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四百零九章 先明法令

“兵以何勝?對曰:以治爲勝。”————————【吳子兵法】

過了三日,皇帝特詔承明殿,命司徒黃琬、司空趙溫、太尉董承等大臣集中聽取少府、大司農等職司關於本年的財政收支,在得知中央朝廷今年的預算開支收入之後,又提前開啓了建安二年的上計,預備統計司隸、幷州、益州等地的錢糧。

如今還沒到年底,旱蝗的餘波剛剛消弭,皇帝就急著統計各地的錢糧賦稅,加之近來愈加頻繁的南北軍操練,久經事故的衆多朝臣心中都有了一個共同的想法。

皇帝也沒有讓他們揣測多久,在得知朝廷府庫比之正常年月不增不減後,大大獎賞了張昶、糜竺等一干經濟之臣,並隨之下詔,要朝廷厲兵秣馬,約以明年春末夏初,率大軍出兵關東,興復天下。

朝廷自董卓遷都以來,偏安數年,眼看著大漢江山四處烽火,遍地干戈,有志之士無不期待明主奮發,再度中興。如今好不容易見到皇帝接連平定益州、幷州之亂,終於等到了預備東出函谷的詔書,朝野上下立時振奮了起來。面對這等境況,皇帝反倒心境平和,正常的召見了承明殿諸多大臣,意欲統一主要人物的意見,商議機密。

“事權歸一,威令易行。”皇帝斜坐在榻上,一隻手臂倚靠著憑幾,一手放在腿上,語氣輕鬆的說道:“無論是朝廷,抑或是地方郡縣,都需要明白職分,各有所司,如此,方能事半功倍,成就大事。經國如此,治軍亦然,現南北軍內有教化之官、有退伍之制、有資軍之司、有屯田之備,而上至朝廷,卻無總掌。時日曆久,終歸不妥,又是東征的緊要關頭,故而今日就要與諸公定下議論。”

話音一畢,趙溫便應聲說道:“陛下所言甚是在理,若無總掌,譬如郡縣有吏曹而朝廷無吏部,終難獲朝廷調度全局之效,陛下新政之功,也將難以傳繼。”

有他帶頭附和,太尉董承、司徒黃琬這一衆人等也罕見的達成意見一致,黃琬直言道:“治國以審慎爲要,如烹小鮮,時時調理精微。陛下於軍制改動一事,向來謹慎,從不大動刀斧,如今南北軍能有如此精兵氣象,皆賴陛下所定新制。如今若要推之於上、施之於廣,該有何章程,還請陛下睿鑑。”

爲了留出可供商榷的空間,董承雖沒有將話說得那麼直白,但也是贊同的意思。他們幾個在朝堂經歷了太多事務,尤其是皇帝一連串的招數,與其每次等到自己蹦出來指點,又被皇帝辯駁,倒不如靜待皇帝給出明確的指示,然後據此商討利弊。

這是君臣之間用了很長一段時間,甚至付出了幾位宰輔大臣的政治生命而產生的相處默契。

就連侍中荀攸也跟著後頭附和,說了段很有指向性的話:“凡兵,制必先定,制先定則士不亂,士不亂則刑乃明。今之兵制,需令三軍指使若一人,上下協力,知攻之何所從、退之爲何守。如今議訂兵制,必要使之運行完備無錯,杜絕再有如董卓以邊兵亂中樞之事纔好。”

面對衆人的迎合表現,皇帝既是預見、同時也是樂見於此,對於現今的中樞大臣,他沒有多餘的要求,只要足夠忠心、足夠聰明、並善於蕭規曹隨,堅決貫徹執行自己的政治意識就好了,至於有沒有非常出色的才幹爲他在治國理政上進行創新,這並不是很重要。

於是他苦笑道:“你們這是將難題拋給了我啊。”

明知這是玩笑話,衆人仍皆稱不敢。

客套幾句後,皇帝收斂了神色,斜靠著的坐姿也主動端正了起來,猶如一隻慵懶的老虎忽然在青石上圓睜雙目,流露出懾人的威勢。

“我自親政伊始,整頓南北軍之後,第一件做的,就是屯田。這件事——”皇帝拉長了語調,看了看董承、黃琬、楊琦幾個說道:“諸公都是經歷過的,當時也是爲此清查了數萬頃上林田地與荒地,募集了數萬戶流民屯田安業。如今民屯、軍屯分佈關中、幷州、隴上諸地,豐年得谷二三百萬斛,即是荒年,亦能集結人力抗災,資糧百萬。”

