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五百九十八章 君難不死

“天作孽,猶可違;自作孽,不可活。”————————【尚書·太甲中】

袁紹在席榻上艱難的喘著氣,原本簇擁在他身旁的一羣人早已見勢不妙悄然散去了,郭圖徘徊在殿柱邊,尚在走與不走之間,逄紀卻以讓袁紹、袁術兄弟敘舊之名藉機退下了。

這時有一貌美的年輕侍妾從殿外哭泣著跑了進來,卻是說袁紹的幼子袁買生了場重病、高燒不斷,醫者不能救治,特意哭喊著求袁紹派人在城中搜羅良醫爲兒子治病。

袁紹方纔想起來自己尚未絕後,還有一個病懨懨的孺子留存於世,他眼裡的神采不由亮了幾分,可旋即又滅了下去:“此天意亡我袁氏,豈可活乎?豈可活乎!”

那侍妾卻不管這些,她是袁買的生母,一心只想著爲兒子治病。她哭哭啼啼的繼續懇求著,未等袁術不耐煩,其後又大步走來一名中年婦人拉扯著侍妾的頭髮,硬生生的將其往後拖走,緊跟著又有幾名婢女上前對侍妾拳打腳踢。

中年婦人正式袁紹的繼室劉夫人,同時也是袁譚與袁尚的生母,她生性酷妒,以往便嫉妒侍妾年輕貌美受寵愛,如今失了理智,又是這樣的關頭,她再也忍受不住往日積壓的妒火:“你這個賤婦!袁公的身子你不去關切,到關心你那四五歲的庶子!”

袁紹聽到‘庶子’兩個字,呼吸突然間急促起來,面色漲紅,似乎想說些什麼。袁術看在眼裡,難得的爲他說了句話,上前呵斥道:“你在胡說什麼?快下去!”

劉夫人這纔有所顧忌,悻悻的住了口,然而在見到自己兩個兒子的首級後又失控的放聲大哭著,聲音哀嚎又悲切,袁術聽得一陣厭煩,立即拿出袁氏嫡子的風範要人將劉夫人推出去。可此間都是袁紹的人,袁氏舊人多不認他這個打敗了仗又帶著侄子首級放回的嫡子,一時弄得袁術很難堪,劉夫人見狀,哭的更大聲了。

“滾出去!”卻是袁紹突然發威,狠狠地捶了一下席榻。

他這一聲頗有氣勢,唬得劉夫人又哭又鬧的走了。

殿上這時已經沒有什麼人了,郭圖、逄紀等人因爲城外大軍再度攻城而藉口離去,只留下陳逸、耿苞兩個親信陪著袁氏兄弟長吁短嘆。

逃命似的走出殿後,郭圖才鬆了口氣,逄紀便握住了他的手腕,在他身邊除了不少潁川同鄉,甚至連廣陵人陳琳都在其中。逄紀等人也不顧忌冀州士人見此會怎麼想了,他聲音急促、又帶著慌張,直接在宮門外說道:“三位公子受戮,幽、冀、青三州之地無存,如今袁氏敗亡已無可力挽,我等應早謀出路纔是。”

郭圖重重的嘆了口氣,回頭看了眼規格陳舊的正殿,雖然粉飾一新,但這仍舊是王宮的格局,與年輕時他所見到的雒陽南宮不可同日而語:“出路?吾等可算是助桀爲虐,擁立天子,舉兵造反……事到如今,哪還有什麼出路?”

“只要肯求人,何愁沒有出路?”有人急聲道,心中仍存有妄想:“郭奉孝不是在前將軍處做軍師祭酒麼?還有荀友若,他不也是歸降朝廷了?有荀氏、鍾氏、陳氏在朝中照拂,也不是不能留得一命。”

郭圖與郭嘉算不上至親,只是同出潁川郭氏而已,既是同宗,郭圖這邊無望以後,自然要將廣大門楣的希望寄託在郭嘉身上。在這個情況下,自己死就死了,哪能因爲自己的性命而去連累前途光明的郭嘉?

潁川荀氏他們也是一樣的道理,逄紀一行人病急亂投醫,妄以爲同鄉之誼在哪裡都能奏效,可殊不知同鄉之間也會有競爭。早早上岸的荀氏、鍾氏、陳氏在朝中名望卓著,如何犯得著冒風險搭救一幫敗寇?這幫敗寇除了給人留下隨時被清算的把柄以外,又能給荀氏他們帶來什麼?

