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三十八章 陟罰臧否

“若有作奸犯科及爲忠善者,宜付有司論其刑賞,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內外異法也?!薄厩俺鰩煴怼?

初平四年九月二十一。

未央宮,宣室殿。

“公悌隨我一同從河東返歸,路徑左馮翊時,我曾命人拿下辦事不力的前萬年令?!被实劭粗犹鎱谴T留下的位置、原尚書郎、新任吏部尚書傅巽,緩緩說道:“此人瀆職玩忽,現已被送交廷尉獄嚴審治罪?!?

“謹諾?!备蒂氵@是尚書檯改制、受拜吏部尚書以後第一次覲見皇帝。雖說他與皇帝相處過一段時間,但對於這個實際年齡比他要兩倍,舉止令人生畏的皇帝,他還是不敢大意:“前萬年令疏於農桑、不治道路、貽誤白渠動工,罪不容恕?!?

“那你可知道廷尉議定是什麼懲處?”皇帝桌案上擺放著一卷蔡邕與楊彪重新整理出來的《孝明本紀》,自從把奏疏轉交給董承、楊瓚、荀攸他們了以後,皇帝只需要最後拍板決定,往日繁瑣沉重的工作量頓時大減,以前只能擠出時間看書,現在幾乎是隨時都可以翻書來看。

“臣有幸得聞,據說是以其罔顧詔書、瀆職貪名等罪,予以處死?!?

皇帝垂首看著書卷,半晌,方纔擡頭盯著傅巽說道:“你認爲他該死麼?”

“臣以爲廷尉量刑得當?!备蒂闼坪鯊幕实鄣脑捳Z中捉住了什麼,欠身答道:“陛下曾言‘治民先治吏’,朝廷吏治敗壞已久,是該拿此人以儆天下守、令?!?

“看來你知道我叫你來是爲何事了。”皇帝擡手止住了傅巽要表示謙抑的話,徑直往下說道:“吏部的原名是三公曹,主諸地方州郡的年末考課,底下這些郡守、縣令,就連刺史、州牧,他們一年幹得好不好,有沒有認真將朝廷的詔令推行下去、有沒有讓治下百姓安居樂業、民風淳樸,這些都是由三公曹、也就是由你這個吏部尚書考成評定。”

傅巽唯唯應下,知道皇帝還有話說。

“陟罰臧否,政績好,則是升遷、嘉賞;政績差,則是貶黜、申飭。”皇帝不動聲色的說完,又似若無意的用手指點了點桌案上的書卷,似笑非笑:“朝廷到底要留下什麼樣的官治理地方,百姓到底能不能得到一個好官,這些都是你負責的事情,你任重而道遠。”

“臣蒙此大任,惶恐。”

“我且問你?!被实垡蛔忠痪涞恼f道:“孝明皇帝整頓吏治,殺了幾個二千石?”

“陛下!”傅巽伏下身,不敢妄議先帝,只好梗著脖子說道:“郡縣守令考評好壞,理應分等而論,依律辦理,不可隨意殺人。”

孝明皇帝整頓吏治,法令分明,政察奸勝,在位時期狠抓吏治,司隸校尉、河南尹這樣的高官說殺就殺,百官無不竦然兢懼,以至終其一朝,政治清明,百姓安定,與孝章皇帝並稱‘明章之治’。

皇帝今日特意藉此說與傅巽,就是爲了要他這個吏部尚書有整頓吏治的決心:“亂世當用重典,若不是吏治敗壞到必須下猛藥的時候,若不是像萬年令這樣的人實在該死,我又豈會輕易殺人?上回駐蹕萬年縣,你想必也看到了,萬年令陽奉陰違,一味逢迎邀好,卻罔顧河渠、農桑等要政。最後竟還敢心生埋怨,棄官掛印——拿我沽名釣譽!”

他恨聲說道:“吏治到今日這般地步,不開殺人是不行了,像這個萬年令一樣的郡守縣令,關中不知有幾許,天下也不知有幾許!就是這些祿蠹敗壞朝政,此番趁年底上計,不殺一批人以收拾吏治,談何中興?傅公悌,我爲何要你做這個吏部尚書,你想想壯節侯的秉性方格,好生思忖去!”

‘壯節’是傅燮的諡號,他品性正直不阿,以忠君爲上,沒有皇帝對傅燮的哀榮,就沒有北地傅氏一族如今的顯赫?;实勰盟麃碚f給傅巽,既是提醒,也是警示。

傅巽也不知明白了什麼,心裡拿定了主意,答道:“臣謹諾!如今離歲末上計還有兩個月,臣下去以後,將重訂考課之法,務求嚴密細務,以正吏治。”

“考課之法本有前例,無須過分刪改,你只需將近年朝廷所行的鹽鐵、屯田、驛道等詔令納入其中即可?!被实蹪M意的點點頭,補充說道:“關鍵在於嚴防郡縣虛造政績、粉飾太平。”

說著,皇帝忽然想起了後世一種全國某部長集中開會的會議形式,索性把它抄了過來:“這樣,你回去後先擬詔,將三輔、弘農、河東、河南以及幷州等郡的吏曹——也就是以前的功曹,一併傳至長安。先由你主持會議,申明朝廷整頓吏治的決心,再讓他們回郡之後以同樣的形式轉告屬下各縣吏掾,若仍有弄虛作假的,就別怪朝廷言之不預?!?

