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二百七十九章 據相運籌

“以力服人者;非心服也;方不贍也。”————————【孟子·公孫丑上】

“災禍當前,豈能無舍家爲國者?”話畢,麋竺狡黠的一笑:“所謂治國以仁,就算朝廷要施行雷霆,也要先佔的一個‘理’字。若是不教而誅,日後天下人如何看待朝廷?”

賈詡沉吟了半晌,似乎在咀嚼麋竺的這番話,然後纔對一旁的王絳說道:“麋子仲是真君子啊!”

這話既像是歎服、又像是嘲弄,王絳雖然會意,但自覺言輕,附和似得跟著呵呵一笑。

亂世當用重典,在社會秩序混亂、人心浮躁的時候,跟那些蠹蟲講規矩是行不通的。何況古代並不是法治社會,天子的詔令更在《漢律》之上,可以說只要皇帝願意,一封詔書就能將關中所有哄擡糧價的奸商以及背後的豪強抄家滅族。但任何時候又不能不講規矩,只要皇帝還想給世人展現一個正面、積極向上的天子形象,讓天下更多的士人對漢室依然抱有信心,他就不能做無故殺人的暴君。

賈詡也明白這個道理,不然他也不會被皇帝派來與麋竺、王絳等人一同商討,如何在不最大程度破壞規矩的情況下,平抑物價。

於是在皇帝的默許之下,麋竺以均輸監的名義給京兆尹各家豪商都發去了正式公文,好言奉勸以大局爲重,然而這份言辭毫無威脅力的公文在那些豪商的眼中,跟上百倍的暴利比起來簡直一文不值。事態依然在往既定的方向前行,除了杜氏等事先早被人知會提醒的豪強及時收手以外,其餘的豪強仍舊我行我素,更認爲朝廷色厲內荏,無奈其何。

麋竺最是明白商人的貪念與本性有多可憎,在發覺三輔糧價仍舊沒有起色以後,便放棄了‘禮’,讓手下暗中記住混雜在平民中大肆購買太倉糧的豪商,準備按照自己的方式動‘兵’了。

爲了方便聯繫合作,這些天賈詡與麋竺等人都待在太倉辦公。眼下正是黃昏時分,賈詡與麋竺退值以後共乘一車,沿著水深不足以浮舟的漕渠往城中走去,像是洞察了麋竺近日複雜的情緒,賈詡像是閒聊似的說道:“輸其土地所饒,均其所在時價。說起來,均輸監的職守與商賈其實並無相差之處,此地貨多而價賤,賤則買,他處貨少而價貴,貴則賣。只不過商賈是要藉此以牟私利,而均輸監卻是以此平萬物而利百姓。”

“想不到賈公于軍謀之外,對商賈行事也是如此精通。”麋竺微感訝異,他想了一想,禮貌的拱手,伸出左袖,以手指點著說道:“平準均輸,二者就如這織錦上的經緯,交錯密密,不可分離。自古豪商輕賈,積貨儲物,以待急時,急則物價騰躍,騰躍則商賈得利。賈人得利以後,又有更多的餘錢往復行事,或是下鄉採買閒田,經營三代,鄉里便又出豪強,在此期間,唯有百姓重苦矣。”

他意有所指,最後收袖嘆道:“所以朝廷平準均輸,是使民得其便,官得其利,而商賈無法暴斂民財,天下安定。”

賈詡順著麋竺的動作看向對方製作精美的衣袖,雖然兩人穿著的是同樣規制的官服,但兩者之間的身家,從衣服的布料、針腳就可以看出差距。賈詡的目光從對方柔滑似水的錦袖上輕輕掠過,面色不改,拊掌讚許說道:“麋君一席話,說盡了這百年間,天下豪強起家之故。”

豪強的興起往往是因爲土地兼併而獲得了大量的社會財富,當社會財富積累到一定程度後,就會以重金拜入大儒門下讀書,借大儒名望入仕;或是靠著自家在鄉里的勢力直接成爲縣吏、郡吏;更或者是以孝悌等行爲在當地初步獲得聲名,再與其他交好的豪強互相吹捧,入仕就輕而易舉了。

一旦入仕,所獲得的政治資源又會反哺豪強現有的勢力,這個時候的豪強就不會像最開始那樣毫無底線的盤剝,而是會研讀經學、搞敬愛鄉人那一套裝點門面。最後再憑藉個人的努力與歷史的機遇,一步步的將只覆蓋到本縣的影響力擴大到本郡、本州,乃至於完成從豪強到士族的質的飛躍。這種轉變往往需要幾代人的功夫,所以賈詡才只說了這一百年間,因爲現有的真正可以稱之爲士族的大姓,如弘農楊氏、扶風馬氏、汝南袁氏等,最遠在西漢的時候就已經是大族高門、最近也是在光武、孝明皇帝時期開始發展經營。

