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五百五十八章 巧敵應戰(zhàn)

“況虜情難測,左實右僞,聲東擊西?!薄酒蛐迲?zhàn)船札子】

時間退回到大戰(zhàn)之前,袁紹開拔十數(shù)萬軍民南下與皇帝會戰(zhàn),同時也針對正遭受敵將張遼襲擾的側翼,派出了升任偏將軍的張郃趕赴鄴城。

張郃爲人善機變,用兵不拘常法,在南下支援的同時也打聽到了魏郡的消息,當時魏郡正面臨著南、東南兩個方向的敵軍。南面的是蕩寇將軍張遼、河內(nèi)太守諸葛玄率領的兵馬一萬五千餘人,東南面則是揚威將軍樊稠率領的萬餘部衆(zhòng)。

捕虜將軍蔣奇兵馬只有一萬,加上城中守軍才兩萬不到的兵力,懾於兩面之敵,蔣奇當即放棄內(nèi)黃等外圍防線,全力防守重鎮(zhèn)鄴城。這個計策太過保守,從一開始就遭到監(jiān)軍都督沮授的批評,但此時魏郡做主的不是他,而是袁紹鍾愛的三子,冀州牧袁尚。袁尚受到袁紹的影響,對沮授持有懷疑的態(tài)度,所以使沮授備受拘束。

張郃在分析敵我情勢後,果斷提出聲東擊西的策略,他在呈報袁尚的書信中指出:“張遼雖強,然兵馬泰半皆爲河內(nèi)郡兵,而樊稠麾下皆涼州旱卒。若需破敵,應先布疑兵於城外,頓張遼之軍,再合兵南擊。將軍蔣奇先已撤出內(nèi)黃,樊稠必難料我等復至,故不設防備,易爲我軍所乘?!?

這個建議一出,很快得到沮授、審配等人的一致同意,於是袁尚派尹楷、韓範二將嚴守城防,部將樑岐出營僞裝蔣奇虛張聲勢。蔣奇則帶領數(shù)千步卒,與張郃合兵一萬多人星夜南下,在內(nèi)黃縣北處的洹水邊遇見了樊稠麾下校尉楊昂,楊昂當時正率領前鋒領兵渡河,對於即將到來的危險毫無所知。

“殺!”張郃率先帶領數(shù)百騎兵突陣,這是他當日從公孫瓚?zhàn)N部招降的一批突騎,人數(shù)雖少卻騎術精良,此時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飛奔陣前,將猶在半渡、陣型未列的敵軍一衝即潰。

楊昂大駭,顧不得組織兵馬抵抗,匆忙轉身跳回浮橋上,不住的喝令後撤。河岸邊已聚集了三千多人,主將一逃,餘衆(zhòng)皆無抵抗之心,有的下意識的轉身往回跑,在浮橋邊踩死淹死無數(shù);有的聰明些沿著河岸往兩邊跑,張郃也不去理會,他獨率騎兵在軍陣中左右衝突,身後密林裡影影綽綽樹起無數(shù)旌旗,喊殺聲不斷,似乎藏有數(shù)萬兵。

張郃立馬河邊,遙見楊昂在河心催促前面的人快些走,於是信手取下鞍上雕弓,搭箭引弦。此時他與楊昂相距甚遠,很難射中,他這一箭也只是威懾爲主,結果勁力十足,一箭釘在楊昂身後的木樁上。楊昂嚇了一跳,顧不得離岸尚有一段距離,徑直跳落水中,撲通幾下遊向岸上。

楊昂逃時只看見林中旌旗招搖,又聽見身後喊殺聲不斷,還以爲敵人主力皆至,等到他踉蹌著爬到岸上,驚魂甫定的回頭一看,卻發(fā)現(xiàn)對岸只有張郃那數(shù)百騎兵。而他引渡過去的三千多兵馬卻匆忙間只帶了數(shù)百人回來,剩下的全被張郃或俘或殺。

