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九十八章 白屋寒門

“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茅屋爲秋風所破歌】

束脩,就是十脡脯,也就是十條肉乾。這是自孔子開始就流傳下來的拜師禮,相當於是入學的學費。起初的只是爲了表示尊師,畢竟弟子拜師,送上摯禮是應該的,但是禮過重、過輕,都有失中道。所以孔子在對拜師禮的制定上,也表示了中道原則。

十條肉乾不是什麼太貴重的厚禮,即使一般人家,只要稍作努力,節衣縮食,還是能拿得出這個摯禮的。

只是這種儀式過了幾百年,逐漸失去了本來的用意,弟子拜師無不懷帶重金厚幣,以致攀比成風,貧寒之家難登名士之門。

是故在太學重建的時候,皇帝甚至還打算全免學費,取消這象徵意義大於實際意義的形式,直接取消寒士入學的物質門檻,怎料卻遭到衆人的反對,理由是禮不可廢。

皇帝當時一想,也確實是這個道理,毫無付出就讓人平白得了知識,只會讓知識在另一種程度上遭到貶值,人們也不會對白給的東西太過珍惜。此外,皇帝在太學改制的事上讓衆人妥協得太多,也不想在這種細枝末節的事上太過違背衆意。

雖然依舊要收取束脩,但皇帝還是留了個心眼,拿出顏回、子路用束脩拜師孔子的典故,效仿古制。豪奢之家可以獻羔雁、寒微之家可以獻肉脯,而且爲了照顧貧寒的學子,並不限制肉的種類、重量和質量,只要不是人肉就行。

儘管如此,束脩依然隔絕了一大批人進學的機會,要知道在這亂世中,糧食都極爲精貴,何況是肉?有些人家捨不得、甚至是拿不出束脩,也有些人家爲了改變家境,忍痛用粟麥跟獵戶、屠戶交易肉脯,甚至親自下河捉魚來供給子弟讀書。

比如說賈逵,他從不離身的包袱裡,裝著的就是十條自己親自捕捉、曬乾了的魚肉。

賈逵對座中的太學祭酒楊懿、僕射潘勖,以及分坐兩旁的明經博士韓融、繆斐;治劇博士常洽、趙彥等人依次行了跪拜禮。衆人也依次還禮,其中治劇博士常洽從桌案上拿起一支彤管筆,由佐吏交給賈逵。

這支彤管筆一直是尚書所用,皇帝將此作爲老師對弟子的還禮,無疑是寄託了很大的期望。

賈逵極爲珍重的收下彤管筆,與張既等人行禮退下了。

祭酒楊懿忽然對趙彥笑道:“治劇科看來也有不少俊才啊,今日上午應有數十人投剌了吧?”

趙彥眉頭微揚,一時沒有答話。他是瑯邪人,本是朝中議郎,只因有一次向皇帝上疏陳言時策,因此爲皇帝看中,被拔舉爲治劇博士。

當博士可不是件輕鬆的活計,不僅要隨時保持自身德行,也要注重學識修養,不然如何爲人師範?本以爲自己當上博士之後,今後傳道授業,桃李天下,自當成就他瑯邪趙氏的聲望。

可沒想到,兼著明經博士的楊懿自帶著弘農楊氏的巨大聲望,再加上明經科有大儒韓融坐鎮,導致大批慕名而來的年輕學子紛紛選擇明經,其餘四科猶如閒置。

趙彥所在的治劇科只有寥寥數十人,倒還不是人數最少的。像是經營科,如此長的時間就只錄了一個遊楚。

這可不是什麼好事,如果今日真的因此造成明經獨大、四科式微的局面。那麼主張五科並舉、因材施用的皇帝,面子上就會很不好看了。

明光宮本來是作爲燕趙美人居住之所,也是孝武皇帝用以招待仙人的地方,其樓臺殿閣自然是極盡精巧華麗,廊腰池榭無數。太學就是在明光宮原有的基礎上修建的,大致保留了原來的格局,使這個未來天下第一學府平添了超然的氣勢。

雖然大部分的地方還在趕工,但基本的校舍等建築都草草建立完成,張既與賈逵兩人走了些彎路,終於找到了一處矮牆圍住的單獨院落。

“治劇甲院。”張既看著院門口掛著的木牌,又對照著發給自己的名剌,如是說道:“看來這就是我等以後在太學的住處了。”