屯田制的好處與妙用,在頭一年的時候朝臣們就知道了,不僅能消除流民的不安定因素,而且能迅速恢復生產,減少軍隊糧草的壓力。除了其中皇帝爲了提供足夠的田地,不惜任由董承初步清丈上林田地、並抄沒河東叛亂豪強田宅的舉措激烈了些以外,餘者皆於國有利。

尤其是董承,他甚至將此視爲是自己入朝以後幹成了第一件大事,大幅的點著頭,深以爲然的樣子。

“屯田之制,皆賴國家睿思遠鑑。家兄當日有幸參與其間,曾屢次提及、歎服,道朝廷若早有此議,何至於天下各州,任由流民遍野、聚結成賊,而無有措置?”趙溫當時還不是三公,此時便特意提起了亡兄趙謙,只是這番話純粹是阿諛,絲毫沒有考慮實際。孝靈皇帝時,就是因爲土地兼併嚴重,所以才導致流民背井離鄉,而屯田連基本的田地都提供不了,又談何藉此安民?

黃琬、楊琦也想到了這一層,心中感慨,若非關中連年遭遇羌人寇亂,百姓散失;皇帝又屢加清丈、墾闢,朝廷又哪來的閒田安置流民?到底還是皇帝得天不棄,又智計過人的緣故啊。

“民屯一事,下有郡縣農曹掾,上有大司農、勸農令,可謂事權一統,勿用變易。而軍屯唯有各典農郎將、校尉等官集結屯兵,如今在其上,也得有個統籌調度的纔是。”皇帝竟是沒有理會衆人默然的神色,顯然是不欲追悔過往,他徑直說著。

趙溫自知言論欠妥,急忙拱手補救道:“唯,愚臣淺見,軍屯一事,關係甚大,還是交由太尉董公總掌最好。”

董承吃了一驚,立即推脫道:“臣以爲不可,當初孝成皇帝特置尚書郎一人,主戶口墾田。既有前例可循,今又有兵部閒置,何不援引?”