逄紀等人心神大亂,早已無法分辨利害,而郭圖卻保持著最後一份冷靜,他既已抱著必死之心,便打定主意要爲宗族謀利益,這其中,就不能讓他們對潁川郭氏造成一點拖累。

“便是要出路,也不得無功而降。”郭圖緩緩說道,他聽見城頭爆發了比以往還要響亮激烈的喊殺聲,知道這一次朝廷攻城的規模與力度絕非往日可比。其實從朝廷放袁術進城就可想而知,戰事已經到了最後關頭,這也是他們最後一搏的機會:“不如獻城,只要獻城有功,或是獻首平原王、袁氏,朝廷念在此功,如何不會網開一面?便是潁川荀氏、鍾氏諸公也好爲我等說話。”

“獻城?”衆人眼前俱是一亮,一衆議論起這裡的可能性,而郭圖則是趁機溜走了。

“城上攻勢愈烈,據說連羽林軍都開始調派上來了,依我看,還是要當即做出決斷纔是。”逄紀話一說完,其餘人紛紛附和,言說自己認識某某將校、有多少家僕可以作爲助力。

逄紀心想,自己若是帶頭反正,論功居首,以後的境遇也未必不會有所轉機。

這時,他聽見有人問陳琳:“孔璋,你有什麼打算?”

陳琳似乎有些難以啓齒,猶豫了半天才說道:“我府中還有些事,先告辭了!”說罷便不顧衆人挽留,轉身逃也似的走了。

“他不會是要向袁公檢舉吧?”有人擔憂的望著他匆匆離去的背影說道。

逄紀皺著眉,搖頭道:“他不是那等死忠的人,此刻檢舉我等,討不了什麼好處。”這時他像是想起了什麼,譏笑道:“我看他是忙著回去寫文章了,聽說當今天子除了鍾愛書法以外、就是讀書了。”

衆人五十步笑百步的嘲笑一聲,此事也就過了。

回到殿中,目睹完一場鬧劇的袁術驀地嘆了口氣:“愧對先祖啊。”

這次袁紹難得的沒有反駁他,而是喘了口氣,說道:“皇帝放你回來,可是說了什麼?”

袁術搖了搖頭,哂笑道:“你未必降,他未必納,還有什麼好說的呢?無非是要最後羞辱我家啊。”

“我居然輸給了一個弱冠的天子!”袁紹至今仍無法認清這一點,他憤憤不平的說道:“當初董卓策馬載他回雒陽的時候,他還連話都不敢說!後來他如木偶一般被擄去長安,可有說什麼做什麼?卻是白撿了王允的現成,得了天大的便宜!我好恨,吾道不行,皆由此人!”

袁術聽著也是頗以爲然,在他們看來,皇帝親政以後的容錯實在太大了,不像他們千難萬難、瞻前顧後,一時疏忽就是必死的險地。

兄弟相見,居然沒有互相埋怨、辱罵,反倒是同仇敵愾,一通埋怨著皇帝是時運好,要換個位置根本不會有如今的成就。十七歲就再興漢室,古往今來哪有這樣的奇蹟?他們寧肯相信這是得天助力,也不肯相信這是皇帝個人的才智。

這時陳逸從殿外走了過來,面色難看,在袁紹身邊欲言又止。

城頭的喊殺聲愈發激烈,像是催命的鼓角一樣,不知什麼時候就會打進城裡來——他麾下已無大將,在城外大軍全力以赴的情況下,破城只是時間的問題。袁紹聽得心裡厭煩,索性不再去想這個鬧心的事,他知道陳逸是在顧忌著袁術,於是無奈的擺手道:“都什麼時候了,有什麼就說吧!”

於是陳逸便將郭圖告訴給他的,關於逄紀等人的背叛盡皆說了出來,聽得袁紹額角青筋暴跳:“有難不死,出亡不送。好啊,好啊……”他忽地擡頭望向陳逸,眼前這人爲了他勞心勞力,而袁紹至今卻不能兌現幫他報父仇的諾言,他慚愧的說道:“我愧對你啊!如若想活,我可贈金予你,派人護你與耿君一同出城。”

陳逸且笑了一笑,似乎知道父親陳蕃的仇再也無法向漢室報復,他一直爲仇恨壓抑的內心忽然輕鬆了不少:“袁公仁厚待士,身旁豈能沒有忠臣相隨?”

