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一百章丨開門揖盜

“以身試禍,豈不痛哉!若迷而知反,尚可以免。”————————【三國志·魏志】

漢初平三年五月二十五日。

宣平門位於長安城東最靠北的位置,得勝凱旋之師多從此門入城,故稱‘宣平’,因門兩邊遠望爲青色,在民間也稱青門。

其上建有門樓,叫做宣平樓,城門直通東西向的宣平門大街,附近的宣平裡是僅次於北闕甲第的富貴人家聚居區。宣平門是漢長安城東的重要門戶,歷來軍隊從東面進攻長安,往往首攻此門,並從此門而入。

宣平門在赤眉入關推翻王莽統治的戰爭中遭到焚燬,由於此門位置重要,後來光武中興,特意經過幾次大的修復和改建。如今巍峨聳立在護城河邊,下開三個門道,遠望則像是一隻巨獸,正張開大嘴將一支隊伍吞噬入肚。

李傕一馬當先,與郭汜等人行於隊伍之前。在寬闊的護城河前,他勒住馬,皺眉仰望著高大的城樓,復又收回目光,平視那深邃幽暗的門洞。他的心砰然作響,是那麼的真實有力,而眼前的這一切卻又是那麼的不可思議。

自己糾合十萬之衆,浩浩蕩蕩的從陝縣殺來,結果就只在新豐打了一場毫無技術含量的遭遇戰、以及在長安城下短暫的兵刃交接後,就這麼拿下長安了?

李傕仍彷彿活在夢中,在他看來朝廷守軍尚有可戰之力,自己手下雖然兵多將廣,但是對城中的小皇帝仍有畏懼之心。這一仗若是再打下去,其實勝負很難預料,事後哪怕勝了恐怕也是慘勝。

他預想過這場戰爭的無數種可能性,可偏偏沒有想過會如此輕易!

哪怕是與衆人親善的蔡邕親自前來勸服,哪怕是罪魁禍首王允已經伏誅,哪怕是自己與郭汜早已做好打算。

李傕心裡仍然對此事抱有一絲疑慮,可他怎麼也沒有想清楚心裡那絲不安源自何處,在此之前他曾夜訪賈詡帳中,希冀賈詡能給他提點有用的意見。

賈詡卻道:“如今軍中衆人,除了胡文才、楊整修以外,都選擇臣服朝廷,願意就此罷兵入城安享富貴。將軍一人之力,豈能獨違全軍之意?”

“可這未免太過簡單了,我怎麼瞧怎麼覺得不對勁。”李傕憂慮道:“若是彼在城中埋伏兵馬,請君入內,我等豈不是都要折在裡面?”

賈詡知道李傕狡詐精明,行事比樊稠等人要想的更爲周詳,如今李傕與郭汜兩人在軍中兵馬最數強壯,胡軫與楊定這兩個涼州豪族也略有威望。

這四個人若是執意不肯入城,而且還在樊稠等人入城後在城外搞些吞併的勾當,對朝廷來說無疑是巨大的威脅。

所幸李傕並沒有想到這一點,而且軍中上下都知道朝廷已經赦免了他們,繼續跟著李傕造反的可能性也很小。

賈詡心思急轉,想清利弊後,方纔安然的坐在這裡設法打消李傕的顧慮:“將軍,我等起兵,無非是爲了迫使朝廷開赦、懲治王允,如今朝廷低頭,這兩者俱已達成,而且將軍等人也不需捨身赴死,即可得獲名爵。將軍還有什麼擔憂的呢?”

“至於將軍所慮,無非是擔心朝廷在城中埋伏兵馬,這大可不必。將軍試想,若是朝廷真有此意,能有這般權謀的除了王允,還會有誰?”

李傕聞言深思,沉吟道:“說的也是,王允的權謀,就算是太師也是佩服的。其餘的人,我並未有從太師身邊獲得過什麼好的評價。”

“難不成、”李傕突然靈光一現,說道:“王允沒死?”

未等賈詡接話,李傕便自顧自的否定道:“不可能,董承、張濟都已進城看過了,斷然不會矇騙於我。所以說,這王允一死,朝中便不會有人想出此計來了?”

