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二百八十三章 蔓草根植

“若出於陳鄭之間,共其資糧屝屨,其可也。”————————【左傳·僖公四年】

“接下來不難辦,京中的流言不用管它,每日依然是按時售糧。”脫下士人僞裝後的麋竺胸有成竹,雖然仍舊是翩翩君子的模樣,但說話間卻像是叱吒商海的豪商:“太倉再請撥三十萬石糧與均輸監(jiān),明日就大造聲勢,將其各運往左馮翊與右扶風(fēng),以谷六百錢一石、豆麥三百錢一石的售賣。”

馮翊與扶風(fēng)的糧價已經(jīng)最高達(dá)到了兩萬錢一石,比京兆的還要高,均輸監(jiān)這次以極低的價格在當(dāng)?shù)厥圪u,幾乎是要重挫了當(dāng)?shù)馗吒咴谏系募Z價。當(dāng)?shù)氐陌傩湛刹还苓@糧是從益州運來的還是太倉原有的,哪裡還會去私人糧鋪買上萬錢的糧谷,還不得一窩蜂的、按照限購制度去採買救命糧。

“三十萬石?”王絳著實吃了一驚,讓他更吃驚的則是麋竺在後面報的定價:“這般價錢,即便是每日限購,不出半個月就要出售一空吧?”

麋竺心裡算的很清楚:“國家詔準(zhǔn)我查過戶籍,左馮翊有民十四萬五千餘,右扶風(fēng)有民九萬三千餘,這些都是四十年前孝桓皇帝時的造冊。如今時移俗易,關(guān)中又多遭羌亂,就算馮翊與扶風(fēng)尚有十五萬人,除去無力購糧的流民、不需買谷的豪強,算是十二三萬。均輸監(jiān)有每人每天一斗谷的限額,也就是一天要賣一萬二千石,三十萬石糧,可以賣一個月。”

自耕農(nóng)的家底雖然不殷實,但幾千錢的積蓄還是有的,實在沒有錢的,均輸令麋竺還獲得了皇帝的同意,讓官府出面放貸,以來年的租稅償還,還不收利息,這樣更是砸了鄉(xiāng)里高利貸的活計。至於既沒錢又沒有田地、不能保證來年收入還債的無業(yè)貧民,則由官府統(tǒng)一組織遷移到幷州屯田。如此一來,原本從各地集聚在長安打算買低價糧的百姓,見到家鄉(xiāng)的官糧比長安的還低,一個個都會自覺的四散回去,京兆周邊的壓力會頓時大減。

這就是麋竺想出來用差價來對抗差價、用價格轉(zhuǎn)危爲(wèi)安的法子。

“那一個月以後呢?”王絳憂心忡忡的問道:“現(xiàn)下太倉只有一百萬石可以動用,益州糧谷經(jīng)跋涉而來,往往十存二三,根本不足用。而這旱情眼見沒有收斂的樣子,若是捱到八月九月,府庫告罄又該如何?”

“若是半個月內(nèi)我還做不到平抑物價、懲辦奸商輕賈。”麋竺毅然決然的說著,雖是在回答王絳,但目光卻是在看向賈詡,他像是立軍令狀一樣果斷的說道:“我就一死以謝關(guān)中黎庶。”

右扶風(fēng),茂陵。

本地人說起茂陵,第一個想到的就是馬氏,自從伏波將軍馬援、乃至於更遠(yuǎn)至前朝孝武皇帝時的重合侯馬通開始,馬氏就是扶風(fēng)的士族高門,名下奴僕無數(shù)、田宅萬頃、家財巨億。當(dāng)然,這些都只是物質(zhì)層面的東西,這個傳承四百多年的龐然大物,出過戰(zhàn)功赫赫的將軍、出過賢德謙遜的皇后、更出過通博經(jīng)書的鴻儒。尤其是大儒馬融,座下有鄭玄、盧植等門生上千,一舉奠定了馬氏經(jīng)學(xué)世家的基礎(chǔ)。

