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十四章 相爲建計

“才高行潔,不可保必尊貴,能薄操濁,不可保必卑賤。”————————【論衡·逢遇】

荀彧雖然本性溫馴寬和,但從來就不是個悲天憫人、突然會善心大發的人,此時聽他這麼一說,曹操楞了一下,忽然笑了:“文若這是要我市恩於誰?又或是讓誰市恩於誰?”

“這不是市恩,這是作爲臣子的本分。”荀彧搖了搖頭,一字一句的說道。

如果朝廷還跟歷史上那樣弱勢,曹操自然不會將攻訐田芬寄託在朝廷上,可現在不一樣了,太僕趙岐作爲朝廷的使者,正持節在河南、潁川等地安撫州官。這個時候田芬出了錯,曹操正好可以藉此當個題目。

曹操打算讓濟北王將會出現的凍餓來讓朝廷處置田芬,而荀彧雖然與曹操目的一致,做法卻顯得人道多了。他打算讓曹操在田芬拒絕對濟北王的救助的時候,由曹操吩咐聽命於他的州從事給濟北王措置糧草。

要知道如今兗州四個從事之中,毛玠、滿寵、呂虔都是曹操在當兗州牧的時候一手徵辟上來的。即便如今兗州的主人是田芬,但他們與曹操之間仍有著君臣之義,何況曹操雄才遠勝田芬無數倍,他們自然知道該對誰陽奉陰違。

所以有了這些人的襄助,那麼最後在這件事上誰做得對、誰多的不對,自然就顯而易見了。這麼做不僅同樣能達到曹操打壓田芬的目的,而且還能順帶維護劉氏宗親的顏面。

在荀彧看來,曹操雖然有治世雄才,有志於興復漢室,但很容易爲了達到這個目的而不擇手段,甚至會走上歪路和極端,最後迷失自我。所以荀彧每回在曹操要走極端時,都會盡力查漏補缺,既能達到目的、又能不失漢臣的本分。

曹操對此也從善如流,經過一年多的共事,兩人彼此相得,於是就形成了這樣的相處模式。

“臣子的本分。”曹操忽然冷笑一聲,說道:“這各地牧守,可沒幾個人是真的恪守臣子本分。我是一個,除此之外,劉幽州也算一個,身爲宗室、名實俱在,可依然拒絕僭逆,實在是讓人敬佩。至於那袁家兄弟,嘿,不提也罷。”

程昱這時乾巴巴的說道:“趙公在雒陽遷葬帝、後陵寢,以節相招各處方伯。結果沒有一個人去,袁術甚至還想讓趙公降尊,自己去南陽尋他,真是可笑。”

嘴上說著可笑,其實程昱的臉上毫無一絲表情,他的語氣總是這麼令人奇怪,看似簡單的話語卻像是不懷好意。

戲志才皺了皺眉頭,他一直都有些不習慣程昱說話的樣子,此時也不去看對方的表情,側頭對曹操說道:“若不是明公要忙於征伐蛾賊,脫不開身,不然我等如何也要去一趟雒陽。”

“是啊。”曹操哈哈一笑,無不遺憾的說道:“可惜了這麼好的機會!不過我已派王必趕赴雒陽,陳說緣由,盡力輸誠,跟其他人比起來,也不算是怠慢了天使。”

曹操遺憾的是不能借此在趙岐面前露個臉,不然的話,他作爲第一個朝覲天使的諸侯,必然能得到豐厚的賞賜。

而荀彧也在一旁露出略帶惋惜的神色,跟曹操的夾帶私心不同,他純粹是真的遺憾未能朝覲天使。

“此間事了,若是趙公不急著回長安覆命,我年底之前應當可以趕赴雒陽。”曹操敏銳的注意到了荀彧的神色,立即安撫道:“到那時候,文若不妨與我偕行,我等一同朝覲天使,以示臣節。”

荀彧很快收起了情緒,他並沒有把這當做是曹操對他的市恩,反倒是認爲這是理所當然的一樣:“謹諾。”

曹操見了,暗地裡不由得嘆了口氣,他早已漸漸察覺眼前這位本屬於他的‘子房’自打聽聞關中朝廷這些個月來發生的事後,心境就已經開始變了。

所有人都知道,董卓倒行逆施、悖逆不法,身死族滅那是遲早的事情。只不過就連曹操一開始都猜想的會是外臣或是擁兵的將校誅殺董卓——雖然事後證明確實是全程出於司徒王允等人的謀算。

但他們都沒有想過,皇帝在之後居然起到了極大的作用,不僅名正言順的黜退了首功王允,而且還完美的處理了李傕等人的叛亂,收回了早已旁落的君權,表現了出一副中興之主的氣象。

天子明睿,漢室將興,這固然是曹操心中所願,只是由此導致了荀彧從一開始的輔佐曹操匡扶漢室,逐漸轉變爲積極向朝廷靠攏。這種身心上的變化,卻是曹操所不願見到的。

稍稍振作了一下精神,曹操另起題目,對荀彧說道:“黃巾降衆都安排的如何了?”