賈詡說道:“我等擁兵十萬,貿然在城中伏殺我等,難道就不怕全軍譁變?即便是有這等人,放眼朝中,也無人有那般威望能彈壓兵變。”

李傕依言想了想,發覺賈詡說的在理,朝廷有這威望的唯有皇甫嵩一人,但皇甫嵩老了,膽子也變小了。局勢有利時還能硬氣三分,如今局勢明顯不利於朝廷,皇甫嵩斷然不會出面做這彈壓之人。

如此想來,倒是自己多慮了,李傕擡眼看向賈詡,開口笑道:“哈哈,既然這樣,那我等就入城領個封賞、去見一見小皇帝便是。等各自受了官爵印綬,再出城回營,諒朝廷也不敢對我等施以奸計。”

賈詡立即做出一副爲李傕盡心謀劃的樣子,贊同道:“將軍說的是,如今是朝廷勢不如人,哪裡還會出此下策?將軍如若仍有顧慮,不如將李利等人留在軍中,爲將軍看好軍營,若是有事,也可立即率軍入城營救。”

李傕正有此意,於是立即帶賈詡到大帳之中與衆人商定,同意入城,獨留親信族人李利等人守在軍中。

蔡邕、趙溫等一行人見李傕被賈詡說服,心中俱是安定不少,胡軫、楊定等人見狀,也知事不可爲,只好隨從大衆。

見胡軫和楊定面帶憂色,賈詡出言安撫道:“二位本是不願見王允執意迫害忠良,故而新豐倒戈,本屬義舉,何錯之有?朝廷如今既然深明大義,自然也就不會追究二位的過錯。”

趙溫此事不願旁生關節,附和道:“賈校尉說的是,朝廷已經表示既往不咎,待會二位在太尉等人面前只需稍稍謝罪,此事便可揭過不提。”

胡軫、楊定這才面色稍霽,心裡放下一塊大石。

一行人以李傕、郭汜、樊稠、董承等將爲首,各帶親兵百人數十人不等,再加上趙溫等使節護衛,共有千人入城。

李傕最後看了眼黝黑的門洞,終於下定決心,昂首策馬進城。

在城中迎接的,是李傕等人的老熟人,曾與王允一同被董卓引爲臂膀的司徒趙謙。

李傕是認得趙謙的,當年趙謙在爲司隸校尉時,董卓所寵信的車師王世子因爲屢次犯法,被趙謙誅殺。董卓大怒,但由於趙謙平素深得董卓敬重忌憚,故不曾加罪,後來還獨自領軍攻打白波黃巾,與王允同列三公。