如今的馬氏既有司徒馬日磾輔佐朝政,又有平狄將軍馬騰護(hù)衛(wèi)京周,無論上層的人怎麼看,在底層下民、尤其是扶風(fēng)茂陵人的眼中,馬氏至今還是一個不可觸犯的龐然大物。

作爲(wèi)馬氏留守老家的當(dāng)家人,馬訪在扶風(fēng)官場向來如魚得水,雖然他最高只做過郡丞,但他背靠著馬氏的家名,只要不犯下大罪,即便是右扶風(fēng)傅睿也會多少給他幾分面子。這次關(guān)中大旱,扶風(fēng)騰躍的糧價就是馬訪牽頭弄出來的結(jié)果,有他這個扶風(fēng)世家?guī)ь^,其餘的小豪強也無所顧忌,紛紛跟在搖旗吶喊、以馬氏是瞻。

“十幾萬糧谷,又是白送的價,能賣上幾天?這樣就把你們唬住了?”馬訪嗤之以鼻的笑笑,全然不把這些當(dāng)回事:“朝廷手上能有多少糧我比你們都清楚,這大旱不是一天兩天就能結(jié)束的,太倉的米糧可撐不了多久。你們回家都等著吧,等過了這些天,最後還是我們贏。”

“可是,耿氏與班氏很早就沒有跟著出高價了,最近還有收手的意思,會不會是他們聽到了什麼風(fēng)聲?”有人提起了扶風(fēng)另外兩個與馬氏並肩的世家。

班、馬、耿、竇是右扶風(fēng)四個最顯赫的士族,經(jīng)過百年來的鬥爭,竇氏與班氏最先衰微,耿氏一直不溫不火,時常出幾個將軍爲(wèi)國征戰(zhàn),但對朝政的影響力微乎其微,只有馬氏始終活躍在朝堂的最頂端。是故馬訪向來心高氣傲,他不屑的說道:“他們還能打聽出什麼來?班氏這些年門衰福弱,子嗣綿薄,家裡沒有一個拿得出手的才俊。耿氏倒是有一個衛(wèi)尉,但耿祉在河北打了幾次敗仗,誰不知道這個九卿是國家念在耿氏功勳的份上賜給他的?至於耿氏家中那幾個侯,幾代傳下來,除了爵,朝堂上誰還認(rèn)他們?”

馬訪看著底下衆(zhòng)人唯唯諾諾的樣子,心下得意不已,家中都說自己沒有做官的料子,但這偌大的家業(yè)還不是要靠自己從中扶持?馬翁叔那些人何曾管過這些?又何曾享受過此間的風(fēng)光?

想到這裡,他笑說道:“你們且放寬心,我家馬公是當(dāng)朝司徒、錄尚書事!有什麼事,還怕我瞞著你們不成?”

“是這個道理、是這個道理。”一羣人訕笑著說道。

這時有個蒼頭從後邊悄然走了進(jìn)來,湊在馬訪耳邊說了幾句話。馬訪眼神微變了幾分,隨即很自然的與一羣人閒聊幾句,便打發(fā)衆(zhòng)人回去了。

衆(zhòng)人走後,馬訪臉色登時凝重了起來,從席上霍然站起,兩袖一甩,轉(zhuǎn)身便往後室走去。一路上遇見些許美貌的女婢向他問安,馬訪卻不似往常那般留步輕薄,像是沒看到似得在廡廊裡疾走著。

廡廊連通著一處單獨的小院落,裡面栽著青翠的竹木,這是馬氏成年嫡系專用來修身養(yǎng)性、討論經(jīng)學(xué)的地方。室內(nèi)端坐著一個五十餘歲的中年人,年紀(jì)與馬訪差不多大,但看上去卻比對方要蒼老許多。他坐在那裡靜候著,爲(wèi)著華裳,自然有股儒雅端正的氣勢。

