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一百一十八章 涑水解虞

“今宜共戮力以備賊,幸無外難,而內自相擊,是避坑落井也。”————————【晉書·褚翜傳】

此時的山谷下正展開一場混戰,雖然張猛仗著騎兵的優勢,但在狹窄的山道中實在難以轉圜,只得一路且戰且退。

掉轉過來的程銀手指夾著一支箭,一下射出,正中一名胡騎的馬腹,緊接著他又搭上一支箭矢。正拉滿了弓弦,卻不料一支箭從右邊飛過來,程銀慌忙拿弓去擋,箭簇正好打到了他的雕弓上面,將弓給打折了。

程銀嚇得一身冷汗,趕忙丟下弓,撥馬往後退了幾步,避開亂飛的流矢,再也不敢靠近前面。

在遠處的張猛心有不甘的放下弓,終於打消了最後一絲斬將破敵的念頭,帶著衆騎聚在一起,往身後薄弱的包圍帶全力衝鋒,途中手刃數人,方纔勉強退出山谷。

所幸山谷外留著追往樹林裡的騎兵尚未遇到埋伏,張猛這纔好帶著餘部既憤懣又不甘的撤離了。

程銀重振雄風,一掃剛纔被緊追不捨的煩悶之氣,帶著侯選以及數千叛軍追出谷外,象徵性的追擊了一陣,這才振作旗鼓,回到原來的山道上。

許攸身著青衫,不著片甲,風度翩翩的騎在馬上,對過來的程銀與侯選說道:“這張猛徒有其父威名,卻不知他在家鬥雞走馬的時候,我早就在關東隨袁君討伐董卓了。在戰陣上,我見過的敵將比他殺過的人還要多,不過一場伏兵便教他倉皇退卻,可見其也不過如此能耐罷了!”

作爲袁紹的故友、謀士,隨之經歷了關東會盟討董、以及與公孫瓚交手的龍湊、巨馬水等幾次大戰,雖然許攸所出的計謀大都被田豐等人蓋過,沒有什麼較突出的、決定勝負的戰績。但他見過太多比這個還要慘烈的大場面、和變化多端的策略了,此刻自然不會將這場小小的山谷伏擊放在眼裡,反倒在心有餘悸的程銀、以及跟隨許攸作爲援軍趕來的侯選面前顯得風淡雲輕、成竹在胸。

程銀對許攸抱拳說道:“多謝許君救命之恩!”

許攸略微正色的看了他一眼,那雙三角眼毫不掩飾的流露疏離,他稍稍點頭說道:“將軍客氣了。”

程銀也不以爲意,隨即對侯選同樣說道:“也多虧侯兄弟及時趕到,不然,我可就真的要死在這裡了。”

“你我兄弟,向來都是互持相幫。道義之下,豈能坐視敗亡、棄之不理?”侯選搖搖頭嘆道:“李堪倘若還在,想必也會與我做同樣的決斷。”

程銀、侯選、以及李堪三人都是家有餘財,趁著河東近年大亂,故而肆意招募流民、擴充部曲,並藉此一躍成爲河東地界上稍有實力的新晉豪強。由於階層擡升太快,底蘊不足,在延續至少百年的大豪強眼中仍舊是一夜發跡的鄉下地主而已。爲了增加聲勢,他們三人彼此之間同氣連枝,相交莫逆,私底下甚至結契爲兄弟。

直到去年皇甫嵩征討白波黃巾,他們三人爲博軍功,身先士卒,卻被皇甫嵩算計成炮灰、以及微不可察的藉此對皇帝表明自己對削弱地方豪強的態度。

李堪的死很大程度上就是因爲這個緣故,一直以來,程銀與侯選二人也將皇甫嵩乃至於朝廷視爲仇恨的對象。在他們眼中,朝廷不僅藉機削弱了自身的實力、辛苦付出卻得不到相應的回報,而且還永遠失去了一個兄弟。所以在許攸、範先等人的唆使、慫恿下,他們很快就同意加入反叛的行列。

侯選是個重情義的人,他反叛的理由主要是因爲李堪的死而報復朝廷,但只有程銀知道李堪真正的死因在於自己的見死不救、落井下石,而不是什麼遭人算計。但他不能說出來,只能跟著侯選將罪責怪到別人身上,白波賊已經覆滅了,那麼自然是由朝廷來負這個責任。

這是他藏在心底最深處的秘密,此時被侯選在無意中提及了李堪,聯繫到侯選的仗義相助以及自己的無情無義,程銀心裡潛藏已久的慚愧突然冒了上來。

他隨口敷衍感慨了幾句,便不在這個話題上繼續糾纏,轉而問向許攸:“許君,禁軍兵甲精良、勢大難當,如今雖然稍退追兵,但我等依然處在危急之中。而袁冀州又遲遲未下壺關,河東局勢已不利於我等,該當如何,許君可要想個良策出來纔是。”

許攸沉吟道:“袁君如今尚在壺關與張遼鏖戰,即便有範先率軍夾擊,一時之間也很難得手。而河東陷入今日這般的局面,也著實是出乎我的意料……”

“哼。”侯選這時冷哼一聲,說道:“本來都說得好好的,誰知道範先等不及,非要提前起兵,連帶我們行事都有些倉促。落得如今這般境況,他範先要負一半的責任!”

