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二百五十六章 暑傷三伏

“上無纖雲,下無微風。扶桑赩其增焚,天氣曄其南升。。”————————【大暑賦】

要打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爭,首先就得知己知彼,王絳心裡有數,正準備開口回答,卻見外面急衝衝的跑來幾個人。三人定睛一看,原來是王絳的屬下太倉丞,那人對王絳、麋竺等人深深一揖,匆匆言道:“不好了,安門外出人命了!”

王絳等人嚇了一跳,太倉就在安門附近,而最近長安令王凌正與侍御史侯汶在城內外搭棚施粥,導致城門附近聚集了許多沒飯吃的災民。此次若是安門附近生了民亂,太倉將會是首當其衝,王絳越想越是心驚膽戰,連聲問道“怎麼回事?好端端的如何會出了人命?”

“那些流民餓瘋了,聽不進勸導,見著有粥吃就都衝上去搶,等搶到了一碗粥又嫌粥水寡淡。幾個狠得砸碗鬧了起來,城門候帶人趕去喝止,兩邊人就打了起來,有四五個流民不知是被打死還是被踩死,屍體就那麼倒在地上。”太倉丞也是碰巧聽到安門哪裡的動靜,前去看了幾眼實況,一副後怕的樣子:“如今災民越聚越多,若不趕緊制止,恐怕要出大事!”

見對方擔心受怕的樣子,王絳一時也沒了主見,慌然道:“快、快去尋北部尉!”

此刻他腦海中第一個想到的竟然是秦誼,這讓麋竺感到有些奇異,忍不住看了王絳一眼。心中某個念頭一閃而過,隨即不假思索的喝止道:“一個小小的北部尉,尋他管什麼用!”

王絳一時語塞,緊閉著嘴脣,灰黑色的鬍鬚不住地抖動著,兩眼緊盯著麋竺,只盼對方能拿個主意來。麋竺這時還算冷靜,他們家當年沒少在災年的時候施捨災民,這種分粥不均的事情他在東海國的時候就見得多了。只是那個時候關東正處多事之秋、流民中未嘗沒有摻雜著圖謀不軌的奸人,而如今在關中安定情況下,卻偏是重蹈往昔故事。

麋竺忍不住嘀咕了一聲:“真是事出反常……”說著便對早已手扶劍柄待命的鮑出吩咐道:“去找城門校尉,請伏公來安撫局面。再知會執金吾司馬公,請他整頓緹騎,預備不測!”

安門外的一場騷亂規模不大,甚至用不著等到執金吾司馬防出手,很快就被城門校尉伏完鎮壓了下去。雖然之後的形勢仍舊保持安穩,但這件事依然給朝廷君臣敲響了警鐘。

等到翌日中午,皇帝在清涼殿剛用完一碗清粥鹽菜,廷尉法衍就一邊咳著一邊來到殿下請見。在殿中,他把昨日抓獲的鬧事黔首的供詞簡明扼要的對皇帝說了一遍,原來這夥流民大抵來自長安附近的杜陵、霸陵,背後也沒什麼人指使,就是所在縣邑出於種種原因不肯發糧賑濟,又聽說長安有粥棚,這才成羣搭夥,結伴而來。

那天正好氣候炎熱,帶頭的幾個人又是長途跋涉,飢渴難耐,心裡早就有了一團燥火。等到了安門外見到施捨的粥水與預期形成了極大落差,煩躁氣惱的情緒一下子如滾水沸騰起來,這才釀成那場騷亂。

一聽說此時發於偶然,皇帝挑了挑眉,繼續問道:“那昨日死的是守城的兵士還是流民?”

法衍這幾日總覺得喉頭乾燥,像是旱了多年的地,灌多少水都不管用。又像是有塊老痰,卡在喉頭不上不下,讓人難受至極,照平日他得咳上好一會才能消停。但此番在御前,他不敢失禮,只好費了全身的勁,方纔將咳嗽的慾望給生生壓了下去:“死了四個,全是被踩死的流民,還有一個以爲是死了,其實是被踩斷了腿,這才倒在地上。”

看皇帝面色不虞,法衍又補充了一句,說道:“昨日查探時,確實是當場死了四人。但後來又死了一個城門兵,他是被人推搡、半邊身倒進一釜滾粥裡,皮肉被燙得不成樣子,熬到半夜裡就死了。”

然後,法衍接著又向皇帝說了一遍原委。

“民生多艱吶!”皇帝這才嘆了一聲,他看到法衍想咳嗽又不敢,憋得臉色漲紅,於是很體貼的說道:“暑熱易病,法公身子不甚康健,要多當心纔是。好在我近來常讓太官將綠豆熬製成湯,身燥心熱時喝一碗,可解暑熱煩渴。穆順,去帶廷尉到偏殿休息,再使人去一趟承明殿。”