就在楊昂憂懼著不知該如何向樊稠稟報時,張郃身後的林中旌旗隨即分出一部,一支兵馬疾行而出,很快走到岸邊與張郃一起清理戰(zhàn)場。

“快、快隨我稟報將軍,就說袁軍大敵來犯!”楊昂催促呼喝的語氣里居然有一絲高興。

對岸的蔣奇沒有讓楊昂等多久,立即追著敗兵登上浮橋,而這時樊稠也快速做出反應,命人將浮橋拆毀,斷了蔣奇渡河的道路。

“對面打著什麼旗號你看到?jīng)]有?”夜裡,樊稠黑著臉質(zhì)問著楊昂:“我軍得國家允準,分兵而來,是要主持一方軍事。而你出師未捷,先敗一陣,按軍法,我是可以砍你頭的!”

楊昂膽戰(zhàn)心驚的跪下說道:“將軍!是張郃等騎來得太快,在下應對不及,這才敗退……還請將軍饒我一命,明日一戰(zhàn),在下願效死命!”

“你今日就該效死!”樊稠仍有些負氣,但語氣不由得放緩了些許,畢竟楊昂爲他效力多年,是親信股肱,又是敢戰(zhàn)能戰(zhàn)之將,他還捨不得拿他正軍法。

楊昂連叩了幾次首,忙不迭的說道:“唯唯!此戰(zhàn)不利,皆是在下無能,誰知道蔣奇退兵只是詐我,害我軍失於防範,有所鬆懈。還望將軍寬恕,再給一次機會。”

樊稠不耐煩的在原地踱了幾步,想著他這幾年在關東征戰(zhàn),風光無限,幾乎亞於朱儁。等到皇帝親征以後,自己被調(diào)去一方。雖然沒有如曹操那般有明確的任命,但在樊稠眼中,自己如何也比得上才升做將軍的張遼了吧?可是如今張遼頓兵鄴城,自己本該做一支扭轉局勢、掌握主動的援軍,卻被蔣奇的詭計所攪亂!

“蔣奇若是去而復返,那鄴城又歸誰守禦?張文遠知道此事麼?”樊稠小聲嘟囔著,他一時想不清所以然來,索性不去想那麼遠的事,只顧著當下。他衝楊昂擺了擺手,道:“你去盯著對岸動靜,彼等既然喜歡使詐,難保不會趁夜泅渡。這一次若是再出了錯,你就等著吧!”

楊昂打了個寒顫,匆匆領著軍令帶人到河邊盯梢去了,只見夜風陣陣,烏雲(yún)蔽月,河水幽暗深邃像條墨色的綢帶。對岸的蔣奇、張郃等兵馬早已紮下了大營,篝火搖動,帳內(nèi)燈火點點,再無別的動靜。

“阿嚏!”楊昂下午才從冰冷的河水中爬起來,身子有些著涼,他命人拿了碗溫酒來,一邊啜飲一邊想著,這麼冷的天、這麼冷的水,對岸想搭浮橋都費功夫,哪來的精力會渡河夜襲?樊稠真是想著法子懲罰他。

他一廂情願的認爲張郃等人不會渡河,卻沒想到張郃從不是拘泥常規(guī)的人,對方早已與蔣奇揀選精銳步騎若干趁夜色往上游走去。此時正值冬初,秋水漸消,張郃等人很快找到一處水淺平緩的地方,一馬載雙人,來回渡了兩三千人過去。

在後半夜的時候,楊昂突然聽見身後大營響起震天的喧鬧聲,他猛地回頭,便看見劇烈的火光沖天而起。樊稠所在的大營居然燒了起來,而始作俑者赫然是那一衆(zhòng)纔在對岸縱橫馳騁的騎兵!

“是張郃?怎麼會?他從哪裡渡的河?”楊昂又驚又怒的說道,他被火光嚇得一愣,登時反應過來,這次若還不能將功抵罪,等事後一定逃不過樊稠的軍法,那時誰還管這次是不是他的失職?