許攸禁不住皺了皺眉,當日若不是嚴幹表明了朝廷的身份,致使他們的謀劃暴露,範先也不至於鋌而走險、先發制人。雖然乍一開始起事還算順利,他們迅速的按計劃所設想的那樣接管了河東,並四處徵發青壯,準備據此等待袁紹攻破壺關。

可他們到底是算錯了,一是沒料到朝廷出兵會如此迅速;二是沒料到王邑在皮氏、蒲阪等重要渡口縣城早有防備,使得他們久攻不下;三是沒想到張遼居然沒有爲上黨的局勢所困,不顧上黨豪強的死活,毅然決然的選擇固守壺關。

選錯了反叛的時機、那麼前期做了再好的籌備工作也是無用,許攸到現在其實已經有些不看好接下來的戰事了,畢竟光靠程銀等人的部曲絕對不可能是南北軍的對手——何況還是失了黃河天險的情況下。

不過許攸到底是不會說那些損害士氣的話,反而依舊是淡然的說道:“這有何難,如今二位將軍手下尚還有兩萬兵馬,沿途徵集青壯後,可有四、五萬人,我等暫且退往解縣。那裡是蒲阪通往安邑的必經之處,山河相濟,足以憑險持要,以禦敵來犯。”

他看了眼仍有顧慮的程銀,補充說道:“此外,我也派人傳訊與範君,請他領手下兩萬精兵返歸河東,與我等合兵一處。屆時河東可有七萬可戰之兵,據城而守,南北軍雖然精銳,但朝廷也不至於捨得讓他們蟻附登城吧?我料其後必然是圍而不攻,僵持不下,以期我等不戰自潰,等到那時我再見機行事不遲。”

“即使如此,我等也拖不得太久。”程銀不擅軍謀,只聽許攸說得算是有理,心裡纔不由得鬆了一口氣,他很快問道:“若是範先還沒來,我等便支持不住了怎麼辦?朝廷可能捨不得讓禁軍附城,但王邑手下好歹也有數千郡兵,足以效死。”

許攸不以爲然道:“範君得聞傳訊,知曉河東危急,必然快馬行軍。河東的道路在王邑手下修的平整暢達,兼之有涑水連通聞喜、安邑、解縣等地,水陸順遂,不消數日便可趕至。將軍當無須憂於此時,何況即便真的危急,我等可以藉由涑水北去安邑。安邑城牆雖然殘破,但其高其闊、城中糧草,遠非解縣可比,這纔是我等最後據守的地方。”

