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一百五十章 難能濟事

“如彼築室於道謀,是用不潰於成。”————————【詩經·小雅·小旻】

益州,郕都。

素來鎮靜從容的盧夫人在聽聞陽平關的戰事之後也失了方寸,她第一個問的就是張魯的安危:“我兒可無事?”

“大母。”張魯的兒子張富如今還是個幾歲大的孩子,此行也被張魯派了出來,跟著駱曜來到郕都,出口寬慰道:“阿翁來時有口訊,說關城堅固、漢中無事,請勿要擔憂。”

盧夫人伸手將幼小的長孫張富抱在懷裡,露出憐愛的神色,既無奈又感慨的說道:“時局變幻、天機難測,我擔憂的又豈是你父親!”

駱曜從漢中一路趕來,思索不斷,一直到了郕都這才發現自己還有許多尚未想通的事情,他看著盧夫人說道:“劉君郎移治郕都,這到底是何緣故?”

這件事盧夫人早就派人向漢中傳遞過消息,此時聽駱曜再度提起,不由得納悶道:“不是說了麼?劉焉自知老病無醫,想把位置留給兒子,所以要給劉瑁料理身後事。蜀郡豪族團聚,他不打殺一批,其子日後如何示好施恩?”

這是任何一個合格的上位者在爲繼任者準備後事時都要進行的流程,盧夫人當初在將五斗米道大權交給已經成年的兒子的時候,也曾用過這個‘欲揚先抑’的法子。故而對於劉焉想遷回郕都震懾豪強的急迫,盧夫人自詡身爲過來人、同是爲人父母,還是很能把握住對方心理的。

駱曜一開始就是對此事將信將疑,如今這一路走過來,非但沒有見到劉焉有什麼動作、更沒有見到各地豪強有何懼怕的樣子,反倒是對劉焉移治郕都表示支持。他在原地走來走去,倏然停下,說道:“打殺豪強?劉焉自去年歲末遷治郕都,到如今三月,可有動過一刀一兵?我看這裡多半是有什麼蹊蹺。”

盧夫人頓時語塞,想反駁,卻又不知該從何說起,這兩年來劉焉對她是言聽計從,她便一直以爲劉焉老糊塗,可以隨意供她拿捏。怎料到了最後關頭,卻是忽視了這些天來的異常,她想了想,仍有些不確定的說道:“劉焉自打來了郕都就臥病在榻,整日裡就連接見州吏都很費勁。我想他也是有其心、無其力。”

“是麼?”駱曜嗤之以鼻,說道:“若是他真爲劉瑁打算,劉瑁此時就該替他出面料理州中事務、接觸官吏名士,而不是一直待在府中讀書。”

“劉瑁是個什麼能耐,連我們這些外人都清楚,劉焉難道會不知道?”盧夫人一想起劉瑁輕浮放肆、總是自詡風流清貴的樣子,心裡縱然有些慌亂,嘴角也忍不住不屑的哼了一聲:“我看劉焉多半是想直接幫到底,替他把事情都料理清楚了,劉瑁到時候直接出來接手就是。只可惜劉焉現在這副樣子,怕是一肚子的打算都要淪爲空想了。”

盧夫人擅長道家導引之法,今年雖已四十餘歲,但仍是駐顏有術、風韻猶存,一顰一笑都帶著股成熟的嫵媚。饒是駱曜心境鎮定,此時也不由得被盧夫人那細微的動作給勾動了一瞬。他一時連接下來該說什麼都忘了,好不容易回過神來,只得乾咳一聲以掩飾尷尬,說道:“劉焉的病到底如何了?他是真動彈不得了?”

“這還能有假?他背上的癰疽一天比一天嚴重,以前還能勉強坐起來與人說些話、或是由人扶著走兩步,如今已是安坐不得、安臥不行,即便沒有我等,他也活不了幾天。”盧夫人與劉焉關係親密,有時曾親自爲劉焉擦拭身體,對於劉焉背後那些觸目驚心的癰疽,可以說是親眼所見。

駱曜站在原地想了半天,雖然這裡頭還是有種種說不出口的詭異,但盧夫人的解釋幾乎都合情合理,思來想去,他也只能認爲是自己憂心多慮了。

暫時將此事拋在腦後,他便將正事,也就是此番的來意給盧夫人大致說了一遍。

計劃早就已經決定好,只不過是知會盧夫人一聲,讓其配合行事而已,盧夫人也知道現在這種情況只能簡便流程,於是點頭說道:“辦法是好的,不過要什麼時候開始呢?”