賈逵有些興奮,他與張既各揹著書篋,懷抱著一堆衣服,一同走進了院子裡。

院子裡十分空闊,青石鋪路,角落裡種植著棗樹、桑樹。正面與左右兩側各是一間屋子,一箇中年男人正低頭在院中拿著掃帚清掃地面。

那男子察覺到人來,擡頭一看,立即笑著迎了上去:“在下鮑初,是治劇甲院院監,負責清掃本院屋舍、防盜、備火等事。”

張既等人立即自覺的將名剌遞了過去,鮑初是鮑出的大兄,在鮑出因救母的孝行而舉孝廉之後,他也藉此走了不少門路,成爲了太學的一個院監。

鮑初不識字,只瞧了瞧名剌末尾蓋著的紅印,確認無誤之後,這纔將兩人招呼進正中的一間屋子裡。

屋子正中擺了幾張座席、矮幾等物,左手處的房間裡靠牆擺著高案、燈臺、書篋等物,顯然是個讀書寫字的地方,而右手處的房間則分兩排擺著十張牀榻,還有衣箱等物。

鮑初說道:“二位來的正巧,這院子裡每間屋子各住十人,一共三十人。你們兩來得早,這裡的牀鋪隨你們挑,只是這每日的牀褥都要自行疊好,屋子裡也要由你們負責清掃。以後有什麼事,儘管喚我,我住在院門附近單獨的一間小舍。”

張既與賈逵謝過鮑初,將其送走之後,便各自挑選了位置好的牀鋪,安放私人物品。

沒過多時,遊楚便過來了,他雀躍的說道:“沒想到太學竟如此闊綽,不僅發給衣物、還給錢呢。”

“錢?”張既奇道,一旁的賈逵也悄悄凝神聽了起來;“我爲何沒聽說這事。”

“是我那院監說與我聽的,陛下體念寒家子弟求學不易,所以只要提供里長、亭長的憑證,證實家中確實貧困難以自給的,視情況按每半年發給三百錢或五百錢不等。這好像叫做補助?”遊楚坐在一張空置的牀榻上,對著張既笑道。

“德容,要不你去試試?不過這事得跟你們治劇科的教習說,然後再提請學監確認、同意之後才能發錢,就是過程有些麻煩。”

“我家中尚有餘財,還不至於無法自給。”張既搖頭拒絕了,他感慨道:“陛下興太學、倡教化、庇寒家,實在是一位明君啊。”

