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九十章 好不廢過

“臣聞上主可與爲(wèi)善而不可與爲(wèi)惡,下主可與爲(wèi)惡而不可與爲(wèi)善?!薄緷h書·谷永傳】

“少府已重官山海,各地鐵石等物會一應(yīng)供給,你們要做的是召集工匠,擴大規(guī)模。”皇帝想了想,說:“對質(zhì)量要嚴(yán)密監(jiān)控,不得粗製濫造。在工匠之間也要開出懸賞,不僅要嘉賞技藝高超的匠人、更要提高冶煉的水準(zhǔn)。具體怎麼做,你們之後各寫奏疏上來。”

皇帝有意讓尚方與考工各自負(fù)責(zé)一部分南北軍的兵器鑄造,武庫令會根據(jù)所提供的兵器質(zhì)量來選擇存儲和配備,最後根據(jù)被選用的數(shù)量多寡納入二者政績的考覈範(fàn)圍,這樣能夠在一定程度上減輕官辦軍工的質(zhì)量問題。

至於更好的冶煉方式和鑄造之法,皇帝只知道如今盛行的是‘炒鋼法’,至於鍊鋼新工藝的‘灌鋼法’雖然依稀記得是源於東漢末,但究竟是什麼時候出現(xiàn)、是什麼鑄造方式,皇帝也只是一知半解。

若是說皇帝突然發(fā)明馬鐙與馬蹄鐵的妙用,可以用皇帝時常騎射來解釋;那麼皇帝從未接觸過鍊鐵,突然以外行指導(dǎo)內(nèi)行,還能說出個所以然來,那就很值得人懷疑了。

既然摸不清楚具體的鍊鋼流程,倒不如不提此事,以重賞鼓勵真正懂行的工匠去摸索,中國最不缺的就是心思精巧的良匠,皇帝只要提供一個合適的發(fā)明創(chuàng)造環(huán)境,時間一長,自然而然的就會出現(xiàn)新技術(shù)。

楊琦突然說道:“尚方、考工向來只造御用之物,前些時日代鑄農(nóng)具,已屬不宜。這回若要鑄兵鍛甲以供三軍,陛下還得明定職分纔是?!?

荀攸看著一直保持低調(diào)的楊琦突然積極進(jìn)言,不免詫異的看了對方一眼。他心裡轉(zhuǎn)過許多念頭,方纔跟著說道:“臣附議?!?

皇帝看了看楊琦、又看了看荀攸,從善如流道:“好,設(shè)尚方監(jiān)、考工監(jiān),下置令、丞、員吏等職,今後專司鑄造刀劍鎧甲等軍用之物。另詔京兆尹與長安令,讓他們在長安附近擇地選址,修建作坊,用以安排工匠?!?

“至於尚方與考工原有製作御物的權(quán)責(zé),一概分付給將作大匠樑邵,今後將作監(jiān)不僅要擔(dān)負(fù)營造宮室陵寢的職能,還要負(fù)責(zé)一切金玉木石、織造漆器等御物的製作?!被实鄣f完,又看向楊琦。

這等若是把軍工製造與御用製造的職能分開,看上去是將作大匠的檔次高些,其實誰更重要、誰的權(quán)力更大,還不是得看他們在皇帝心中的地位?

楊琦沒有說話,輕輕往後退了一步,回到了近侍的人羣中。

這時大汗淋漓的蓋順走了過來,一副疲憊至極的樣子,向皇帝拱手施禮。

他剛纔親自穿上沉重的甲冑,事先帶領(lǐng)同樣裝束的騎兵在一處空地練習(xí)了許久,方纔在皇帝面前演示剛纔的那一幕。

這本不需要由蓋順以虎賁中郎將之尊,親身試驗,皇帝知道對方是心存愧疚,想盡辦法要討好他,冀圖重新恢復(fù)皇帝對他的好感。

皇帝不禁想起當(dāng)初第一次見到蓋順的時候,爲(wèi)了自己許諾的名利,對方就能輕易脫離王允的陣營。蓋順自始至終所做的一切,並不像他父親那樣正直無私,而是有著年輕人特有的對名利、對獲得認(rèn)可的渴望。