駱曜的眸中似乎閃動著幽幽的光,他陰陰地一笑:“越早越好。”

於是兩人籌議,打算在劉焉每日服用的藥裡多添些劑量,這樣既能避免暴亡猝死令人懷疑、又能不露痕跡。

這個事情交給了盧夫人來做,至於駱曜則是主動前往巴郡,說是要提前知會那些賨人、板楯蠻,好早做準備。爲了取信於人,駱曜臨行前還從盧夫人這裡索取她親筆寫的書信,盧夫人不疑有他,在她看來此時雙方都在一條船上,沒有什麼互相懷疑的必要,只能給予信任。

“大母。”駱曜走後,張富便依偎在盧夫人的懷中,他剛纔寬慰盧夫人的話都是張魯一字一句教的。此時旁人不在,他又在一邊聽了半天莫名其妙的話,尚不知道發生了什麼事,只知道有人來打他們了,遂天真的說道:“有人要打阿翁,我們爲什麼不用仙法?”

盧夫人張了張嘴,有些啞然,不知道該怎麼跟他解釋這個複雜而又簡單的問題,只好含糊的說:“凡事要遵循天道,天命所不允的,我們就用不得。”

“喔。”張富乖巧的應了一聲,張著一雙清澈的眼睛,又問道:“天命是會站在我們這邊麼?”

盧夫人答不上來了。

說來好笑,她從來不覺得自己兒子所帶領的五斗米道是天命所在。

當初就連浩浩蕩蕩的黃巾起義都被漢廷派兵鎮壓了,張魯這些人也看清了朝廷死而不僵的情勢,一個個只敢趁著官民之間的矛盾,挑唆益州蠻族興風作浪。以至於在劉焉入蜀的時候,盧夫人甚至力排衆議,明智的選擇向其靠攏,劉焉也欣然接納,從此五斗米道開始了洗白上岸、從反賊變成了地方官員。

在駱曜來之前,盧夫人的想法是憑藉自己的樣貌作爲兒子張魯與劉焉之間的聯繫,好讓張魯與五斗米道安安穩穩的紮根漢中、巴郡,在益州傳承教法,好讓五斗米道永永遠遠的傳下去。可駱曜來了之後,不知如何催生了張魯的野心,竟讓他有了進取整個益州的想法。

劉焉對她母子不薄,盧夫人一開始也並不想做得太過薄情,只是她一個做母親的,到底是無法違背兒子的意願。

如今計劃進行到一半,朝廷就毫無預兆的打過來了,一旦有什麼不測,那麼不僅是她張氏一族,就連他們祖輩經營數代的五斗米道都將化爲烏有。

這麼一個脆弱的組織與勢力,還想奢求什麼天命?