“百餘萬黃巾降衆,都已按明公所言分置東平、濟北以及東郡等地,效仿朝廷在關中推行的屯田之法,編成了屯戶。”荀彧從案頭拿起一份簡牘,一絲不茍的遞給了曹操。

曹操拿起簡牘大致翻了翻,狀若無意的說道:“棗祗在得聞朝廷屯田之政後,大爲激奮,常跟我說這是治亂良策,幾次建議我推行下去。所以我打算如朝廷屯田的規制,表奏他爲典農都尉,專司屯田。對了,還有任峻,若不是任伯達居守後方與田芬應付扯皮,我軍糧草未必能供應充足。”

他一口氣說完,把簡牘捲了起來,輕輕握在手上,看向荀彧,像是在詢問對方的意見:“屯田這件事,不如就交給他與棗祗去辦,這樣我軍今後也不至受制於人,文若以爲呢?”

程昱默不作聲的站在一邊,看了看曹操、又看了看荀彧,在心裡面如是想著:

這段時間都是荀彧在忙著處理安置降衆的事情,如今好不容易忙完了,曹操卻一句話就將後續工作轉交給了旁人。雖然曹操說是爲了保證自家的糧草能自給自足,防止田芬再拿這個掐他的脖子,但無形中也是削弱了荀彧的部分權力。

當然,這些都是無憑無據的揣測,至於曹操心裡到底是如何想的,那就只有曹操本人知道了。

程昱想完,不由得插話道:“文若適合高屋建瓴,洞觀全局,親自去做這等瑣事,實在是屈才了。明公這麼做,正好人盡其才、各奉職守。”

“說的是極!”曹操開口笑道,對程昱話裡帶著的維護之意表示贊同:“文若是王佐之才,若是做這等瑣事,天下人豈不是要笑我曹孟德無識人之明?”

荀彧笑了笑,他永遠都是那麼從容不迫,對誰都是一副彬彬有禮,態度溫和的樣子:“正好彧也不願瑣事纏身,勞累形體,如此便謝過明公了。”

“明公。”這時部將陳宮從外走進,手中拿著一份絹帛,對曹操說道:“袁冀州派人傳告,望我們速速領兵北上,配合臧使君兵伐劉備、單經。”

對剛纔的機關算計和民政治事一直插不上嘴的戲志才,終於有了說話的機會,他擡頭問道:“袁冀州不是和公孫瓚在天使的調解下說和了麼?怎麼又開始動兵了?”

陳宮皺著眉,似乎也知道此事的嚴重性:“天使裴茂赴幽州不單是爲了說和二人,而且還帶了朝廷的詔書,封拜劉幽州爲幷州刺史,公孫瓚接任幽州牧!”

“什麼?”曹操不免詫異道:“天使還暗攜密詔?”

“是啊!且不說公孫瓚接任幽州後,河北局勢將如何變化,且說劉公隨使節南下,剛到冀州,就遭遇了賊軍。”陳宮一口氣說道:“雖然劉公和使臣都沒有事,但這次賊寇行刺震動河北,公孫瓚誣陷是袁冀州唆使的賊寇,所以才使劉備屯高唐,單經屯平原,以逼迫袁冀州。”

