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五十三章 控馭撫綏

“自古帝王臨御天下,皆中國居內以制夷狄,夷狄居外以奉中國。”————————【奉天討元北伐檄文】

未央宮,白虎殿。

白虎殿除了偶爾用來召見直言之士,以詢國策以外,還有朝廷官方接見外來的異族酋長、番邦使者的功能。孝成皇帝時匈奴單于來朝,也是在此引見。爲了表現漢室威嚴,起到震懾異族的用意,白虎殿建造得異常莊嚴冷峻,渾然不似宣室等殿的古樸大方、以及掖庭椒房的富麗堂皇。

右賢王去卑是第一次堂而皇之的出現在漢家雄偉的白虎殿中,大庭廣衆之下,爲衆多人矚目。他以前在面對老單于羌渠時都不是如何畏懼,現在被御座上的年輕天子用眼神淡淡一瞥,就禁不住手在袖子中微微打起顫來。

他安慰自己,反正這些天不僅是他,就連猛孫都被他關在家裡,大門不出二門不邁,可謂是謹小慎微到了極致,自詡沒有留下任何把柄,此時正當朝廷接見朝使、舉辦大朝之際,皇帝犯不著來找他的麻煩。

難道是自己上的奏疏?可見皇帝冷漠的臉色,也不像是允準的樣子。

去卑想了半天終是不得其法,他咬咬牙再度跪伏在地上,沉聲說道:“敢問陛下,不知喚敝人來此,所爲何事?”

皇帝沒有答話,只看了劉虞一眼,示意讓劉虞主持,畢竟劉虞不日要趕赴幷州,得事先親自與去卑做好溝通。

劉虞也不辭讓,淡淡開口,莫名其妙的說道:“你漢話說得很好。”

“謹謝劉公誇讚。”去卑擡眼看向樣貌清癯的劉虞,小心答道:“敝人族中向來仰慕漢家風俗,自單于至王、侯,皆會說漢話、知漢禮。”

劉虞擺了擺手,指著一邊的席位說道:“右賢王請。”

去卑依言道謝,然後接席就座,這一起一坐,果然符合相應的禮制。

“爾既有傾慕漢家之心,朝廷也無阻拒上進之意,陛下方纔已經準許,等來年開春之後,便特使猛孫入太學。”

劉虞剛一說完,去卑便立即跪伏道:“敝臣叩謝陛下!犬子無才,能入太學,皆賴陛下之恩!”

皇帝渾不在意的擺擺手,示意他起身,只聽劉虞繼續說道:“猛孫既有去處,卻不知右賢王欲往何處去?”

“這……”去卑有些猶疑,他不知道對方這話裡面是不是暗藏著機關,出於謹慎,他老練的說道:“匈奴乃漢之番邦,世爲甥舅,敝臣自當供爲朝廷前驅,侍從陛下左右。”

這話也就劉和在一旁悄然點頭,暗自稱是,至於其他人,根本沒有將此放在心裡去。

皇帝瞧了劉和老實的模樣,又瞧了瞧厚道又不失精明的劉虞,忍不住在心裡嘆了口氣。

劉虞顯然是不信的,他接著說道:“真是如此?時近年關,你離開單于庭也有數年之久,難道就不想回去麼?”

說到這裡,去卑突然兩眼一紅,一個魁梧的漢子說哭就哭:“國中屢遭兵亂,族人手足殘殺,敝臣每每思之,未有不痛心生恨,欲回鄉安靜部衆,整肅王庭,爲朝廷守衛邊鄙之意!只可惜敝臣無能,自身尚且難以保全,何況其他?”

話還沒說完,去卑便在地上哭了起來,像是思念故國、又像是勾起了自身的遭遇,情真意切,言語懇摯,讓衆人不由得動容。

劉虞本來想深入淺出、用話語逐漸引導去卑臣服,沒想到被去卑突如其來的打亂了節奏,竟不知是順著去卑的話去安慰他,還是繼續說下去。

皇帝看不下去了,他冷聲說道:“右賢王。”

這聲音倒也不大,卻清清楚楚的落在去卑的耳中,他立即停止了哭訴,哽咽道:“敝臣在。”

去卑本以爲皇帝就此寬慰他,說不準還會讓他回去,沒想到皇帝接下來的這話讓他如遭雷霆——

“你想做單于麼?”

去卑登時被嚇白了臉,他對皇帝強笑道:“敝臣並非先單于嫡系,是單于之臣……”

“我是問你想不想。”皇帝語氣有些不耐,聲音愈發冷了起來。

“敝、敝臣,敝臣不敢……”說完,去卑便驚懼似得將頭深深的低了下去。

他這話說的很有意思,是不敢,而不是不想。

皇帝從席上起身,緩緩踱著步,說道:“你曾祖尸利,曾爲單于手下谷蠡王,此乃親屬之爵。你出身的獨孤部是匈奴諸部之中,最爲尊貴的一支,如今南匈奴單于之位空懸已久,正該有人帶領混亂的匈奴部族,另擇一片安靜之地。你以爲呢?”