麋竺所說的並不是所有的豪強、士族都是因此而完成財富的原始積累,除了以兼併土地以外,還有憑藉軍功、封賞、或是因孝廉而直接入仕等種種途徑。當然,這些都不是最重要的,他只是想借由‘平準均輸’故意把這個世人都心照不宣的話題引申出來。

賈詡在略有顛簸的車中輕微晃動了下身子,頭也跟著點了一下,似是滿意的說道:“若是國家聽了這番話,何止是欣喜於色?”待看到麋竺疑惑的目光,賈詡解釋道:“如今天下紛擾,朝廷連年需興師於四方、戡平內亂,一旦用兵,便繞不開‘錢穀’二字。朝廷有荀君、不才等人蔘謀軍機;有蓋順、徐晃等人可堪前驅;又有趙公、楊公輔弼政事,明天子在上,爲今最缺的、也最不可少的,就是爲國家籌措錢穀的經濟之才。”

饒是多年養氣已使心性堅定、處變不驚,麋竺在聽到賈詡這一番話後仍舊是身體如受雷擊,呆愣著直視賈詡,就連呼吸都不由得粗重了:“這、賈公言重了。”他勉力保持著平靜,謙抑道:“竺才德鄙薄,何堪大用?”

“孝武皇帝有桑弘羊、孔僅、東郭咸陽等人計算天下用度,乃有朝廷府庫豐盈,以及北逐匈奴、南取百越的赫赫武功。”賈詡看向麋竺,此時這個淡然君子的心中有隻壓抑已久的野獸很快就要藏不住了。

他最後帶有蠱惑的語氣問道:“國家有心振作漢室、開創盛世、再效祖宗功業。竊觀麋君的家世,何嘗不是當年的桑氏、孔氏?平準均輸,無論是於國、於民、還是於己,都是功莫大焉。麋君若是不做一番實績,如何對得起國家重設均輸監的用意、以及對麋君的扶持?”