手底下人有私心,會爲(wèi)了自己的利益而有些小算計,皇帝心裡都知道、也都理解。畢竟人非聖賢,他也不能要求所有臣子都品德高尚,德才兼?zhèn)?。更何況,皇帝也不希望手底下個個都是這樣的臣子。

有缺陷、有私慾的臣子,永遠(yuǎn)比那些清白正直、軟硬不吃的臣子要好用得多。君王總喜歡對德行有虧的臣子委以重任,主要是因爲(wèi)他們知道這樣的臣子有太多的罪名可以供他拿捏,而那些正人君子則不能讓君王隨心所欲的施展權(quán)術(shù)。

這也是爲(wèi)什麼君王喜歡近小人、遠(yuǎn)賢臣的一個緣故,皇帝自然明白這個道理,只是對於蓋順,他目前實在看不出繼續(xù)扶持的價值。除了因爲(wèi)皇帝手下張遼、徐晃這等真正被他起於行伍、歸心於他的將才逐漸嶄露頭角以外,蓋順與士孫瑞的關(guān)係也是皇帝心頭的隱憂。

雖然蓋順和士孫瑞都很知分寸,沒聽說過有什麼交集,但就衝著蓋順的父親蓋勳曾爲(wèi)士孫瑞的薦主這一點來看,蓋順在關(guān)鍵時刻的立場就不得不讓皇帝擔(dān)心。

既然犯了錯,就該老老實實反省、等待時機,而不是上趕著討好。在馬上披著重甲奔走馳騁,弄出一副賣力討好的樣子就想博得皇帝的同情與原諒?這未免也太簡單了。

“看來這鐵甲長槊對於你來說,也是不堪重負(fù)啊?!被实劭粗w順說道。

蓋順平復(fù)了紊亂的氣息,立即答道:“若是能容臣操訓(xùn)勤練,不出數(shù)月,定能爲(wèi)陛下負(fù)甲奔襲!”

皇帝看了蓋順好一會,沒有接他的話,反而笑著說道:“人各有所長,你既非騎將,就不必在這個上面耗費苦功了?!?

蓋順頓時愣住了,他正欲再說,可皇帝這時已經(jīng)走遠(yuǎn)了。

遠(yuǎn)處的大石上正放著一匹死去的野鹿,看皇帝專注於他事的樣子,顯然是不想再與蓋順繼續(xù)交談了。蓋順十分沮喪的嘆了一口氣,失魂落魄的與衆(zhòng)人緊隨在皇帝身後。

徐榮看在眼裡,有心去勸一勸他,可稍一想想便立即作罷,只得無不遺憾的搖了搖頭,跟著人羣走了。

羽林郎張繡與右賢王去卑正站在原地,見皇帝等人過來,他們齊齊上前行禮。

張繡雙手奉上一根箭矢:“羽林郎臣繡,幸不辱命!”

皇帝看了看那根屬於自己的箭矢,又?jǐn)E眼看了看那匹死鹿,在他觀察到死鹿身上的幾個箭創(chuàng)之後,開口問道:“這匹鹿是你親手射殺的?”

張繡認(rèn)真的答道:“唯,此鹿是臣親手射殺?!?

見皇帝將目光移向自己,去卑趕緊說道:“當(dāng)時敝人也一邊追逐此鹿,正要開弓,卻沒料到被張郎搶了先。上國銳士騎射之精,遠(yuǎn)勝於我匈奴,敝人今日得見,實在有幸?!?

皇帝不置可否,隨意看了眼張繡,說道:“既然如此,張繡,你理應(yīng)受賞。此箭此鹿,還有我的雕弓,就一併賜予你了。望你今後繼續(xù)精練騎射,將來爲(wèi)我馳騁疆場,建功立業(yè)?!?