“叔公。”眼前這人輩分、資歷都比他要大,馬訪不敢擺架子,老老實實的見禮問安,他偷覷了一眼對方的神色,輕輕問道:“叔公不是在太學(xué)教習(xí)麼?如何突然從長安趕過來了,也不跟侄孫說一聲,侄孫好帶人前去奉迎。”

第二百五十七章 孰有斯難第二百二十三章 情難當(dāng)對第四百八十八章 井管拘墟第八十九章丨登城臨戰(zhàn)第一百二十九章 此起彼落第三十一章 己飢己溺第二章 見微知著第一百四十五章 天有不測第五百零三章 籌畫所料第三十四章 旅酬算爵第二百零八章 互有勝負(fù)第十一章丨各有所謀第五十五章丨言中事隱第一百零一章 兵連禍結(jié)第十九章|奈何煢獨第三百七十三章 議論流泉第三百零三章 往事歷歷第二百五十九章 吏不躬親第二百一十一章 農(nóng)桑歷歷第四十四章丨維王不豫第一百三十七章 是職乃決第六十六章 解衣趨鑊第四百三十三章 葦中雙禽第二百七十七章 因勢遷民第八十六章 織作文繡第四十一章 芋魁豆飯第四章丨太師歸朝第一百零五章 火傘高張第六章 國之干城第四十八章 蟠桃俗李第二百零四章 虎口奪食第四十九章 人侍帷幄第一百一十四章 兼弱攻昧第二百二十五章 塵埃落定第四十二章 勉力相付第三百一十七章 脅肩低首第一百五十八章 源水渠清第六十一章 臨陣語舊第一章丨興亡遠(yuǎn)鑑第七十三章 有備無患第二十一章丨纔不從命第三百七十一章 娶婦尚主第一百四十五章 擐甲執(zhí)兵第二十六章丨別有所圖第一百三十九章 運籌定策第十三章 剖符寧境第三百五十五章 漫漫林道第一百一十五章 重兵陳列第二十六章丨仗義抗辯第六十章 短兵相接第四百七十六章 民生國基第七十一章 復(fù)升臺榭第六十七章 遭際險釁第十九章|奈何煢獨第九十八章 昌濰原平第十一章 毋爲(wèi)啓釁第七十六章丨狡性難改第一百六十五章 搴幃賓迎第二十三章 便起告陳第二百七十一章 一時息慮第三百三十五章 故事新羹第一百二十章 柱石之堅第一百六十五章 搴幃賓迎第一百五十章 難能濟(jì)事第九十六章丨名爵作誘第三百五十八章 驕矜不恤第三百六十七章 家國兩泰第九十七章 年關(guān)將近第八十一章 徑情直遂第十六章 變生不測第三百八十章 參決議事第十七章丨一波三折第一百九十八章 棄猶用疑第八十二章 搖頭稾腦第一百七十三章 夜議軍謀第三百八十六章 自知者明第四百一十八章 慨然大方第三十二章 燕戒與者第五章 舊部星散第三百三十五章 故事新羹第四百五十九章 時否俗薄第四百一十六章 不止?fàn)?wèi)薪第四十四章 欲薦州郡第一百八十二章 犬牙相入第三百四十六章 雲(yún)行雨施第七十三章丨時候未到第一百二十四章 明爭暗鬥第四百八十章 坐視不救第二百零三章 奔告於事第十章 推刃之道第二十七章 責(zé)有攸歸第三十三章 風(fēng)物長量第九十章 好不廢過第七章 公孫伯圭第五百二十九章 勞於心計第五百二十二章 參預(yù)聞聽第六十一章 臨陣語舊第四十一章丨開達(dá)理幹第四十一章丨開達(dá)理幹第一百七十五章 野麋闖營
