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五百二十五章 蟻可測水

“心應萬事,匪言曷宜。言而中節,可以免悔。”————————【內訓·慎言】

帳外連綿不斷的雨似乎還下個不夠,猛然劃過一道蒼白的閃電,爆炸一樣的雷聲緊隨而至。此時已是九月暮秋,雨水無論多麼滂沱,都很少像夏日那般伴有霹靂驚雷,但近年的天候總是屢見異常,連司候氣象的靈臺都沒摸著規律,所有人都習以爲常,可這恍如耳邊炸響的雷聲仍是嚇得人心頭一跳。

雖然外間下著大雨,皇帝卻沒有繼續留著荀攸等人逗留,命人撐著竹簦送回各處休息去了,臨走前吩咐,等雨停了,再召集衆將會議。

諸葛亮從驚雷中回過神來,剛纔他好像只記到了皇帝最後說什麼‘統制一方兵事,應先有名,方能副其實。今拜徐晃爲橫野將軍,仍領護軍職,盡統豫、揚諸軍兵馬。’

以及什麼‘孫策奉義反正,合該嘉之,以示朝廷開誠寬宥之心。特拜其爲討逆中郎將、封都亭侯’、‘甘寧入荊招徠諸將有功,拜樓船中郎將’、‘孫、甘二人,及江夏太守黃祖、南郡太守蔡瑁、長沙太守張羨等入揚諸軍,皆聽徐晃調度節制’之類的部署調令。

而後荀攸等人也沒有異議,便起身告退了。諸葛亮記力非凡,不說過目不忘,單是剛纔發生的事情他應該記得根深蒂固纔對。可他全神貫注的聞聽時,突然被炸雷嚇了一跳,整個人像是暈了一樣,恍然分不清剛纔是現實還是自己的臆想了。

像是皇帝只是對冀州、揚州、徐州三處戰事分別作了進一步的指示,而完全沒有涉及到更深一層的隱秘。

“你今日聽到的,較之於常人要更多更深。”賈詡與諸葛亮恰巧順路,兩人索性共處同一傘下:“你本來就比旁人要善於多思,爲人沉穩有度,我其實也不用特意叮囑你什麼。”

看著諸葛亮皺著眉頭,欲言又止的模樣,賈詡彷彿看透了對方的想法,又說道:“聽到就聽到了,你如此聰明,國家既然命你今後旁聽,便只管去想,這裡有另一份深意在——總比騙自己不信的要好。”

諸葛亮猶疑了許久,不知道賈詡說得是朝廷在大戰背後所做的陰私伎倆,還是皇帝與荀攸之間親中有疏的關係。他沉默良久,謹慎的性格讓他不肯輕易表露心跡,直到雨水浸溼了鞋襪,諸葛亮這才反應過來,匆匆挑了個不算敷衍、又能表現的話題反問道:“這另一份深意,是與司馬仲達有關?”

司馬懿突然罹病,導致錯失了這一次東征良機,這段時間裡,王粲、士孫萌等秘書郎們每提到這個都爲司馬懿感到可惜。司馬懿憑藉著還算入流的家世,對人情世故的過分熟練,在秘書監幾乎左右逢源,就連常被人無形孤立的王輔都視之如手足。

可他偏偏與諸葛亮感情淡漠,畢竟雙方都是聰明人,誰是以誠相交,誰是有利可圖的接近,一目瞭然,並不需要過什麼花招。所以兩人只是關係平平,這次一聽到對方稱病留京,諸葛亮就猜到不對,他是堂堂正正的人,這種旁門左道他看不上,也不會做。

賈詡揚了揚眉,凝目看了對方一會,先是點了點頭,然後又搖了搖頭,既不肯定也不否定:“這不僅是你們兩個後輩的事。”

“運籌帷幄,料事綢繆,我實在不如賈公、荀君多矣。”諸葛亮不禁仰頭嘆了一聲。

“青史之上,先有明天子,而後纔有名臣事蹟。”賈詡有意提點道:“若非高皇帝,良平終不過一縣掾。”

諸葛亮心底澄澈,賈詡也不急著讓他說什麼保證、表什麼態度,他一如既往的相信皇帝識人的眼力,時間長了,諸葛亮一定會展露出他的才華。

待將諸葛亮送至秘書郎們待的營帳中後,賈詡轉身走了幾步,靜靜地站在茫茫雨幕之中。直到冷風將他打溼的衣襬吹起貼在小腿上,冰冰的透著寒意,賈詡這才擡腳往回走去。

他知道皇帝仍有話講,所以又折返了回來。

軍中一時尋不到足夠的炭,皇帝也不講究,任穆順擺上一隻熊熊燃燒的火盆,幾塊小腿粗細松木在銅盆內燃著橘色的火焰,冒著屢屢白煙。

賈詡進去時正聽見皇帝笑著對穆順說:“聞著煙味也好,心裡更暖些,這松香比檀香更是別有一番滋味。”見賈詡進來,皇帝又吩咐道:“去把窗帳揭開,透些氣,免得薰著。”

哪怕知道皇帝這不是爲他說的,賈詡也仍是衝皇帝笑了笑,很領情的拜了一拜。

皇帝讓穆順將賈詡扶到自己對面空著的席榻上,待穆順開窗後再度退出帳外,這才問道:“與他說了?”

