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二百零二章 視事未安

“吾周旋陳元方、鄭康成間,每見啓告理亂之道備矣。”————————【華陽國志】

得到劉備肯定的答覆之後,陳登便心滿意足的笑了,他看看劉備、又看看陳羣,笑說道:“我就知道府君雄姿傑出,絕非畏難不前、如丘而止之輩!”

劉備苦笑一聲,連連搖頭,並不言語。

接著,三人再度回到正堂,向劉備麾下衆(zhòng)親信、將官,還有隨行的彭城相汲廉、典農(nóng)都尉麋芳等人公佈了這一喜訊,又與彼等一同商議接下來趕赴徐州繼任的事宜。

陳登早已算計好了,劉備可以留下一員大將駐守沛縣,其餘的兵馬全部跟隨南下。等到了郯城之後,彭城、下邳、東海等郡國的郡兵與各家部曲都會聽從劉備調遣。有了這些人在背後支持,劉備再開徐州武庫,募民爲兵,可擴軍數(shù)萬——這些算起來,就是陳登所言的步騎十萬。

劉備不願在此事上表現(xiàn)得太熱切,心不在焉的敷衍了幾句後,便讓簡雍招待衆(zhòng)人下去休息了。

衆(zhòng)人走後,唯獨陳羣很自覺的留了下來,偌大的廳堂裡,兩人各坐一邊。劉備看了看陳羣,幾次欲說還休,最後終是嘆了口氣,起身往後面走去。

陳羣隨即起身,跟著劉備來到另一間稍小一些的房間裡,兩人賓主對坐著,劉備方纔開口道:“我記得長文本是勸我不入徐州,說此地已是泥淖,任誰都會陷足其中、縱有偉力也無從施展。可如今卻是爲何更改前計,與陳元龍一同勸我接下徐州?”

“先謝府君信重。”劉備先前只憑他一句話便轉變態(tài)度,這讓陳羣微受感動,他先是拱手作謝,然後說道:“如今袁術據(jù)守淮南,兵威強勢,曹操又駐軍泰山,虎視眈眈。而府君若是進圖徐州,則袁術必與之爭,屆時曹操若襲府君之後,豈非傾覆之危?更何況還要考慮到朝廷的態(tài)度……故而在下當時便說,徐州牧這個位置,看似光鮮,實則兇險,不如不得。”

劉備鎮(zhèn)靜的點了點頭,說道:“是的,文長此番一定有個好消息,不然,不足以更改前言。只請問足下,不知是何等破解的妙策?”

陳羣心裡明白,這是劉備不放心,執(zhí)意要問的一句話。這句話的意思,不是問怎麼應對袁術與曹操的腹背夾擊,而是在問陳羣這些天遊走於東平、潁川、河南等地的成果。曹操到底會不會惦記著徐州這塊肥肉、或是聽命於袁紹南下爭搶;朝廷會不會容忍劉備僭奪方伯的行爲?

因此,他想了一下,這樣答道:“時移俗易,非人力所能知。去年的情形與今年大爲不同,我不敢說有何‘妙策’,只不過周旋各方,爲府君謀事而已。”

“唯、唯!”劉備緊接著他的話說道:“還望足下不吝相告。”

陳羣頓了頓,忽然提道:“我從前將軍麾下軍師祭酒處得知,朝廷欲徵辟家君爲太常。”

“啊,這倒是件喜事,我可要恭賀陳公了。”劉備臉上喜悅的神色,發(fā)於內心,現(xiàn)於眉宇。

他是由衷的爲陳羣、尤其是爲陳紀而感到高興,他與陳紀早在平原國的時候就有過一段交集,那時候他被青州刺史田楷舉爲平原相,與陳紀這個朝廷名正言順詔拜的平原相併立一處。本來是尷尬萬分的處境,卻被劉備輕鬆化解,他藉著恩師盧植的名頭,對陳紀執(zhí)禮甚恭;又在平原外禦寇難,內豐財施,很快獲得陳紀等一干士人的好感。

以至於後來陳紀見平原將生戰(zhàn)禍,不僅主動將平原相的位置‘讓賢’給劉備,更是在自己的朋友圈中爲本來默默無名的劉備說起了好話——這也是爲什麼當初陳紀的好友孔融在北海被黃巾圍困,第一個想的就是請劉備來援的因由。

孔融與陳紀父子相交莫逆,劉備‘有仁義之名,能救人之急’這個名聲,便是陳紀說與他聽的。

陳紀對劉備的提攜之情,不比恩師盧植對劉備的栽培要小。如果是盧植只是爲劉備打開了入仕的門,那麼陳紀就是將劉備帶入大漢朝最頂尖的士人圈子之一的引路人,這個圈子裡有名士孔融、陶謙、有大儒鄭玄、蔡邕……只要劉備有足夠的、讓人認可的能力與野心,他甚至可以順著這些人的關係網(wǎng),打造出自己的人脈、組成以自己爲核心的利益集團。

所以陳紀等人走得越高,於情於理、於公於私,劉備都只有高興的份:“等我到了郯城,必要造膝獻賀,爲陳公慶祝一番。”

陳羣只淡淡一笑,也不言語,但靜坐一旁。

劉備回過神來,試探著問道,神色很認真:“是說,朝廷也有意通過此舉,安撫徐州人心?”

