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一章丨雨夜新生

“夢飲酒者,旦而哭泣;夢哭泣者,旦而田獵。”————————【莊子·齊物論】

長安城,未央宮。

年輕人喟然一嘆,以手撫面,終究是認命,接受了穿越到千百年前,從一企業董事穿越成年幼天子的事實。

“你。”少年天子伸手一指,那宦官立即伏身恭聽“今天是什麼日子?”

“回稟國家。”那宦人見少年不在發脾氣暗地裡鬆了口氣,出聲答道:“今天四月二十,國家病了快有半個月了。”

可還是沒問到少年想知道的訊息,少年微微皺起眉頭,眼前如水面浮光般躍過幾個模糊的人影,大量的記憶開始充斥在腦海,使得他腦仁有些發脹。

“國家、國家?”少年喃喃道,皺著眉,有些不耐的沖人擺手;“你們都出去,沒有吩咐不許進來。”

“唯。”那宦人古怪的看了少年一眼,應諾一聲,便和衆人依次退了出去。

房間內就只留下少年一個人,還有未經收拾而散落滿地的鏡子。少年坐在牀榻上,身著一件單衣,兩眼空洞無神,似乎在沉溺在某種思緒無法自拔。

良久,他才長嘆一聲,半是震驚半是不可置信的說道,“我是……劉協?漢獻帝劉協?”

是了,自己早該想到的,西漢謂天子爲縣官,東漢謂天子爲國家,魏晉以後合稱官家。

自己早該知道的,現在是東漢,自己穿越了!

他從未想過穿越這種事情,畢竟前世生活美滿,又過了憤世嫉俗的年齡,實在沒有什麼想回到過去改變歷史的想法。

但當所有人夢寐以求的穿越真正降臨在自己身上的時候,劉協腦子裡就只剩下mmp三個字。

哪怕是穿越,老天能不能不要捉弄自己?不求皇帝王爺,好歹給個太平盛世的富二代來穿一穿啊,你讓我做個窩囊的小皇帝是怎麼回事?而且還是那種馬上就要朝不保夕、顛沛流離,最後在許昌被曹操架空,窩囊一輩子的漢獻帝!

現在摸根繩子上吊還趕得上投胎麼?

他擡頭環顧了這間破敗老舊的寢殿,不知道是無奈還是慶幸的自嘲道,“初平三年,再過幾天王允就要伏殺董卓,然後就是李郭反攻長安,關中大亂,自己就要受顛沛流離、任人宰割的日子,直到最後被曹操奉迎架空,禪讓帝位,然後終了一生。”

如果順著歷史發展的軌跡,劉協最後還能落得一個善終,可自己好不容易來這世間走一趟,豈能就這麼碌碌無爲?

自己還有很多機會,只要好生布子,一切都還來得及。一想到自己將要面對的是一個名將謀臣輩出的時代,並且自己可能會是馭使他們的人,劉協心裡便油然而生一種熱血,像沸水要從壺中滿溢出來。

劉協上下打量著自己那一副柔弱的身軀,實在不知道自己能幹什麼,腦中留存的那些可憐的三國知識顯然無法在此刻給他有用的辦法,當務之急是要幹什麼?鍛鍊身體方便以後逃跑?還是練兵自保?或是找信得過的臣子當外援?

就在劉協腦子一團亂的時候,那宦人的聲音又從門外響起,“國家,司徒王允、侍中楊琦求見。”

劉協心裡一喜,突然想到自己其實並不是身處絕境,有王允這個漢室忠臣在此,如果能跟他達成一致,在誅董之後安撫李郭等將,天下何愁不定。

想到這裡,劉協立即讓人將他們宣了進來。

司徒王允精神矍鑠,道:“臣聽太醫令言,陛下已唾出淤痰,脈象平穩,並無發熱之兆,不日即可痊癒。臣謹爲陛下賀。”

“這得多謝王司徒的關切。”劉協點了點頭,又看了向在場衆人,擺手道:“無事便都退下吧,我有話要與司徒說。”

王允見狀,心下起疑,尚不知皇帝突如其來的舉動代表著什麼。

衆人剛一出去,劉協便凝聲問道:“太師安在?”

“太師尚在郿塢,返程車馬爲風雨所阻,要明日纔到。”

劉協這時沒了聲響,好半天才斟酌道:“王司徒與他人私下謀劃的大事,難道就不打算告訴我麼?”

王允悚然一驚,下意識的反駁道:“陛下何出此言!”

