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五百零一章 賦與有疾

“先入爲主,故後起之私心,終有所顧忌而不敢逞。”————————【茶餘客話】

“我沒你那麼多心思,天子是天子,曹公是曹公,我是我。”樂進怒視著于禁,他身高只抵到于禁的肩膀,但氣勢卻不容小瞧:“我奉勸你一句,你當年不過是鮑信麾下的百夫長,無論是從今還是以後,離了曹公,你什麼都不是!”

于禁行走的腳步突然停下了,他目光冰冷的看著樂進,語氣裡藏著怒意:“在你眼裡,我就是這樣一個人?”

“我這是好言奉勸,誰知你平常一副不與人親近的樣子,心底藏著什麼隱秘?”樂進渾然不知自己做錯了事,自顧自的說道:“你與昌豨是舊相識吧?”

于禁面色一變,似乎找到了樂進懷疑他的癥結了:“是又如何?”

他與昌豨都是泰山郡人,不但相識,更是故友。這一層關係于禁從未刻意隱瞞過,就連曹操都知道,而樂進單提起這個事卻是意有所指:“連太史慈都知道勸呂布回頭,你與昌豨多年交情,卻不發一詞,也不要怪我對你抱有疑慮?!?

這是在暗指他對故友連基本的信義都沒有,更遑論對曹操的忠誠。

于禁想不到樂進平時咋咋呼呼,臨了竟還有這樣的頭腦,不由多看了他一眼,回道:“臧宣高與他更親密,要說也輪不到我。”

“臧霸若不是遭他背叛,焉能託庇我軍?”這毫無說服力的辭令使樂進愈加不信,他擡手拍了拍于禁甲葉上的灰塵,輕聲說道:“我話已至此,你好自爲之吧?!?

說完,樂進便一手按著腰間長劍,轉身離開了。

于禁站在遠處,趁著對方尚未走遠,忽然低聲說了句:“我不會背離曹公的。”

樂進沒有停留,只是擡手朝于禁搖了搖,表示聽到了。

于禁看到樂進這一副無所謂的態度,心中不免憤慨,樂進也不想想,天子如今兵精將廣,哪裡還需要自己這個半路投奔的將領?

午後,太史慈將寫就的親筆書信交由曹操,託他這個主將使人潛送敵營。

曹操從太史慈手上接過信紙,先是誇讚道:“早知道國家命良匠改進造紙之法,此紙柔軟白皙,較左伯紙更爲研妙。只惜難得一見,他日到長安,定要廣爲採買,習練文章。”

接著,他又將信的內容上下看了看,說道:“述情雖好,但依我看,還得要以朝廷的口吻爲主。這樣吧,令公——”

從事王必立即拱手答應一聲。

“勞你拿去稍作謄改,再託人行事?!辈懿偕焓謱⑿胚f了過去,定定的注視著王必。

王必是曹操最早的親信,智謀不足,但勝在忠誠,他事先領會到曹操的意思,此時更是坦然接過,未露絲毫痕跡。

投書一事關係緊要,曹操爲表重視,特意將其吩咐給軍司馬樓異,此人早年間是遊俠出身,身姿矯健,趁著天黑如墨,小心摸到呂布的營地外圍,很快便‘暴露’在呂布麾下巡營親兵的眼中。

“不忙殺我!我受將軍故友之請,有密信要呈交將軍!”樓異在圍困中毫無怯意,衆人由是驚奇,一時有些無措。畢竟這個時候呂布已經睡下了,誰也不敢在當下去打擾他,萬一發起火來,在場的一個都逃不了。

“怎麼回事?”就在這時,都尉曹性走了過來,問清情況後,他頗爲懷疑的問道:“將軍的故友?你且說說是誰,看我認不認得?!?

樓異此時已經被放開了束縛,上下打量著對方:“就是不知道北海太史慈算不算呂將軍的故友?”

曹性‘喔’了一聲,恍然記起來當初是有這號人物,那時候呂布對此人百般親近,甚至在對方啓程去長安的時候帶著他與一干親信出城相送。如今這些年過去了,沒想到太史慈還惦記著呂布……等等。

“太史慈此刻就在對面營中?”