皇帝喜歡琢磨飲食,以滿足口舌之慾,這兩年光是從宮中流傳出去的新式食品就層出不窮,更別說專司御膳的太官署內不斷更新、增厚的食譜了。

法衍知道皇帝是怕他在御前喝不下去,感激的謝了恩,這才小聲咳嗽著走出殿去。

小黃門穆順將法衍送到偏殿之後很快又走了回來,作爲此時站在平準監背後的掌權人,他安靜的站在皇帝身邊,等著皇帝發問。

“各處的情形,你雖隔三岔五的報一次,但前前後後也不成個條理。”皇帝身體往後一靠,仰面望著屋頂榫卯斗拱的橫樑,輕聲說道:“於今你再完完全全的報一次吧,不光是物價,還有那些派下去的侍御史。”

“謹諾。”穆順答應了一聲,便彎著身子,在皇帝身邊一五一十的把平準監探得的情況都說了起來。

皇帝就這麼靠在憑幾上聽穆順說了半天話,忽然回過神來,面露疑色:“趙公他們爲何還不過來?”

穆順也是有些驚異,按理說承明殿與清涼殿相隔並不遠,就算是走也該走到了,何況這些天氣候酷熱,皇帝怕馬日磾這些上了年紀的老臣被曬到,特意準他們可以在宮中乘車出行。現在過去這麼久了,一點消息也沒有,卻是讓人心頭隱隱有些不安。

不等皇帝吩咐,穆順便自覺的走到門口,還未招人過來問,穆順的親信、負責傳召宣詔的內謁者令李堅便急匆匆的趕過來稟報,說是尚書令楊瓚從承明殿裡走出來,剛說一句‘這地像是被火燒了一般’,然後就暈過去了。在場的司徒馬日磾、司空趙溫等人都被嚇了一跳,承明殿裡亂成一團,忙了好一陣後,馬日磾等人這纔過來,就在殿外等候召見。

聽到楊瓚一直待在陰涼的承明殿內,剛一出來見到太陽就昏倒,皇帝就知道這是中暑的徵兆。楊瓚今年也有五十多歲,何況此刻又是午後最炎熱的時候。他一下子挺直了身子,連忙揮手讓人去請馬日磾入內,等衆人到了以後,不待行禮,便著急的問道:“太醫令是如何說的?”

“臣代尚書令謝陛下牽念之恩。”司徒馬日磾稽首說道:“太醫令說是‘傷暑’,需要靜養。”