劉協沒想到王允反應會這麼大,還未有所發話,卻被王允接下來的話給鎮住了。

“陛下近日可是聽了旁人的閒言譖語?臣與太師忠心爲國,陛下可別聽信了旁人的離間之計!”王允厲聲說道,言語裡哪有一絲恭敬的意味?

劉協心裡有些不悅,沒想到自己穿越來第一個信任的臣子會這麼不把他當回事,忍著脾氣與王允好生說了些話,卻無不遭到王允的否認。甚至劉協迂迴問到朝中政事,王允也梗著脖子說劉協年紀尚小,還不宜過問爲由拒絕回答。

本以爲王允在歷史上好歹有個忠心的名聲,劉協還想著依靠、扶植王允,爲自己掌握朝堂,平定天下提供便利。沒想到王允不知是出於私心還是別的,對劉協的暗示如臨大敵,這讓劉協百般惱火,最後再也談不下去了。

“既如此,司徒且好自爲之!”

面對劉協話語中隱隱帶著的威脅,王允不以爲然,回道:“還請陛下好生修養,朝政之事,有太師與臣等,大可放心無虞。”

他站了會,確定不會再有問話了,這才甩袖走了出去。

在殿門外的侍中楊琦見王允匆匆出殿,趕緊前去相送。

此時風雨停歇,晨光熹微,王允站在原地,隨意打量著面前籠罩在晨光裡的路寢殿,緩緩說道:“你久侍陛前,可有發覺國家今日與往常有何異樣?”

“適才琦去太醫署尋脂習,未曾見到司徒與國家詔對。”楊琦有些疑惑,看了眼神情冷漠的王允,小心問道:“不知司徒以爲,國家與平日何處不一樣?”

王允想起了剛纔那一番問對,隱隱發現劉協彷彿已經覺察了什麼,不然無緣無故,說起這些做什麼?

“司徒或許是錯意了,國家一貫寬己待人,若是……”

“老夫沒有這個意思。”王允破天荒的笑了,正欲說些什麼,卻又搖了搖頭;“是老夫多慮了,侍中且在此照顧國家,老夫先去尚書檯,這裡就有勞了。”

看著王允離開的背影,楊琦微微嘆了口氣,尚書楊瓚與他同出弘農楊氏,幾人早已與王允謀劃,要在劉協病癒,詔羣臣入殿慶賀的時候刺殺董卓。事關緊要,多拖一天就會多一分變數,所以王允纔會表現的慎之又慎,甚至有些草木皆兵。

楊琦站了一會,覺得王允離去時有些反常,想了想,又回道了宣室殿。

宣室殿,劉協披著衣袍,正坐在牀榻上喝藥,侍中馬宇,太醫令脂習等人在侍立在一旁,若干中黃門都退在門外,低著頭,大氣也不敢出。自袁紹殺盡洛陽羣宦之後,宦官便一蹶不振,許多宦職均由士人擔任,中黃門只能承擔打掃等奴僕之事,士人警惕前車之鑑,從不讓劉協與宦官單獨相處。

“楊公來了?”劉協放下空空的藥碗,用素絹擦拭了嘴脣餘留的藥汁,殷勤的招呼道:“快請近前來,我這孱弱之軀,這幾天倒是勞煩侍中了。”

楊琦看向左右,捉摸不清劉協這突如其來的優待,竟不敢近前去。衆人見狀,知道劉協行爲親密,定有私語,於是紛紛告退。劉協也不挽留,擺手讓小黃門也一齊跟著退出去了。

“楊公遲不敢坐,莫非是吾榻側藏有虎豹?”

“臣謝陛下。”楊琦猶疑片刻,終還是坐下了,劉協離他如此之近,不過一臂的距離。這是皇帝對臣子的寵信優待,全天下能坐在皇帝牀榻邊上的大臣,古往今來,屈指可數。楊琦倒像是坐在夏日火爐上,渾身發熱,不知所措。

劉協盯著側身而坐、不敢直面的楊琦,心裡思索著楊琦的履歷,記憶中的楊琦可以算是一介忠心、能力都不缺的名臣。如今依靠王允這條路走不通,甚至可能會與王允爲敵,劉協必須尋找其他的忠臣來爲自己謀劃。

看著楊琦恭謹的模樣,劉協心裡做出了決定,問道:“太師如今安在?”

“王司徒今早回稟過,太師正在從郿塢趕回長安的途中,明日、不,今日午後便至。”楊琦不明白劉協爲什麼要問董卓是否回京,但這也不是什麼要緊的問題,所以如實答道。

劉協挪了挪身子,壓低了聲音,小的只有君臣兩個人聽見:“董卓將到長安,王司徒忠貞爲國,難道就不該做些什麼嗎?”