賈詡惜字如金:“說了。”

“怎麼說的?”皇帝接著問道。

賈詡簡單的重複了一遍,這時外間雨聲漸消,冷風從窗外吹進,松木燃起的火焰只是抖了一抖,白煙少了些,火燒得愈加旺盛了。

“賈公果然沒有好好說他。”皇帝輕輕搖頭,有些失望,卻又不以爲意。

賈詡泰然自若的說道:“此人聰明多思,也無須著意點撥。”

“我就怕他太聰明。”皇帝忽然說道,隨後擺了擺手,不欲再提此事,伸手從袖中拿出一份奏疏,丟在案上:“不只是他,所有人都聰明。”

賈詡低眸略掃了幾眼,大致看清上面寫著‘奉義校尉周瑜書信遣送江東,不日孫策舉兵,響應王命’,然後看開頭頓首,卻是徐晃對此事的密報。其中還隱隱流露著他對周瑜與孫策關係緊密的擔憂,認爲孫策並不是爲了對朝廷的‘忠’而起兵,只是爲了迴應周瑜的‘義’。

這意味著皇帝等人一番施爲,最後只在他二人之間埋下一根刺,並未造成太深的隔閡。

“周瑜如此,太史慈也如此。”皇帝輕嘆一聲,帶著現代人的思維費解道:“這‘義’到底是什麼,竟讓千萬人往矣,我有生之年,實在聞所未見。幸而呂布死了,不然我又得多一個難題。”

“這算不得什麼大事。”賈詡輕輕笑道:“孫策究竟是懾服朝廷威勢,還是悔改於周瑜之義,至少眼下還是要用他的。”

“不用提他們了。”皇帝略爲煩躁的站了起來,負手說道:“前日朱儁去沛縣後,就立即有人坐不住了——這雨何時有個頭!”