“唯。”去卑擡起頭,不提防目光與皇帝突然相撞,又立即將頭低了下去:“如今左賢王尚在,此乃老單于之子……”

皇帝走到去卑身前,細細打量著對方,只見去卑身形高大,即便跪伏在地上,也宛如一隻趴伏的巨獸。只是這隻巨獸正老老實實的跪伏在皇帝身前發抖打顫,這讓皇帝心裡略微有些得意:“於夫羅縱兵不法,劫掠我漢室百姓,行跡與賊寇無異,如何能替朝廷統御匈奴、擔起單于之位?”

去卑心中突突的亂跳,此時他早已不復之前的驚慌失措,而是一種前所未有的興奮充斥在他胸臆之間。

單于這個稱號創始於他的祖宗頭曼單于,是匈奴人對他們部落聯盟首領的專稱,意爲如天一樣廣大。受此尊號者,無不是受各部尊奉、統御各部,凌駕於千萬人之上。直到南匈奴歸附漢室,不再有往日草原霸主的榮光,就連單于之位都得由漢室欽賜封賞纔算作數。

即便如此,單于也依然是一個讓無數匈奴貴族既敬畏又嚮往的稱號

如今這個機會就在眼前,去卑也並不愚笨,豈能就此錯過?

“敝臣匈奴右賢王欒提去卑,願爲大漢皇帝陛下效死命,子子孫孫,供牛馬奔走!”

“善。”皇帝滿意的笑了,轉身走回御座,站立著說道:“這纔是我大漢的好臣屬,你暫爲南匈奴監國,且隨劉公回幷州,爲朝廷招徠南匈奴親善朝廷的部族,等時機一到,你便是新的南匈奴單于。”

去卑大聲答道:“敝臣謹諾,此行必將全力與劉公招遠親近,使匈奴歸附朝廷。”

“在此之前,我要與你約法三章。”

皇帝這是要提條件了,去卑也知道自己不會那麼輕易的就獲得單于的位置,立即答道:“請陛下明示!”

“一、所有部落,願歸我者,必以漢家子民待之;不願歸我,且敢犯我子民者,雖遠雖強,勢必誅之!二、歸附部族分爲五部,由朝廷擇地使其居,揀選精壯爲兵,設五都尉,司馬等職,供護匈奴中郎將驅使,不得有少許違逆;三、諸部落編戶齊民,改貢爲賦。朝廷分賜官爵,世襲不替,羌胡才俊須入太學,量才授職。”

去卑心情澎湃,激動之下,只稍微想了想這三個條件,一時並未發覺有什麼不利的地方。

第一點是必然的要求,至於遣派貴族子弟入太學,是給朝廷當質子,這也是題中應有之意,容不得他拒絕。就連在他視爲關鍵之處的派精壯充軍,只要五都尉都是匈奴人,也不怕被漢人搶奪了兵權。

想清楚了之後,去卑再度伏地稽首,擲地有聲,恭敬的說道:“敝臣謹諾!”

