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一百四十二章 乘勝討逆

“大節(jié)輕多難,深言究遠圖。收功太原守,談笑視羌胡?!薄倦_道龍圖輓詞二首】

北軍六營共一萬五千人,以螳螂捕蟬,黃雀在後的戰(zhàn)術精準的伏擊了屠各王手下的匈奴騎兵,隨後又有段煨親自帶著右賢王去卑等千餘騎兵從城內殺出,徹底擊潰了圍城數(shù)日的近三萬屠各騎兵。

屠各王帶著數(shù)千騎倉皇北逃,由於在黃河邊上來不及尋到船隻渡河,又被追來的越騎校尉田疇等人再次擊退。數(shù)戰(zhàn)之後,屠各王白天潛藏、晚上行軍,最終帶著百來名騎兵逃奔上郡,從此幷州再也不復聽聞屠各之名。

此戰(zhàn)過後,漢軍斬首六千,俘虜近萬人,隨軍牛馬羊等牲畜共十八萬頭,財貨無算。

面對著近萬匈奴俘虜,度遼將軍段煨的做法很有段熲的風格,打算將其全部坑殺,以儆效尤。只可惜這時候離石縣內權力最大的人不是他,而是北軍中候王斌。

他雖然不贊成殺俘,但也不像以往士人稍微勸慰幾句大義就放虎歸山、或是擇一地任其安居,而是提出了一個較爲新穎的法子,就是將其打散原有的部落編制,比照關中漢民,編戶屯田,就地充作軍屯。這樣既能嚴加監(jiān)管降卒的一舉一動,又能提供充足的糧草與兵源,還能恢復西河郡殘破的農業(yè)。

“這也太便宜他們了。”段煨有些不忿,他一直對段熲屠殺東羌的政策奉若圭臬:“彼等殘害我漢地多少百姓黎庶,一旦戰(zhàn)敗,還給田發(fā)牛,使其農耕?若是伺其在此修養(yǎng)數(shù)載,又會滋生壯大,胡人畢竟野性難馴,到時候難免不會再生事端。而且西河郡已無足夠糧草,僅剩的一些也要支持接下來北上的戰(zhàn)事以及來年春耕、撫卹,依我看,倒不如盡皆殺了爲好,還能起威懾之用。”

“你以爲讓他們歸入軍屯就是享福了?”王斌老神在在的看了段煨一眼,段煨不敢與其對視,有些氣弱的低下了頭去。王斌見狀,這才滿意的頷首說道:“段將軍,你也是辦過屯田的,自當明白,軍屯不比民屯,其一年田地產(chǎn)出,拋開屯戶用度以外,剩下的一概要上交府庫。尋常時候還要擔負修整道路、開挖溝渠的勞役,必要時也能當兵打仗——這就是陛下對軍屯所定下的‘生產(chǎn)’與‘建設’兩個要求?!?

從孝武皇帝開始的屯墾戍邊的軍屯政策,是後世生產(chǎn)建設兵團的濫觴,它不僅承擔著移民墾邊、開發(fā)當?shù)亟?jīng)濟、緩解流民壓力的任務,還具有寓兵於農的意義。

皇帝無論是出於後世的見識還是前人的經(jīng)驗,都有義務將其完善並且發(fā)揚光大,所以在派王斌帶北軍來西河郡之前,皇帝就想好了這些俘虜?shù)娜ヂ?。全部坑殺固然大快人心,但會隨之讓定居幷州的烏桓、鮮卑等部族在警惕畏懼之餘,也生出兔死狐悲之心;而且?guī)罩萑丝诓蛔?,皇帝也需要充足的勞力爲他開發(fā)本地經(jīng)濟。

此外,讓匈奴降卒加入軍屯,也是皇帝在之後對異族佈施漢化政策的第一步。

“河東、幷州等地盛產(chǎn)石炭,此物既可冶煉、又可用作尋常人家料理飯食、取暖?!蓖醣蟮f道:“如此材物,豈能因人力不足而任其露置野外?總而言之,要讓他們在幷州以勞役贖罪,爲幷州修整道路溝渠、爲各軍提供糧草、爲民間提供石炭等物。這纔是國家所言‘物盡其用’的真意?!?

