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十二章丨奉先吾兒

“人之怨之,亦必次骨,以其掩人所不備也?!薄具冄浴?

呂布曾爲幷州刺史丁原的主簿,若論文采自然是不在話下。他這話說的很漂亮,將自己私下與王允走近,說成是幷州人因爲田景等涼州人的步步緊逼而被迫抱團,掩蓋了動機。

董卓本就沒認爲王允和呂布有謀害自己的可能,自然而然的被呂布的話帶著走,把注意放在了手底下人的勾心鬥角上。

自家人知自家事,他手底下的驕兵悍將們各佔山頭,互不服氣,尤其是陪他征戰西涼起家的老人,就素來看不起他入洛陽後收編的各方軍隊。

呂布說的涼州人看不起幷州人的事不是空口無憑,去年董卓派呂布與胡軫討伐孫堅,結果因爲軍中涼州人與幷州人不和,內部發生齟齬,這才功虧一簣,爲孫堅所敗。

想到這裡,董卓忽然警醒,他原以爲田景污衊王允只是個人私怨,往往付之一哂。如今看來,竟是手下涼州派針對幷州派的一次傾軋,至於王允和呂布結交有什麼密謀,完全可能是田景憑空杜撰。

於是董卓臉色陰沉:“你們都是我手下的干將、股肱!哪有什麼涼州人貴些、幷州人賤些的謬言?奉先吾兒,你可見我平時有虧待於你?”

“太師待孩兒親如父子,豈有虧待一說?”呂布連忙低頭,故作惶恐,其實心裡早已切齒。董卓的性格猜疑多變,總因一些小事情向呂布呵斥責罵,好幾次向呂布投擲手戟,如此父子,豈能長久?也不怪呂布背叛董卓,與王允一同密謀叛逆,實在是自作孽。

“說的是啊,這纔是老夫的好兒!”董卓臉色立即由陰轉晴,用手抓起一條還未開吃的炙魚,像扔根骨頭似得扔給呂布;“老蒼頭的烤魚是爲一絕,賞你去吃,就連胡軫我都不常給的。”

他認爲這是絕佳的賞賜與籠絡,呂布卻將其視爲奇恥大辱,但還是強忍了心中怒火,擠出一分笑臉來:“多謝太師賜食!”

待了沒多久,董卓便回去沐浴更衣?;亻L安兩天,在接見完胡軫等京兆駐軍將領後,他終於打算入宮去尚書檯了,雖然總攬朝政,但有王允盡心盡力的在旁輔佐,他根本不需親力親爲。

宮中眼線傳遞的消息稱皇帝近來頻有出奇之舉,雖然董卓心裡明白皇帝絕無掉包的可能,只是皇帝的變化確是實打實的,他很感興趣,也想看看病癒的皇帝是如何的不一樣。

呂布藉口選派軍士護送董卓出行,回到了太師府旁的營地裡,剛一揭帳,就將懷中揣著的那條烤成焦黃的魚掏出來狠狠丟在地上,大罵道:“老賊,安敢辱我!”

騎都尉李肅聞聲進來,勸道:“將軍息怒,再氣也不過這一時。莫爲這一時之辱而耽誤了大事!”

呂布深吸一口氣,漲紅的臉緩緩恢復正常的臉色,他對李肅問道:“事情準備的怎麼樣了?明天清早,董卓就要入宮朝覲國家,我等決不能大意,此事只許成,不許敗。”

“屬下知道此事緊要,早已安排好了幾十個弟兄,許下重賞,他們都是將軍州里人,發誓要助將軍成事?!?

“好!”呂布重重的拍著李肅的肩膀,志得意滿的說道:“王司徒是幷州名士,廣有聲名,事成之後,你我當有將軍、侯爵之賞!”

這時太師長史劉艾在轅門外求見,他心裡有事,又在無意間看到一個臭道人出入主簿田景的公房,心中頓生疑竇,聯繫到近來長安流傳的‘布乎’流言,再也坐不住,正打算入宮見王允面陳此事。

臨了受到傳喚,說是董卓要去尚書檯,讓他去喚呂布備好車馬後道門前等候,劉艾大懼,還道是董卓聽信道人的流言,要入宮加害王允。他想提前給王允報信,卻分身乏術,想來想去只得先至呂布營中打探前情。

劉艾是漢室旁支宗親,又是王允在太師府發展的眼線,許多王允不方便跟呂布當面言說的事情,都由劉艾代爲轉達。是故呂布親自將劉艾迎進大帳內,拱手言道:“何勞親至,我已選配好了車馬,隨時可以護送太師入宮?!?

