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二百八十七章 預(yù)作打算

“狡兔有三窟,僅得免其死耳;今君有一窟,未得高枕而臥也。”————————【戰(zhàn)國策·齊策四】

建安元年六月二十。

京兆尹胡邈在府中來回踱著步子,桌案上冰鎮(zhèn)的冷飲早已變得溫?zé)幔谇嘣锏奶鞖猓銢]有任何停下來解暑的意思,焦急的像是在等待著什麼。

未過多時,京兆郡丞左靈從外間款款而至,胡邈立即迎了上去:“如何?事情都辦妥了?”

左靈停下腳步,朝胡邈作揖道:“稟府君,屬下已按事先議定的那般做好佈置,只待府君下令。不過……”他頓了頓,復(fù)又說道:“屬下愚見,此事不妨向王凌知會一聲。”

這次奉派懲辦奸商以及背後的豪強,是衆(zhòng)人推敲許久才成的計劃,大好的功勞,胡邈實在不願意分給別人,他當(dāng)即就想否決這項建議。而左靈卻反應(yīng)快他一步,搶白說道:“王凌雖然與府君合不來,但到底是國家看重的長安令,若是我等行事故意繞開他,恐惹人非議。再者,彼等豪強在關(guān)中勢力繁雜,難保不會與上面的人扯上關(guān)係,到時候爭起來,總得拉個人作陪纔是。”

胡邈神色一動,這次他們是懲辦奸商的先頭兵,至於這次懲辦最終會是什麼個結(jié)果,是高拿輕放、還是殺一儆百,都得看高層之間的博弈。萬一有所不測,即便是董承這一邊勝利了,作爲(wèi)底下的嘍囉,難免不會遭人報復(fù)。所以按左靈的建議,這時候?qū)⑼趿枥洗热羰菍⑼趿枧c自己達(dá)成利害關(guān)係,與自己分擔(dān)後果。

這已經(jīng)是很淺白的道理,只是胡邈終還是想獨佔這份大功,猶豫說道:“自王司徒死後,國家便再未對王凌有多少殊榮,何況黃琬也已不在其位,朝中更是無人庇護他,將他牽連進來,不是平白給他一次在國家身前露臉的機會麼?何況我乃京兆尹,長安事務(wù)我也能插手管的,哪裡需要問下屬的意見?”

左靈心裡猶自冷笑了下,心說:此事如若辦成,承明殿內(nèi)的位置必然會有所變動,黃琬如今雖然賦閒,安知不會有再起之時?幾個月前伐蜀的軍報中雖然語焉不詳,內(nèi)容零碎隱晦,但他還是從中判斷出了來敏、吳班等一行人在蜀地的作用。可惜世人皆關(guān)注於再度聲名鵲起、在敵後戰(zhàn)爭中起到舉足輕重的作用的平準(zhǔn)監(jiān),卻忽視了‘自發(fā)’趕赴益州的來敏等黃琬親信。

聯(lián)繫起這一連串的動作,左靈雖然很難斷定黃琬在朝廷伐蜀之後、又將在旱蝗一事中做什麼動作,但他卻足以知道黃琬這麼做的意圖——重新回到朝堂。

要起復(fù),迴歸原來的位置上,就勢必要擠掉現(xiàn)有的一個人。如此一來,他的目的就與皇帝、董承等人一致,只是董承與胡邈等人卻不知道其間的緣由,因爲(wèi)他們的視野只看得到水面上的東西,從而忽視了水下的陰影。

只是這一切左靈並不想坦誠相告,因爲(wèi)以他的性格從來不是將全部身家託付給某一派的人,何況他並不看好董承,若不是出於無奈,他也不會選擇依附。如今正好有了一個可以與關(guān)東士人搭上關(guān)係的機會,通過王凌向黃琬示好,爲(wèi)自己的將來謀算一條後路,左靈自然要把握住。

經(jīng)過他的一番勸說,胡邈最終還是勉強同意了左靈的建議,別的先不說,在這個計劃的背後伺機而動的不只是胡邈一個京兆尹,他的任務(wù)僅僅只是做好導(dǎo)火索,後續(xù)的事情還是要交給執(zhí)金吾司馬防、司隸校尉裴茂等人,爲(wèi)了將事態(tài)取得自己想要的結(jié)果,就必須要團結(jié)一切能團結(jié)的勢力。

胡邈點頭拍板道:“就這麼辦吧,要快!”