“都給我殺回去!”楊昂很有底氣的大聲喝令道,他心裡估量著,對岸如果有大規(guī)模的兵馬調(diào)動,自己這邊一定能及時發(fā)覺。但是卻沒有,可見這回來偷渡夜襲的張郃麾下並沒有多少兵馬,而己方還有一萬人,只要壓住慌亂,立時就能扭轉局勢!

樊稠也沒有將監(jiān)視敵情的任務全部放在楊昂身上,他早已囑咐下去要謹慎防備,熟料還是讓張郃鑽了空子。幸而只是燒了左營,他還來得及調(diào)度全軍發(fā)起防禦。

張郃沒有給對方這個機會,他見機而動,專往防守薄弱、人羣慌亂的地方衝殺,殺傷並不是他的主要任務,藉助火光與黑夜忽明忽暗的局勢、以及己方造成的巨大聲勢形成恐慌纔是最主要的。這是騎兵最常用的戰(zhàn)術,經(jīng)常只帶步兵作戰(zhàn)的他帶起騎兵竟也是遊刃有餘,比當初公孫瓚手下的騎將也不遑多讓。

而蔣奇則率領步兵在營中四處放火,將屯放在後面的糧草輜重全部點燃,然後與張郃一步一騎搭配無間,聯(lián)手踏營。

樊稠親提斫刀躍馬而來,張郃沒有應敵,而是故意躲在火光沒照到的陰影中,直到樊稠跑到火光中,他這才冷不防的射出飛矢。樊稠身邊鬧哄哄的聚著一堆人,其中一個戴著兜鍪的高個子恰好移了個身位,那冷箭‘當’的一聲射中兜鍪,將著高個子射落馬下。

這支冷箭將樊稠嚇出了一身冷汗,他不敢再貿(mào)然出面尋對方主將搦戰(zhàn),急忙撥馬躲在暗處,以免在光亮處被人當做靶子??蛇@麼一來,身爲主將的樊稠躲在人見不著的暗處,正好中了張郃的下懷,本就慌亂驚懼的西涼兵遍尋不到自己的主將,以爲樊稠趁夜跑了,再是強悍的西涼兵也鼓不起鬥志戰(zhàn)意,也開始一鬨而逃。

等樊稠發(fā)現(xiàn)這個現(xiàn)象時已經(jīng)晚了,他既不敢出面昭示衆(zhòng)人,又沒辦法將所有人都留住與他一同禦敵,而眼見楊昂等部被蔣奇攔截住,樊稠心中又恨又悔,一咬牙,也帶著部分殘兵往內(nèi)黃逃去。

張郃輕吁了口氣,他與蔣奇渡河只帶了兩三千人,若是樊稠將兵馬組織起來,戰(zhàn)況可能就不一樣了。樊稠麾下只有萬人,能帶多少人逃走張郃並不在意,只要解決了楊昂這一部,以樊稠最後僅剩的那幾千人,對鄴城根本造不成絲毫威脅。

楊昂此時爆發(fā)了超乎白日裡的勇氣與武力,他親自帶領兵馬幾次衝擊蔣奇的軍陣,險些打破防線,與樊稠聯(lián)結聲氣。最後還是見勢不妙,帶著若干護衛(wèi)混跡人羣,試圖趁亂潛逃出去,結果沒能逃過蔣奇的眼睛,被他親手擒殺。

“義渠,若論用兵穩(wěn)健,袁公帳下諸人與你無有可比的?!睆堗A由衷的說道,他率騎衝陣看似所向披靡,其實很大程度上還是沾了蔣奇從容佈置,一邊放火一邊阻截成建制援兵的光。

蔣奇抖了抖眉,聲音不徐不緩的說道:“你也不用讚許我,袁公帳下比我善戰(zhàn)者太多了,莫說他人,就是你,也是我難以企及的。”

“善戰(zhàn)者易搏名,善守者多不知?!睆堗A有意與這個沉默寡聞的將領表示親近,他低聲說道:“義渠穩(wěn)慎,守禦魏郡多年鮮少差池,縱是顏、文,又何及將軍半分?”

