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一百二十五章 秉要執(zhí)本

“君子進不敗其志,內(nèi)究其情;雖雜庸民,終無怨心,彼有自信者也?!薄灸印びH士】

“解縣最新傳來的軍報稱,蓋順奮勇當先,每戰(zhàn)先登,殺敵無數(shù)。只是礙於敵衆(zhòng)我寡,徐榮不忍虎賁精銳損失過巨,故而暫時勒兵?!被实鄄辉倏茨潜P亂作一團的棋子,兀自說起了軍報:“另外,徐晃這兩日帶著羽林騎屢次劫奪糧道,想必等北軍兵臨解縣之時,程銀等人恐怕就要糧盡了?!?

賈詡插口說道:“程銀等人已然逼入末路,眼下最要緊的是範先可曾回援?!?

“河東乃範先根本之地,若不從上黨抽身返歸,豈不是要坐待我軍進發(fā)上黨,與駱孝遠合擊於彼?”荀攸搖了搖頭,說道:“範先不是短視之輩,必然會回師河東?!?

“嗯?!被实酆鋈幌氲搅艘粋€計謀:“不然拿解縣作餌,以圍城打援?”

圍點打援雖是一個新鮮詞,但語義極好理解,賈詡與荀攸稍一想便將其與圍魏救趙聯(lián)繫起來了,不過這辦法好是好,就怕——

“就怕程銀他們撐不到那個時候,就急著要突圍逃遁了。”荀攸笑了笑,忍不住說道:“城中無糧,只有拼死一戰(zhàn),豈有坐以待亡的道理?!?

“這倒也是?!被实塾樣樀男α耍磥碜约哼€是不能在不熟悉的領(lǐng)域指手畫腳,很容易就鬧出笑話來:“倘若彼等拼死一戰(zhàn),徒增我軍傷亡,反倒非我所願。還是依原計行事,先殄滅此賊,再引兵迎擊範先,以各個擊破爲上?!?

“唯,此戰(zhàn)宜從速,如今南北軍精銳皆在河東,合該以雷霆之威掃除禍患。若是稍有貽誤——”荀攸忍不住說道:“臣擔心幷州那兩處會支持不住,無論是袁紹以平叛之名突破壺關(guān),兵進上黨、河東;還是匈奴人沿汾河南下,河東都將比現(xiàn)在危急萬分。陛下乃萬乘之君,豈可乘危而自輕?”

如今河東就是一個‘結(jié)’,若能在袁紹、匈奴有所突破之前解決河東叛亂,那麼這兩者很大概率上會自行退兵。尤其是袁紹,畢竟他要面子,現(xiàn)在只敢打著爲國平叛的旗號,還不敢公然造反。

可若是不能及時乾脆利落的解決這個主要矛盾,那麼光憑皇帝手下三萬餘人馬,很難在保證皇帝安全的前提下?lián)魯矸钢當场?

皇帝沉吟片刻,方纔說道:“匈奴這回進犯太原,涉及自家危亡,彼等大姓豪強於公於私都理應(yīng)奮命。太原塢堡林立,匈奴人窮困潦倒已久,光憑一身勇力,如何能破開局面?何況在壺關(guān),我更是放心張文遠。”

荀攸有些不明白,皇帝爲什麼會這麼盲目的相信張遼能靠幾千兵馬攔下兵鋒正盛的袁紹,要知道張遼在目前爲止也就打過那麼幾次仗,而且都沒有表現(xiàn)出什麼讓人眼前一亮的智謀。即便荀攸知道皇帝有識人之明,但這心裡還是有些沒底。

皇帝看著荀攸、又看了看靜觀棋局的賈詡,有心解釋道:“你們可別小瞧了張文遠,他平??此评铣沙种?,其實心裡卻藏著一隻伺機而動的猛虎??!”

荀攸與賈詡靜靜的聽著皇帝的話,不發(fā)一眼,腦海中不約而同的想起了張遼平靜沉穩(wěn)的氣質(zhì)之下所暗藏的鋒銳,與皇帝的考語互爲印證。

“袁紹能勾結(jié)河東,自然也能勾結(jié)幷州?!辟Z詡意有所指:“如今上黨有張遼死守壺關(guān),若冀州不下死力,定然是難以攻下的,故而該處看似危急,其實暫時無虞。除此之外,最該擔心的是太原豪強究竟可不可靠,這纔是要嚴密防範的事情。”

“袁紹若能說動幷州豪強,又何必唆使於夫羅叛擊太原?”荀攸冷眼瞧著賈詡,對他話裡話外表露出來的意思有些不高興:“必然是太原諸人不願爲亂,甚至是根本不知袁紹真實圖謀,所以袁紹才退求其次,助於夫羅潛歸併州,以牽制幷州軍力?!?