陳羣連連點頭,說道:“這纔是切中肯綮的話。”說著,他擡眼望著劉備:“這些日子我四下奔走,終於探聽到朝廷的態(tài)度。如今朝廷正開始興兵伐蜀、修習內政,無暇顧及關東之地,爲避免袁氏藉機強大,就務得籠絡府君、平東將軍等仍忠心王室的地方牧守。徵辟我父入朝,多半就是對徐州放的風聲。”

劉備當然懂他的意思,他心裡在想,朝廷既然肯默認以後徐州將起的變故,爲何不直接給他名正言順的位置?要知道,就連袁術都是朝廷封拜的州牧……這些話似乎應該說出來問陳羣,卻是很難措詞。

陳羣表面情緒不露,心裡盤算了一下,笑道:“汝南袁氏百年清名一時寄託於身,袁術食君之祿、得此名器,當?shù)脿懢謶n。府君別看此刻袁術爲朝廷捧在手中、視爲臣子,可若有一絲走錯……”

“不僅有負朝廷厚望、更是使袁氏百年清名一朝喪盡。”劉備明白過來了:“今日之忽微,是他日之權重。”

只要劉備先‘不告而取’,再順勢通過陳紀向朝廷遞上表奏請罪,朝廷便可授他這份權重。但劉備圖他人之州實在是個污點,他只有認下來,纔算是授人以柄、取信於朝廷。

既然得知了朝廷曖昧的態(tài)度,劉備又想起一事,忍不住問道:“如此說來,曹操也是有心歸附朝廷的了?縱是如此,其也未必不會與我爭奪徐州。”

陳羣眨了眨眼,目光不著痕跡的往他處移動,臉色有幾分古怪,他輕咳一聲,說道:“自是如此,不過府君也不必太過憂心。曹操這些天來剿除泰山賊寇,彼等賊寇頭目多是臧霸、昌豨等人的舊相識。既有恩情相結,而泰山郡毗鄰瑯邪,山道多險途,曹操若是至此南下,非得與臧霸等人苦戰(zhàn)不可。至於沛縣,府君大可留守一員干將,以精兵屯駐,便能無慮。”

劉備將陳羣的舉動盡收眼底,但他依言細思片刻,卻也不覺有什麼不對的地方。徐州東臨大海,其北部與西北方向的防務都在陳羣的獻策下,有了妥善的安排。鑑於此,他大可整頓兵馬,安心與西南的袁術一決勝負。

說到這裡,關羽、張飛、簡雍、劉琰等人都來到門外,劉備親自過去開門邀進,衆(zhòng)人剛一坐下,他便說道:“雲(yún)長,我有意留你帶五千精兵駐守沛縣,你意如何?”

關羽神色不改,從容應道:“羽必不負使命!”