“好!”袁紹此時也不再顧忌什麼士人體面,在榻上獰笑道:“那你這就去、帶上郭圖一個……這些人往日裡奉承我阿諛我,如今還敢厚顏另投他主?做夢!”

他的話語中帶著殺意,雖然如今南皮將破,袁紹手中仍有一支可以調用的兵馬,殺一些亂黨實在綽綽有餘。陳逸也不猶豫,儘管這些人裡有不少曾與他的父親陳蕃有幾分交情,他也仍堅決的執行著袁紹的命令,手段冷酷,就連郭圖在一旁看著都心有餘悸。

“郭公則!你這個小人!”逄紀背後捱了一劍,踉蹌著倒在血泊裡,他的手靜靜地攥著郭圖的衣襬。

郭圖趁著陳逸走向遠處的機會,緩緩蹲了下來,一邊掰開逄紀緊握的手,一邊低聲說道:“不是我小人,而是你太愚鈍。”

“你以爲你這樣就能茍活麼?你也遲早要給袁氏陪葬!”逄紀滿臉鮮血,惡狠狠地說道。

“當然不能茍活了。”郭圖將逄紀的手丟到一邊,嘆了口氣:“可我們都是要死的,就不要給人再添麻煩了……還是給我郭氏帶點好處吧。”

“都在這裡了麼?”陳逸環顧了滿地的屍首,皺了皺眉頭:“好像還少一個陳孔璋?難道他不曾牽涉其中?”

郭圖還未答話,外面便慌張的跑進來一個人叫喊道:“不好了!城門失守了!”

陳逸大驚,當下也不管有無漏網之魚,帶著郭圖等一行人匆匆返回王宮。

袁紹這時已經坐在席榻上,開始吩咐耿苞最後一件事:“我無顏再見田元皓,此時他當在獄中笑我坐失良策,耿君代我見他一見吧。”

耿苞簡直如死裡逃生,跪伏在地,由衷的感激道:“謝袁公之恩!”

袁紹讓他離去後,忽然看到那隻袁術帶來的錦盒:“這裡頭是什麼?”狹長的錦盒自然不可能再裝著誰的首級,此時就算是看到外甥高幹的首級被塞在裡面,袁紹都不會感到驚怒了。他自言自語的說著,親手將錦盒打開。

一道寒光從錦盒裡穿刺出來,袁紹、袁術二人微瞇著眼,在那劍芒閃過之後,一柄狹長的、劍刃略有殘破的寶劍靜靜地躺在錦緞裡。

袁紹的呼吸陡然間粗重了起來,他看見那劍身上清清楚楚鐫刻的兩個篆字,是他當初特意囑咐工匠鑄上去的——‘思召’!

“好利的劍……”袁紹丟掉錦盒,這時陳逸等人在殿門外叫喊著漢軍入城的消息,對他來說像是沒聽到一樣。他此時眼裡似乎只有這柄失而復得的佩劍,當初爲了假借天命,他特意弄出神人授劍的故事,後來在被皇帝打敗後遺落沙場。

沒想到這柄劍早被皇帝撿到了,還保養的比以往更要鋒利。

“好啊,好啊!看來皇帝沒少給它開鋒刃!”袁紹突然狂笑起來,或許從袁術活著入城、帶來他三個兒子首級的時候,自己就註定了要接受來自皇帝的嘲諷與侮辱。他看著明晃晃、還帶著細微傷痕的劍刃,映照出自己面孔的同時,彷彿還能看見那一雙陌生、冷漠的眼神。

“丈夫就要有丈夫的死法,皇帝開恩,唯有此劍配斬吾首!”