第一百五十六章 犁廉耕細第二十一章 雞鶩爭食第八十章 翻覆靡定第四十六章 苦心周詳第三十四章 遭慈親憂第四十二章 訪求故老第五百三十九章 讞不得實第五百七十九章 勢危實安第三百八十八章 追思補牢第八十章 塵埃落定第六章丨母之昆弟第四百八十六章 榮者常通第四百零七章 每問不盡第一百九十一章 言辭懇切第二十八章 試策伊始第一百九十章 令敢不從第一百零五章 火傘高張第二十三章丨書策舒憤第一百三十四章 良家法相第一百五十三章 親以身踐第二十一章 龍返其鄉第五百零三章 籌畫所料第三十三章丨日出星逃第五百九十四章 涼颼霧晦第四百一十章 駐曹制用第五十二章丨不勝憤慨第一百五十七章 旱生螟螣第四十章 濟人利他第二百七十五章 喪去歸來第一百二十二章 東海喬木第八十一章 徑情直遂第九十一章 逮下無疾第十一章 斯言既發第一百零一章 臺閣生風第四十九章 姑置勿問第三百九十八章 急見鳴犢第四百二十七章 眉攢翠蛾第十二章丨奉先吾兒第五十四章丨脫穎時至第七章 公孫伯圭第三十九章 薦璧朝覲第二百六十四章 局勢突然第七十章丨圖窺朝政第三百九十一章 同僚服德第三十八章 宗社攸賴第四百七十章 鴻莊相案第一百一十章 自取其叛第一百二十六章 春盤嘗新第三十三章丨御臨中臺第四百九十一章 臨衝下戰第八十三章丨連根拔起第五十五章 誰說意氣第一百一十章 數往知來第二百七十五章 喪去歸來第四百七十章 鴻莊相案第三章 東州名儒第三百三十九章 殃必及身第三百一十章 善泳者矣第四百三十八章 顯揚激怒第七十章 披香暖風第四十一章丨寒宵獨坐第四百七十五章 別無擇行第七十章 釣颱風涼第四十二章 才易其然第二百七十四章 音聲同矣第四百五十七章 輕率難知第三百三十章 人眠庭晝第二百四十三章 毓秀瓜綿第三百五十七章 壅塞不通第三百九十九章 患乎難知第四章 爾牧來思第一百九十七章 欲造逆亂第八十五章丨議論亡賊第六十七章丨意見相左第四十六章 嗟彼後人第一百一十三章 親臨兵革第五百四十七章 孰可意料第三章 東州名儒第七章丨各算其能第五百五十九章 勝負難測第六十九章 風扶關西第一百四十九章 兵退告成第七章丨中黃太乙第三百三十八章 食不甘味第三百零四章 淺藏輒止第一百九十三章 宕開一筆第三章 利使吞言第三百七十二章 嚴合雙卯第二百九十二章 下邳之煙第一百六十九章 鬼兵奪城第三十章丨糧秣軍需第三百六十三章 因機決勝第一百三十三章 送子涉淇第五百六十八章 非戰之敗第十九章丨長安驚變第一百二十二章 東海喬木第三十章丨藍田雄鳴第五百三十五章 使君一何第五十三章 參商之虞第二十九章 垂意經綸
第一百五十六章 犁廉耕細第二十一章 雞鶩爭食第八十章 翻覆靡定第四十六章 苦心周詳第三十四章 遭慈親憂第四十二章 訪求故老第五百三十九章 讞不得實第五百七十九章 勢危實安第三百八十八章 追思補牢第八十章 塵埃落定第六章丨母之昆弟第四百八十六章 榮者常通第四百零七章 每問不盡第一百九十一章 言辭懇切第二十八章 試策伊始第一百九十章 令敢不從第一百零五章 火傘高張第二十三章丨書策舒憤第一百三十四章 良家法相第一百五十三章 親以身踐第二十一章 龍返其鄉第五百零三章 籌畫所料第三十三章丨日出星逃第五百九十四章 涼颼霧晦第四百一十章 駐曹制用第五十二章丨不勝憤慨第一百五十七章 旱生螟螣第四十章 濟人利他第二百七十五章 喪去歸來第一百二十二章 東海喬木第八十一章 徑情直遂第九十一章 逮下無疾第十一章 斯言既發第一百零一章 臺閣生風第四十九章 姑置勿問第三百九十八章 急見鳴犢第四百二十七章 眉攢翠蛾第十二章丨奉先吾兒第五十四章丨脫穎時至第七章 公孫伯圭第三十九章 薦璧朝覲第二百六十四章 局勢突然第七十章丨圖窺朝政第三百九十一章 同僚服德第三十八章 宗社攸賴第四百七十章 鴻莊相案第一百一十章 自取其叛第一百二十六章 春盤嘗新第三十三章丨御臨中臺第四百九十一章 臨衝下戰第八十三章丨連根拔起第五十五章 誰說意氣第一百一十章 數往知來第二百七十五章 喪去歸來第四百七十章 鴻莊相案第三章 東州名儒第三百三十九章 殃必及身第三百一十章 善泳者矣第四百三十八章 顯揚激怒第七十章 披香暖風第四十一章丨寒宵獨坐第四百七十五章 別無擇行第七十章 釣颱風涼第四十二章 才易其然第二百七十四章 音聲同矣第四百五十七章 輕率難知第三百三十章 人眠庭晝第二百四十三章 毓秀瓜綿第三百五十七章 壅塞不通第三百九十九章 患乎難知第四章 爾牧來思第一百九十七章 欲造逆亂第八十五章丨議論亡賊第六十七章丨意見相左第四十六章 嗟彼後人第一百一十三章 親臨兵革第五百四十七章 孰可意料第三章 東州名儒第七章丨各算其能第五百五十九章 勝負難測第六十九章 風扶關西第一百四十九章 兵退告成第七章丨中黃太乙第三百三十八章 食不甘味第三百零四章 淺藏輒止第一百九十三章 宕開一筆第三章 利使吞言第三百七十二章 嚴合雙卯第二百九十二章 下邳之煙第一百六十九章 鬼兵奪城第三十章丨糧秣軍需第三百六十三章 因機決勝第一百三十三章 送子涉淇第五百六十八章 非戰之敗第十九章丨長安驚變第一百二十二章 東海喬木第三十章丨藍田雄鳴第五百三十五章 使君一何第五十三章 參商之虞第二十九章 垂意經綸
主站蜘蛛池模板: 奎屯市| 陆川县| 浑源县| 渝北区| 饶平县| 河源市| 武夷山市| 丰城市| 东乌珠穆沁旗| 惠安县| 长岭县| 吐鲁番市| 建水县| 宁阳县| 新和县| 濉溪县| 德江县| 天津市| 滕州市| 太康县| 广南县| 南开区| 海林市| 贞丰县| 望城县| 神池县| 霍山县| 汨罗市| 林芝县| 伊宁市| 财经| 大田县| 固始县| 龙门县| 赫章县| 正安县| 株洲市| 建阳市| 灵丘县| 昂仁县| 贺州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