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一百四十二章 氐人攔道

“氐羌之種,漢世仍存,其居在秦隴之西?!薄究追f達疏】

建安元年三月初,裴茂等大軍出長安,沿渭水西行,雖然打出的旗號是要與涼州刺史韓遂合作進討宋建等氐、羌叛軍,但其實大軍還沒走到漢陽郡,便折向改道,走散關入陳倉。

陳倉道屬於秦嶺山脈,連綿數百里,在蓋順眼中,其雄山峻嶺,絲毫不比當初在河東所見到的太行山遜色幾分。一個是截斷並、冀二州,一個是隔絕關中與益州,正是這處連綿不絕的山川,將關中與巴蜀一刀兩段,天塹雄關,使巴蜀自成一塊天地,偏安一方。

大軍前鋒才至武都郡河池縣不久,提前在此等候的武都太守韋端便送來了一個不好的消息。

“氐人塞道?”射聲校尉沮雋輕聲說道:“韋府君任職武都已有歲餘,遠近羌胡,皆慕義而歸。何故此時還有氐人聚衆塞道,阻我軍去路?”

“沮校尉有所不知?!蓖蝗怀隽诉@個事,作爲地方長官的韋端此時也有些顏面無光,他解釋道:“彼等羌氐素不輕信於人,這一年來,全賴國家英睿、朝廷勃發,彼等乃敢歸附。只是彼等當中,衷心稱臣、願爲前驅者有之;假意歸附、實窺時變者亦有之。聽聞朝廷這次詔涼州刺史征討宋建等叛羌,彼等未嘗不有脣亡齒寒之危,擔心朝廷會趁此將彼等討平?!?

朝廷這次名義上所打的旗號還是征討宋建,而實際上討伐漢中、益州的戰略意圖除了朝廷內部以外,地方上也只有雍州刺史鍾繇、涼州刺史韓遂、武都太守韋端這寥寥數人知曉。

沮雋知道對方即便是有意安撫羌氐人心,也不可能將此等機密事務告知於人,既拿不出一個合理的說辭,那就更遑論讓武都郡的羌氐們徹底打消疑慮了。沮雋皺著眉思索了會,忍不住問道:“可我等既已來此,所謂‘圖窮匕見’,用意已明,府君何不擇一些心向朝廷的羌氐胡帥透露來意?在下以爲,這場誤會,能說清楚就最好不打,免得刀兵一起,後果難料?!?

韋端苦笑不已,當初他初來乍到,武都境內的羌氐部族皆不服他,境內的漢民又貧弱不堪。他通過拉攏弱勢的部落、藉助背後朝廷的影響力約束強勢的部落這一連串的統戰手段,再加上其本人博學、謙和的品性,在處理羌族與漢族、羌人內部矛盾中保持公正的態度,總算是讓武都漸漸的又重新回到朝廷的治下。

親善朝廷的都是些部落弱小、或是曾在朝廷手上吃過苦頭的羌人,這些人由於都很服膺韋端的人格魅力,同時也在事先就被韋端打好了招呼。所以聽聞朝廷派兵,不僅沒有表現任何慌亂,甚至主動交出部落中的健兒充作義從與嚮導。唯獨那些勢力強大、叛亂成性的氐王,聽說朝廷這次派兵趕來,像是戳中了什麼敏感的神經,立即就坐不住、也聽不進了。

待說清了此間原委後,韋端這才無奈的嘆道:“順其意則蟄伏,逆其意則反叛,這已是雍涼羌氐風俗。彼等羌氐畏強凌弱,朝廷懷柔涼州終只是一時之計,真要長遠,我看還得像去年對匈奴那樣,滅其勢、分其衆?!?

當初時叛時降,每年還要由朝廷撥款‘賞賚’一億餘錢的南匈奴,如今已經被分崩離析,十數萬南匈奴老弱在幷州刺史劉虞,以及護匈奴中郎將、太原、西河等郡守的安置下,被編戶齊民,強制改姓易服、習漢地風俗、與其他漢人一樣爲朝廷繳納賦稅。

韋端雖然沒有去過幷州,但他相信,這種民族政策若持續而不間斷的推行下去,不消二三代人,世上將再無匈奴。

‘咳’,沮雋見韋端想的有些遠了,假意咳了一聲,試圖將對方的思緒拉回來,忙道:“我等還是說說此地氐人吧?!?

“氐人中間,尤以氐王竇茂最爲勢強,也最是桀驁。當初彼等聽聞朝廷有伐宋建之意,我擔心彼心不自安,特爲宣喻,誰知此人反心已定,率衆萬餘人,恃險爲亂。”韋端會意,說道:“如今竇茂盤踞河池縣東南青泥嶺,此處位在陳倉道中,懸崖萬仞,險惡無比。若要入蜀,非得途徑此地不可。”

沮雋原地踱了幾步,皺眉盯著案上鋪著的地圖,目光幽幽,半晌才說道:“青泥嶺連接金牛道,北起陳倉,南越沮縣,都是故道之巔,沿途衆多險象。彼等據守此處,雖是難辦,卻也不是無法擊破。只是我擔心時日拖延,漢中米賊聞訊,會有異動?!?