樓異並不答話,但答案卻很明顯。

曹性不敢怠慢,也不敢越級上報,而是先帶著樓異去尋了他的上司,也就是河內人郝萌。郝萌初聞此事,很快便從模糊的意識中清醒過來。簡單的思考後,他打發曹性繼續去巡營,自己則帶著樓異往呂布中軍大帳走去。

如今的呂布經歷幾次戰敗,親兵早已所剩無幾,即便在瑯邪經營了不久,算起來也才三千出頭。麾下魏續、成廉、侯成等將或傷重而亡,或兵少不精,算起來郝萌手下直屬的千餘人卻成了呂布的中堅力量。

一路過來,郝萌都沒有受到多少攔阻,待他叫醒呂布後,等對方發完脾氣,這才慢慢將樓異的事情說了一遍。

“太史子義?”呂布伸手從銅盆裡掬了把冷水潑在臉上,八月底入秋的天氣讓呂布渾身一個激靈,他也因此很快清醒下來,從盆邊拿過一塊絹布擦拭著臉上的水珠,幾步走了出來。身後,他的夫人魏氏在熟睡中翻動了一下身子。

“快去將那人帶進來。”呂布大刀金馬的坐下,在見到樓異之前他心中一直在嘀咕,自己這些年過得實在是糊塗。本來在青州做得好好的,先是被袁譚這個小兒打敗,趕到瑯邪;然後又想串聯昌豨,一同謀奪瑯邪國;最後瑯邪國還沒來得及拿下,袁譚卻不知怎的派人來說和。

那時他仇視袁氏,本來是極不情願的,可誰知昌豨在哪裡極力遊說,就連董昭、郝萌這些人也勸他看清局勢,哪怕是委曲求全也好。當時的情況下,呂布勢力衰弱,南有昌豨、北有袁譚,四周又無盟好,軟硬兼施之下,呂布只得投效袁譚。

袁譚收下呂布之後,起初並未區別對待,撥給糧草,予以重任。呂布也由此見到了袁氏的強大,起初的那一點不平,也漸漸消散於無形。他本來就是唯利是圖的人,又無遠見,誰給他的好處大,呂布就能與誰合作,至於忠義——如今的人還有幾個講忠義?

所以最後袁紹擁立平原王稱帝,呂布心裡除了一點不適,很是泰然的接受了鎮南將軍的封號。他那時想著,長安小皇帝對他的態度平淡至極,這些年也未曾聽聞長安朝廷在中原有什麼斬獲,而袁氏坐擁四州,帶甲十餘萬,自己又對袁氏有‘恩’。託庇於袁氏總比繼續效命朝廷要好,何況若是事有不利,他再拿著‘鎮南將軍’的印去投誠,也能最後換一個合適的價碼。