第四百三十六章 蛛絲疑影第二百二十五章 貪官圖爵第一百六十八章 興勢雲(yún)雷第一百零七章 算前思後第九十八章 昌濰原平第七十一章 無宜追罪第十九章|奈何煢獨第十五章 異軍東來第五百六十四章 亂源遺策第三百二十五章 推赤心乎第六十六章丨女之耽兮第三百五十七章 壅塞不通第一百八十七章 沐浴清湯第八十章 塵埃落定第三十五章 議將固基第五百二十七章 聲催黃葉第九十四章 詢於芻蕘第十一章 奮勇爭先第二十六章 襄王有夢第一百零七章 算前思後第二十七章丨整軍經(jīng)武第九十八章 防患未然第十六章丨于嗟女兮第一百四十三章 青泥故道第四十章 遠近仰望第四十二章 才易其然第四百九十三章 毫釐千里第八十一章 振師整衆(zhòng)第二百一十二章 草枯水涓第七十一章丨承明策問第二百五十六章 暑傷三伏第五十八章 塘水漸漫第八章 杜漸防萌第二百四十章 夜縋還降第五十九章丨其深次骨第二十八章 欲知今雨第一百三十二章 蝶使義形第一百四十三章 怨望而返第六十七章 民戶委輸第三十七章丨早釋猜嫌第七十五章 啓聵振聾第五章 薊縣郊迎第六十章丨三明儷蹤第二百二十六章 狂疾物故第五十七章 淡乎不阿第二十五章丨北闕甲第第二十八章丨校場點兵第七十三章 憑幾細語第五百零三章 籌畫所料第三百五十六章 唯在孝義第九十章丨軍心鼓動第四百二十三章 孤驂單行第二百二十二章 諸事之由第四百九十二章 急轉直下第五百五十八章 巧敵應戰(zhàn)第三百三十八章 食不甘味第十五章 少年英雄第三百零三章 往事歷歷第九十四章 錢穀本末第七十九章 名動人心第四百二十七章 眉攢翠蛾第五十一章 分醪之惠第三百七十五章 口蜜腹劍第三百四十七章 雀祈成鶴第四百九十七章 諱敗補功第二百五十五章 興平倉米第五百六十六章 擇人任勢第六十七章 威刑加誅第九十章 華山崩裂第四百五十三章 豪家爭獻第一百零二章 德澤恩被第一百九十章 令敢不從第七十一章 奧援有靈第六十九章 水波紋動第二百四十一章 將功折過第一百一十五章 措置剩員第三十八章丨柏梁臺上第三章丨近臣收心第二百六十九章 池因於澤第一百三十五章 豐容顧景第四百六十五章 吁嗟小兒第五百二十四章 利義相伐第一百八十八章 澡濯難遂第四百六十九章 事暫寢之第十七章 榆中勇士第九十章 好不廢過第二百七十三章 示子吾道第十五章 異軍東來第八十四章 任憑自至第九十章 挾銅鉦束第四十六章 嗟彼後人第二百二十三章 情難當對第八十三章丨連根拔起第五百八十四章 彼竭我盈第二十章 獸爐爝火第五十一章丨兼權尚計第五百二十六章 未央宮樹第六十三章丨賊勢甫定第三十章 良工苦心第四百二十二章 密密傾談
第四百三十六章 蛛絲疑影第二百二十五章 貪官圖爵第一百六十八章 興勢雲(yún)雷第一百零七章 算前思後第九十八章 昌濰原平第七十一章 無宜追罪第十九章|奈何煢獨第十五章 異軍東來第五百六十四章 亂源遺策第三百二十五章 推赤心乎第六十六章丨女之耽兮第三百五十七章 壅塞不通第一百八十七章 沐浴清湯第八十章 塵埃落定第三十五章 議將固基第五百二十七章 聲催黃葉第九十四章 詢於芻蕘第十一章 奮勇爭先第二十六章 襄王有夢第一百零七章 算前思後第二十七章丨整軍經(jīng)武第九十八章 防患未然第十六章丨于嗟女兮第一百四十三章 青泥故道第四十章 遠近仰望第四十二章 才易其然第四百九十三章 毫釐千里第八十一章 振師整衆(zhòng)第二百一十二章 草枯水涓第七十一章丨承明策問第二百五十六章 暑傷三伏第五十八章 塘水漸漫第八章 杜漸防萌第二百四十章 夜縋還降第五十九章丨其深次骨第二十八章 欲知今雨第一百三十二章 蝶使義形第一百四十三章 怨望而返第六十七章 民戶委輸第三十七章丨早釋猜嫌第七十五章 啓聵振聾第五章 薊縣郊迎第六十章丨三明儷蹤第二百二十六章 狂疾物故第五十七章 淡乎不阿第二十五章丨北闕甲第第二十八章丨校場點兵第七十三章 憑幾細語第五百零三章 籌畫所料第三百五十六章 唯在孝義第九十章丨軍心鼓動第四百二十三章 孤驂單行第二百二十二章 諸事之由第四百九十二章 急轉直下第五百五十八章 巧敵應戰(zhàn)第三百三十八章 食不甘味第十五章 少年英雄第三百零三章 往事歷歷第九十四章 錢穀本末第七十九章 名動人心第四百二十七章 眉攢翠蛾第五十一章 分醪之惠第三百七十五章 口蜜腹劍第三百四十七章 雀祈成鶴第四百九十七章 諱敗補功第二百五十五章 興平倉米第五百六十六章 擇人任勢第六十七章 威刑加誅第九十章 華山崩裂第四百五十三章 豪家爭獻第一百零二章 德澤恩被第一百九十章 令敢不從第七十一章 奧援有靈第六十九章 水波紋動第二百四十一章 將功折過第一百一十五章 措置剩員第三十八章丨柏梁臺上第三章丨近臣收心第二百六十九章 池因於澤第一百三十五章 豐容顧景第四百六十五章 吁嗟小兒第五百二十四章 利義相伐第一百八十八章 澡濯難遂第四百六十九章 事暫寢之第十七章 榆中勇士第九十章 好不廢過第二百七十三章 示子吾道第十五章 異軍東來第八十四章 任憑自至第九十章 挾銅鉦束第四十六章 嗟彼後人第二百二十三章 情難當對第八十三章丨連根拔起第五百八十四章 彼竭我盈第二十章 獸爐爝火第五十一章丨兼權尚計第五百二十六章 未央宮樹第六十三章丨賊勢甫定第三十章 良工苦心第四百二十二章 密密傾談
主站蜘蛛池模板: 惠安县| 保靖县| 尼勒克县| 阿坝县| 确山县| 双辽市| 翼城县| 威信县| 普陀区| 定结县| 玉溪市| 巴林右旗| 中西区| 吉首市| 关岭| 建湖县| 安达市| 凤阳县| 丰都县| 阿荣旗| 阿克陶县| 泸溪县| 鱼台县| 清涧县| 永宁县| 大名县| 磴口县| 皋兰县| 册亨县| 会宁县| 林芝县| 永顺县| 临安市| 大厂| 镇远县| 临漳县| 蒲城县| 临朐县| 河曲县| 庆城县| 九台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