“王公所言極是,一味剛猛殘殺並不可取,有時還得以柔制之。西河郡地廣千里,可最繁盛時也不過十三縣,全郡只有五千六百九十八戶口,漢民總共起來才二萬多人。如今全郡漢民不過數(shù)千,不及中原一縣,若是再無人開墾荒地,西河郡便是真的形制廢弛了。”崔鈞在一旁附和道,他身爲本地郡守,以後自然是要負責這一塊的政務,西河郡能恢復生機也是他今後的一份功績。

“此事也是國家所深慮,等幷州亂象弭平之後,朝廷自有興復的良政下來。”王斌忍不住打量了崔鈞幾眼,值得欣慰的是,對方的性格與能力一點也不像他的父親崔烈,看來是個值得託付重任的人。

段煨雖有些遺憾,但也不是不懂這樣做的好處,在王斌與崔鈞都同意的情況下,他只得點頭稱是。

在解決了俘虜?shù)膯栴}之後,北軍中候王斌便與西河太守崔鈞留守離石,著手處理將屠各俘虜打散建制、編戶屯田的事宜。而段煨則帶著不再有僥倖之心的右賢王去卑,以及除開中壘營以外的其餘北軍五營火速北上,按照荀攸與賈詡等人制定的圍魏救趙之計,不去援救太原,而是直接奔向只剩下少量青壯與大批老弱婦孺的南匈奴王庭,西河郡美稷縣。

南匈奴在經(jīng)過幾次外部天災、內部叛亂、以及新興崛起的烏桓、鮮卑等部族的接連打擊之下,早已不復當年的盛況,只有十幾萬戶的人口。由於遊牧民族都是全民皆兵,於夫羅與屠各所帶著六萬多騎兵可以說是匈奴幾乎所有的青壯。此時的匈奴王庭除了一支萬人的騎兵組成的留守部隊以外,再無別的抵禦力量。

段煨與張猛等人很快擊潰了這支留守部隊,成功完成了直搗王庭的壯舉。其間讓段煨等人既驚喜又憤恨的是,當他們打下美稷的時候,在匈奴人的部落裡發(fā)現(xiàn)除了其他異族奴隸以外,更多都是漢人奴隸!他們都是朔方、五原、上郡等地的漢民,由於歷次戰(zhàn)亂被羌族、烏桓等族剽掠爲牧奴,並在各族私底下當做財貨貿易。

“我等拷問了匈奴幾個留守的老王,以及派人前往周圍部落大致清點了一番。”越騎校尉田疇停頓了一下,堅毅的臉上閃過一絲痛恨,他沉聲說道:“光是匈奴就在王庭附近蓄養(yǎng)了七、八萬漢人奴隸,而盤桓在雁門、朔方等郡的鮮卑、烏桓等族比南匈奴更爲強盛,其手下?lián)碛械臐h民定然比匈奴的還要多。”

“哼!”張猛拍案怒道:“幷州數(shù)百年之赤子,盡淪爲豬狗,這些胡人個個該殺!”

一旁的射聲校尉沮雋此時也滿臉漲紅,罕見的附和張猛的態(tài)度。

見火候差不多了,居於主座的段煨環(huán)顧帳內諸將,冷聲說道:“我從未聞胡人有良善之心,即便是南匈奴歸順我大漢多年,也會幹出剽掠漢民爲奴的惡事,何況其餘?先太尉段公也曾明言‘狼子野心,難以恩納,勢窮雖服,兵去復動。唯當長矛挾脅,白刃加頸耳’?!?

他這話已經(jīng)說的很明確了,張猛、姜宣等將豈有嫌斬首足夠了的?他們雖然一時義憤填膺,嘴上說的是爲漢民雪恥,但其實並沒有真的將這些黎庶放在心上,僅僅只是藉著這個由頭給自己、以及各自麾下士卒多一份首級充當戰(zhàn)功罷了。至於是否會傷到去卑的感情,就憑他手下幾千騎的實力,還不在衆(zhòng)人的考慮之中。

於是衆(zhòng)人紛紛起立抱拳,轟然應道:“全憑將軍吩咐!”

在沒有王斌從旁節(jié)制的情況下,對胡人一貫態(tài)度強硬的段煨與有意擴大戰(zhàn)果的張猛等人將猶在頑抗的匈奴老弱盡皆屠戮,只留下萬餘青壯與數(shù)萬名失去丈夫的寡婦孤兒,以及數(shù)十萬頭牛馬羊等牲畜。

爲了節(jié)省時間與精力,在田疇的建議下,他們從解救的數(shù)萬漢民中挑選出了萬餘精壯,併發(fā)放馬匹與武器,簡單的編練成軍,在田疇的組織下負責看護俘虜與戰(zhàn)利品。而段煨等人則是留下田疇在後方協(xié)助押送俘虜輜重之後,便立即點齊剩餘北軍兵馬渡河往東,準備擇地迎擊於夫羅。