劉艾心裡有事,他推辭了客套,開門見山道:“敢問將軍,太師今日言行如何?”

呂布愕然,見劉艾神情嚴肅,他倒也機敏,將今天的事和盤托出:“無非是一些小事,田景小兒背地裡散佈謠言,中傷司徒與我,但我料想他意不在此,別說實據,就連猜測也不曾有過。只是編撰童謠暗示董卓,說我與司徒結成一派,是個威脅。但我將此中緣故解釋成他們涼州人看不慣我等幷州人,董卓也沒往他處想,還寬慰了我?!?

想到董卓的‘寬慰’,呂布面上又是一絲怒意。

劉艾訝然於呂布一介武夫,也能臨危不懼,對答如流,相比之下自己慌慌張張,真不是成大事的模樣。於是再不敢小看對方,沉聲說道:“艾在此謝過將軍出言相助,日後必稟明司徒,以爵相酬。只是這田景,屢屢針對我等,無論是無心之舉,還是別有意圖,我等都應該向司徒知會一聲,好做籌算?!?

“確是此理,還勞煩你代我走一趟了。”呂布對劉艾的道謝只擺了擺手以示不用,無禮如此,讓劉艾一時語塞。

劉艾略一揚眉,也不再說什麼,正欲與呂布一同出發,前往太師府門前等候董卓。途中呂布騎在馬上,與劉艾並轡而行,他左顧右盼,見周圍都是自己人,便悄聲問道,語氣中帶著絲緊張與按捺不住的興奮:“詔書何時到?”

這是指幾人約定,由尚書僕射士孫瑞等人親自擬寫誅董以及赦免從犯的詔書,這決定著呂布等人刺殺朝廷大臣的合法性與正規性,不容小覷。劉艾小聲道:“茲事體大,詔書必得即時而作,提前寫一刻,便是多一分危險。所以今晚若是沒有,明日清晨當至北宮門奉上,將軍且放寬心?!?

呂布點點頭,不再說話。

中臺又稱尚書檯,司徒王允兼尚書令,每日要蒞臨中臺理政。董卓到來,王允親率諸尚書下階迎接,奉上主位,董卓大致說了幾句場面話,見尚書檯一切如常,便擺車駕往前殿去了。

劉艾卻找了個藉口留了下來,王允見他面色不豫,知道有事發生。他不動聲色,跟劉艾假模假樣的說了段套話,離去時又親自相送,坐乘一車,甚是隆重。在私密的車廂裡,兩人這纔開始暢所欲言。

“事情就是如此,董卓今日拿世祖出身旁系得登皇位作喻,恐怕又有了廢立之心。再加上主簿田景私使道人亂傳謠言,說呂布將反,直指司徒,所幸呂布機警,用言語糊弄了過去,不然今日將起大獄!”

“廢立?皇帝由董太皇太后撫養長大,董卓廢少帝后,自託董氏外戚,得以攝權掌政,這天下還有哪個宗親比今上更適合嗎?至於田景素來厭我,惡語中傷也不是第一次。老夫以前從未理會、更未加以制止這類謠言,便是要證明我心懷坦蕩,若是當時便派人處置了,反倒會讓人覺得老夫心虛?!痹谲噹麅弱兆耐踉恃燮ひ膊辉鴶E起,根本沒有將這些放在心上。

爾後,他又輕飄飄的說出一段更沉重的話來;“董卓前日回京,老夫曾隨乘,他說三輔有流言傳‘天子有僞’,說真天子早已病崩,如今宮裡的皇帝,只是某個權奸找的假貨。”

權奸指的是誰,不言而喻,董卓分明是藉此敲打王允,如果王允不支持董卓的心意,那王允就是那個偷樑換柱的權奸。王允冷言道:“董卓突發此言,怕不止廢立這麼簡單!”

“那這是何意?”劉艾話剛一說完,突然‘啊’的叫了一聲,狠狠地拍了一下大腿,驚恐的說道:“難道他不是想行伊霍之事?他要做王莽?”

