不貢使來朝、歸服陛下,哪有以下凌上之事。依我看,此事當(dāng)預(yù)於內(nèi)。”

趙彥不緊不慢的說道:“此次宣平門外屋壞,正是將起戰(zhàn)端之兆,恐有地方爲(wèi)亂。”

皇帝這是來了興趣,他與同樣有些驚奇的賈詡相視一眼,然後問道:“趙卿既說將起戰(zhàn)端,可有什麼憑據(jù)?”

見皇帝沒有把他的話放在心上,楊懿只得訕訕的住了口,反正剛纔此舉不過是隨手爲(wèi)之,能成則罷,不成也無關(guān)緊要。

此時他便在一旁不再多言,冷眼瞧著趙彥往下解釋:“先代以來,大軍皆由此門出入,如今屋壞於宣平,是主朝廷將有兵事。而屋壞於門外,則意味著戰(zhàn)端啓於外而內(nèi)無憂?!?

賈詡忽然幽幽說道:“不知博士以爲(wèi),這戰(zhàn)端將啓於何處?戰(zhàn)況又如何?”

“宣平門正處長安東北,此戰(zhàn)想必也當(dāng)發(fā)自東北方?!壁w彥轉(zhuǎn)頭對賈詡說道:“至於結(jié)果,歷來得勝凱旋之師多從此門入城,此門因此得稱‘宣平’,想必即便有戰(zhàn),最終也是朝廷得勝?!?

皇帝愈發(fā)驚訝了,且不說屋自壞是不是真的在冥冥之中預(yù)示著什麼,就說趙彥的這一番解釋,已經(jīng)差不多預(yù)見到了未來河?xùn)|的一場大戰(zhàn)。他對趙彥這個人不由得有了新的認(rèn)識,同時也對今天這件事產(chǎn)生了警惕。

“真是胡言亂語?!被实鄄恍诺恼f道:“屋自壞,想必是有蠹蟲爲(wèi)禍。而去這幾日連綿陰雨,房屋內(nèi)裡朽爛,從外表卻未能發(fā)覺,一時傾頹,天底下類似於此的不知凡幾。若皆因此而罪於大臣,罪於地方,朝廷將何以治天下!”

一番嚴(yán)厲的說辭,讓衆(zhòng)人紛紛凜然稱是。

“趙彥身爲(wèi)博士,有育人之責(zé),今後不得在太學(xué)傳授五行之說,這件事也不許外傳?!被实蹟[出一副不信的樣子,並且對趙彥進(jìn)行責(zé)備,是爲(wèi)了防止這個消息流傳。再吩咐完之後,皇帝便讓人備好車駕,帶著一干人等返回未央宮。

他心中有預(yù)感,這件事只是暫時壓下,其實遠(yuǎn)遠(yuǎn)沒有結(jié)束。

在返程的車上,皇帝忍不住對驂乘的荀攸說道:“天道深遠(yuǎn),非人力可圖,果然要好自爲(wèi)之??!”

《後漢書·孝獻(xiàn)帝紀(jì)》:“四年春正月甲寅朔,日有食之。丁卯,大赦天下。三月,袁術(shù)殺楊州刺史陳溫,據(jù)淮南。長安宣平城門外屋自壞?!?