“羽林郎臣繡,叩謝陛下恩賞!”張繡大喜過望,接過了天子御用的弓箭,在地上稽首拜伏。

雖然失手未中的鹿被張繡射殺,勉強挽回了一點面子,但皇帝卻提不起興致來。他環(huán)顧四周零散分佈著的郎衛(wèi)、以及身旁等待皇帝發(fā)號施令的侍從們,突然說道:

“迴鑾吧!”

第八十六章 織作文繡第二十五章丨北闕甲第第五百七十二章 南冠驕豪第四十一章丨寒宵獨坐第六十四章丨謙退輦轂第八十一章 當(dāng)防隳壞第十六章丨萬事俱備第三百零一章 茫茫山路第五百四十六章 何彼穠矣第五百三十五章 使君一何第八十五章 斗酒炙犬第四十五章 千里之堤第四百七十七章 兢惕在心第三百零六章 罔不自知第五百三十八章 慮非微末第四百六十三章 謀從此始第十八章|寸心難算第三百七十一章 娶婦尚主第十三章 勢危而走第六十章丨三明儷蹤第四百七十八章 且有大覺第八十章 揚己露才第三十五章 務(wù)以政寬第四百三十四章 遇事善決第十四章丨風(fēng)雨前夕第二百六十四章 局勢突然第三十一章 誰謂不庸第十九章 厝火積薪第八十章丨軒波撼嶽第四百三十九章 攻敵之虛第五百零七章 戰(zhàn)不料己第七十一章 可煩傳語第二十章 獸爐爝火第四百六十章 無介於懷第八十六章丨按兵不動第八十二章 連騎擊鞠第一百八十一章 別開新面第三百七十三章 議論流泉第一百二十四章 明爭暗鬥第三章 東州名儒第七章 淤塞難免第二百七十二章 巧似成真第二百八十二章 輕重之擊第二十七章丨整軍經(jīng)武第四百六十章 無介於懷第五百七十章 迥然際遇第四百一十六章 不止?fàn)?wèi)薪第五百六十六章 擇人任勢第二百六十一章 望安不得第三百八十四章 語循循然第四百五十一章 戒火景天第十五章 少年英雄第九十五章 鶴鳴在陰第三百七十三章 議論流泉第二百六十四章 局勢突然第五百六十章 聲東擊西第一百四十六章 扶持相立第一百二十六章 春盤嘗新第一百零七章 天感祅災(zāi)第五百八十五章 軿車停輦第三百六十章 義何如生第四十七章丨先兵受挫第二章丨莫欺少年第六十三章丨賊勢甫定第二百八十八章 頗生事端第四百五十七章 輕率難知第五百八十八章 難濟於事第六十四章丨謙退輦轂第七十八章 金蘭若契第五百一十二章 浮光躍影第四十四章 昭示後昆第九十四章 詢於芻蕘第九十九章 嗟乎義士第三百二十七章 自成困獸第二百五十章 訥而慎行第三十七章 王也乘興第七十章 釣颱風(fēng)涼第五十五章 誰說意氣第七十二章 鄰女詈人第二百四十七章 弱蜀弊益第二百零一章 仰憑仁君第三十七章 教於宗室第三百五十五章 漫漫林道第一百八十四章 發(fā)號施憲第一百零六章 頑囂不友第四百六十四章 病臥待時第四百五十三章 豪家爭獻(xiàn)第三百四十章 靜聽風(fēng)雷第二百三十九章 偏將涉巴第一百七十五章 野麋闖營第十三章丨不密失身第二百七十七章 因勢遷民第五百零八章 偃息猶疑第七十章丨圖窺朝政第五百六十五章 失謀身隕第九十九章丨迷途知返第四百六十一章 輔馬相依第五十三章丨欽使關(guān)東第三百四十二章 先人餘殃第一百四十一章 烽舉燧燔