第十章 設師於雒第一百七十一章 用兵進取第二百零七章第一百零七章 算前思後第二百五十八章 利行規則第四十四章 欲薦州郡第三百一十七章 脅肩低首第五章丨昃晷忘餐第八十一章 當防隳壞第七十九章 室家欲靜第十一章 奮勇爭先第五十五章丨言中事隱第九十九章 簪纓子弟第一百二十四章 用人疑人第五十六章 周密溫樹第一百章 碗轉麴塵第五十七章丨良將所歸第八十八章 豪氣崢嶸第一百七十四章 山霧迷茫第五百八十章 如鳥之集第一百四十一章 烽舉燧燔第五百四十八章 莫不有私第一百九十二章 導引禽戲第四百五十四章 江洲棲隱第三百零八章 夜傳擊柝第九十章 好不廢過第四十四章 欲薦州郡第三百九十三章 散若鳥獸第一百三十一章 君急我憂第十五章丨夜見中臺第五十六章丨白龍魚服第十五章丨趨於歧途第四百一十三章 悉分兵柄第六十三章 審知彼己第四百九十二章 急轉直下第四十八章丨豎子與謀第四十二章 訪求故老第二百五十六章 暑傷三伏第四十九章 人侍帷幄第五百二十三章 假以調和第一百零三章 祊亭失命第八十三章丨連根拔起第四百九十一章 臨衝下戰第四十四章 庶官乃和第一百四十二章 乘勝討逆第五百六十二章 窺兵圖計第六十六章 功利之習第三百四十一章 承負厄會第二百六十五章 同爲貴姓第三十章 良工苦心第一百三十一章 君急我憂第八十二章 何以自新第三百零一章 茫茫山路第三十一章 己飢己溺第四百五十九章 時否俗薄第二百八十二章 輕重之擊第十五章 溫生絕裾第六十六章丨女之耽兮第一百零七章 道破廟算第四十八章 蟠桃俗李第五十三章 控馭撫綏第一百一十六章 堅不可摧第五百三十九章 讞不得實第三百六十四章 迎難而上第三百零八章 夜傳擊柝第五百二十章 何以足貴第五百五十一章 勇怯勢也第五百七十三章 旋至輒興第四百五十二章 合力堅持第八十七章 萍水相逢第七十章 披香暖風第一百三十二章 名動人心第七十三章 憑幾細語第四十三章丨夜分乃寐第七十一章 復升臺榭第二百八十六章 咎當在此第一百章丨開門揖盜第六十三章 未過其譽第一百八十六章 水則畢露第一百八十九章 香草藏衣第九十一章 聲色顯露第四百三十三章 葦中雙禽第七十三章 有備無患第三十五章丨詔旨奪權第一百三十章 殉身守義第四十三章丨夜分乃寐第五百一十七章 弩箭離弦第十八章 興師問罪第五百八十九章 事所難逃第四百九十二章 急轉直下第二百六十三章 黃雀在後第五百四十五章 聲勢促起第四百九十章 未明細故第七十五章 遺學偉跡第二百零九章 停留枳道第九十六章 費力勞心第二百七十八章 姑免修德第一百零八章 乘輿蕩盡第六十八章 響我明德第四十章丨曲突徙薪
第十章 設師於雒第一百七十一章 用兵進取第二百零七章第一百零七章 算前思後第二百五十八章 利行規則第四十四章 欲薦州郡第三百一十七章 脅肩低首第五章丨昃晷忘餐第八十一章 當防隳壞第七十九章 室家欲靜第十一章 奮勇爭先第五十五章丨言中事隱第九十九章 簪纓子弟第一百二十四章 用人疑人第五十六章 周密溫樹第一百章 碗轉麴塵第五十七章丨良將所歸第八十八章 豪氣崢嶸第一百七十四章 山霧迷茫第五百八十章 如鳥之集第一百四十一章 烽舉燧燔第五百四十八章 莫不有私第一百九十二章 導引禽戲第四百五十四章 江洲棲隱第三百零八章 夜傳擊柝第九十章 好不廢過第四十四章 欲薦州郡第三百九十三章 散若鳥獸第一百三十一章 君急我憂第十五章丨夜見中臺第五十六章丨白龍魚服第十五章丨趨於歧途第四百一十三章 悉分兵柄第六十三章 審知彼己第四百九十二章 急轉直下第四十八章丨豎子與謀第四十二章 訪求故老第二百五十六章 暑傷三伏第四十九章 人侍帷幄第五百二十三章 假以調和第一百零三章 祊亭失命第八十三章丨連根拔起第四百九十一章 臨衝下戰第四十四章 庶官乃和第一百四十二章 乘勝討逆第五百六十二章 窺兵圖計第六十六章 功利之習第三百四十一章 承負厄會第二百六十五章 同爲貴姓第三十章 良工苦心第一百三十一章 君急我憂第八十二章 何以自新第三百零一章 茫茫山路第三十一章 己飢己溺第四百五十九章 時否俗薄第二百八十二章 輕重之擊第十五章 溫生絕裾第六十六章丨女之耽兮第一百零七章 道破廟算第四十八章 蟠桃俗李第五十三章 控馭撫綏第一百一十六章 堅不可摧第五百三十九章 讞不得實第三百六十四章 迎難而上第三百零八章 夜傳擊柝第五百二十章 何以足貴第五百五十一章 勇怯勢也第五百七十三章 旋至輒興第四百五十二章 合力堅持第八十七章 萍水相逢第七十章 披香暖風第一百三十二章 名動人心第七十三章 憑幾細語第四十三章丨夜分乃寐第七十一章 復升臺榭第二百八十六章 咎當在此第一百章丨開門揖盜第六十三章 未過其譽第一百八十六章 水則畢露第一百八十九章 香草藏衣第九十一章 聲色顯露第四百三十三章 葦中雙禽第七十三章 有備無患第三十五章丨詔旨奪權第一百三十章 殉身守義第四十三章丨夜分乃寐第五百一十七章 弩箭離弦第十八章 興師問罪第五百八十九章 事所難逃第四百九十二章 急轉直下第二百六十三章 黃雀在後第五百四十五章 聲勢促起第四百九十章 未明細故第七十五章 遺學偉跡第二百零九章 停留枳道第九十六章 費力勞心第二百七十八章 姑免修德第一百零八章 乘輿蕩盡第六十八章 響我明德第四十章丨曲突徙薪
主站蜘蛛池模板: 遵化市| 光泽县| 旬阳县| 石景山区| 南涧| 曲靖市| 会同县| 朝阳县| 双桥区| 怀来县| 渝北区| 东乌珠穆沁旗| 农安县| 招远市| 漾濞| 汕头市| 铁岭市| 咸丰县| 鹤庆县| 奉贤区| 石棉县| 清苑县| 南康市| 武宁县| 明水县| 右玉县| 双辽市| 莎车县| 丽江市| 沾益县| 华蓥市| 夏河县| 贡觉县| 佛山市| 阿拉善左旗| 瑞金市| 张北县| 沾益县| 娄底市| 颍上县| 和田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