聽胡軫說趙謙由於王允謀劃誅董時將其排除在外而心懷不滿,鬱郁不得志。李傕本還想借機拉攏趙謙,讓趙謙學胡軫一樣臨陣倒戈,開城門迎接大軍。

可惜現在趙謙是人臣之首,已經不是李傕能拉攏的對象了。

第二十二章 睹冰知寒第二百七十九章 據相運籌第六十章丨見困豫且第二十九章 垂意經綸第七章丨中黃太乙第三百五十八章 驕矜不恤第七十二章 頭會箕斂第一百八十八章 澡濯難遂第十七章 榆中勇士第三百六十九章 懷瑾握瑜第三百零五章 兄弟鬩牆第三百六十七章 家國兩泰第十九章 厝火積薪第二十三章丨書策舒憤第一百二十四章 明爭暗鬥第三百四十三章 景公求雨第十五章丨夜見中臺第一百二十二章 東海喬木第一百零九章 自取棄捐第六十八章 響我明德第四十五章 剛卯既央第四百六十二章 欲速立名第十章丨忠義餘烈第二百四十八章 去其螟螣第四十三章丨檢校談兵第三十三章 賂遺金錢第一百二十一章 雲集仰望第四十六章 嗟彼後人第八十六章 節慕原嘗第九十六章 蔭任子弟第一百六十三章 謀望成著第九十二章丨拔刀相向第五十章丨能斷取捨第九十三章 太學新科第二百三十二章 出入自如第九十一章 聲色顯露第五十章丨能斷取捨第二百七十五章 喪去歸來第五百四十章 融融聲中第七十四章 生民之本第一百五十五章 萍水相逢第五百七十章 迥然際遇第七十二章 鄰女詈人第一百一十九章 別有旁願第四百九十六章 剩勇去何第五百零四章 先兵於戰第五百九十三章 投石震虎第七十八章 監觀民瘼第五百四十九章 草長風生第四百零五章 異相尋配第三百五十七章 壅塞不通第六十七章 遭際險釁第八十四章 任憑自至第五百八十章 如鳥之集第五十三章丨欽使關東第二十六章丨仗義抗辯第八十三章 難逃定數第四百九十一章 臨衝下戰第五百五十七章 唯應走耳第二百五十八章 利行規則第三十章丨藍田雄鳴第一百二十一章 棄舊圖新第三百一十四章 圓體修頸第一百一十一章 孰所致然第一百七十七章 捍蔽無存第七十九章丨事不可爲第三百零三章 往事歷歷第二百二十八章 靈前驚變第六十二章丨一班鼠目第三十三章 賂遺金錢第五百三十八章 慮非微末第三百二十九章 絕義安後第五百七十一章 登進異途第一百章 本心初試第二章 見微知著第九十五章 鶴鳴在陰第十六章 多所告白第三十二章丨臣操權柄第五百二十六章 未央宮樹第五十七章丨造端倡始第一百三十五章 幽贊微言第四百五十五章 詮福釋禍第五十五章丨密謀顛覆第十九章 制勝之策第四百七十七章 兢惕在心第一百五十八章 源水渠清第一百九十九章 參分天下第一百章丨開門揖盜第一百四十七章 支離擁腫第八十四章 深謀勿疑第五百五十五章 柄刃互持第四百零二章 後悔無及第七十三章 憑幾細語第四百五十五章 詮福釋禍第三百五十四章 少年心事第一百七十五章 野麋闖營第二百二十二章 諸事之由第一百七十二章 合集士衆第二百八十五章 時尤未晚第一零六章丨三軍聽命
第二十二章 睹冰知寒第二百七十九章 據相運籌第六十章丨見困豫且第二十九章 垂意經綸第七章丨中黃太乙第三百五十八章 驕矜不恤第七十二章 頭會箕斂第一百八十八章 澡濯難遂第十七章 榆中勇士第三百六十九章 懷瑾握瑜第三百零五章 兄弟鬩牆第三百六十七章 家國兩泰第十九章 厝火積薪第二十三章丨書策舒憤第一百二十四章 明爭暗鬥第三百四十三章 景公求雨第十五章丨夜見中臺第一百二十二章 東海喬木第一百零九章 自取棄捐第六十八章 響我明德第四十五章 剛卯既央第四百六十二章 欲速立名第十章丨忠義餘烈第二百四十八章 去其螟螣第四十三章丨檢校談兵第三十三章 賂遺金錢第一百二十一章 雲集仰望第四十六章 嗟彼後人第八十六章 節慕原嘗第九十六章 蔭任子弟第一百六十三章 謀望成著第九十二章丨拔刀相向第五十章丨能斷取捨第九十三章 太學新科第二百三十二章 出入自如第九十一章 聲色顯露第五十章丨能斷取捨第二百七十五章 喪去歸來第五百四十章 融融聲中第七十四章 生民之本第一百五十五章 萍水相逢第五百七十章 迥然際遇第七十二章 鄰女詈人第一百一十九章 別有旁願第四百九十六章 剩勇去何第五百零四章 先兵於戰第五百九十三章 投石震虎第七十八章 監觀民瘼第五百四十九章 草長風生第四百零五章 異相尋配第三百五十七章 壅塞不通第六十七章 遭際險釁第八十四章 任憑自至第五百八十章 如鳥之集第五十三章丨欽使關東第二十六章丨仗義抗辯第八十三章 難逃定數第四百九十一章 臨衝下戰第五百五十七章 唯應走耳第二百五十八章 利行規則第三十章丨藍田雄鳴第一百二十一章 棄舊圖新第三百一十四章 圓體修頸第一百一十一章 孰所致然第一百七十七章 捍蔽無存第七十九章丨事不可爲第三百零三章 往事歷歷第二百二十八章 靈前驚變第六十二章丨一班鼠目第三十三章 賂遺金錢第五百三十八章 慮非微末第三百二十九章 絕義安後第五百七十一章 登進異途第一百章 本心初試第二章 見微知著第九十五章 鶴鳴在陰第十六章 多所告白第三十二章丨臣操權柄第五百二十六章 未央宮樹第五十七章丨造端倡始第一百三十五章 幽贊微言第四百五十五章 詮福釋禍第五十五章丨密謀顛覆第十九章 制勝之策第四百七十七章 兢惕在心第一百五十八章 源水渠清第一百九十九章 參分天下第一百章丨開門揖盜第一百四十七章 支離擁腫第八十四章 深謀勿疑第五百五十五章 柄刃互持第四百零二章 後悔無及第七十三章 憑幾細語第四百五十五章 詮福釋禍第三百五十四章 少年心事第一百七十五章 野麋闖營第二百二十二章 諸事之由第一百七十二章 合集士衆第二百八十五章 時尤未晚第一零六章丨三軍聽命
主站蜘蛛池模板: 平罗县| 万荣县| 马山县| 铅山县| 湄潭县| 商洛市| 临朐县| 灵石县| 思南县| 扎兰屯市| 潜江市| 菏泽市| 驻马店市| 拜泉县| 九江市| 修水县| 元阳县| 盱眙县| 垦利县| 永仁县| 仙居县| 德钦县| 炎陵县| 乌拉特后旗| 新干县| 重庆市| 宝鸡市| 虞城县| 灵川县| 历史| 深圳市| 环江| 玉溪市| 宽城| 宜君县| 彭山县| 大埔区| 衡阳县| 永济市| 佛教| 噶尔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