第二百五十七章 孰有斯難第二百二十三章 情難當(dāng)對第四百八十八章 井管拘墟第八十九章丨登城臨戰(zhàn)第一百二十九章 此起彼落第三十一章 己飢己溺第二章 見微知著第一百四十五章 天有不測第五百零三章 籌畫所料第三十四章 旅酬算爵第二百零八章 互有勝負(fù)第十一章丨各有所謀第五十五章丨言中事隱第一百零一章 兵連禍結(jié)第十九章|奈何煢獨第三百七十三章 議論流泉第三百零三章 往事歷歷第二百五十九章 吏不躬親第二百一十一章 農(nóng)桑歷歷第四十四章丨維王不豫第一百三十七章 是職乃決第六十六章 解衣趨鑊第四百三十三章 葦中雙禽第二百七十七章 因勢遷民第八十六章 織作文繡第四十一章 芋魁豆飯第四章丨太師歸朝第一百零五章 火傘高張第六章 國之干城第四十八章 蟠桃俗李第二百零四章 虎口奪食第四十九章 人侍帷幄第一百一十四章 兼弱攻昧第二百二十五章 塵埃落定第四十二章 勉力相付第三百一十七章 脅肩低首第一百五十八章 源水渠清第六十一章 臨陣語舊第一章丨興亡遠(yuǎn)鑑第七十三章 有備無患第二十一章丨纔不從命第三百七十一章 娶婦尚主第一百四十五章 擐甲執(zhí)兵第二十六章丨別有所圖第一百三十九章 運籌定策第十三章 剖符寧境第三百五十五章 漫漫林道第一百一十五章 重兵陳列第二十六章丨仗義抗辯第六十章 短兵相接第四百七十六章 民生國基第七十一章 復(fù)升臺榭第六十七章 遭際險釁第十九章|奈何煢獨第九十八章 昌濰原平第十一章 毋爲(wèi)啓釁第七十六章丨狡性難改第一百六十五章 搴幃賓迎第二十三章 便起告陳第二百七十一章 一時息慮第三百三十五章 故事新羹第一百二十章 柱石之堅第一百六十五章 搴幃賓迎第一百五十章 難能濟(jì)事第九十六章丨名爵作誘第三百五十八章 驕矜不恤第三百六十七章 家國兩泰第九十七章 年關(guān)將近第八十一章 徑情直遂第十六章 變生不測第三百八十章 參決議事第十七章丨一波三折第一百九十八章 棄猶用疑第八十二章 搖頭稾腦第一百七十三章 夜議軍謀第三百八十六章 自知者明第四百一十八章 慨然大方第三十二章 燕戒與者第五章 舊部星散第三百三十五章 故事新羹第四百五十九章 時否俗薄第四百一十六章 不止?fàn)?wèi)薪第四十四章 欲薦州郡第一百八十二章 犬牙相入第三百四十六章 雲(yún)行雨施第七十三章丨時候未到第一百二十四章 明爭暗鬥第四百八十章 坐視不救第二百零三章 奔告於事第十章 推刃之道第二十七章 責(zé)有攸歸第三十三章 風(fēng)物長量第九十章 好不廢過第七章 公孫伯圭第五百二十九章 勞於心計第五百二十二章 參預(yù)聞聽第六十一章 臨陣語舊第四十一章丨開達(dá)理幹第四十一章丨開達(dá)理幹第一百七十五章 野麋闖營
主站蜘蛛池模板: 定州市| 思茅市| 长丰县| 布拖县| 固阳县| 司法| 达拉特旗| 舟山市| 安吉县| 自贡市| 乃东县| 大渡口区| 福清市| 中宁县| 商城县| 贡山| 文昌市| 同江市| 宝清县| 城口县| 栾城县| 长寿区| 宽城| 临安市| 二连浩特市| 威宁| 中牟县| 景宁| 阿城市| 滕州市| 开江县| 鞍山市| 龙岩市| 尤溪县| 德州市| 临湘市| 曲水县| 称多县| 蛟河市| 彝良县| 安乡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