左靈心頭大喜,於是到了第二天,向來以低價售糧的均輸監(jiān)突然放出了一個驚人的消息,說是朝廷要沒有糧食了。

這些天賴低糧價以爲(wèi)生計的長安百姓們一聽說這個消息,大驚失色,紛紛從各處趕來想要搶賣最後一批糧食。

城中的商賈得聞此訊,一開始不明其意,彼此間商議過後,一致認(rèn)爲(wèi)這是太倉的存糧撐不住同時供應(yīng)關(guān)中的糧草,只好選擇緊縮,緊著稀缺的地區(qū)使用。於是駱伯彥等人大喜過望,以爲(wèi)終於熬過了被朝廷低價攻勢打壓的時期,甚至可以進一步擡高價格進行抄底。

長安底層的百姓大都沒有多少存糧,聽聞均輸監(jiān)糧谷短缺後,才安定不久的人心一時又惶然起來。衆(zhòng)人無不失望,加上這些天缺水少糧,苦旱難捱,在均輸監(jiān)用以售糧的市亭門口,有不少人臉上當(dāng)時便浮現(xiàn)出憤恨的神色來。

長安縣吏向存得了囑咐,與幾個京兆郡府、長安縣府的屬吏喬裝打扮,作成普通百姓混入人羣中,排隊去買糧。

輪到自己買的時候,他看了看糧鬥中快要見底的糧谷,故作大怒,把布囊往地上一摔,喝罵道:“各位!東西市裡那些豪商瞅準(zhǔn)了天災(zāi),非要趁機擡高糧價、放高貸、逼咱們賣田賣兒!這憑什麼!朝廷有朝廷的難處,這些日子裡天子和朝廷對咱們又是賑濟、又是平價、又是開渠放水,對咱們怎麼樣咱們心裡清楚!咱們不怪朝廷,咱們找那些豪商評理去,問問他們還有沒有點仁義之心!”

當(dāng)下聽了向存的話,許多人的神色立時有些鬆動,膽子大的漸漸附和起來。

中國的百姓最是能忍,但凡有一口飯吃,也絕不會選擇鋌而走險的造反,只有被逼的活不下去了,纔會破罐子破摔。此時長安的百姓早就對平日裡爲(wèi)富不仁的豪商多有怨言,此時旱蝗大盛,彼等肆意哄擡物價更是讓百姓怨恨加深。只是礙於商賈及豪強的勢力,又是當(dāng)著朝廷售糧的市亭門口,一時沒有多少人敢出聲。

此時與向存肩負(fù)同樣任務(wù)的其他掾吏、還有許多平準(zhǔn)監(jiān)派來的探子也混在人羣各處,跟著起鬨,往火上添了把柴。而市亭裡負(fù)責(zé)賣糧的均輸監(jiān)掾吏們一個個早已得到吩咐似得站在遠(yuǎn)處默不作聲,既不跑去報告官府、又不上前平息民怨。於是人羣中咒罵不義商賈的聲浪越來越高,向存順勢帶頭,順勢撿起一根竹竿,邁著大步往附近的糧鋪走去。

後面自然跟著一羣假扮平民的掾吏。

其餘人羣見有人帶頭,原本心底的那一點怯懦,也隨之而去,尤其是在看到那些糧鋪中堆積如山的糧谷時瞬間憤怒起來。

憑什麼自己在這裡三餐不繼、每日跪求老天施捨雨水而不得,有的人就可以在家中坐守糧山?