只是他沒想到與他接洽的會是太史慈。

第一百零一章 兵連禍結第七十四章丨彼欲何爲第四十二章丨軍容觀盛第一百一十一章 孰所致然第一百零六章 癰疽疔癤第五十章丨西州客商第一百五十五章 萍水相逢第七十章丨圖窺朝政第二十七章丨整軍經武第四百六十一章 輔馬相依第九十五章丨分化瓦解第五百二十一章 剛而犯上第四百四十四章 暗流方滋第二百二十六章 狐死首丘第二十二章 常寧之區第八十六章 期於殿門第六十七章丨意見相左第七十五章 啓聵振聾第二百六十六章 接馬而談第九章丨青牛先生第五百四十二章 路險且夷第四百九十八章 高人一著第四十章丨曲突徙薪第四百八十四章 疲精竭力第一百零三章 推身致君第五十四章丨以結同好第三百二十六章 炎德有傷第十八章 指通豫南第八十九章 委巷浮說第一百零八章 一波三折第八十四章丨預先安內第六十五章 策馬平輿第三百零三章 往事歷歷第四百六十七章 拋頭露市第九章丨未雨綢繆第四百五十七章 輕率難知第一百五十一章 公不見吏第四百三十三章 葦中雙禽第三百二十二章 神人授劍第二十七章 決機省闥第四十三章丨夜分乃寐第五十九章 未晡八刻第五百四十五章 聲勢促起第一百零一章 臺閣生風第五十一章 分醪之惠第一百二十章 子有良媒第五百九十五章 急於催攻第二章 堅車載重第一百六十章 老病將死第七十四章丨彼欲何爲第二百二十五章 塵埃落定第九十五章 萍水相逢第十七章|萬年公主第二十章 得此失彼第四百九十七章 諱敗補功第四章 坐而論道第一百三十四章 良家法相第七十一章丨承明策問第一章 行道遲遲第三百三十七章 向火微炙第一百二十三章 謹視鴆鳥第三章丨御戎之方第七十章 披香暖風第六章丨高廟罪已第一百八十五章 計日可數第五十章 以夏變夷第六十九章 水波紋動第三十八章丨柏梁臺上第三百二十九章 絕義安後第三百八十九章 出路已決第一百二十五章 秉要執本第六十八章丨賢師良士第三百一十六章 幸有餘情第一百二十一章 棄舊圖新第五百二十二章 參預聞聽第三百五十章 量定準繩第二百二十九章 悽風冷雨第二十章丨有道而輔第一百零九章 自取棄捐第五百二十一章 剛而犯上第三章丨御戎之方第四百零九章 先明法令第二百零一章 仰憑仁君第十八章 專諸進爵第二百六十章 枹鼓相應第八章 怨憤所積第二十一章 龍返其鄉第一百六十三章 謀望成著第七十五章 跋胡疐尾第二百二十三章 情難當對第五百七十五章 抱殘守孤第一百一十一章 禍機殃流第九十一章 聲色顯露第四百五十二章 合力堅持第五百二十八章 華陽道上第五十四章丨以結同好第二百八十章 效力傾蓋第五百二十八章 華陽道上第十一章 毋爲啓釁第七十九章 太學野駒
第一百零一章 兵連禍結第七十四章丨彼欲何爲第四十二章丨軍容觀盛第一百一十一章 孰所致然第一百零六章 癰疽疔癤第五十章丨西州客商第一百五十五章 萍水相逢第七十章丨圖窺朝政第二十七章丨整軍經武第四百六十一章 輔馬相依第九十五章丨分化瓦解第五百二十一章 剛而犯上第四百四十四章 暗流方滋第二百二十六章 狐死首丘第二十二章 常寧之區第八十六章 期於殿門第六十七章丨意見相左第七十五章 啓聵振聾第二百六十六章 接馬而談第九章丨青牛先生第五百四十二章 路險且夷第四百九十八章 高人一著第四十章丨曲突徙薪第四百八十四章 疲精竭力第一百零三章 推身致君第五十四章丨以結同好第三百二十六章 炎德有傷第十八章 指通豫南第八十九章 委巷浮說第一百零八章 一波三折第八十四章丨預先安內第六十五章 策馬平輿第三百零三章 往事歷歷第四百六十七章 拋頭露市第九章丨未雨綢繆第四百五十七章 輕率難知第一百五十一章 公不見吏第四百三十三章 葦中雙禽第三百二十二章 神人授劍第二十七章 決機省闥第四十三章丨夜分乃寐第五十九章 未晡八刻第五百四十五章 聲勢促起第一百零一章 臺閣生風第五十一章 分醪之惠第一百二十章 子有良媒第五百九十五章 急於催攻第二章 堅車載重第一百六十章 老病將死第七十四章丨彼欲何爲第二百二十五章 塵埃落定第九十五章 萍水相逢第十七章|萬年公主第二十章 得此失彼第四百九十七章 諱敗補功第四章 坐而論道第一百三十四章 良家法相第七十一章丨承明策問第一章 行道遲遲第三百三十七章 向火微炙第一百二十三章 謹視鴆鳥第三章丨御戎之方第七十章 披香暖風第六章丨高廟罪已第一百八十五章 計日可數第五十章 以夏變夷第六十九章 水波紋動第三十八章丨柏梁臺上第三百二十九章 絕義安後第三百八十九章 出路已決第一百二十五章 秉要執本第六十八章丨賢師良士第三百一十六章 幸有餘情第一百二十一章 棄舊圖新第五百二十二章 參預聞聽第三百五十章 量定準繩第二百二十九章 悽風冷雨第二十章丨有道而輔第一百零九章 自取棄捐第五百二十一章 剛而犯上第三章丨御戎之方第四百零九章 先明法令第二百零一章 仰憑仁君第十八章 專諸進爵第二百六十章 枹鼓相應第八章 怨憤所積第二十一章 龍返其鄉第一百六十三章 謀望成著第七十五章 跋胡疐尾第二百二十三章 情難當對第五百七十五章 抱殘守孤第一百一十一章 禍機殃流第九十一章 聲色顯露第四百五十二章 合力堅持第五百二十八章 華陽道上第五十四章丨以結同好第二百八十章 效力傾蓋第五百二十八章 華陽道上第十一章 毋爲啓釁第七十九章 太學野駒
主站蜘蛛池模板: 新邵县| 稷山县| 奈曼旗| 泰安市| 海门市| 肃南| 新巴尔虎左旗| 牡丹江市| 虞城县| 花莲县| 六安市| 灵川县| 新源县| 深州市| 辽宁省| 乾安县| 建宁县| 射洪县| 河东区| 宜阳县| 邓州市| 铁岭市| 股票| 北碚区| 石泉县| 南丹县| 武胜县| 江西省| 丹阳市| 永宁县| 潞西市| 江永县| 新泰市| 锡林浩特市| 祁门县| 哈密市| 砀山县| 理塘县| 南京市| 岐山县| 嘉祥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