第九十二章丨拔刀相向第三百八十七章 知其勢乎第一百零一章 臺閣生風第四百四十六章 堂下鬆柞第一百五十三章 親以身踐第四十五章丨有失朕望第二百八十七章 預作打算第二十三章 便起告陳第一百零六章 癰疽疔癤第四十九章 姑置勿問第四百五十三章 豪家爭獻第九十章 好不廢過第四十六章丨各取所需第三百三十九章 殃必及身第八十三章 設心積慮第四百七十八章 且有大覺第一百章丨開門揖盜第三十五章丨詔旨奪權第一百四十二章 乘勝討逆第九十一章丨磐石生紋第九章丨未雨綢繆第一百三十六章 機不可失第五十三章 何算其人第九十四章 近而間親第一百一十五章 措置剩員第二百四十九章 其敢憚勤第五百零九章 作計自量第五百二十章 何以足貴第二十七章 暫息於事第一章 畫沙壘土第三百三十七章 向火微炙第九章 合縱連橫第五十八章 哀矜勿喜第三十五章 務以政寬第二百三十章 真相大白第九章丨青牛先生第三百三十一章 鬱郁繁森第二百八十九章 難自爲謀第四百七十五章 別無擇行第八十六章丨按兵不動第十一章 毋爲啓釁第五十一章 緣定珠結第二十六章丨別有所圖第八章丨所薦得人第九十四章 錢穀本末第五百九十章 將軍棄鉞第二十七章 決機省闥第一百五十三章 親以身踐第五百五十九章 勝負難測第五百三十章 言之甚殷第五百五十二章 將銳分兵第二百五十二章 孰以顯廉第三十六章 趨庭之下第五百三十六章 利慾薰心第五百一十一章 樓船燈火第九章 合縱連橫第二百九十五章 先登結陳第八十章 翻覆靡定第三百九十二章 惘至棄命第八十三章 人心叵測第七十八章 傳續之典第一百九十六章 兄弟既翕第一零八章丨哀歌路難第九十八章 昌濰原平第七十八章 金蘭若契第一百五十八章 源水渠清第四百八十八章 井管拘墟第四百二十三章 孤驂單行第五百五十八章 巧敵應戰第五十二章 隨人作計第五百四十三章 存心接近第四十二章丨軍容觀盛第六十二章 馳高鶩遠第三百八十五章 看風駛篷第二百章 喪將失恃第一百零八章 乘輿蕩盡第五十四章 陳事於庭第二十四章 強詞奪理第五十九章 夏陽扶荔第八章 杜漸防萌第三百七十六章 計出無聊第九十一章 逮下無疾第七十九章 名動人心第五百四十五章 聲勢促起第三百三十九章 殃必及身第四百四十章 窮矣困獸第六十二章 苞筍落籜第三百五十五章 漫漫林道第一百二十一章 雲集仰望第三百六十二章 不自相信第六十七章 遭際險釁第四百五十七章 輕率難知第二百六十二章 忤違將令第十五章丨夜見中臺第六十章 器以悅上第四百六十三章 謀從此始第一百二十二章 東海喬木第二百零四章 虎口奪食第四十一章丨寒宵獨坐第二十八章丨議徵白波
第九十二章丨拔刀相向第三百八十七章 知其勢乎第一百零一章 臺閣生風第四百四十六章 堂下鬆柞第一百五十三章 親以身踐第四十五章丨有失朕望第二百八十七章 預作打算第二十三章 便起告陳第一百零六章 癰疽疔癤第四十九章 姑置勿問第四百五十三章 豪家爭獻第九十章 好不廢過第四十六章丨各取所需第三百三十九章 殃必及身第八十三章 設心積慮第四百七十八章 且有大覺第一百章丨開門揖盜第三十五章丨詔旨奪權第一百四十二章 乘勝討逆第九十一章丨磐石生紋第九章丨未雨綢繆第一百三十六章 機不可失第五十三章 何算其人第九十四章 近而間親第一百一十五章 措置剩員第二百四十九章 其敢憚勤第五百零九章 作計自量第五百二十章 何以足貴第二十七章 暫息於事第一章 畫沙壘土第三百三十七章 向火微炙第九章 合縱連橫第五十八章 哀矜勿喜第三十五章 務以政寬第二百三十章 真相大白第九章丨青牛先生第三百三十一章 鬱郁繁森第二百八十九章 難自爲謀第四百七十五章 別無擇行第八十六章丨按兵不動第十一章 毋爲啓釁第五十一章 緣定珠結第二十六章丨別有所圖第八章丨所薦得人第九十四章 錢穀本末第五百九十章 將軍棄鉞第二十七章 決機省闥第一百五十三章 親以身踐第五百五十九章 勝負難測第五百三十章 言之甚殷第五百五十二章 將銳分兵第二百五十二章 孰以顯廉第三十六章 趨庭之下第五百三十六章 利慾薰心第五百一十一章 樓船燈火第九章 合縱連橫第二百九十五章 先登結陳第八十章 翻覆靡定第三百九十二章 惘至棄命第八十三章 人心叵測第七十八章 傳續之典第一百九十六章 兄弟既翕第一零八章丨哀歌路難第九十八章 昌濰原平第七十八章 金蘭若契第一百五十八章 源水渠清第四百八十八章 井管拘墟第四百二十三章 孤驂單行第五百五十八章 巧敵應戰第五十二章 隨人作計第五百四十三章 存心接近第四十二章丨軍容觀盛第六十二章 馳高鶩遠第三百八十五章 看風駛篷第二百章 喪將失恃第一百零八章 乘輿蕩盡第五十四章 陳事於庭第二十四章 強詞奪理第五十九章 夏陽扶荔第八章 杜漸防萌第三百七十六章 計出無聊第九十一章 逮下無疾第七十九章 名動人心第五百四十五章 聲勢促起第三百三十九章 殃必及身第四百四十章 窮矣困獸第六十二章 苞筍落籜第三百五十五章 漫漫林道第一百二十一章 雲集仰望第三百六十二章 不自相信第六十七章 遭際險釁第四百五十七章 輕率難知第二百六十二章 忤違將令第十五章丨夜見中臺第六十章 器以悅上第四百六十三章 謀從此始第一百二十二章 東海喬木第二百零四章 虎口奪食第四十一章丨寒宵獨坐第二十八章丨議徵白波
主站蜘蛛池模板: 黄大仙区| 长兴县| 德惠市| 武平县| 西昌市| 克山县| 靖江市| 屯门区| 濮阳县| 盘锦市| 钦州市| 乌恰县| 桓台县| 达孜县| 新干县| 康平县| 泰兴市| 革吉县| 鄄城县| 仪陇县| 武穴市| 南昌县| 德州市| 古田县| 江安县| 沧源| 武隆县| 马公市| 柳河县| 大新县| 富平县| 肇源县| 长宁区| 敖汉旗| 安化县| 门头沟区| 新兴县| 辉南县| 剑川县| 宝兴县| 海口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