第三百四十五章 念不欲生第三百零七章 徐州雲波第四百九十三章 毫釐千里第一百零四章 渭橋踏麥第五百六十五章 失謀身隕第十七章丨一波三折第五百三十五章 使君一何第五百三十章 言之甚殷第三百七十一章 娶婦尚主第三百四十二章 先人餘殃第五十八章丨單見淺聞第一百二十四章 用人疑人第四十一章 芋魁豆飯第九十五章 萍水相逢第四百一十章 駐曹制用第三百九十五章 曲終人定第三十四章丨官無常法第一百五十四章 假義凜然第八章丨所薦得人第二百章 喪將失恃第一百六十八章 興勢雲雷第二百八十五章 時尤未晚第五百二十七章 聲催黃葉第九十二章 議論錢貨第三十二章 燕戒與者第一百七十三章 夜議軍謀第四百七十四章 逢君導帝第七十章 兇終隙末第五百三十六章 利慾薰心第六十三章丨賊勢甫定第三百一十五章 雷霆戢發第四十九章丨傭才緣心第五百一十三章 江船星火第五百一十一章 樓船燈火第七十一章 無宜追罪第三十一章丨錢穀甲兵第一百六十八章 興勢雲雷第四百四十二章 身移難率第一百五十八章 源水渠清第三十四章 遭慈親憂第一零五章 吝財忍棄第六十五章 策馬平輿第五百八十一章 居心遠志第七十七章 一網打盡第一百八十七章 沐浴清湯第一百二十二章 他鄉遇貴第一百七十四章 山霧迷茫第二百五十二章 孰以顯廉第一百二十二章 東海喬木第一百一十四章 層疊欺壓第四百三十八章 顯揚激怒第八章丨所薦得人第三百二十章 隱水暗伏第三百六十九章 懷瑾握瑜第三百八十五章 看風駛篷第十四章 相爲建計第三十八章丨啖人賊衆第九章 想君小時第三十三章丨日出星逃第四百九十五章 兵敗將亡第二十章 遺策何算第六章丨母之昆弟第三十五章丨詔旨奪權第五百一十五章 鳴金暗鼓第七十章丨圖窺朝政第四百零七章 每問不盡第九十七章 杖履相從第九十四章 詢於芻蕘第六十三章 未過其譽第三十章 臺閣生風第八十四章 事終有定第四章 輕哀薄斂第五十八章 塘水漸漫第一百零九章 自取棄捐第一百一十二章 帝命急宣第六十八章丨賢師良士第五章 得行道焉第五十六章 快馬一鞭第十二章 算我師旅第三百七十四章 登臺觀雲第十三章 勢危而走第一百五十八章 源水渠清第四百七十一章 擬將撻伐第三百九十六章 柳道馬遲第五百二十二章 參預聞聽第一百三十四章 材力俠氣第四百七十章 鴻莊相案第二百五十四章 不過如是第三章 利使吞言第三十五章 務以政寬第十三章 重蹈覆轍第十九章 厝火積薪第三百零三章 往事歷歷第九十九章 嗟乎義士第一百五十一章 公不見吏第一百九十二章 導引禽戲第四十八章丨豎子與謀第二百三十三章 形影相隨第一百三十章 殉身守義第九十三章 零打碎敲
第三百四十五章 念不欲生第三百零七章 徐州雲波第四百九十三章 毫釐千里第一百零四章 渭橋踏麥第五百六十五章 失謀身隕第十七章丨一波三折第五百三十五章 使君一何第五百三十章 言之甚殷第三百七十一章 娶婦尚主第三百四十二章 先人餘殃第五十八章丨單見淺聞第一百二十四章 用人疑人第四十一章 芋魁豆飯第九十五章 萍水相逢第四百一十章 駐曹制用第三百九十五章 曲終人定第三十四章丨官無常法第一百五十四章 假義凜然第八章丨所薦得人第二百章 喪將失恃第一百六十八章 興勢雲雷第二百八十五章 時尤未晚第五百二十七章 聲催黃葉第九十二章 議論錢貨第三十二章 燕戒與者第一百七十三章 夜議軍謀第四百七十四章 逢君導帝第七十章 兇終隙末第五百三十六章 利慾薰心第六十三章丨賊勢甫定第三百一十五章 雷霆戢發第四十九章丨傭才緣心第五百一十三章 江船星火第五百一十一章 樓船燈火第七十一章 無宜追罪第三十一章丨錢穀甲兵第一百六十八章 興勢雲雷第四百四十二章 身移難率第一百五十八章 源水渠清第三十四章 遭慈親憂第一零五章 吝財忍棄第六十五章 策馬平輿第五百八十一章 居心遠志第七十七章 一網打盡第一百八十七章 沐浴清湯第一百二十二章 他鄉遇貴第一百七十四章 山霧迷茫第二百五十二章 孰以顯廉第一百二十二章 東海喬木第一百一十四章 層疊欺壓第四百三十八章 顯揚激怒第八章丨所薦得人第三百二十章 隱水暗伏第三百六十九章 懷瑾握瑜第三百八十五章 看風駛篷第十四章 相爲建計第三十八章丨啖人賊衆第九章 想君小時第三十三章丨日出星逃第四百九十五章 兵敗將亡第二十章 遺策何算第六章丨母之昆弟第三十五章丨詔旨奪權第五百一十五章 鳴金暗鼓第七十章丨圖窺朝政第四百零七章 每問不盡第九十七章 杖履相從第九十四章 詢於芻蕘第六十三章 未過其譽第三十章 臺閣生風第八十四章 事終有定第四章 輕哀薄斂第五十八章 塘水漸漫第一百零九章 自取棄捐第一百一十二章 帝命急宣第六十八章丨賢師良士第五章 得行道焉第五十六章 快馬一鞭第十二章 算我師旅第三百七十四章 登臺觀雲第十三章 勢危而走第一百五十八章 源水渠清第四百七十一章 擬將撻伐第三百九十六章 柳道馬遲第五百二十二章 參預聞聽第一百三十四章 材力俠氣第四百七十章 鴻莊相案第二百五十四章 不過如是第三章 利使吞言第三十五章 務以政寬第十三章 重蹈覆轍第十九章 厝火積薪第三百零三章 往事歷歷第九十九章 嗟乎義士第一百五十一章 公不見吏第一百九十二章 導引禽戲第四十八章丨豎子與謀第二百三十三章 形影相隨第一百三十章 殉身守義第九十三章 零打碎敲
主站蜘蛛池模板: 海兴县| 清苑县| 淮安市| 东乡族自治县| 安仁县| 民乐县| 邛崃市| 新蔡县| 通山县| 宝清县| 安义县| 高碑店市| 南召县| 康保县| 东兰县| 拜城县| 涿鹿县| 原平市| 普兰店市| 额济纳旗| 乌恰县| 昌黎县| 荣成市| 平原县| 周至县| 开化县| 天柱县| 华阴市| 陆丰市| 左贡县| 慈利县| 武定县| 和静县| 周至县| 临邑县| 双城市| 连州市| 历史| 靖边县| 大渡口区| 大英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