“明公住手!”陳逸試圖跑進殿內阻止袁紹,卻被高高的門檻絆了一跤。

袁紹這時已經將劍橫在脖子上,對呆立在旁的袁術笑了一下,那笑容既蒼白、又似乎帶著幾分挑釁。

然後袁術眼睜睜的看著袁紹很慢很慢的、用劍刃割開自己的喉嚨表皮,然後手腕用力,將劍刃往深處割去,割到喉管時,袁紹嘴裡只能發出‘嗬嗬’的含混之聲。隨即鮮血宛如流泉汩汩而出,將袁紹的深衣廣袖染得通紅。

陳逸這時已經猛撲過來,將袁紹抱在懷裡喊叫著。袁術愣怔著往後退了幾步,看著陳逸抱著袁紹的身體痛哭流涕,忽然後知後覺的發現,自己剛纔一直無動於衷、眼看著袁紹自刎的行爲是何等的錯誤。

他明明是巴不得對方死的啊,可爲什麼如今袁紹真的死在自己面前,袁術心裡卻會有一絲酸楚與悔恨?

袁紹氣若游絲,睜大著眼睛直直的盯著袁術。

他連忙跌落在地,伏在袁紹身邊靜靜地聽著:

“天……天晴了嗎?”

袁術下意識的望向殿外陰沉的天空,連日的大雨過後,天空依舊沒有放晴的意思。可他似乎從袁紹的話語中聽出了微弱的祈願,臨了又改了口:“天晴了。”

“天晴了……”袁紹顫抖著嘴脣,兩隻瞳孔開始渙散、失神:“……就叫上孟德、孟卓他們出去打獵吧。”