蔣奇擡眼看向張郃,有些莫名其妙的說道:“我不喜與人爭搶,這些年多虧袁公親任,纔有今日。我只想打好自己的仗,至於顏、文如何張狂,那是他們的事。”

顏良與張郃有嫌隙,彼此傾軋,而袁紹又幾次偏袒顏良,這些傳言蔣奇隱約聽過。他誤以爲張郃這番話是想與他交好,一同抗衡顏良二將,於是乾脆的與張郃劃清界限,不打算摻和這些內(nèi)部矛盾。

張郃也不知會錯意了沒有,單隻笑笑,也不多言。

天色漸明,二人一起收攏了千餘降兵,重新搭好浮橋渡河,在對岸的大營中修整了一天,便轉道北返了。鄴城受困,張郃等人聲東擊西只是爲了打破敵人的夾擊之勢,所以即便獲得勝利,也不敢繼續(xù)深入追擊下去。

樊稠引兵撤回的途中不斷收集殘兵,最後只聚集兵馬四五千人,想起這一戰(zhàn)功勞沒有撈到,卻損兵折將,裡裡外外都丟盡了!他恨透了楊昂,正發(fā)愁著該怎麼向抱以期望的董承交代,臉色難看,一旁的親信卻沒眼力見的提醒他:“將軍,仗打成這樣,我等之後該怎麼奏報國家?”

“還能怎麼奏報?打敗的仗,你還能誇出捷報來麼?”樊稠張口罵道,那親信畏懼的瑟縮了下脖子,樊稠卻福至心靈,忽然激動起來:“對了,捷報!”

他身旁的親信俱是莫名其妙,眼下分明打了敗仗,怎麼就是捷報了?

樊稠低聲招呼幾名得力的親信過來,吩咐道:“內(nèi)黃、繁陽等地郊野多豪強塢堡,聚兵聚糧,依附袁氏叛逆,抵抗王師,理當問罪!爾等這幾日隨我征討不服,梟首爲功,奪糧爲資,只消說大破賊兵,陛下遠在清河,如何知道其中內(nèi)情?”

殺良冒功、騷擾鄉(xiāng)里在很久以前是他們這些涼州將兵常做的事,只是這些年來歸順朝廷,處處受制度軍法限制,差點忘卻了這個老行當。此時樊稠麾下全是自己從西涼打拼出來的的兵馬,不存在有什麼告密之事,何況內(nèi)黃等地豪強的確有抗拒樊稠調(diào)度糧草的行徑,給他們扣上叛逆作亂的帽子也無可厚非。

再另一層,樊稠依稀記得曾經(jīng)與董承飲酒,說起過當今皇帝對世家豪強謹慎戒備的態(tài)度,董承當初不就是靠著清丈上林土地、打擊了一批小豪強纔得到聖眷的麼?只要樊稠將張郃、蔣奇大軍南下,自己竭盡全力,好不容易等到張遼兵圍鄴城,使敵軍退兵,而後方豪強又聚衆(zhòng)作亂,大大延誤了樊稠追擊的步伐,這樣自己對付彼等豪強就師出有名了。

“這樣真不會有事麼?國家治軍法可嚴了,南北軍何等精銳,在國家手下都不敢有絲毫驕縱……”有人猶豫著說道。

“怕什麼?內(nèi)黃、繁陽等地豪強都是些小門小戶,比不得沮氏、郭氏、審氏等族。只要做的乾淨,彼等有無罪行,事後誰還查得到?”樊稠不以爲然的說道:“但凡做對了事,即便是陛下,也會將我等輕釋。”

見他說的自信滿滿,衆(zhòng)人再無疑慮,他們本就不是軍紀良好的人,多年耐著性子忍受誘惑,如今一旦被樊稠開了口子,豈能輕易打消?