第九十六章 蔭任子弟第一百四十一章 邊城鳴鏑第五十二章 隨人作計第五百五十三章 黃屋左纛第三十四章丨官無常法第一百九十九章 參分天下第十九章 鼓吹煥生第五百七十九章 勢危實安第一百一十八章 涑水解虞第一章丨雨夜新生第三百二十五章 推赤心乎第四百二十二章 密密傾談第四百一十二章 剖符施檄第四百二十五章 面分意和第五十七章丨良將所歸第三百九十八章 急見鳴犢第五百五十三章 黃屋左纛第四百八十六章 榮者常通第三百一十三章 難得閒適第一零五章 吝財忍棄第二百五十二章 孰以顯廉第三十八章 宗社攸賴第四百二十七章 眉攢翠蛾第七十六章 務期實用第六十四章 府君囑吏第四十二章丨月暈礎潤第一百四十五章 天有不測第四百八十五章 公孫不存第七章 公孫伯圭第八十四章 掩義隱賊第四百三十九章 攻敵之虛第三百六十四章 迎難而上第八十二章 搖頭稾腦第三百四十八章 明惠及下第三百六十七章 家國兩泰第一百三十五章 幽贊微言第九十五章丨分化瓦解第二十八章 欲知今雨第八十章丨軒波撼嶽第一百一十四章 層疊欺壓第四百一十八章 慨然大方第二十一章 龍返其鄉第二十四章 難得寵渥第一百五十九章 心安乃任第四百五十五章 詮福釋禍第二百八十五章 時尤未晚第七十八章 金蘭若契第一百零四章 渭橋踏麥第四百四十二章 身移難率第二十八章 欲知今雨第二百二十二章 諸事之由第七十八章 傳續之典第一百零五章 火傘高張第九十五章 鑄山煮海第七十二章 鄰女詈人第四十六章 磁石引針第三十四章 百年樹人第八章 今卻非是第一百九十五章 脊令在原第五百一十六章 隱患暫弭第五十八章 塘水漸漫第七十四章 生民之本第二百四十七章 弱蜀弊益第六十九章 水波紋動第五十九章丨 恭而有禮第三百三十五章 故事新羹第三十一章 誰謂不庸第三十五章丨詔旨奪權第三百七十九章 自量其力第三十八章丨啖人賊衆第八十章 塵埃落定第八十九章 錢法防微第一百四十章 實情錯落第一百二十九章 此起彼落第一百八十一章 別開新面第四百四十五章 恃其利我第三百八十七章 知其勢乎第二十七章 責有攸歸第一百二十八章 畫無失理第三百三十二章 時運之會第七十六章 務期實用第五百零一章 賦與有疾第二百九十七章 鷸蚌相危第八十五章 陳情講武第八十七章 萍水相逢第三百三十八章 食不甘味第一百三十一章 君急我憂第八十四章 掩義隱賊第四百六十九章 事暫寢之第三百零一章 茫茫山路第一百九十七章 欲造逆亂第二百五十一章 飢時理會第三百八十章 參決議事第三百三十二章 時運之會第五百五十三章 黃屋左纛第五百三十六章 利慾薰心第八十九章 委巷浮說第四百八十三章 蔽而不悟第八十六章丨按兵不動
第九十六章 蔭任子弟第一百四十一章 邊城鳴鏑第五十二章 隨人作計第五百五十三章 黃屋左纛第三十四章丨官無常法第一百九十九章 參分天下第十九章 鼓吹煥生第五百七十九章 勢危實安第一百一十八章 涑水解虞第一章丨雨夜新生第三百二十五章 推赤心乎第四百二十二章 密密傾談第四百一十二章 剖符施檄第四百二十五章 面分意和第五十七章丨良將所歸第三百九十八章 急見鳴犢第五百五十三章 黃屋左纛第四百八十六章 榮者常通第三百一十三章 難得閒適第一零五章 吝財忍棄第二百五十二章 孰以顯廉第三十八章 宗社攸賴第四百二十七章 眉攢翠蛾第七十六章 務期實用第六十四章 府君囑吏第四十二章丨月暈礎潤第一百四十五章 天有不測第四百八十五章 公孫不存第七章 公孫伯圭第八十四章 掩義隱賊第四百三十九章 攻敵之虛第三百六十四章 迎難而上第八十二章 搖頭稾腦第三百四十八章 明惠及下第三百六十七章 家國兩泰第一百三十五章 幽贊微言第九十五章丨分化瓦解第二十八章 欲知今雨第八十章丨軒波撼嶽第一百一十四章 層疊欺壓第四百一十八章 慨然大方第二十一章 龍返其鄉第二十四章 難得寵渥第一百五十九章 心安乃任第四百五十五章 詮福釋禍第二百八十五章 時尤未晚第七十八章 金蘭若契第一百零四章 渭橋踏麥第四百四十二章 身移難率第二十八章 欲知今雨第二百二十二章 諸事之由第七十八章 傳續之典第一百零五章 火傘高張第九十五章 鑄山煮海第七十二章 鄰女詈人第四十六章 磁石引針第三十四章 百年樹人第八章 今卻非是第一百九十五章 脊令在原第五百一十六章 隱患暫弭第五十八章 塘水漸漫第七十四章 生民之本第二百四十七章 弱蜀弊益第六十九章 水波紋動第五十九章丨 恭而有禮第三百三十五章 故事新羹第三十一章 誰謂不庸第三十五章丨詔旨奪權第三百七十九章 自量其力第三十八章丨啖人賊衆第八十章 塵埃落定第八十九章 錢法防微第一百四十章 實情錯落第一百二十九章 此起彼落第一百八十一章 別開新面第四百四十五章 恃其利我第三百八十七章 知其勢乎第二十七章 責有攸歸第一百二十八章 畫無失理第三百三十二章 時運之會第七十六章 務期實用第五百零一章 賦與有疾第二百九十七章 鷸蚌相危第八十五章 陳情講武第八十七章 萍水相逢第三百三十八章 食不甘味第一百三十一章 君急我憂第八十四章 掩義隱賊第四百六十九章 事暫寢之第三百零一章 茫茫山路第一百九十七章 欲造逆亂第二百五十一章 飢時理會第三百八十章 參決議事第三百三十二章 時運之會第五百五十三章 黃屋左纛第五百三十六章 利慾薰心第八十九章 委巷浮說第四百八十三章 蔽而不悟第八十六章丨按兵不動
主站蜘蛛池模板: 基隆市| 拉孜县| 南华县| 古交市| 丰台区| 玛纳斯县| 黄龙县| 南川市| 南乐县| 锦州市| 定西市| 新龙县| 泰安市| 淮安市| 泾川县| 灵璧县| 秦安县| 衡山县| 亚东县| 澜沧| 郯城县| 石渠县| 田林县| 循化| 云浮市| 巴彦县| 增城市| 五峰| 霞浦县| 新郑市| 漯河市| 尉犁县| 河津市| 高雄县| 元江| 鹤峰县| 长泰县| 西峡县| 台中市| 天门市| 宁武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