“慎言!”王允低聲喝道,他屏息靜聽車外動靜,發覺車行如常,遂安下心來;“事情還沒有個定論,切不可外傳,免得人心惶惶,徒惹殺身之禍?!?

劉艾深深的呼吸,強壓下心頭恐懼:“諾,只是我等大臣,食君之祿,如此危難之際,又該何爲?總不能眼睜睜看著他倒行逆施吧?”

王允剛想說什麼,轉而又苦笑道:“嘿,陛下自有定策,老夫又能如何?”

“陛下?”劉艾一愣,不曾明白其中關竅,還道是王允的推脫之辭,他勸道:“陛下衝齡稚子,豈有擔當大任之能?君侯深孚天下所望,我等不才,願供君侯驅使,還望君侯莫在自謙!”

王允被劉艾說的意動,卻裝出一副愁眉苦臉的樣子來;“誒,不是老夫自謙,實在是我等大臣爲國事終日奔波,臨了卻被陛下猜忌,老夫雖不懼讒言,但國家無情,這實在是讓人心寒?!?

隨後王允便將皇帝如何猜忌他,意圖收權的事情七分真三分假的告訴了劉艾。果然,劉艾聽了十分義憤;“陛下怎可如此!司徒捨身爲國,陛下還多加猜嫌,實屬不智!司徒切莫爲此心冷,這社稷萬民都仰仗著你呢,董卓伏誅後,陛下若還存此念,艾願聯合其他大臣一齊聲援司徒!”

