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一章 行道遲遲

“臥病荒郊遠,通行小徑難。故人能領客,攜酒重相看。”————————【王竟攜酒高亦同過】

初平三年九月十七。

幽州,范陽。

秋天的雨不比夏天的雨清爽,尤其是北方的秋雨,總夾帶著刺骨的寒風,冷冷的像是要浸到人的骨髓裡。

在涿郡的某處小道上,一行數百人的騎士護衛著幾輛車馬,在溼滑泥濘的道路中艱難的前行著。這些騎士眼神堅毅,身體高大健壯,無不是出身行伍。他們頭戴斗笠,披在身上的蓑衣遮住了穿著的武服,雨水順著蓑衣不住的滑下、或是滲入內襯的衣服裡。

當先一人說道:“想不到七月出長安,一路上居然遷延了兩個月纔到幽州。”

他身側一人與其並轡而行,刻意壓低的斗笠遮住了那人深闊的眉目,雖然身著同樣的蓑衣,但身材卻比說話的這人要厚實得多。

此人正是騎都尉田疇,而他身邊半是感慨半是抱怨的卻是幽州從事鮮于銀。

田疇沉聲說道:“這一路又是在雒陽宣詔、又是造訪鄴城,能在凜冬到來之前趕到已實屬不易了。”

“這回總算到了幽州地界,可又突然說要去見盧公,說是有詔旨要宣,這可是裴君從未談及過的事情。”鮮于銀忍不住說道:“雖說我等並非使臣,不該知曉機密;而盧公的確身孚人望,裴君奉詔去見也合乎常情……可我總覺得有些蹊蹺,卻又說不上來,像是裴君有意在瞞著我等一樣。”

此事確實很反常,裴茂奉使北行,只言有詔給劉虞與公孫瓚二人,卻絕口不提是什麼事,即便是袁紹旁敲側擊也沒問不出什麼來。衆人只道是例行封賞、以及說和劉虞與公孫瓚而已,沒想到剛到幽州涿郡,裴茂便鄭重其事的喚來了田疇與鮮于銀,說是皇帝另有詔書,要由他親自頒給隱居在此的盧植。

這一下就讓田疇等人措手不及,立時打亂了預備繼續北行的部屬,隨行的所有人幾乎都在暗中議論。就連鮮于銀都疑惑不解,這會子希冀善於量時度理的田疇能給他一些啓發。

可田疇與鮮于銀一樣,都是使節團中擔負護衛的隨從武官,哪怕田疇一時受皇帝青睞,拜爲羽林騎僅有的三個騎都尉之一,可他到底是不屬於使團的核心,裴茂也沒有因此而對他有所袒露。田疇連蛛絲馬跡都尋不到,鮮于銀還指望他能揣測出什麼?

田疇在鮮于銀期望的眼神中無奈的搖了搖頭,他伸手擡了擡愈發低了的斗笠邊沿,然後忍不住扭身回望。除開數輛載滿禮品的馬車以外,當中一輛安車正在數十名騎士的簇擁下,在大路正中緩緩前進著。

安車雖能避雨,卻不能禦寒。一陣冷風襲來,順著縫隙鑽入車廂,裴茂不禁打了個寒顫,顯然是受不了這北地的寒冷。又似乎是嫌這風雨中的旅途太過枯寂,他半是感慨半是抱怨的衝溫恕說道:“燕地果然苦寒,同樣是九月,河東可比這裡要暖和多了。”

驂乘車右的溫恕擔任涿郡太守數年,早已習慣了燕地的氣候,此時很是輕鬆的回道:“正是因爲苦寒貧瘠,所以才能磨鍊人的心志,燕地自古纔會出那麼多堅韌不屈的仁人義士。”

裴茂點頭贊同道:“府君說的在理,也正是這種苦寒之地,纔有了盧公那樣的鴻儒。”

安車緩緩在路上行使著,在車廂這個私密的空間裡,溫恕遲疑了下,看了看老神在在、平心靜氣的裴茂,忽然試探著說道:“節下遠來燕地,是爲了說和襄賁侯與薊侯之間的恩怨,擔負重任,這纔是當前首要的急務。可爲何棄急求緩,要先拜訪盧公?而且這詔書此前從未明發,驟然而出,實在是忍不住讓人驚異。”

‘節下’是對持節的使臣與將帥的尊稱,而溫恕口中的襄賁侯與薊侯,則分別是幽州牧劉虞以及奮武將軍公孫瓚。

裴茂笑著看向溫恕,十分坦誠的說道:“盧公名著海內,如今退隱返鄉,朝廷自當遣使問候。此次恩詔正在情理之中,屆時詔書當面宣讀後,天下自知,哪裡還需要刻意講明?”