這話簡直如炸雷轟鳴,響徹耳邊,楊琦大驚失色,下意識的轉頭看向劉協。只見劉協年輕稚嫩的臉上,出現的是罕有的沉著,像是胸有成竹,像是洞察一切。

楊琦不敢安坐,跪伏在一邊辯解道:“陛下何出此言!太師與司徒二人,俱是我大漢良臣,陛下切莫、切莫……”

劉協明擺著不信,一雙漆黑的雙瞳盯著楊琦看了很久,楊琦心裡發毛,不敢與其直視,但面上仍然強做冷靜。終於,劉協手拍著被褥,朗聲笑道:“哈哈哈,楊公在說什麼呢?我的意思是,太師返朝,三公不應該帶諸卿出城迎接嗎?”

“啊,是、是該迎接,此事已由王司徒與衆人商議好了,屆時長安公卿都會在橫門迎接太師。”楊琦心中這才平靜少許,原來劉協只是在問這個……

但劉協顯然想讓楊琦繼續膽戰心驚,他饒有興趣的問道:“不知道王司徒是與那些人商議的?這些人裡面,可有尚書僕射士孫瑞,以及尚書楊瓚?”

“陛下!”劉協爲何能準確的說出密謀的主要參與者?此事若連劉協都知道了,那董卓豈不是早有防備?楊琦跪伏在地,心念急轉;“迎接太師,確實是要司徒與尚書檯商議流程,然後再下發詔旨。”

“是這樣嗎?”劉協語氣仍有些不確信。

“是這樣。”楊琦深吸一口氣,冷靜了下來;“這都是朝廷辦事的既成之規,開國以來,便一直如此。”

劉協沉默了,良久不言,正當楊琦以爲自己多慮,劉協或許是誤打誤撞的問到了關鍵人物時,只聽劉協喃喃自語,再一次口出驚人:“我雖然是一國之君,但在宮裡卻如聾啞之人,你們口口聲聲說是爲了我,爲了大漢,卻什麼都不讓我知道。”

楊琦忍不住看向劉協,少年人本來朝氣蓬勃的臉上,卻盡是悲慼與怨恨。

“我再問你一次,若你答不上來,便讓王允來答。”