“這確是犯難之處!”韋端早已聽得入神,他不通軍事,只覺得沮雋這個年輕人說的甚有道理,不知不覺的雙手按著雙膝,沉吟道:“若是讓米賊有所覺察,朝廷這次‘暗度陳倉’可就敗露了,那時無疑會是一番苦戰?!?

沮雋一時沒再說話,在屋裡不停踱步,頎長的身影在窗外斜照入內的日光下,彷彿有個影子般的勇士跟著沮雋在地板上來來去去的走動著。許久,他倏然轉身,問道:“大軍尚在道上,趕來不及,此時需臨機決斷。府君可願助我?”

“你我可共擬一份軍報,詳述此間事況,傳送裴司隸處,也好有個交代。”韋端想也不想就答道:“沮校尉此番領兵,我可保糧草無虞!”

“善!”沮雋咧嘴一笑,健朗的他此時看上去有幾分邪氣,他轉身湊近韋端,眼中閃動著微光。因爲這是他第一次做前鋒打頭陣,又是自主領兵,還有可能搶下頭功,故而他對此尤爲重視,一字一頓的說道:“事不宜遲,我這就帶我麾下三千五百射聲士趕赴青泥嶺,爲我大軍暢通前路!”

“彼等有萬人之衆,但憑沮校尉麾下三千餘人,恐難濟事?!表f端似乎有些不安,看著沮雋說道:“武都有不少親赴朝廷的羌氐部族,可聚義從數千,此戰不妨隨行,可爲引路前導,牽馬負糧之事?!?

羌氐同源,很難沒有互通聲氣的可能,在這個關頭,沮雋其實信不過他們,但任由這些人留在河池縣這等後方重鎮,他又更不放心。沮雋一時沒有答話,用骨節分明的手指揉捏著下巴,良久方道:“既如此,便揀選二千精壯隨軍,剩下的留待裴公大軍,再做定奪?!?

韋端眼光老辣,知道沮雋心裡的顧慮,順口答應了下來,立即準備著手調撥糧秣等事。沮雋見此間無事,也準備出城到軍營調集部隊,正當他打算拱手告辭時,韋端卻忽像是記起了什麼,說道:“青泥嶺以南乃是沮縣,竇茂此人起事突然,沮長一時無措,此時已有數日未曾傳訊了。若是沮校尉擊破竇茂,得見沮長,還望多照拂一二。”

沮雋剛一聽還未反應過來,一個四百石的縣長,籍籍無功,如何能讓他多加照拂、又如何能讓韋端以二千石郡守之尊,親自向他說情?

“沮校尉自長安來,怎能忘了此人!”韋端見沮雋目露詫異,忙道:“他可是從秘書監出來的?!?

“喔?!本陔h看了一眼韋端,舒了一口氣,恍然大悟道:“若非府君,我險些犯下錯事!”