“原來如此,恕一時不解其意,倒讓節下見笑了。”溫恕似乎還想說些什麼,又囁嚅著住了口。

他與王允同是太原祁縣人,兩家彼此有千絲萬縷的聯繫。王允在朝廷大起大落,先是謀誅董卓,掌權不過幾天,又因舉措失當而被皇帝罷黜。期間原委詳情,竟由於道路阻絕而不得盡窺,直到裴茂來了之後,溫恕才從對方口中得知朝廷原來發生了這麼多翻天覆地的大事。

溫恕作爲王允年輕時結交的鄉友,此時王允被免,他自然心有慼慼,擔憂會連累到自己今後的處境。故而對裴茂極盡奉承,招待周到,此時更是以太守之尊,親自爲裴茂驂乘,隨對方去鄉下尋盧植。這一路上,就是爲了深入打探些朝廷的風聲動向。

他默然垂首,故作沉思不久,方纔嘆道:“國家天資仁敏,有光武遺風,漢室誠然是中興在望啊。”

裴茂擡眼看了溫恕一下,沒有接這個話茬。

溫恕討了個沒趣,只好自己往下說道:“朝廷俱列名臣,皆爲社稷楨幹,只可惜盧公如今身染沉痾,不然還真能輔佐明君,重開治世。”

裴茂不得不開口敷衍道:“國家本就有徵盧公入朝的詔旨,可如今盧公病重,怕是不能起行了,只能就地封賞了。”

說到這裡,裴茂忽然高聲喚道:“子泰!”

田疇聽了傳喚,立即撥馬回到車邊,在馬上側了側身,立即回道:“裴君。”

“還有多遠?”

田疇不急著答話,在心中估計了行程,方纔回道:“再往前走兩裡地,就是盧公居處。”

裴茂聽了,這才放下心來,瞥了溫恕一眼,說:“沒想到盧公竟住在這等山野之地。”

溫恕生怕對方誤解自己怠慢了盧植,連忙解釋道:“郡府縣衙不是沒有延請盧公入城修養,可盧公偏就不允,我等拗他不過,也只好聽之任之。”

裴茂狀若無意的問道:“聽聞袁冀州去年曾請盧公爲軍師?”

“喏。”本想探聽朝廷風聲的溫恕一直尋不到機會,又不好對裴茂的問題避而不談,只得跟著裴茂的話頭說道:“袁冀州是派人赴上谷請盧公出山,只是盧公託病推辭了,所以此事未能成行。直到今年,盧公在病中思念桑梓,故才返歸本地,於鄉中修養。”

車外風嘯雨急,馬蹄在路上踏出沉悶的聲響,安車在風雨中巋然不動。

袁紹以下凌上,篡奪上官州郡,實在有悖臣道,作爲‘士之楷模’的盧植,定然不會出山爲袁紹做事。裴茂心裡思忖著,驀然嘆了口氣,說:“盧公真乃國之楨榦。”