屠各部幾乎全軍覆沒的消息很快傳到了正在圍攻盂縣的於夫羅耳中,在得知北軍突襲美稷王庭之後,全軍上下無不擔憂留守的婦孺幼小。於是無心戀戰(zhàn),匆匆棄城而去,走時連費心打造的攻城器械都沒顧得上拿。

幷州刺史劉虞知曉此事後,立即命守城的典農校尉龐德帶兵銜尾追擊,一路頗有斬獲,趁勢收服了曲陽、以及雁門郡廣武、原平等縣。與此同時,一直在雁門、定襄等郡觀望成敗的烏桓、鮮卑等部族見大局已定,這纔跟著響應劉虞的號召,加入了反攻的隊伍。

只是兵法有‘歸師勿遏’的說法,本以爲只是一場順風仗的烏桓等部族,完全沒想到會與歸鄉(xiāng)心切的匈奴叛軍在雁門等地展開殊死纏鬥。各方損失慘重,烏桓、鮮卑等部族鎩羽而歸,於夫羅南下太原時的三萬胡騎,在殺出重圍時僅剩萬餘人,就在他們軍士疲憊、準備渡河的時候,早已從美稷轉了一圈回來的段煨等軍適時適地的出現(xiàn)在了他們眼前。

師老兵疲的匈奴叛軍早已人馬困頓,在面對養(yǎng)精蓄銳的漢軍的時候,即便是‘歸師勿遏’也不代表‘歸師必勝’。單于於夫羅被急於立功表明立場的去卑當場斬殺,於夫羅的弟弟呼廚泉率數(shù)千殘部投降。