第六十四章 匈奴騎蹤第三百九十五章 曲終人定第七章 淤塞難免第五十四章 陳事於庭第八十七章 御書錢範第三百八十七章 知其勢乎第三百七十六章 計出無聊第四百二十七章 眉攢翠蛾第五百零三章 籌畫所料第四百一十六章 不止爲薪第四百二十四章 人心自擾第二十章 得此失彼第二十三章 便起告陳第一百七十章 朝日興蔚第五十二章 漢化政策第一百四十七章 支離擁腫第一百二十三章 謹視鴆鳥第四十二章丨軍容觀盛第五百八十四章 彼竭我盈第一百五十八章 源水渠清第九十三章丨夤夜造訪第七章 置酒屬客第七十四章 經始靈臺第六十五章 白波壘築第五章 得行道焉第二百七十八章 姑免修德第七章 淤塞難免第九章丨未雨綢繆第十五章丨趨於歧途第三百四十二章 先人餘殃第五十一章 加以制之第四十四章丨維王不豫第三百四十一章 承負厄會第五十六章 周密溫樹第三十七章 教於宗室第一百四十四章 爲山止簣第三十三章 賂遺金錢第二百四十三章 毓秀瓜綿第十章 主人戒賓第二百八十三章 蔓草根植第五百五十五章 柄刃互持第二百七十六章 冰山之下第七十一章 復升臺榭第三百九十八章 急見鳴犢第五百五十章 介冑之間第二百四十章 夜縋還降第四百八十章 坐視不救第一百四十八章 無謂之託第九十一章 逮下無疾第二百九十七章 鷸蚌相危第二百五十八章 利行規則第五百四十五章 聲勢促起第四百一十章 駐曹制用第三百八十三章 伏兵齊發第四十一章 芋魁豆飯第六十八章丨閭里民生第二十一章丨暫緩急難第二百四十三章 毓秀瓜綿第二百零二章 視事未安第二百六十四章 局勢突然第八十四章 深謀勿疑第四百五十三章 豪家爭獻第五百三十七章 狼狽失據第六十二章 議論不一第一百四十八章 無謂之託第三百五十九章 子將無裳第五十九章 因敵制勝第六十六章丨女之耽兮第三百四十章 靜聽風雷第五百八十一章 居心遠志第二百八十六章 咎當在此第一百三十三章 涇渭之流第五百一十一章 樓船燈火第三十四章 百年樹人第五百八十章 如鳥之集第五十章 以忠事王第一百六十七章 駱谷行軍第五百三十三章 失望得福第五百八十七章 轍亂旂靡第十七章|萬年公主第四百三十三章 葦中雙禽第五十一章 加以制之第二百二十二章 諸事之由第一百六十四章 陰雨之期第五百一十章 兵渡柴桑第三十九章 敦敘九族第八十五章 陳情講武第三百八十五章 看風駛篷第六十一章 文章傾臺第五百六十五章 失謀身隕第二百九十五章 先登結陳第二百章 喪將失恃第一百九十二章 導引禽戲第三十九章丨無猜心事第八十八章 錢文旋讀第二百九十一章 振乏懲惡第二百八十五章 時尤未晚第四百八十一章 權智有餘第四百八十六章 榮者常通第二百二十六章 狂疾物故
第六十四章 匈奴騎蹤第三百九十五章 曲終人定第七章 淤塞難免第五十四章 陳事於庭第八十七章 御書錢範第三百八十七章 知其勢乎第三百七十六章 計出無聊第四百二十七章 眉攢翠蛾第五百零三章 籌畫所料第四百一十六章 不止爲薪第四百二十四章 人心自擾第二十章 得此失彼第二十三章 便起告陳第一百七十章 朝日興蔚第五十二章 漢化政策第一百四十七章 支離擁腫第一百二十三章 謹視鴆鳥第四十二章丨軍容觀盛第五百八十四章 彼竭我盈第一百五十八章 源水渠清第九十三章丨夤夜造訪第七章 置酒屬客第七十四章 經始靈臺第六十五章 白波壘築第五章 得行道焉第二百七十八章 姑免修德第七章 淤塞難免第九章丨未雨綢繆第十五章丨趨於歧途第三百四十二章 先人餘殃第五十一章 加以制之第四十四章丨維王不豫第三百四十一章 承負厄會第五十六章 周密溫樹第三十七章 教於宗室第一百四十四章 爲山止簣第三十三章 賂遺金錢第二百四十三章 毓秀瓜綿第十章 主人戒賓第二百八十三章 蔓草根植第五百五十五章 柄刃互持第二百七十六章 冰山之下第七十一章 復升臺榭第三百九十八章 急見鳴犢第五百五十章 介冑之間第二百四十章 夜縋還降第四百八十章 坐視不救第一百四十八章 無謂之託第九十一章 逮下無疾第二百九十七章 鷸蚌相危第二百五十八章 利行規則第五百四十五章 聲勢促起第四百一十章 駐曹制用第三百八十三章 伏兵齊發第四十一章 芋魁豆飯第六十八章丨閭里民生第二十一章丨暫緩急難第二百四十三章 毓秀瓜綿第二百零二章 視事未安第二百六十四章 局勢突然第八十四章 深謀勿疑第四百五十三章 豪家爭獻第五百三十七章 狼狽失據第六十二章 議論不一第一百四十八章 無謂之託第三百五十九章 子將無裳第五十九章 因敵制勝第六十六章丨女之耽兮第三百四十章 靜聽風雷第五百八十一章 居心遠志第二百八十六章 咎當在此第一百三十三章 涇渭之流第五百一十一章 樓船燈火第三十四章 百年樹人第五百八十章 如鳥之集第五十章 以忠事王第一百六十七章 駱谷行軍第五百三十三章 失望得福第五百八十七章 轍亂旂靡第十七章|萬年公主第四百三十三章 葦中雙禽第五十一章 加以制之第二百二十二章 諸事之由第一百六十四章 陰雨之期第五百一十章 兵渡柴桑第三十九章 敦敘九族第八十五章 陳情講武第三百八十五章 看風駛篷第六十一章 文章傾臺第五百六十五章 失謀身隕第二百九十五章 先登結陳第二百章 喪將失恃第一百九十二章 導引禽戲第三十九章丨無猜心事第八十八章 錢文旋讀第二百九十一章 振乏懲惡第二百八十五章 時尤未晚第四百八十一章 權智有餘第四百八十六章 榮者常通第二百二十六章 狂疾物故
主站蜘蛛池模板: 汕头市| 陆良县| 喀喇沁旗| 沧源| 青神县| 井冈山市| 尉氏县| 乌恰县| 资中县| 成安县| 江门市| 南召县| 九龙坡区| 庆阳市| 林周县| 自治县| 保康县| 蒙阴县| 吉林省| 卢湾区| 西青区| 定日县| 绵竹市| 谷城县| 保亭| 金溪县| 连州市| 彰化县| 隆回县| 比如县| 定边县| 奈曼旗| 阿鲁科尔沁旗| 扎囊县| 清远市| 通化县| 民乐县| 彝良县| 浮梁县| 珲春市| 武夷山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