樊稠在指揮衆(zhòng)將擇定目標的同時,也不忘提醒道:“此戰(zhàn)要多收各家部曲,充入成軍,一旦恢復,我等還是要去鄴城的。”

“謹諾!”

第二十八章丨議徵白波第二百八十二章 輕重之擊第十四章丨風雨前夕第一百六十四章 陰雨之期第一百零三章丨帳中豎子第三百五十一章 冀以清肅第四百二十二章 密密傾談第四百零三章 風勢不利第二百五十一章 飢時理會第二百一十七章 試取粗通第二百八十二章 輕重之擊第五百零五章 蹈險不復第三十九章 薦璧朝覲第七十九章 名動人心第四百六十章 無介於懷第一百九十一章 言辭懇切第九十五章 鶴鳴在陰第四十二章丨軍容觀盛第二十章 得此失彼第一百五十章 知我罪我第七十八章 傳續(xù)之典第九十八章丨鑽營冀望第一百三十八章 衆(zhòng)行賄免第五百九十章 將軍棄鉞第五百八十五章 軿車停輦第五百二十四章 利義相伐第五十六章丨白龍魚服第三十章 試策甲科第七十八章 宣平學市第一百九十八章 棄猶用疑第三百六十九章 懷瑾握瑜第四百三十九章 攻敵之虛第四百一十五章 主得其所第六十章 短兵相接第一百二十八章 汾曲之陽第二百四十九章 其敢憚勤第三十一章 己飢己溺第四十九章丨見利忘義第三十五章 綦局逞巧第六十二章 馳高鶩遠第三百九十九章 患乎難知第三百八十三章 伏兵齊發(fā)第十八章 專諸進爵第二百七十一章 一時息慮第一百四十七章 支離擁腫第二章 海內(nèi)儒宗第四百四十三章 炭撥還無第四百六十九章 事暫寢之第六十章 秘書執(zhí)筆第二章 堅車載重第四十六章丨各取所需第八十章 先從吏始第一百三十八章 山險難料第五百五十七章 唯應走耳第一百四十三章 怨望而返第二百五十六章 暑傷三伏第十二章丨奉先吾兒第四百七十九章 待看舟傾第九十七章 杖履相從第六十八章 響我明德第四百七十七章 兢惕在心第二百五十三章 簡舉平當第八十章 先從吏始第二百九十一章 振乏懲惡第一百八十七章 沐浴清湯第五百六十八章 非戰(zhàn)之敗第四十章丨曲突徙薪第三百四十四章 雲(yún)來深遠第一百六十章 老病將死第九十一章 聲色顯露第六十章 短兵相接第五百零七章 戰(zhàn)不料己第七十七章 朝露日晞第二百一十章 將釣取鉤第五百六十七章 懸石飛擊第八十二章丨五刑之屬第三百九十五章 曲終人定第二百六十九章 池因於澤第一百二十九章 同爲覆沒第一百七十六章 走投無路第一章 行道遲遲第三百二十一章 視事如紋第五十四章 陳事於庭第五百二十一章 剛而犯上第六十六章 解衣趨鑊第四百零二章 後悔無及第九章 想君小時第九十三章丨夤夜造訪第三百五十三章 先民是與第一百章丨開門揖盜第三百三十九章 殃必及身第九十五章 鶴鳴在陰第四百四十章 窮矣困獸第六十九章 風扶關西第七十五章丨遇赦無望第三十章 試策甲科第一零五章丨將士歸順第一百章 碗轉麴塵第二十七章丨整軍經(jīng)武第四十八章丨豎子與謀