幷州本來危在旦夕的局勢在短短數(shù)日之間反轉顛覆,在壺關久戰(zhàn)無功的袁紹在得知此事後,立即陷入了進退兩難的困境。

第一百章 度支審計第一百九十一章 言辭懇切第七十一章 奧援有靈第四百七十四章 逢君導帝第七十三章 有備無患第七十九章 太學野駒第四百三十三章 葦中雙禽第九十一章 逮下無疾第四十四章 庶官乃和第五百四十三章 存心接近第一百章 度支審計第一百零一章丨蕭牆刀兵第三十五章丨詔旨奪權第五百一十九章 利霈弊雨第三百二十章 隱水暗伏第二百零八章 互有勝負第二百四十七章 弱蜀弊益第九章丨青牛先生第一百三十一章 君急我憂第五十一章丨風起微末第四百三十六章 蛛絲疑影第三百七十六章 計出無聊第九十八章 昌濰原平第四百六十一章 輔馬相依第五百八十三章 不相投合第四百四十七章 瞻前顧後第八十二章 連騎擊鞠第一零七章丨灞橋折柳第五百八十三章 不相投合第八章丨屈身奉上第三十九章 敦敘九族第五百四十六章 何彼穠矣第二百六十四章 局勢突然第二百三十一章 雨客衣溼第一百七十三章 夜議軍謀第五百九十五章 急於催攻第五百一十四章 冒矢履鋒第五十五章 誰說意氣第一百七十一章 用兵進取第三百八十八章 追思補牢第四十章 遠近仰望第一百八十章 整軍待命第三十章 良工苦心第六十七章 威刑加誅第八十八章 錢文旋讀第六十五章 假手他人第三百七十章 樹下班荊第五百二十七章 聲催黃葉第八十七章 御書錢範第四十八章 蟠桃俗李第二十三章丨書策舒憤第八十六章 織作文繡第二十四章 強詞奪理第二百四十三章 毓秀瓜綿第三百九十六章 柳道馬遲第四十二章丨月暈礎潤第四百二十七章 眉攢翠蛾第五百七十章 迥然際遇第四百九十二章 急轉直下第一百零四章 青徐播亂第四百一十七章 思患豫防第四百五十章 勢成難輟第五十章 以夏變夷第三十四章 旅酬算爵第三百四十二章 先人餘殃第十七章 暖殿溫室第四百六十三章 謀從此始第四十二章 訪求故老第五百七十六章 兵連禍結第一百六十九章 鬼兵奪城第一百四十二章 氐人攔道第四十一章丨寒宵獨坐第七十七章 一網(wǎng)打盡第七十章 兇終隙末第五百零五章 蹈險不復第一百零九章 糧谷居奇第三百六十五章 善之善者第四百九十七章 諱敗補功第四百四十五章 恃其利我第五百六十三章 相逢難得第一百三十六章 機不可失第五百一十九章 利霈弊雨第一百三十一章 慎終追遠第二百三十八章 懸軍深入第三十四章 百年樹人第四百零九章 先明法令第二百八十五章 時尤未晚第六十四章 府君囑吏第二十四章 難得寵渥第四十一章丨寒宵獨坐第二十三章 應答如響第四十章 遠近仰望第十二章 算我?guī)熉?/a>第三十七章 皆贊所見第五十三章 參商之虞第七十七章 朝露日晞第四百零九章 先明法令第五十章丨西州客商第四百七十八章 且有大覺
第一百章 度支審計第一百九十一章 言辭懇切第七十一章 奧援有靈第四百七十四章 逢君導帝第七十三章 有備無患第七十九章 太學野駒第四百三十三章 葦中雙禽第九十一章 逮下無疾第四十四章 庶官乃和第五百四十三章 存心接近第一百章 度支審計第一百零一章丨蕭牆刀兵第三十五章丨詔旨奪權第五百一十九章 利霈弊雨第三百二十章 隱水暗伏第二百零八章 互有勝負第二百四十七章 弱蜀弊益第九章丨青牛先生第一百三十一章 君急我憂第五十一章丨風起微末第四百三十六章 蛛絲疑影第三百七十六章 計出無聊第九十八章 昌濰原平第四百六十一章 輔馬相依第五百八十三章 不相投合第四百四十七章 瞻前顧後第八十二章 連騎擊鞠第一零七章丨灞橋折柳第五百八十三章 不相投合第八章丨屈身奉上第三十九章 敦敘九族第五百四十六章 何彼穠矣第二百六十四章 局勢突然第二百三十一章 雨客衣溼第一百七十三章 夜議軍謀第五百九十五章 急於催攻第五百一十四章 冒矢履鋒第五十五章 誰說意氣第一百七十一章 用兵進取第三百八十八章 追思補牢第四十章 遠近仰望第一百八十章 整軍待命第三十章 良工苦心第六十七章 威刑加誅第八十八章 錢文旋讀第六十五章 假手他人第三百七十章 樹下班荊第五百二十七章 聲催黃葉第八十七章 御書錢範第四十八章 蟠桃俗李第二十三章丨書策舒憤第八十六章 織作文繡第二十四章 強詞奪理第二百四十三章 毓秀瓜綿第三百九十六章 柳道馬遲第四十二章丨月暈礎潤第四百二十七章 眉攢翠蛾第五百七十章 迥然際遇第四百九十二章 急轉直下第一百零四章 青徐播亂第四百一十七章 思患豫防第四百五十章 勢成難輟第五十章 以夏變夷第三十四章 旅酬算爵第三百四十二章 先人餘殃第十七章 暖殿溫室第四百六十三章 謀從此始第四十二章 訪求故老第五百七十六章 兵連禍結第一百六十九章 鬼兵奪城第一百四十二章 氐人攔道第四十一章丨寒宵獨坐第七十七章 一網(wǎng)打盡第七十章 兇終隙末第五百零五章 蹈險不復第一百零九章 糧谷居奇第三百六十五章 善之善者第四百九十七章 諱敗補功第四百四十五章 恃其利我第五百六十三章 相逢難得第一百三十六章 機不可失第五百一十九章 利霈弊雨第一百三十一章 慎終追遠第二百三十八章 懸軍深入第三十四章 百年樹人第四百零九章 先明法令第二百八十五章 時尤未晚第六十四章 府君囑吏第二十四章 難得寵渥第四十一章丨寒宵獨坐第二十三章 應答如響第四十章 遠近仰望第十二章 算我?guī)熉?/a>第三十七章 皆贊所見第五十三章 參商之虞第七十七章 朝露日晞第四百零九章 先明法令第五十章丨西州客商第四百七十八章 且有大覺
主站蜘蛛池模板: 开化县| 濮阳市| 巴青县| 资源县| 泗阳县| 西乌珠穆沁旗| 云龙县| 洪雅县| 孝感市| 临潭县| 巴彦县| 武胜县| 厦门市| 年辖:市辖区| 柘荣县| 金堂县| 滦南县| 奈曼旗| 磐安县| 颍上县| 南平市| 广昌县| 金坛市| 枣阳市| 宁阳县| 中方县| 九龙坡区| 麻江县| 汉寿县| 静安区| 德惠市| 肥乡县| 张北县| 思茅市| 襄樊市| 巴林右旗| 时尚| 泾源县| 莱西市| 揭东县| 黄梅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