王允仔細看了劉艾良久,古井無波的臉上,終於流露出一絲欣慰的笑來。

第六十六章丨女之耽兮第一百零七章 算前思後第二十二章 雪泥鴻爪第四百二十六章 阻隔難敘第六十五章丨殷勤探看第五百一十五章 鳴金暗鼓第九十七章 杖履相從第八十四章 事終有定第四十五章 五典克從第六十六章 益增主祿第四百二十章 倨忽如此第四百二十四章 人心自擾第七十三章 外寬內深第八十四章 深謀勿疑第八十八章 豪氣崢嶸第十三章 勢危而走第四百三十九章 攻敵之虛第四百一十二章 剖符施檄第一百三十四章 材力俠氣第一百七十五章 野麋闖營第七十二章 鄰女詈人第二十三章丨書策舒憤第十九章 厝火積薪第二百四十七章 弱蜀弊益第十三章 剖符寧境第二百四十六章 甘於籍籍第十八章丨有詔討賊第四百零四章 竊觀風氣第六十四章 策名就列第十八章 專諸進爵第五百七十六章 兵連禍結第二十章 得此失彼第四百零七章 每問不盡第一百三十六章 機不可失第六章 國之干城第十六章 玉汝於成第八十三章 難逃定數第七十八章 監觀民瘼第一百零六章 癰疽疔癤第五十四章 倍算其賦第一百八十五章 計日可數第四百八十五章 公孫不存第二十八章 欲知今雨第一百零六章 頑囂不友第五十三章 何算其人第二百五十二章 孰以顯廉第一百一十二章 帝命急宣第二百七十一章 一時息慮第八十四章 任憑自至第二十五章 椒房佩環第九十一章丨磐石生紋第七十九章丨事不可爲第六十一章 文章傾臺第五百七十一章 登進異途第四百四十二章 身移難率第一百六十四章 陰雨之期第五百六十二章 窺兵圖計第一百三十三章 涇渭之流第七章 淤塞難免第二章 海內儒宗第三百九十八章 急見鳴犢第九章丨青牛先生第五百八十九章 事所難逃第三百六十章 義何如生第三十七章 王也乘興第十五章丨夜見中臺第五百九十八章 君難不死第五十七章 捨身相代第二百三十一章 雨客衣溼第五百九十章 將軍棄鉞第二百零九章 停留枳道第一百五十一章 公不見吏第五百八十五章 軿車停輦第三百二十二章 神人授劍第五百零七章 戰不料己第四十七章 朱紫不謬第四百七十八章 且有大覺第四百七十三章 質疑問事第四十九章 姑置勿問第五十四章 倍算其賦第五十七章 捨身相代第一百六十三章 謀望成著第一百九十八章 棄猶用疑第三百四十七章 雀祈成鶴第一百三十四章 良家法相第二百八十九章 難自爲謀第九十四章 錢穀本末第一百四十章 實情錯落第四十二章丨月暈礎潤第三百八十五章 看風駛篷第十一章丨墾闢上林第二百零二章 視事未安第四十八章 思精韻高第五十八章 乘勢拏下第九十五章 鑄山煮海第五十五章丨言中事隱第二十二章 雪泥鴻爪第五百五十四章 忠義歸屬第五百九十五章 急於催攻第七十九章 室家欲靜
第六十六章丨女之耽兮第一百零七章 算前思後第二十二章 雪泥鴻爪第四百二十六章 阻隔難敘第六十五章丨殷勤探看第五百一十五章 鳴金暗鼓第九十七章 杖履相從第八十四章 事終有定第四十五章 五典克從第六十六章 益增主祿第四百二十章 倨忽如此第四百二十四章 人心自擾第七十三章 外寬內深第八十四章 深謀勿疑第八十八章 豪氣崢嶸第十三章 勢危而走第四百三十九章 攻敵之虛第四百一十二章 剖符施檄第一百三十四章 材力俠氣第一百七十五章 野麋闖營第七十二章 鄰女詈人第二十三章丨書策舒憤第十九章 厝火積薪第二百四十七章 弱蜀弊益第十三章 剖符寧境第二百四十六章 甘於籍籍第十八章丨有詔討賊第四百零四章 竊觀風氣第六十四章 策名就列第十八章 專諸進爵第五百七十六章 兵連禍結第二十章 得此失彼第四百零七章 每問不盡第一百三十六章 機不可失第六章 國之干城第十六章 玉汝於成第八十三章 難逃定數第七十八章 監觀民瘼第一百零六章 癰疽疔癤第五十四章 倍算其賦第一百八十五章 計日可數第四百八十五章 公孫不存第二十八章 欲知今雨第一百零六章 頑囂不友第五十三章 何算其人第二百五十二章 孰以顯廉第一百一十二章 帝命急宣第二百七十一章 一時息慮第八十四章 任憑自至第二十五章 椒房佩環第九十一章丨磐石生紋第七十九章丨事不可爲第六十一章 文章傾臺第五百七十一章 登進異途第四百四十二章 身移難率第一百六十四章 陰雨之期第五百六十二章 窺兵圖計第一百三十三章 涇渭之流第七章 淤塞難免第二章 海內儒宗第三百九十八章 急見鳴犢第九章丨青牛先生第五百八十九章 事所難逃第三百六十章 義何如生第三十七章 王也乘興第十五章丨夜見中臺第五百九十八章 君難不死第五十七章 捨身相代第二百三十一章 雨客衣溼第五百九十章 將軍棄鉞第二百零九章 停留枳道第一百五十一章 公不見吏第五百八十五章 軿車停輦第三百二十二章 神人授劍第五百零七章 戰不料己第四十七章 朱紫不謬第四百七十八章 且有大覺第四百七十三章 質疑問事第四十九章 姑置勿問第五十四章 倍算其賦第五十七章 捨身相代第一百六十三章 謀望成著第一百九十八章 棄猶用疑第三百四十七章 雀祈成鶴第一百三十四章 良家法相第二百八十九章 難自爲謀第九十四章 錢穀本末第一百四十章 實情錯落第四十二章丨月暈礎潤第三百八十五章 看風駛篷第十一章丨墾闢上林第二百零二章 視事未安第四十八章 思精韻高第五十八章 乘勢拏下第九十五章 鑄山煮海第五十五章丨言中事隱第二十二章 雪泥鴻爪第五百五十四章 忠義歸屬第五百九十五章 急於催攻第七十九章 室家欲靜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中宁县| 五家渠市| 瑞昌市| 金寨县| 遂平县| 永年县| 叙永县| 锡林郭勒盟| 大连市| 昭平县| 五原县| 遂溪县| 盐亭县| 乐都县| 台州市| 新野县| 张掖市| 晋江市| 开远市| 北川| 广德县| 太和县| 遂宁市| 大渡口区| 斗六市| 汪清县| 贵溪市| 云和县| 太原市| 苍南县| 志丹县| 贵南县| 汉寿县| 许昌县| 虹口区| 密云县| 同德县| 隆回县| 二连浩特市| 西青区| 靖安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