第二百二十三章 情難當對第十章 設師於雒第六章丨高廟罪已第四十七章丨先兵受挫第一百零四章 說是談非第七十六章 仁至義盡第九十九章 嗟乎義士第二十五章丨北闕甲第第十四章丨智不均使第五百六十一章 守缺攻餘第十七章 暖殿溫室第一百九十二章 導引禽戲第四十二章丨月暈礎潤第五百二十一章 剛而犯上第八十六章 節慕原嘗第六十七章 民戶委輸第三百零二章 如舟在水第一百五十章 難能濟事第四十章丨曲突徙薪第二百四十章 夜縋還降第六十一章丨茅城津渡第八十七章 御書錢範第一百三十八章 山險難料第三十章 臺閣生風第一百四十四章 箭雨如蝗第二百七十六章 冰山之下第五十八章丨單見淺聞第一百四十四章 箭雨如蝗第一百七十二章 合集士衆第八十九章丨登城臨戰第十三章丨相見恨晚第五百二十章 何以足貴第三百六十八章 窺覷南人第十三章丨相見恨晚第二十一章丨暫緩急難第四十一章 牛溲馬勃第一百二十三章 祛衣受業第三百四十四章 雲來深遠第四百二十三章 孤驂單行第五十五章 誰說意氣第四百零二章 後悔無及第四章丨太師歸朝第二百章 喪將失恃第一百七十四章 山霧迷茫第四百二十七章 眉攢翠蛾第十二章丨自謀出路第七十二章 我暨我友第二百七十四章 音聲同矣第七十二章 我暨我友第二百八十四章 牆溼乃補第五百一十八章 捕叛追亡第十七章 暖殿溫室第七十六章 仁至義盡第八十六章 期於殿門第八章 杜漸防萌第二十五章 事事難息第三百四十一章 承負厄會第九十四章 近而間親第三百二十四章 不預則廢第四百九十二章 急轉直下第五十章丨西州客商第二百八十二章 輕重之擊第五百六十二章 窺兵圖計第五百一十九章 利霈弊雨第五百六十一章 守缺攻餘第三十八章 宗社攸賴第二百四十七章 弱蜀弊益第九十七章 杖履相從第一百二十章 柱石之堅第八十五章 陳情講武第八十五章丨議論亡賊第五百四十八章 莫不有私第二十章 得此失彼第三百二十八章 己欲施人第五百零四章 先兵於戰第七十章 披香暖風第四百七十九章 待看舟傾第二百一十八章第一百一十二章 保以尊貴第八十三章丨連根拔起第十六章丨萬事俱備第五十八章 哀矜勿喜第四十九章丨見利忘義第三十一章丨錢穀甲兵第六十八章 乘間襲我第一零八章丨哀歌路難第五章 薊縣郊迎第六十六章 益增主祿第二百二十九章 悽風冷雨第一百章 碗轉麴塵第一零四章丨連坐者衆第四百零三章 風勢不利第十三章 剖符寧境第四章丨決事省禁第一百零九章 自取棄捐第一百七十四章 山霧迷茫第九十四章 近而間親第六十四章 府君囑吏第九十章 華山崩裂第八十四章 深謀勿疑
第二百二十三章 情難當對第十章 設師於雒第六章丨高廟罪已第四十七章丨先兵受挫第一百零四章 說是談非第七十六章 仁至義盡第九十九章 嗟乎義士第二十五章丨北闕甲第第十四章丨智不均使第五百六十一章 守缺攻餘第十七章 暖殿溫室第一百九十二章 導引禽戲第四十二章丨月暈礎潤第五百二十一章 剛而犯上第八十六章 節慕原嘗第六十七章 民戶委輸第三百零二章 如舟在水第一百五十章 難能濟事第四十章丨曲突徙薪第二百四十章 夜縋還降第六十一章丨茅城津渡第八十七章 御書錢範第一百三十八章 山險難料第三十章 臺閣生風第一百四十四章 箭雨如蝗第二百七十六章 冰山之下第五十八章丨單見淺聞第一百四十四章 箭雨如蝗第一百七十二章 合集士衆第八十九章丨登城臨戰第十三章丨相見恨晚第五百二十章 何以足貴第三百六十八章 窺覷南人第十三章丨相見恨晚第二十一章丨暫緩急難第四十一章 牛溲馬勃第一百二十三章 祛衣受業第三百四十四章 雲來深遠第四百二十三章 孤驂單行第五十五章 誰說意氣第四百零二章 後悔無及第四章丨太師歸朝第二百章 喪將失恃第一百七十四章 山霧迷茫第四百二十七章 眉攢翠蛾第十二章丨自謀出路第七十二章 我暨我友第二百七十四章 音聲同矣第七十二章 我暨我友第二百八十四章 牆溼乃補第五百一十八章 捕叛追亡第十七章 暖殿溫室第七十六章 仁至義盡第八十六章 期於殿門第八章 杜漸防萌第二十五章 事事難息第三百四十一章 承負厄會第九十四章 近而間親第三百二十四章 不預則廢第四百九十二章 急轉直下第五十章丨西州客商第二百八十二章 輕重之擊第五百六十二章 窺兵圖計第五百一十九章 利霈弊雨第五百六十一章 守缺攻餘第三十八章 宗社攸賴第二百四十七章 弱蜀弊益第九十七章 杖履相從第一百二十章 柱石之堅第八十五章 陳情講武第八十五章丨議論亡賊第五百四十八章 莫不有私第二十章 得此失彼第三百二十八章 己欲施人第五百零四章 先兵於戰第七十章 披香暖風第四百七十九章 待看舟傾第二百一十八章第一百一十二章 保以尊貴第八十三章丨連根拔起第十六章丨萬事俱備第五十八章 哀矜勿喜第四十九章丨見利忘義第三十一章丨錢穀甲兵第六十八章 乘間襲我第一零八章丨哀歌路難第五章 薊縣郊迎第六十六章 益增主祿第二百二十九章 悽風冷雨第一百章 碗轉麴塵第一零四章丨連坐者衆第四百零三章 風勢不利第十三章 剖符寧境第四章丨決事省禁第一百零九章 自取棄捐第一百七十四章 山霧迷茫第九十四章 近而間親第六十四章 府君囑吏第九十章 華山崩裂第八十四章 深謀勿疑
主站蜘蛛池模板: 即墨市| 金堂县| 承德市| 正安县| 会宁县| 汉寿县| 蓬安县| 宜良县| 久治县| 英吉沙县| 东乡| 大埔区| 舟山市| 莒南县| 芦溪县| 七台河市| 库伦旗| 镇康县| 金堂县| 尤溪县| 广西| 通江县| 湖南省| 霍林郭勒市| 拜泉县| 曲阜市| 栾城县| 始兴县| 霍州市| 禹州市| 兴海县| 泰安市| 仁怀市| 武川县| 南平市| 大埔县| 苗栗县| 鹤岗市| 蓝山县| 循化| 平泉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