第二百一十一章 農(nóng)桑歷歷第四百九十四章 怒急攻心第五百九十四章 涼颼霧晦第三百零四章 淺藏輒止第五百零九章 作計自量第三百二十章 隱水暗伏第三十七章丨早釋猜嫌第二百八十七章 預(yù)作打算第二百零二章 視事未安第四十六章 嗟彼後人第四百七十六章 民生國基第一百五十六章 犁廉耕細(xì)第八十四章 深謀勿疑第五百七十章 迥然際遇第二百二十七章 攻城拔寨第三百一十八章 秉彼蟊賊第四十七章丨先兵受挫第四十六章 苦心周詳第十八章|寸心難算第三百八十六章 自知者明第二百一十四章 清風(fēng)鐸音第一百章 本心初試第三百零四章 淺藏輒止第四百八十章 坐視不救第二百六十三章 黃雀在後第五百六十二章 窺兵圖計第一百三十五章 豐容顧景第四百三十二章 閒嘗商酌第三十三章 風(fēng)物長量第一百二十章 子有良媒第二百一十四章 清風(fēng)鐸音第一百九十二章 導(dǎo)引禽戲第三百三十九章 殃必及身第五百五十五章 柄刃互持第六十二章丨一班鼠目第十九章 制勝之策第一百三十三章 送子涉淇第十章 推刃之道第一百四十八章 無謂之託第二章丨亂由治郅第四百七十五章 別無擇行第二百四十六章 甘於籍籍第五章丨往事回顧第六十一章丨茅城津渡第四百七十章 鴻莊相案第三十九章 薦璧朝覲第九章丨未雨綢繆第三十九章 薦璧朝覲第八十九章 披堅執(zhí)銳第六十八章 鉤直餌鹹第七十一章 可煩傳語第七十八章 宣平學(xué)市第七十九章 室家欲靜第三百七十五章 口蜜腹劍第四百三十五章 才力將淹第四十七章丨先兵受挫第五十章丨西州客商第三百一十三章 難得閒適第一百七十九章 逋竄悔過第五十七章丨造端倡始第七十六章 務(wù)期實用第七十二章 頭會箕斂第三百四十八章 明惠及下第二十四章 難得寵渥第四十八章 薦可黜否第三十八章丨柏梁臺上第三十八章 雪掩承廬第四百六十八章 始足西行第四百一十七章 思患豫防第二十八章 試策伊始第三十七章丨早釋猜嫌第四百八十二章 多說無益第一百七十四章 山霧迷茫第五百九十六章 義薄人惡第二十五章 窺圖訊鼎第四十八章丨豎子與謀第七章 公孫伯圭第五十章丨西州客商第四十八章 薦可黜否第二十二章 雪泥鴻爪第三十六章 熱湯沃雪第一百二十八章 畫無失理第十五章 異軍東來第二百九十九章 任其所之第一百四十一章 邊城鳴鏑第五百三十六章 利慾薰心第四十九章 絃歌如訴第四百零九章 先明法令第二十一章 龍返其鄉(xiāng)第三百零三章 往事歷歷第九十三章丨夤夜造訪第六十八章 鉤直餌鹹第三百七十二章 嚴(yán)合雙卯第六十三章 去來有定第二百四十三章 毓秀瓜綿第三百七十三章 議論流泉第一百一十九章 別有旁願第五章 舊部星散第五百零四章 先兵於戰(zhàn)
第二百一十一章 農(nóng)桑歷歷第四百九十四章 怒急攻心第五百九十四章 涼颼霧晦第三百零四章 淺藏輒止第五百零九章 作計自量第三百二十章 隱水暗伏第三十七章丨早釋猜嫌第二百八十七章 預(yù)作打算第二百零二章 視事未安第四十六章 嗟彼後人第四百七十六章 民生國基第一百五十六章 犁廉耕細(xì)第八十四章 深謀勿疑第五百七十章 迥然際遇第二百二十七章 攻城拔寨第三百一十八章 秉彼蟊賊第四十七章丨先兵受挫第四十六章 苦心周詳第十八章|寸心難算第三百八十六章 自知者明第二百一十四章 清風(fēng)鐸音第一百章 本心初試第三百零四章 淺藏輒止第四百八十章 坐視不救第二百六十三章 黃雀在後第五百六十二章 窺兵圖計第一百三十五章 豐容顧景第四百三十二章 閒嘗商酌第三十三章 風(fēng)物長量第一百二十章 子有良媒第二百一十四章 清風(fēng)鐸音第一百九十二章 導(dǎo)引禽戲第三百三十九章 殃必及身第五百五十五章 柄刃互持第六十二章丨一班鼠目第十九章 制勝之策第一百三十三章 送子涉淇第十章 推刃之道第一百四十八章 無謂之託第二章丨亂由治郅第四百七十五章 別無擇行第二百四十六章 甘於籍籍第五章丨往事回顧第六十一章丨茅城津渡第四百七十章 鴻莊相案第三十九章 薦璧朝覲第九章丨未雨綢繆第三十九章 薦璧朝覲第八十九章 披堅執(zhí)銳第六十八章 鉤直餌鹹第七十一章 可煩傳語第七十八章 宣平學(xué)市第七十九章 室家欲靜第三百七十五章 口蜜腹劍第四百三十五章 才力將淹第四十七章丨先兵受挫第五十章丨西州客商第三百一十三章 難得閒適第一百七十九章 逋竄悔過第五十七章丨造端倡始第七十六章 務(wù)期實用第七十二章 頭會箕斂第三百四十八章 明惠及下第二十四章 難得寵渥第四十八章 薦可黜否第三十八章丨柏梁臺上第三十八章 雪掩承廬第四百六十八章 始足西行第四百一十七章 思患豫防第二十八章 試策伊始第三十七章丨早釋猜嫌第四百八十二章 多說無益第一百七十四章 山霧迷茫第五百九十六章 義薄人惡第二十五章 窺圖訊鼎第四十八章丨豎子與謀第七章 公孫伯圭第五十章丨西州客商第四十八章 薦可黜否第二十二章 雪泥鴻爪第三十六章 熱湯沃雪第一百二十八章 畫無失理第十五章 異軍東來第二百九十九章 任其所之第一百四十一章 邊城鳴鏑第五百三十六章 利慾薰心第四十九章 絃歌如訴第四百零九章 先明法令第二十一章 龍返其鄉(xiāng)第三百零三章 往事歷歷第九十三章丨夤夜造訪第六十八章 鉤直餌鹹第三百七十二章 嚴(yán)合雙卯第六十三章 去來有定第二百四十三章 毓秀瓜綿第三百七十三章 議論流泉第一百一十九章 別有旁願第五章 舊部星散第五百零四章 先兵於戰(zhàn)
主站蜘蛛池模板: 涡阳县| 平凉市| 乌兰县| 西和县| 永平县| 东兰县| 德惠市| 和静县| 靖西县| 固阳县| 赫章县| 即墨市| 河北区| 壤塘县| 凤城市| 建湖县| 和顺县| 浦北县| 托克逊县| 余江县| 万全县| 兴山县| 弥勒县| 本溪| 库伦旗| 大兴区| 沂源县| 六安市| 林西县| 凉山| 金平| 凌云县| 姚安县| 永顺县| 宁陵县| 余干县| 商河县| 汉阴县| 永新县| 友谊县| 麦盖提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