程銀這才徹底放下顧慮,與侯選收攏軍隊,一路往解縣退去。

碼完一章,還剩三章,睡覺了,明天繼續。

第四百六十四章 病臥待時第九十八章 白屋寒門第四十章 銜愆效命第二百六十一章 望安不得第十一章 奮勇爭先第五百一十二章 浮光躍影第四百六十九章 事暫寢之第二百六十三章 黃雀在後第四百四十八章 魯殿靈光第一百三十六章 機不可失第二十六章 繩以記事第二百四十八章 去其螟螣第一百零八章 乘輿蕩盡第二百五十章 訥而慎行第一百四十九章 兵退告成第二十章丨有道而輔第十章 推刃之道第一百八十五章 計日可數第三十四章丨官無常法第三百四十三章 景公求雨第一百零三章丨帳中豎子第一章 試騎虎豹第五百二十五章 蟻可測水第四十七章丨先兵受挫第二百七十四章 音聲同矣第四章丨決事省禁第五百八十二章 瞽瞍殺人第一百四十六章 德運更移第六十一章 臨陣語舊第二十七章 決機省闥第二十七章丨整軍經武第一百零二章 德澤恩被第七十一章丨承明策問第四十四章丨兵以攻弱第五十三章 何算其人第三十四章丨官無常法第七十五章 啓聵振聾第八十章 揚己露才第二百八十八章 頗生事端第一百六十二章 衣冠梟獍第六十三章丨賊勢甫定第五十八章 塘水漸漫第十四章丨風雨前夕第三百五十二章 累及無辜第十三章丨相見恨晚第五十一章 加以制之第二百二十五章 塵埃落定第五十章 抽弦促柱第四百三十章 且行且止第一百六十一章 心瘁難爲第六十七章丨意見相左第五百二十一章 剛而犯上第七十四章 人無常滿第五百一十二章 浮光躍影第四十四章 欲薦州郡第八十七章 追逐狐兔第四百零三章 風勢不利第一百零四章 渭橋踏麥第三百四十七章 雀祈成鶴第一百九十六章 兄弟既翕第二十八章丨議徵白波第三百一十六章 幸有餘情第一百一十五章 措置剩員第七十九章 禍福同門第二百九十三章 勞人草草第七十一章 奧援有靈第二百章 喪將失恃第二十六章 襄王有夢第五百六十三章 相逢難得第二百九十章 知止則殆第六十一章 臨陣語舊第一百七十九章 逋竄悔過第五十七章丨良將所歸第五百四十八章 莫不有私第三百四十四章 雲來深遠第三百四十一章 承負厄會第四百四十一章 不徇顏面第九十九章丨迷途知返第一百三十四章 良家法相第五十三章 何算其人第六十三章 審知彼己第六十四章丨謙退輦轂第五百四十七章 孰可意料第五百六十二章 窺兵圖計第四十章 遠近仰望第二百零四章 虎口奪食第二百一十四章 清風鐸音第七十章 兇終隙末第四章 爾牧來思第三百三十五章 故事新羹第二百零四章 虎口奪食第四十四章 昭示後昆第四十三章丨夜分乃寐第三十七章丨遊俠膽氣第二百一十八章第四百六十八章 始足西行第四十二章丨軍容觀盛第二百零六章 從容任策第一百三十三章 涇渭之流第四十五章丨有失朕望
第四百六十四章 病臥待時第九十八章 白屋寒門第四十章 銜愆效命第二百六十一章 望安不得第十一章 奮勇爭先第五百一十二章 浮光躍影第四百六十九章 事暫寢之第二百六十三章 黃雀在後第四百四十八章 魯殿靈光第一百三十六章 機不可失第二十六章 繩以記事第二百四十八章 去其螟螣第一百零八章 乘輿蕩盡第二百五十章 訥而慎行第一百四十九章 兵退告成第二十章丨有道而輔第十章 推刃之道第一百八十五章 計日可數第三十四章丨官無常法第三百四十三章 景公求雨第一百零三章丨帳中豎子第一章 試騎虎豹第五百二十五章 蟻可測水第四十七章丨先兵受挫第二百七十四章 音聲同矣第四章丨決事省禁第五百八十二章 瞽瞍殺人第一百四十六章 德運更移第六十一章 臨陣語舊第二十七章 決機省闥第二十七章丨整軍經武第一百零二章 德澤恩被第七十一章丨承明策問第四十四章丨兵以攻弱第五十三章 何算其人第三十四章丨官無常法第七十五章 啓聵振聾第八十章 揚己露才第二百八十八章 頗生事端第一百六十二章 衣冠梟獍第六十三章丨賊勢甫定第五十八章 塘水漸漫第十四章丨風雨前夕第三百五十二章 累及無辜第十三章丨相見恨晚第五十一章 加以制之第二百二十五章 塵埃落定第五十章 抽弦促柱第四百三十章 且行且止第一百六十一章 心瘁難爲第六十七章丨意見相左第五百二十一章 剛而犯上第七十四章 人無常滿第五百一十二章 浮光躍影第四十四章 欲薦州郡第八十七章 追逐狐兔第四百零三章 風勢不利第一百零四章 渭橋踏麥第三百四十七章 雀祈成鶴第一百九十六章 兄弟既翕第二十八章丨議徵白波第三百一十六章 幸有餘情第一百一十五章 措置剩員第七十九章 禍福同門第二百九十三章 勞人草草第七十一章 奧援有靈第二百章 喪將失恃第二十六章 襄王有夢第五百六十三章 相逢難得第二百九十章 知止則殆第六十一章 臨陣語舊第一百七十九章 逋竄悔過第五十七章丨良將所歸第五百四十八章 莫不有私第三百四十四章 雲來深遠第三百四十一章 承負厄會第四百四十一章 不徇顏面第九十九章丨迷途知返第一百三十四章 良家法相第五十三章 何算其人第六十三章 審知彼己第六十四章丨謙退輦轂第五百四十七章 孰可意料第五百六十二章 窺兵圖計第四十章 遠近仰望第二百零四章 虎口奪食第二百一十四章 清風鐸音第七十章 兇終隙末第四章 爾牧來思第三百三十五章 故事新羹第二百零四章 虎口奪食第四十四章 昭示後昆第四十三章丨夜分乃寐第三十七章丨遊俠膽氣第二百一十八章第四百六十八章 始足西行第四十二章丨軍容觀盛第二百零六章 從容任策第一百三十三章 涇渭之流第四十五章丨有失朕望
主站蜘蛛池模板: 德兴市| 怀化市| 绥江县| 金华市| 黄浦区| 公主岭市| 绥德县| 仪陇县| 涞源县| 洱源县| 全南县| 邮箱| 广宁县| 沧州市| 孟津县| 旌德县| 昌吉市| 都兰县| 阿荣旗| 松阳县| 神农架林区| 海宁市| 吕梁市| 江门市| 漳浦县| 潞西市| 定结县| 石林| 饶阳县| 永宁县| 平度市| 建始县| 佳木斯市| 枝江市| 东乡县| 彰化市| 苗栗县| 尚志市| 太原市| 阳朔县| 漳平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