這等若是允許傅巽能自主組織部分臣子會議,這可是三公那些宰相纔有的權力!傅巽彷彿被電擊了,渾身震顫了一下,接著臉色漲紅,簡直就像是被皇帝授予了三公一般興奮:“唯!吏部尚書臣巽,必不辱命!”

“每年朝廷主要關注的政務都會有些變化,譬如去年主要放在招徠流民、今年主要放在休整驛道。爲了確保考課成效,這個會議,每年的十月,都要由吏部主持,以使朝命得以傳達貫徹?!被实垡姼蒂氵@樣子,跟著添了一句。

吏部眼下雖然除了考覈地方官員的政績以外,還有考覈中央各級官署政績的權力,只是中央其他官署目前還沒有能與吏部對接、歸其直轄的分部,不太好掌控?;实鄞蛩阋徊讲絹?,先讓吏部把各地方的吏曹掾抓在掌心,再設法在中央其他九卿官署、甚至是三公的官署裡安插有吏部權能、歸吏部管轄的職司。

就如後世遍佈地方、各部廳局、直屬最高領袖的儻組織部一樣,吏部的定性,也就是皇帝手中的組織部。在不遠的將來,它還要被授予全國全員的考察任免的權力,只是眼下,先看看它能在傅巽手下發揮多少潛力再說吧。

傅巽的肩頭揹負著沉甸甸的重擔,懷揣著興奮與激動,興致勃勃的走了,他要在前人的考課規範與條例的基礎上,再全部按照皇帝的意圖,連夜修訂出一部官員政績考課法出來。若是詳盡可行、行之有效,那麼就足以傳之後世,他傅巽的名字也將爲後世所有吏部體系的官員謹記。

皇帝依然是坐在宣室殿裡,看著傅巽興高采烈的走出殿門,本來嘴角掛著笑意的他,此時突然隱去了笑容。

整頓吏治是皇帝一直想做的事情,也是治理、興復漢室所不得不做的一件事情。但凡是所有的政策,無論好壞,只要牽涉到政治,它背後的動機就註定不會單純,還會伴隨著各方利益團體的博弈。

賈詡、荀攸這樣的近臣對皇帝的秉性看得清楚明白,皇帝很多時候都是個胸懷寬廣的君主,你可以順著他的意思來,也可以直言犯諫,只要說得有理,皇帝都不會放在心上——但絕不可以強迫他。

須知,要君者無上。

關西士人憑藉長期積累的勢力主動出擊,看似贏了第一局,可也暴露了底細,緊接著他們就將迎來皇帝的反擊,一場更大的風雨正伴隨著傅巽的離去而醞釀,饒有智謀的士孫瑞已經開始憂心如何應對,暗中窺伺的黃琬正籌劃著跟楊氏一起配合皇帝的行動。