第一百三十四章 良家法相第一百章 碗轉麴塵第四百三十九章 攻敵之虛第三十一章 己飢己溺第九十二章 明光故址第一百五十一章 公不見吏第四百一十五章 主得其所第四十章 銜愆效命第七十五章 撰集經傳第四百零九章 先明法令第三十一章丨錢穀甲兵第二百七十四章 音聲同矣第四百九十一章 臨衝下戰第二百六十四章 局勢突然第二百七十一章 一時息慮第一百一十五章 重兵陳列第一百二十二章 他鄉遇貴第五百一十二章 浮光躍影第十九章 制勝之策第七十一章 可煩傳語第三百八十七章 知其勢乎第三百八十四章 語循循然第六十九章 願者上鉤第一百一十五章 重兵陳列第二十九章丨嶢柳青泥第九章 焉用彼相第四百八十九章 斬將卻敵第四百九十九章 歧路徒營第四百五十二章 合力堅持第九十六章 取士五科第二百二十四章 深心自許第四十八章 思精韻高第七十七章 雅歌投壺第六十一章丨羣虜寇攻第二百七十五章 喪去歸來第五百八十七章 轍亂旂靡第五百七十五章 抱殘守孤第三百二十三章 唯親是任第五百九十章 將軍棄鉞第三十七章 教於宗室第五百二十一章 剛而犯上第一百零五章 郡邸宿論第八十四章 事終有定第一百一十七章 隱憂未解第十四章 相爲建計第四百七十七章 兢惕在心第八十章丨軒波撼嶽第二百零四章 虎口奪食第五十二章 節用賦稅第三百一十二章 禮意殷勤第二十九章丨嶢柳青泥第七十九章 禍福同門第十三章 剖符寧境第二百零九章 停留枳道第五章丨昃晷忘餐第三十二章丨臣操權柄第一百一十八章 涑水解虞第五百四十八章 莫不有私第四十五章丨有失朕望第六章丨高廟罪已第四百三十八章 顯揚激怒第一百六十一章 心瘁難爲第四十九章 絃歌如訴第六十九章 私心雜念第六十三章 未過其譽第六十章 短兵相接第六十二章丨畢力平險第三百八十二章 醒悟方遲第三百二十九章 絕義安後第八十二章丨五刑之屬第五十四章 陳事於庭第三百三十六章 己飢己溺第五百零七章 戰不料己第一百六十二章 衣冠梟獍第二百三十九章 偏將涉巴第八章丨所薦得人第四百六十九章 事暫寢之第三百七十三章 議論流泉第九十二章丨拔刀相向第一百三十四章 良家法相第七十三章 有備無患第四十三章丨夜分乃寐第五十四章丨以結同好第五百二十八章 華陽道上第五百二十章 何以足貴第一百二十二章 東海喬木第四十四章 庶官乃和第四百六十九章 事暫寢之第四十五章 千里之堤第一百五十三章 親以身踐第三十八章丨啖人賊衆第一章丨興亡遠鑑第六十六章 戶隱田窮第十五章丨趨於歧途第一百零五章 火傘高張第四十八章丨豎子與謀第三百六十九章 懷瑾握瑜第三百七十章 樹下班荊第三百五十章 量定準繩第三十八章丨柏梁臺上
第一百三十四章 良家法相第一百章 碗轉麴塵第四百三十九章 攻敵之虛第三十一章 己飢己溺第九十二章 明光故址第一百五十一章 公不見吏第四百一十五章 主得其所第四十章 銜愆效命第七十五章 撰集經傳第四百零九章 先明法令第三十一章丨錢穀甲兵第二百七十四章 音聲同矣第四百九十一章 臨衝下戰第二百六十四章 局勢突然第二百七十一章 一時息慮第一百一十五章 重兵陳列第一百二十二章 他鄉遇貴第五百一十二章 浮光躍影第十九章 制勝之策第七十一章 可煩傳語第三百八十七章 知其勢乎第三百八十四章 語循循然第六十九章 願者上鉤第一百一十五章 重兵陳列第二十九章丨嶢柳青泥第九章 焉用彼相第四百八十九章 斬將卻敵第四百九十九章 歧路徒營第四百五十二章 合力堅持第九十六章 取士五科第二百二十四章 深心自許第四十八章 思精韻高第七十七章 雅歌投壺第六十一章丨羣虜寇攻第二百七十五章 喪去歸來第五百八十七章 轍亂旂靡第五百七十五章 抱殘守孤第三百二十三章 唯親是任第五百九十章 將軍棄鉞第三十七章 教於宗室第五百二十一章 剛而犯上第一百零五章 郡邸宿論第八十四章 事終有定第一百一十七章 隱憂未解第十四章 相爲建計第四百七十七章 兢惕在心第八十章丨軒波撼嶽第二百零四章 虎口奪食第五十二章 節用賦稅第三百一十二章 禮意殷勤第二十九章丨嶢柳青泥第七十九章 禍福同門第十三章 剖符寧境第二百零九章 停留枳道第五章丨昃晷忘餐第三十二章丨臣操權柄第一百一十八章 涑水解虞第五百四十八章 莫不有私第四十五章丨有失朕望第六章丨高廟罪已第四百三十八章 顯揚激怒第一百六十一章 心瘁難爲第四十九章 絃歌如訴第六十九章 私心雜念第六十三章 未過其譽第六十章 短兵相接第六十二章丨畢力平險第三百八十二章 醒悟方遲第三百二十九章 絕義安後第八十二章丨五刑之屬第五十四章 陳事於庭第三百三十六章 己飢己溺第五百零七章 戰不料己第一百六十二章 衣冠梟獍第二百三十九章 偏將涉巴第八章丨所薦得人第四百六十九章 事暫寢之第三百七十三章 議論流泉第九十二章丨拔刀相向第一百三十四章 良家法相第七十三章 有備無患第四十三章丨夜分乃寐第五十四章丨以結同好第五百二十八章 華陽道上第五百二十章 何以足貴第一百二十二章 東海喬木第四十四章 庶官乃和第四百六十九章 事暫寢之第四十五章 千里之堤第一百五十三章 親以身踐第三十八章丨啖人賊衆第一章丨興亡遠鑑第六十六章 戶隱田窮第十五章丨趨於歧途第一百零五章 火傘高張第四十八章丨豎子與謀第三百六十九章 懷瑾握瑜第三百七十章 樹下班荊第三百五十章 量定準繩第三十八章丨柏梁臺上
主站蜘蛛池模板: 尼木县| 云林县| 商南县| 息烽县| 青州市| 孟连| 清丰县| 朝阳市| 麻阳| 巢湖市| 简阳市| 青铜峡市| 黑龙江省| 茌平县| 芒康县| 凉山| 阳原县| 象山县| 桂林市| 惠来县| 贺州市| 遂平县| 美姑县| 大渡口区| 弥渡县| 清远市| 南澳县| 白河县| 卓资县| 林西县| 天镇县| 贵德县| 宝兴县| 衢州市| 油尖旺区| 巩留县| 城口县| 滦平县| 祁阳县| 法库县| 隆化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