第一百二十九章 此起彼落第三十四章 百年樹人第七十六章 靡不有初第四百章 以度取之第九十章 華山崩裂第一百一十九章 稽功思文第一百七十三章 夜議軍謀第三百零七章 徐州雲波第七十一章 無宜追罪第十六章 多所告白第二十四章 難得寵渥第一百三十六章 談兵論戰第十五章 異軍東來第三百零八章 夜傳擊柝第十六章 玉汝於成第二百六十七章 早行之人第一百零六章 頑囂不友第三十七章 皆贊所見第一百七十章 朝日興蔚第五百七十二章 南冠驕豪第五百九十九章 擒虎拿蛟第五百一十一章 樓船燈火第一百六十八章 興勢雲雷第五十一章 加以制之第一百四十六章 扶持相立第四十一章 微過細故第二百七十九章 據相運籌第八十六章 期於殿門第三十三章 疑竇叢生第四百五十四章 江洲棲隱第五百零九章 作計自量第七十六章 靡不有初第二百一十一章 農桑歷歷第五十三章 控馭撫綏第一百一十六章 堅不可摧第一百二十九章 此起彼落第五十一章丨兼權尚計第八十五章 事寬即圓第三百六十八章 窺覷南人第二百二十章 醉翁之意第五百八十章 如鳥之集第七十二章 頭會箕斂第十四章 相爲建計第五百零七章 戰不料己第五十五章 誰說意氣第三百零七章 徐州雲波第五百五十一章 勇怯勢也第二百八十三章 蔓草根植第二十八章 謀夫是與第五十二章丨不勝憤慨第一百七十九章 逋竄悔過第二十四章 難得寵渥第二章 見微知著第四章丨決事省禁第十六章丨于嗟女兮第九十一章 殿前郎衛第八十二章 搖頭稾腦第七十七章 雅歌投壺第四百一十四章 柏庭閒敘第三百八十七章 知其勢乎第四十七章 論議深博第一百二十九章 同爲覆沒第六十九章丨勞心治事第五百三十四章 道路猶遲第二百五十七章 孰有斯難第四百六十九章 事暫寢之第四十四章丨維王不豫第三百七十二章 嚴合雙卯第一百章 本心初試第九章丨未雨綢繆第二百九十一章 振乏懲惡第五百九十五章 急於催攻第五百九十二章 朽株有蠹第三百二十八章 己欲施人第三百一十九章 捕蝗之術第八十六章 節慕原嘗第三百五十一章 冀以清肅第四百三十九章 攻敵之虛第五百九十六章 義薄人惡第二十三章 應答如響第五十章丨能斷取捨第五百章 取義爲公第四百七十六章 民生國基第二百三十章 真相大白第一百二十八章 汾曲之陽第一百二十一章 雲集仰望第二十三章丨書策舒憤第二百六十四章 局勢突然第四百六十章 無介於懷第十三章 勢危而走第八十六章 節慕原嘗第二百四十七章 弱蜀弊益第十九章 厝火積薪第五百一十五章 鳴金暗鼓第三百二十九章 絕義安後第二十七章丨整軍經武第一百一十五章 重兵陳列第六章 吳牛喘月第四十五章 五典克從第三百四十七章 雀祈成鶴
第一百二十九章 此起彼落第三十四章 百年樹人第七十六章 靡不有初第四百章 以度取之第九十章 華山崩裂第一百一十九章 稽功思文第一百七十三章 夜議軍謀第三百零七章 徐州雲波第七十一章 無宜追罪第十六章 多所告白第二十四章 難得寵渥第一百三十六章 談兵論戰第十五章 異軍東來第三百零八章 夜傳擊柝第十六章 玉汝於成第二百六十七章 早行之人第一百零六章 頑囂不友第三十七章 皆贊所見第一百七十章 朝日興蔚第五百七十二章 南冠驕豪第五百九十九章 擒虎拿蛟第五百一十一章 樓船燈火第一百六十八章 興勢雲雷第五十一章 加以制之第一百四十六章 扶持相立第四十一章 微過細故第二百七十九章 據相運籌第八十六章 期於殿門第三十三章 疑竇叢生第四百五十四章 江洲棲隱第五百零九章 作計自量第七十六章 靡不有初第二百一十一章 農桑歷歷第五十三章 控馭撫綏第一百一十六章 堅不可摧第一百二十九章 此起彼落第五十一章丨兼權尚計第八十五章 事寬即圓第三百六十八章 窺覷南人第二百二十章 醉翁之意第五百八十章 如鳥之集第七十二章 頭會箕斂第十四章 相爲建計第五百零七章 戰不料己第五十五章 誰說意氣第三百零七章 徐州雲波第五百五十一章 勇怯勢也第二百八十三章 蔓草根植第二十八章 謀夫是與第五十二章丨不勝憤慨第一百七十九章 逋竄悔過第二十四章 難得寵渥第二章 見微知著第四章丨決事省禁第十六章丨于嗟女兮第九十一章 殿前郎衛第八十二章 搖頭稾腦第七十七章 雅歌投壺第四百一十四章 柏庭閒敘第三百八十七章 知其勢乎第四十七章 論議深博第一百二十九章 同爲覆沒第六十九章丨勞心治事第五百三十四章 道路猶遲第二百五十七章 孰有斯難第四百六十九章 事暫寢之第四十四章丨維王不豫第三百七十二章 嚴合雙卯第一百章 本心初試第九章丨未雨綢繆第二百九十一章 振乏懲惡第五百九十五章 急於催攻第五百九十二章 朽株有蠹第三百二十八章 己欲施人第三百一十九章 捕蝗之術第八十六章 節慕原嘗第三百五十一章 冀以清肅第四百三十九章 攻敵之虛第五百九十六章 義薄人惡第二十三章 應答如響第五十章丨能斷取捨第五百章 取義爲公第四百七十六章 民生國基第二百三十章 真相大白第一百二十八章 汾曲之陽第一百二十一章 雲集仰望第二十三章丨書策舒憤第二百六十四章 局勢突然第四百六十章 無介於懷第十三章 勢危而走第八十六章 節慕原嘗第二百四十七章 弱蜀弊益第十九章 厝火積薪第五百一十五章 鳴金暗鼓第三百二十九章 絕義安後第二十七章丨整軍經武第一百一十五章 重兵陳列第六章 吳牛喘月第四十五章 五典克從第三百四十七章 雀祈成鶴
主站蜘蛛池模板: 奈曼旗| 扬州市| 夏河县| 汉阴县| 白沙| 嘉禾县| 高淳县| 综艺| 资源县| 和龙市| 达拉特旗| 北碚区| 娄底市| 塔河县| 娄底市| 定日县| 阜平县| 连城县| 琼结县| 湘西| 涪陵区| 灌阳县| 永福县| 南丹县| 西乡县| 黎城县| 锦州市| 建瓯市| 泌阳县| 博白县| 贵港市| 平江县| 建始县| 长沙市| 分宜县| 临高县| 廉江市| 嘉祥县| 苏尼特左旗| 内江市| 霍邱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