而這一切的始作俑者賈詡,卻已經從容脫身,準備向皇帝告辭了。

第八十一章 僥倖爲安第三百八十二章 醒悟方遲第五百八十四章 彼竭我盈第五百五十章 介冑之間第七十九章 名動人心第五百七十九章 勢危實安第五百六十章 聲東擊西第四百零六章 尊長之命第六十二章 馳高鶩遠第一零八章丨哀歌路難第四百八十四章 疲精竭力第七十八章 傳續之典第三百九十七章 試議權衡第一百四十二章 乘勝討逆第二百六十二章 忤違將令第六章丨母之昆弟第八十九章 委巷浮說第五十四章 一舉多得第四百三十章 惻然有感第六十四章 勝而不驕第二百零三章 奔告於事第七十五章 病染膏肓第八章丨屈身奉上第三百四十五章 念不欲生第五百七十四章 慮敵不周第十四章 勉爲厭難第二百二十六章 狂疾物故第五百二十三章 假以調和第六十八章丨賢師良士第七章丨中黃太乙第二百一十三章 張施帷幙第十三章丨相見恨晚第三百七十三章 議論流泉第四百四十七章 瞻前顧後第三百零一章 茫茫山路第九十七章 年關將近第四百一十四章 柏庭閒敘第一百四十六章 扶持相立第十章 設師於雒第五百一十六章 隱患暫弭第五百五十三章 黃屋左纛第一百八十七章 沐浴清湯第五十七章 縱行不義第三百一十五章 雷霆戢發第一百零四章 青徐播亂第一百七十六章 走投無路第五百七十七章 盡忠任事第三十八章 雪掩承廬第二百二十四章 深心自許第四百六十二章 欲速立名第五十章丨西州客商第七十七章丨鴻門倒戈第三百五十七章 壅塞不通第二十九章 避籍任官第五百一十五章 鳴金暗鼓第二百五十三章 簡舉平當第四百五十六章 乍暖還寒第一百四十六章 德運更移第四百九十七章 諱敗補功第四百零二章 後悔無及第八章 杜漸防萌第四百二十六章 阻隔難敘第一百零八章 乘輿蕩盡第六十二章丨畢力平險第五十八章 哀矜勿喜第三十九章 薦璧朝覲第四百六十一章 輔馬相依第八十四章 事終有定第七十三章丨時候未到第一百零五章 火傘高張第一百四十一章 烽舉燧燔第一百章 碗轉麴塵第三百四十五章 念不欲生第四百章 以度取之第五百四十七章 孰可意料第三百一十六章 幸有餘情第四百七十四章 逢君導帝第七十八章 傳續之典第四百五十九章 時否俗薄第五十八章 哀矜勿喜第六十三章 審知彼己第二十五章 椒房佩環第三十二章 貴道以專第二十六章丨仗義抗辯第一零七章丨灞橋折柳第三百六十三章 因機決勝第三百三十八章 食不甘味第二百一十七章 試取粗通第五十五章 中臺受計第二十六章 繩以記事第四十五章丨有失朕望第六章 吳牛喘月第十六章 變生不測第八十七章 追逐狐兔第一百一十九章 稽功思文第四百八十六章 榮者常通第二十九章 避籍任官第一百零一章丨蕭牆刀兵第九章 焉用彼相第十一章丨各有所謀
第八十一章 僥倖爲安第三百八十二章 醒悟方遲第五百八十四章 彼竭我盈第五百五十章 介冑之間第七十九章 名動人心第五百七十九章 勢危實安第五百六十章 聲東擊西第四百零六章 尊長之命第六十二章 馳高鶩遠第一零八章丨哀歌路難第四百八十四章 疲精竭力第七十八章 傳續之典第三百九十七章 試議權衡第一百四十二章 乘勝討逆第二百六十二章 忤違將令第六章丨母之昆弟第八十九章 委巷浮說第五十四章 一舉多得第四百三十章 惻然有感第六十四章 勝而不驕第二百零三章 奔告於事第七十五章 病染膏肓第八章丨屈身奉上第三百四十五章 念不欲生第五百七十四章 慮敵不周第十四章 勉爲厭難第二百二十六章 狂疾物故第五百二十三章 假以調和第六十八章丨賢師良士第七章丨中黃太乙第二百一十三章 張施帷幙第十三章丨相見恨晚第三百七十三章 議論流泉第四百四十七章 瞻前顧後第三百零一章 茫茫山路第九十七章 年關將近第四百一十四章 柏庭閒敘第一百四十六章 扶持相立第十章 設師於雒第五百一十六章 隱患暫弭第五百五十三章 黃屋左纛第一百八十七章 沐浴清湯第五十七章 縱行不義第三百一十五章 雷霆戢發第一百零四章 青徐播亂第一百七十六章 走投無路第五百七十七章 盡忠任事第三十八章 雪掩承廬第二百二十四章 深心自許第四百六十二章 欲速立名第五十章丨西州客商第七十七章丨鴻門倒戈第三百五十七章 壅塞不通第二十九章 避籍任官第五百一十五章 鳴金暗鼓第二百五十三章 簡舉平當第四百五十六章 乍暖還寒第一百四十六章 德運更移第四百九十七章 諱敗補功第四百零二章 後悔無及第八章 杜漸防萌第四百二十六章 阻隔難敘第一百零八章 乘輿蕩盡第六十二章丨畢力平險第五十八章 哀矜勿喜第三十九章 薦璧朝覲第四百六十一章 輔馬相依第八十四章 事終有定第七十三章丨時候未到第一百零五章 火傘高張第一百四十一章 烽舉燧燔第一百章 碗轉麴塵第三百四十五章 念不欲生第四百章 以度取之第五百四十七章 孰可意料第三百一十六章 幸有餘情第四百七十四章 逢君導帝第七十八章 傳續之典第四百五十九章 時否俗薄第五十八章 哀矜勿喜第六十三章 審知彼己第二十五章 椒房佩環第三十二章 貴道以專第二十六章丨仗義抗辯第一零七章丨灞橋折柳第三百六十三章 因機決勝第三百三十八章 食不甘味第二百一十七章 試取粗通第五十五章 中臺受計第二十六章 繩以記事第四十五章丨有失朕望第六章 吳牛喘月第十六章 變生不測第八十七章 追逐狐兔第一百一十九章 稽功思文第四百八十六章 榮者常通第二十九章 避籍任官第一百零一章丨蕭牆刀兵第九章 焉用彼相第十一章丨各有所謀
主站蜘蛛池模板: 棋牌| 井陉县| 耒阳市| 米林县| 陇南市| 淮阳县| 马鞍山市| 文水县| 远安县| 连云港市| 梁河县| 蓝山县| 江城| 分宜县| 鲁山县| 廊坊市| 新昌县| 积石山| 翁牛特旗| 庆元县| 磐安县| 无为县| 商都县| 灵石县| 东阿县| 宝应县| 双城市| 曲周县| 怀柔区| 铜川市| 仁寿县| 沂南县| 湟中县| 唐山市| 屯昌县| 上杭县| 舟山市| 西和县| 安阳市| 扎鲁特旗| 卢龙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