第二十八章丨議徵白波第二百八十二章 輕重之擊第十四章丨風雨前夕第一百六十四章 陰雨之期第一百零三章丨帳中豎子第三百五十一章 冀以清肅第四百二十二章 密密傾談第四百零三章 風勢不利第二百五十一章 飢時理會第二百一十七章 試取粗通第二百八十二章 輕重之擊第五百零五章 蹈險不復第三十九章 薦璧朝覲第七十九章 名動人心第四百六十章 無介於懷第一百九十一章 言辭懇切第九十五章 鶴鳴在陰第四十二章丨軍容觀盛第二十章 得此失彼第一百五十章 知我罪我第七十八章 傳續(xù)之典第九十八章丨鑽營冀望第一百三十八章 衆(zhòng)行賄免第五百九十章 將軍棄鉞第五百八十五章 軿車停輦第五百二十四章 利義相伐第五十六章丨白龍魚服第三十章 試策甲科第七十八章 宣平學市第一百九十八章 棄猶用疑第三百六十九章 懷瑾握瑜第四百三十九章 攻敵之虛第四百一十五章 主得其所第六十章 短兵相接第一百二十八章 汾曲之陽第二百四十九章 其敢憚勤第三十一章 己飢己溺第四十九章丨見利忘義第三十五章 綦局逞巧第六十二章 馳高鶩遠第三百九十九章 患乎難知第三百八十三章 伏兵齊發(fā)第十八章 專諸進爵第二百七十一章 一時息慮第一百四十七章 支離擁腫第二章 海內(nèi)儒宗第四百四十三章 炭撥還無第四百六十九章 事暫寢之第六十章 秘書執(zhí)筆第二章 堅車載重第四十六章丨各取所需第八十章 先從吏始第一百三十八章 山險難料第五百五十七章 唯應走耳第一百四十三章 怨望而返第二百五十六章 暑傷三伏第十二章丨奉先吾兒第四百七十九章 待看舟傾第九十七章 杖履相從第六十八章 響我明德第四百七十七章 兢惕在心第二百五十三章 簡舉平當第八十章 先從吏始第二百九十一章 振乏懲惡第一百八十七章 沐浴清湯第五百六十八章 非戰(zhàn)之敗第四十章丨曲突徙薪第三百四十四章 雲(yún)來深遠第一百六十章 老病將死第九十一章 聲色顯露第六十章 短兵相接第五百零七章 戰(zhàn)不料己第七十七章 朝露日晞第二百一十章 將釣取鉤第五百六十七章 懸石飛擊第八十二章丨五刑之屬第三百九十五章 曲終人定第二百六十九章 池因於澤第一百二十九章 同爲覆沒第一百七十六章 走投無路第一章 行道遲遲第三百二十一章 視事如紋第五十四章 陳事於庭第五百二十一章 剛而犯上第六十六章 解衣趨鑊第四百零二章 後悔無及第九章 想君小時第九十三章丨夤夜造訪第三百五十三章 先民是與第一百章丨開門揖盜第三百三十九章 殃必及身第九十五章 鶴鳴在陰第四百四十章 窮矣困獸第六十九章 風扶關西第七十五章丨遇赦無望第三十章 試策甲科第一零五章丨將士歸順第一百章 碗轉麴塵第二十七章丨整軍經(jīng)武第四十八章丨豎子與謀
主站蜘蛛池模板: 织金县| 昆明市| 芷江| 嘉峪关市| 丹东市| 谷城县| 甘肃省| 梅河口市| 灵武市| 乌审旗| 广丰县| 应城市| 崇左市| 嵩明县| 民县| 米易县| 正宁县| 德格县| 资阳市| 崇左市| 岳阳县| 无极县| 县级市| 云浮市| 鱼台县| 蚌埠市| 屯留县| 榕江县| 高邮市| 南雄市| 温州市| 绵竹市| 昌平区| 建平县| 柯坪县| 泗阳县| 沙田区| 肇东市| 龙陵县| 若羌县| 宁陕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