袁術身子猛地一震,他恍惚想起似乎在很久很久以前,曾與一羣人鮮衣怒馬,撒歡的奔馳出城,在汝南的郊外打獵。

那一羣人裡記得有張邈、有曹操、有許攸,這些人有前有後,有說有笑,但跑在最前面的、最恣意張揚的、最讓他怎麼抽馬也追趕不上的,永遠都是那個立志要改變漢室的兄長。

“阿兄……”這是時隔許多年,袁術再一次這麼稱呼對方。

第二十七章丨整軍經武第九十八章 防患未然第八十七章 追逐狐兔第七十九章 禍福同門第十七章 暖殿溫室第八十五章 陳情講武第三百二十八章 己欲施人第五百六十三章 相逢難得第四百六十章 無介於懷第二百零六章 從容任策第九十九章 錢穀出入第四百七十六章 民生國基第四百八十章 坐視不救第二百七十七章 因勢遷民第一百一十四章 層疊欺壓第二十章 遺策何算第七十章 率循人事第七十五章 撰集經傳第四十章 遠近仰望第四百六十八章 始足西行第四百六十七章 拋頭露市第一百五十七章 旱生螟螣第二十三章 應答如響第九十章 挾銅鉦束第七十六章 靡不有初第七十一章 復升臺榭第二百二十五章 塵埃落定第十四章 勉爲厭難第八十章 揚己露才第三百二十九章 絕義安後第一百五十章 難能濟事第七十三章 憑幾細語第四百九十一章 臨衝下戰第十六章丨于嗟女兮第四百二十六章 阻隔難敘第三百二十八章 己欲施人第六十七章 威刑加誅第六十一章丨羣虜寇攻第四十四章丨兵以攻弱第五百五十六章 捨身取義第三百八十八章 追思補牢第八十章 塵埃落定第一百四十一章 烽舉燧燔第七十五章 病染膏肓第二百一十四章 清風鐸音第一百零八章 乘輿蕩盡第一百零八章 一波三折第七章 置酒屬客第四百九十一章 臨衝下戰第七十一章 無宜追罪第二十八章 試策伊始第五百六十二章 窺兵圖計第五百四十五章 聲勢促起第五十五章 達士徇名第四章 爾牧來思第三百一十八章 秉彼蟊賊第三十二章丨覆車悟真第三十二章 貴道以專第十九章 厝火積薪第四十五章 剛卯既央第二十二章丨治國治民第四百零六章 尊長之命第五十章 以夏變夷第二十三章 應答如響第三百六十一章 屈指成昔第三百九十一章 同僚服德第五百四十九章 草長風生第五百六十四章 亂源遺策第一章 畫沙壘土第五十六章 周密溫樹第四百八十八章 井管拘墟第二百一十五章 聘士禮賢第一百六十章 老病將死第四百六十一章 輔馬相依第二十章丨詔旨相違第一百章丨開門揖盜第二百五十四章 不過如是第一百五十三章 親以身踐第十三章丨不密失身第三百八十三章 伏兵齊發第二十二章 雪泥鴻爪第六十一章 文章傾臺第一百七十六章 走投無路第五百五十八章 巧敵應戰第九十九章 嗟乎義士第三十一章 己飢己溺第三百六十九章 懷瑾握瑜第四十六章 磁石引針第四十六章 嗟彼後人第八十二章丨五刑之屬第七十八章 監觀民瘼第七十二章丨黃巾餘孽第一百四十五章 天有不測第三百二十二章 神人授劍第二百六十七章 早行之人第三百七十一章 娶婦尚主第五百零一章 賦與有疾第七十九章丨事不可爲第三章 東州名儒第九十七章丨董氏外家
第二十七章丨整軍經武第九十八章 防患未然第八十七章 追逐狐兔第七十九章 禍福同門第十七章 暖殿溫室第八十五章 陳情講武第三百二十八章 己欲施人第五百六十三章 相逢難得第四百六十章 無介於懷第二百零六章 從容任策第九十九章 錢穀出入第四百七十六章 民生國基第四百八十章 坐視不救第二百七十七章 因勢遷民第一百一十四章 層疊欺壓第二十章 遺策何算第七十章 率循人事第七十五章 撰集經傳第四十章 遠近仰望第四百六十八章 始足西行第四百六十七章 拋頭露市第一百五十七章 旱生螟螣第二十三章 應答如響第九十章 挾銅鉦束第七十六章 靡不有初第七十一章 復升臺榭第二百二十五章 塵埃落定第十四章 勉爲厭難第八十章 揚己露才第三百二十九章 絕義安後第一百五十章 難能濟事第七十三章 憑幾細語第四百九十一章 臨衝下戰第十六章丨于嗟女兮第四百二十六章 阻隔難敘第三百二十八章 己欲施人第六十七章 威刑加誅第六十一章丨羣虜寇攻第四十四章丨兵以攻弱第五百五十六章 捨身取義第三百八十八章 追思補牢第八十章 塵埃落定第一百四十一章 烽舉燧燔第七十五章 病染膏肓第二百一十四章 清風鐸音第一百零八章 乘輿蕩盡第一百零八章 一波三折第七章 置酒屬客第四百九十一章 臨衝下戰第七十一章 無宜追罪第二十八章 試策伊始第五百六十二章 窺兵圖計第五百四十五章 聲勢促起第五十五章 達士徇名第四章 爾牧來思第三百一十八章 秉彼蟊賊第三十二章丨覆車悟真第三十二章 貴道以專第十九章 厝火積薪第四十五章 剛卯既央第二十二章丨治國治民第四百零六章 尊長之命第五十章 以夏變夷第二十三章 應答如響第三百六十一章 屈指成昔第三百九十一章 同僚服德第五百四十九章 草長風生第五百六十四章 亂源遺策第一章 畫沙壘土第五十六章 周密溫樹第四百八十八章 井管拘墟第二百一十五章 聘士禮賢第一百六十章 老病將死第四百六十一章 輔馬相依第二十章丨詔旨相違第一百章丨開門揖盜第二百五十四章 不過如是第一百五十三章 親以身踐第十三章丨不密失身第三百八十三章 伏兵齊發第二十二章 雪泥鴻爪第六十一章 文章傾臺第一百七十六章 走投無路第五百五十八章 巧敵應戰第九十九章 嗟乎義士第三十一章 己飢己溺第三百六十九章 懷瑾握瑜第四十六章 磁石引針第四十六章 嗟彼後人第八十二章丨五刑之屬第七十八章 監觀民瘼第七十二章丨黃巾餘孽第一百四十五章 天有不測第三百二十二章 神人授劍第二百六十七章 早行之人第三百七十一章 娶婦尚主第五百零一章 賦與有疾第七十九章丨事不可爲第三章 東州名儒第九十七章丨董氏外家
主站蜘蛛池模板: 繁昌县| 新邵县| 海城市| 宜昌市| 林周县| 枝江市| 江北区| 偏关县| 凯里市| 嘉善县| 贺州市| 奉化市| 子洲县| 寿宁县| 新竹市| 宁化县| 山丹县| 苏尼特左旗| 泽州县| 达日县| 专栏| 南康市| 绿春县| 会泽县| 平顺县| 新建县| 阿坝| 唐山市| 铁力市| 山东| 子长县| 恩平市| 衡山县| 察隅县| 安平县| 吴忠市| 镇巴县| 枣庄市| 依安县| 二连浩特市| 纳雍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