此刻就算駱伯彥等人平時是個正經(jīng)守法的地主豪強,怕也不能止住百姓的憤怒,何況他們並不是。

第八十章 先從吏始第三十八章丨啖人賊衆(zhòng)第二十四章 強詞奪理第三十章丨糧秣軍需第一百四十章 實情錯落第一百七十二章 合集士衆(zhòng)第二十五章丨北闕甲第第五百三十章 言之甚殷第二十五章 窺圖訊鼎第一百三十九章 當(dāng)務(wù)之急第四十四章丨維王不豫第一百四十五章 擐甲執(zhí)兵第七十八章 監(jiān)觀民瘼第四百八十五章 公孫不存第五百七十一章 登進異途第三百章 款兵竄伏第八十一章 僥倖爲(wèi)安第一零五章 吝財忍棄第九十二章 明光故址第四百三十五章 才力將淹第一百一十一章 孰所致然第一百三十三章 涇渭之流第三十三章 風(fēng)物長量第二百二十四章 深心自許第三百八十一章 懷詐算彼第二百七十三章 示子吾道第三百零七章 徐州雲(yún)波第四百零四章 竊觀風(fēng)氣第三百二十二章 神人授劍第七十八章 傳續(xù)之典第四百四十八章 魯?shù)铎`光第四百一十五章 主得其所第六十二章 苞筍落籜第一百章 度支審計第五十九章 因敵制勝第二十七章 暫息於事第五百二十九章 勞於心計第四百三十八章 顯揚激怒第一百六十六章 匣劍而行第五十七章丨良將所歸第七十一章 可煩傳語第三十三章丨御臨中臺第五章 得行道焉第四百一十二章 剖符施檄第六十六章 益增主祿第二十九章 垂意經(jīng)綸第一零四章丨連坐者衆(zhòng)第十五章丨趨於歧途第一百九十九章 參分天下第二十八章丨校場點兵第八十二章 不速之客第一百五十五章 萍水相逢第二百章 喪將失恃第六十九章丨勞心治事第三十四章 百年樹人第三百三十四章 金鼓進退第十四章 憂鬱生疾第一百一十九章 稽功思文第二百七十五章 喪去歸來第七十五章 啓聵振聾第二十九章丨三河五校第六十四章丨謙退輦轂第三百二十章 隱水暗伏第一百一十章 自取其叛第一百七十五章 野麋闖營第一百五十三章 親以身踐第八十六章 織作文繡第五百八十三章 不相投合第一百一十八章 涑水解虞第十八章|寸心難算第一百九十六章 兄弟既翕第六十四章 匈奴騎蹤第五十二章丨突遭恩賞第七十七章 朝露日晞第十七章 京室爲(wèi)墟第一章 試騎虎豹第五百五十四章 忠義歸屬第一百零一章 乖嘴蜜舌第二百一十七章 試取粗通第三十七章 皆贊所見第三百零九章 暫告靖安第二百二十五章 貪官圖爵第一零四章丨連坐者衆(zhòng)第四百八十六章 榮者常通第二百七十章 器可誤身第三百七十八章 微末生非第五百八十一章 居心遠(yuǎn)志第三百六十四章 迎難而上第五百四十八章 莫不有私第一零五章 吝財忍棄第三十章 臺閣生風(fēng)第五十二章丨突遭恩賞第二百八十四章 牆溼乃補第四十二章丨軍容觀盛第九章丨未雨綢繆第三百三十八章 食不甘味第四百五十六章 乍暖還寒第三百二十六章 炎德有傷第四十章 銜愆效命
第八十章 先從吏始第三十八章丨啖人賊衆(zhòng)第二十四章 強詞奪理第三十章丨糧秣軍需第一百四十章 實情錯落第一百七十二章 合集士衆(zhòng)第二十五章丨北闕甲第第五百三十章 言之甚殷第二十五章 窺圖訊鼎第一百三十九章 當(dāng)務(wù)之急第四十四章丨維王不豫第一百四十五章 擐甲執(zhí)兵第七十八章 監(jiān)觀民瘼第四百八十五章 公孫不存第五百七十一章 登進異途第三百章 款兵竄伏第八十一章 僥倖爲(wèi)安第一零五章 吝財忍棄第九十二章 明光故址第四百三十五章 才力將淹第一百一十一章 孰所致然第一百三十三章 涇渭之流第三十三章 風(fēng)物長量第二百二十四章 深心自許第三百八十一章 懷詐算彼第二百七十三章 示子吾道第三百零七章 徐州雲(yún)波第四百零四章 竊觀風(fēng)氣第三百二十二章 神人授劍第七十八章 傳續(xù)之典第四百四十八章 魯?shù)铎`光第四百一十五章 主得其所第六十二章 苞筍落籜第一百章 度支審計第五十九章 因敵制勝第二十七章 暫息於事第五百二十九章 勞於心計第四百三十八章 顯揚激怒第一百六十六章 匣劍而行第五十七章丨良將所歸第七十一章 可煩傳語第三十三章丨御臨中臺第五章 得行道焉第四百一十二章 剖符施檄第六十六章 益增主祿第二十九章 垂意經(jīng)綸第一零四章丨連坐者衆(zhòng)第十五章丨趨於歧途第一百九十九章 參分天下第二十八章丨校場點兵第八十二章 不速之客第一百五十五章 萍水相逢第二百章 喪將失恃第六十九章丨勞心治事第三十四章 百年樹人第三百三十四章 金鼓進退第十四章 憂鬱生疾第一百一十九章 稽功思文第二百七十五章 喪去歸來第七十五章 啓聵振聾第二十九章丨三河五校第六十四章丨謙退輦轂第三百二十章 隱水暗伏第一百一十章 自取其叛第一百七十五章 野麋闖營第一百五十三章 親以身踐第八十六章 織作文繡第五百八十三章 不相投合第一百一十八章 涑水解虞第十八章|寸心難算第一百九十六章 兄弟既翕第六十四章 匈奴騎蹤第五十二章丨突遭恩賞第七十七章 朝露日晞第十七章 京室爲(wèi)墟第一章 試騎虎豹第五百五十四章 忠義歸屬第一百零一章 乖嘴蜜舌第二百一十七章 試取粗通第三十七章 皆贊所見第三百零九章 暫告靖安第二百二十五章 貪官圖爵第一零四章丨連坐者衆(zhòng)第四百八十六章 榮者常通第二百七十章 器可誤身第三百七十八章 微末生非第五百八十一章 居心遠(yuǎn)志第三百六十四章 迎難而上第五百四十八章 莫不有私第一零五章 吝財忍棄第三十章 臺閣生風(fēng)第五十二章丨突遭恩賞第二百八十四章 牆溼乃補第四十二章丨軍容觀盛第九章丨未雨綢繆第三百三十八章 食不甘味第四百五十六章 乍暖還寒第三百二十六章 炎德有傷第四十章 銜愆效命
主站蜘蛛池模板: 芦溪县| 宜兰市| 吉安县| 云南省| 海淀区| 溧水县| 南召县| 遂平县| 新田县| 同江市| 佛教| 洱源县| 尼勒克县| 池州市| 芷江| 高州市| 乌兰县| 梓潼县| 桐庐县| 韩城市| 大渡口区| 沈丘县| 夏河县| 岚皋县| 门头沟区| 兴安县| 陇川县| 江城| 错那县| 徐州市| 五大连池市| 响水县| 利津县| 永泰县| 庐江县| 陵水| 西畴县| 东平县| 札达县| 中山市| 杭州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