第五章 薊縣郊迎第二章丨亂由治郅第三百八十五章 看風駛篷第一百四十九章 兵退告成第一百七十四章 山霧迷茫第六十四章 府君囑吏第五百六十章 聲東擊西第十三章 重蹈覆轍第八十章 先從吏始第一百三十章 殉身守義第五十七章丨造端倡始第三百四十二章 先人餘殃第十六章丨于嗟女兮第八十二章 不速之客第五十六章丨汝南袁氏第三百八十六章 自知者明第一百四十六章 德運更移第三百四十八章 明惠及下第五十四章 倍算其賦第四十七章 論議深博第四十二章 勉力相付第一百一十九章 稽功思文第七十四章 人無常滿第六十二章 苞筍落籜第四百二十章 倨忽如此第三十五章 務以政寬第一百八十章 整軍待命第三百零六章 罔不自知第五十七章 縱行不義第三百五十三章 先民是與第七十五章 啓聵振聾第三百零二章 如舟在水第七十七章 一網打盡第三十七章 皆贊所見第五百九十八章 君難不死第二百五十二章 孰以顯廉第一百三十四章 良家法相第二十八章 試策伊始第三十六章 事未遂矣第七十章丨圖窺朝政第三百一十七章 脅肩低首第一百八十七章 沐浴清湯第三百零九章 暫告靖安第二百九十一章 振乏懲惡第八十三章 設心積慮第五百六十七章 懸石飛擊第四百三十章 惻然有感第一百二十章 柱石之堅第三百一十八章 秉彼蟊賊第一百零一章 乖嘴蜜舌第六十三章 未過其譽第一百八十七章 沐浴清湯第四百四十一章 不徇顏面第一百五十三章 親以身踐第六十三章 審知彼己第九十九章 錢穀出入第四百三十三章 葦中雙禽第六十章 秘書執筆第三十一章 誰謂不庸第五十六章丨汝南袁氏第四百零二章 後悔無及第四十六章丨各取所需第四百八十四章 疲精竭力第十三章丨不密失身第五十章 以忠事王第六十章 短兵相接第六十二章 苞筍落籜第三十八章 陟罰臧否第五十九章丨其深次骨第五百八十三章 不相投合第六十二章丨畢力平險第四百三十六章 蛛絲疑影第四百二十三章 孤驂單行第四百六十七章 拋頭露市第三十六章丨閭巷布衣第一百零六章 癰疽疔癤第三十一章 己飢己溺第二十章 遺策何算第七十二章 唯官山海第三百四十九章 此言可味第三百八十一章 懷詐算彼第六十八章 鉤直餌鹹第二十章 獸爐爝火第四百零一章 部伍嚴整第一百二十七章 輕車介士第三十二章 吉往兇歸第十一章丨各有所謀第二百一十八章第八十九章 委巷浮說第二十一章 龍返其鄉第五百三十五章 使君一何第四百七十八章 且有大覺第五百四十一章 深論莫及第二百一十七章 試取粗通第七十八章 宣平學市第五十四章 陳事於庭第二百五十九章 吏不躬親第四十七章丨分說事理第九十六章 費力勞心第二百三十九章 偏將涉巴
第五章 薊縣郊迎第二章丨亂由治郅第三百八十五章 看風駛篷第一百四十九章 兵退告成第一百七十四章 山霧迷茫第六十四章 府君囑吏第五百六十章 聲東擊西第十三章 重蹈覆轍第八十章 先從吏始第一百三十章 殉身守義第五十七章丨造端倡始第三百四十二章 先人餘殃第十六章丨于嗟女兮第八十二章 不速之客第五十六章丨汝南袁氏第三百八十六章 自知者明第一百四十六章 德運更移第三百四十八章 明惠及下第五十四章 倍算其賦第四十七章 論議深博第四十二章 勉力相付第一百一十九章 稽功思文第七十四章 人無常滿第六十二章 苞筍落籜第四百二十章 倨忽如此第三十五章 務以政寬第一百八十章 整軍待命第三百零六章 罔不自知第五十七章 縱行不義第三百五十三章 先民是與第七十五章 啓聵振聾第三百零二章 如舟在水第七十七章 一網打盡第三十七章 皆贊所見第五百九十八章 君難不死第二百五十二章 孰以顯廉第一百三十四章 良家法相第二十八章 試策伊始第三十六章 事未遂矣第七十章丨圖窺朝政第三百一十七章 脅肩低首第一百八十七章 沐浴清湯第三百零九章 暫告靖安第二百九十一章 振乏懲惡第八十三章 設心積慮第五百六十七章 懸石飛擊第四百三十章 惻然有感第一百二十章 柱石之堅第三百一十八章 秉彼蟊賊第一百零一章 乖嘴蜜舌第六十三章 未過其譽第一百八十七章 沐浴清湯第四百四十一章 不徇顏面第一百五十三章 親以身踐第六十三章 審知彼己第九十九章 錢穀出入第四百三十三章 葦中雙禽第六十章 秘書執筆第三十一章 誰謂不庸第五十六章丨汝南袁氏第四百零二章 後悔無及第四十六章丨各取所需第四百八十四章 疲精竭力第十三章丨不密失身第五十章 以忠事王第六十章 短兵相接第六十二章 苞筍落籜第三十八章 陟罰臧否第五十九章丨其深次骨第五百八十三章 不相投合第六十二章丨畢力平險第四百三十六章 蛛絲疑影第四百二十三章 孤驂單行第四百六十七章 拋頭露市第三十六章丨閭巷布衣第一百零六章 癰疽疔癤第三十一章 己飢己溺第二十章 遺策何算第七十二章 唯官山海第三百四十九章 此言可味第三百八十一章 懷詐算彼第六十八章 鉤直餌鹹第二十章 獸爐爝火第四百零一章 部伍嚴整第一百二十七章 輕車介士第三十二章 吉往兇歸第十一章丨各有所謀第二百一十八章第八十九章 委巷浮說第二十一章 龍返其鄉第五百三十五章 使君一何第四百七十八章 且有大覺第五百四十一章 深論莫及第二百一十七章 試取粗通第七十八章 宣平學市第五十四章 陳事於庭第二百五十九章 吏不躬親第四十七章丨分說事理第九十六章 費力勞心第二百三十九章 偏將涉巴
主站蜘蛛池模板: 尖扎县| 奉节县| 湖北省| 东源县| 应用必备| 莲花县| 克山县| 永嘉县| 柳江县| 龙胜| 平江县| 布拖县| 林口县| 沾益县| 偏关县| 仙桃市| 潞城市| 阳新县| 罗甸县| 迭部县| 凉城县| 安福县| 海林市| 太和县| 平顺县| 洮南市| 孟津县| 宁河县| 北碚区| 绵阳市| 驻马店市| 慈溪市| 农安县| 黄冈市| 荔浦县| 金湖县| 永善县| 莒南县| 平顶山市| 孝义市| 靖江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