第八十六章 織作文繡第二十五章丨北闕甲第第五百七十二章 南冠驕豪第四十一章丨寒宵獨坐第六十四章丨謙退輦轂第八十一章 當(dāng)防隳壞第十六章丨萬事俱備第三百零一章 茫茫山路第五百四十六章 何彼穠矣第五百三十五章 使君一何第八十五章 斗酒炙犬第四十五章 千里之堤第四百七十七章 兢惕在心第三百零六章 罔不自知第五百三十八章 慮非微末第四百六十三章 謀從此始第十八章|寸心難算第三百七十一章 娶婦尚主第十三章 勢危而走第六十章丨三明儷蹤第四百七十八章 且有大覺第八十章 揚己露才第三十五章 務(wù)以政寬第四百三十四章 遇事善決第十四章丨風(fēng)雨前夕第二百六十四章 局勢突然第三十一章 誰謂不庸第十九章 厝火積薪第八十章丨軒波撼嶽第四百三十九章 攻敵之虛第五百零七章 戰(zhàn)不料己第七十一章 可煩傳語第二十章 獸爐爝火第四百六十章 無介於懷第八十六章丨按兵不動第八十二章 連騎擊鞠第一百八十一章 別開新面第三百七十三章 議論流泉第一百二十四章 明爭暗鬥第三章 東州名儒第七章 淤塞難免第二百七十二章 巧似成真第二百八十二章 輕重之擊第二十七章丨整軍經(jīng)武第四百六十章 無介於懷第五百七十章 迥然際遇第四百一十六章 不止?fàn)?wèi)薪第五百六十六章 擇人任勢第二百六十一章 望安不得第三百八十四章 語循循然第四百五十一章 戒火景天第十五章 少年英雄第九十五章 鶴鳴在陰第三百七十三章 議論流泉第二百六十四章 局勢突然第五百六十章 聲東擊西第一百四十六章 扶持相立第一百二十六章 春盤嘗新第一百零七章 天感祅災(zāi)第五百八十五章 軿車停輦第三百六十章 義何如生第四十七章丨先兵受挫第二章丨莫欺少年第六十三章丨賊勢甫定第二百八十八章 頗生事端第四百五十七章 輕率難知第五百八十八章 難濟於事第六十四章丨謙退輦轂第七十八章 金蘭若契第五百一十二章 浮光躍影第四十四章 昭示後昆第九十四章 詢於芻蕘第九十九章 嗟乎義士第三百二十七章 自成困獸第二百五十章 訥而慎行第三十七章 王也乘興第七十章 釣颱風(fēng)涼第五十五章 誰說意氣第七十二章 鄰女詈人第二百四十七章 弱蜀弊益第二百零一章 仰憑仁君第三十七章 教於宗室第三百五十五章 漫漫林道第一百八十四章 發(fā)號施憲第一百零六章 頑囂不友第四百六十四章 病臥待時第四百五十三章 豪家爭獻(xiàn)第三百四十章 靜聽風(fēng)雷第二百三十九章 偏將涉巴第一百七十五章 野麋闖營第十三章丨不密失身第二百七十七章 因勢遷民第五百零八章 偃息猶疑第七十章丨圖窺朝政第五百六十五章 失謀身隕第九十九章丨迷途知返第四百六十一章 輔馬相依第五十三章丨欽使關(guān)東第三百四十二章 先人餘殃第一百四十一章 烽舉燧燔
主站蜘蛛池模板: 澄江县| 恩平市| 保德县| 古浪县| 文登市| 称多县| 历史| 铅山县| 昭平县| 易门县| 浠水县| 吴川市| 和龙市| 九寨沟县| 中宁县| 翼城县| 阿克| 江华| 德钦县| 娄底市| 上虞市| 安平县| 澄城县| 历史| 兴安县| 砀山县| 濉溪县| 孝义市| 广东省| 神木县| 鄂伦春自治旗| 安达市| 蓬安县| 涿鹿县| 百色市| 平安县| 云浮市| 嘉义县| 会宁县| 长岛县| 渭南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