第五百三十二章 馳疾驚人第四百一十九章 照本其時第三十三章 疑竇叢生第四百六十三章 謀從此始第三百八十四章 語循循然第六十八章 乘間襲我第四百四十五章 恃其利我第一百一十五章 措置剩員第四百三十章 惻然有感第三百二十章 隱水暗伏第十九章|奈何煢獨第二百二十四章 深心自許第二十章 遺策何算第一百零七章 天感祅災第二百六十四章 局勢突然第二百九十三章 勞人草草第三百一十八章 秉彼蟊賊第九十九章 錢穀出入第一百七十三章 夜議軍謀第十九章 厝火積薪第七十二章 頭會箕斂第七十八章 金蘭若契第六十八章 乘間襲我第十一章丨各有所謀第八十七章 御書錢範第一百一十五章 措置剩員第一百零五章 火傘高張第五百零九章 作計自量第二十一章 龍返其鄉第三十九章 敦敘九族第五十八章 塘水漸漫第三百八十章 參決議事第七十一章丨承明策問第二百一十六章 重定庠序第五百零六章 旋行旋滅第十九章丨長安驚變第四十四章 欲薦州郡第四十四章 昭示後昆第二十八章丨校場點兵第二十五章丨案驗戶口第一百四十七章 尚敢懷貳第一百五十六章 犁廉耕細第七十三章 月有闕時第一百九十章 令敢不從第六十五章 策馬平輿第三十一章 端策拂茵第九十八章 昌濰原平第六十九章 願者上鉤第三百二十一章 視事如紋第七十三章 月有闕時第四百四十章 窮矣困獸第一百五十四章 假義凜然第五百五十五章 柄刃互持第八十九章 披堅執銳第四十三章 矜能負才第三百二十章 隱水暗伏第二百九十一章 振乏懲惡第十六章丨萬事俱備第四百零五章 異相尋配第六十五章丨殷勤探看第一百七十七章 捍蔽無存第一章丨雨夜新生第十一章丨墾闢上林第六十四章 策名就列第四十五章 剛卯既央第五十七章丨良將所歸第四百八十四章 疲精竭力第八十章 先從吏始第五百二十章 何以足貴第二百一十一章 農桑歷歷第二百九十九章 任其所之第二百二十八章 靈前驚變第一百四十章 離石屠各第五百二十五章 蟻可測水第九章丨青牛先生第四百四十七章 瞻前顧後第二十四章 調和鼎鼐第六十五章 假手他人第一百六十章 老病將死第一百九十章 令敢不從第二章 海內儒宗第四百零五章 異相尋配第二十二章 常寧之區第四十六章丨騎虎難下第五百一十七章 弩箭離弦第八章丨屈身奉上第一零六章丨三軍聽命第一百零九章 自取棄捐第二百七十章 器可誤身第四百四十七章 瞻前顧後第一百七十八章 鹿遊南鄭第九十五章丨分化瓦解第八十六章 節慕原嘗第三十九章丨風起微末第三十五章 議將固基第十三章 重蹈覆轍第三百八十五章 看風駛篷第十二章 師友相從第三百六十三章 因機決勝第四十章丨曲突徙薪
第五百三十二章 馳疾驚人第四百一十九章 照本其時第三十三章 疑竇叢生第四百六十三章 謀從此始第三百八十四章 語循循然第六十八章 乘間襲我第四百四十五章 恃其利我第一百一十五章 措置剩員第四百三十章 惻然有感第三百二十章 隱水暗伏第十九章|奈何煢獨第二百二十四章 深心自許第二十章 遺策何算第一百零七章 天感祅災第二百六十四章 局勢突然第二百九十三章 勞人草草第三百一十八章 秉彼蟊賊第九十九章 錢穀出入第一百七十三章 夜議軍謀第十九章 厝火積薪第七十二章 頭會箕斂第七十八章 金蘭若契第六十八章 乘間襲我第十一章丨各有所謀第八十七章 御書錢範第一百一十五章 措置剩員第一百零五章 火傘高張第五百零九章 作計自量第二十一章 龍返其鄉第三十九章 敦敘九族第五十八章 塘水漸漫第三百八十章 參決議事第七十一章丨承明策問第二百一十六章 重定庠序第五百零六章 旋行旋滅第十九章丨長安驚變第四十四章 欲薦州郡第四十四章 昭示後昆第二十八章丨校場點兵第二十五章丨案驗戶口第一百四十七章 尚敢懷貳第一百五十六章 犁廉耕細第七十三章 月有闕時第一百九十章 令敢不從第六十五章 策馬平輿第三十一章 端策拂茵第九十八章 昌濰原平第六十九章 願者上鉤第三百二十一章 視事如紋第七十三章 月有闕時第四百四十章 窮矣困獸第一百五十四章 假義凜然第五百五十五章 柄刃互持第八十九章 披堅執銳第四十三章 矜能負才第三百二十章 隱水暗伏第二百九十一章 振乏懲惡第十六章丨萬事俱備第四百零五章 異相尋配第六十五章丨殷勤探看第一百七十七章 捍蔽無存第一章丨雨夜新生第十一章丨墾闢上林第六十四章 策名就列第四十五章 剛卯既央第五十七章丨良將所歸第四百八十四章 疲精竭力第八十章 先從吏始第五百二十章 何以足貴第二百一十一章 農桑歷歷第二百九十九章 任其所之第二百二十八章 靈前驚變第一百四十章 離石屠各第五百二十五章 蟻可測水第九章丨青牛先生第四百四十七章 瞻前顧後第二十四章 調和鼎鼐第六十五章 假手他人第一百六十章 老病將死第一百九十章 令敢不從第二章 海內儒宗第四百零五章 異相尋配第二十二章 常寧之區第四十六章丨騎虎難下第五百一十七章 弩箭離弦第八章丨屈身奉上第一零六章丨三軍聽命第一百零九章 自取棄捐第二百七十章 器可誤身第四百四十七章 瞻前顧後第一百七十八章 鹿遊南鄭第九十五章丨分化瓦解第八十六章 節慕原嘗第三十九章丨風起微末第三十五章 議將固基第十三章 重蹈覆轍第三百八十五章 看風駛篷第十二章 師友相從第三百六十三章 因機決勝第四十章丨曲突徙薪
主站蜘蛛池模板: 恭城| 马龙县| 夏津县| 邛崃市| 左贡县| 商都县| 常宁市| 麻栗坡县| 奉新县| 拜城县| 新乐市| 无锡市| 南城县| 宜阳县| 石首市| 会东县| 南澳县| 潍坊市| 云龙县| 康马县| 宜黄县| 章丘市| 岗巴县| 黑水县| SHOW| 琼中| 门源| 理塘县| 长海县| 宜兰市| 岢岚县| 临夏市| 鱼台县| 罗田县| 黄大仙区| 布拖县| 威海市| 景德镇市| 夏津县| 安新县| 宁明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