“喔?!辟Z詡淡淡的迴應(yīng)道:“這也不能怪我多想,我實在是擔心,萬一彼等支持不下,與匈奴合流,那河東可就真的危險了?!?

皇帝這時輕聲問道:“鮑出提供的各家串聯(lián)謀逆的信件、罪證,可有來自太原的?”

荀攸一顆心悄悄提了起來,只見賈詡緩緩搖頭,否定道:“據(jù)鮑出所言,那日嚴干將範先府中密信全數(shù)抄錄了出來,裡面只有河東、弘農(nóng),以及上黨幾家豪強,並沒有跟太原有所聯(lián)繫。”

賈詡不會在這個事情上說謊、更不會在皇帝和荀攸面前瞎編亂造,這也說明太原豪強與河東叛亂並無牽連。故而荀攸暗自鬆了一口氣,語氣從容的說道:“若是範先每次都閱後即焚,也不至於只處理太原的信件而不管其他的,看來是兩方是真的沒有聯(lián)繫?!?

皇帝不置可否,他問道:“嚴幹此人尚在何處?”

“據(jù)說當日範先驟然回府,致使嚴幹、李義二人行蹤暴露,倉促逃離。範先派門下劍客追之甚急,嚴幹在將信件都交給鮑出之後,便讓鮑出先行回報,自己卻與李義留下攔截追兵?!北臼且粓鲶@心動魄的追擊斷後、彰顯兄弟義氣、個人勇毅的故事,在賈詡口中卻說的那麼寡而無味,像是在敘述一個事實:“鮑出走驛道趕至左馮翊不久,河東就開始發(fā)起叛亂,嚴乾等人也再無消息,恐怕是落入賊手,遭遇不測了?!?

“真是義士啊。”皇帝簡短的誇讚了一句,然後沉吟片刻,方纔說道:“如此說來,王公到底是恪守了他的‘道’,沒有越過那條線,也不枉我敬他一場?!?

荀攸接口道:“王公好歹也曾是一介名臣,在大是大非面前,必是分得清輕重,有他與劉公相輔合作,饒是太原情勢不善,也能爲我軍多支撐些時日。”

皇帝點頭說道:“說得不錯,太原如今大敵當前,於夫羅步步緊逼,促使劉公他們二人以及太原豪強抱成一團,這可不是於夫羅能驟然擊破的?!?

說罷,皇帝垂眸深思,在心裡打定了主意後,又回到最初的問題:“眼下關(guān)鍵之處仍在河東,河東既平,則大局可定。去給徐榮等人傳令,讓他們不要再憐惜損傷,打仗哪有不死人的?只要拿下解縣,就是他的大功一件。我這一路上已經(jīng)給了蓋順兩天時間了,若是還打不下解縣,那就靠邊,讓北軍去打!”

第四十六章 嗟彼後人第三百三十一章 鬱郁繁森第二百六十六章 接馬而談第四百一十六章 不止爲薪第二百四十四章 益州克成第一百零二章 燕處危巢第二十四章|城郊陛辭第六百章 紛紜未盡第一百六十一章 心瘁難爲第五十三章丨欽使關(guān)東第三百三十二章 時運之會第二百七十章 器可誤身第一百零七章 道破廟算第三百五十章 量定準繩第三百七十六章 計出無聊第四百四十二章 身移難率第三十六章丨閭巷布衣第七十四章丨彼欲何爲第四十八章 薦可黜否第五百一十一章 樓船燈火第三百九十九章 患乎難知第六十三章 未過其譽第一百零八章 乘輿蕩盡第七十四章丨彼欲何爲第八十一章丨計熟事定第一百九十三章 宕開一筆第三百二十八章 己欲施人第三十八章 雪掩承廬第七十九章 太學野駒第五百零三章 籌畫所料第三百九十四章 蒿里義行第四十三章丨夜分乃寐第三十三章 風物長量第八十五章 陳情講武第四百五十九章 時否俗薄第三百三十一章 鬱郁繁森第三十五章 議將固基第五百二十三章 假以調(diào)和第一百六十五章 搴幃賓迎第七十四章 生民之本第三百三十五章 故事新羹第三百六十二章 不自相信第七十五章 跋胡疐尾第二百二十八章 靈前驚變第二百三十二章 出入自如第二百六十九章 池因於澤第四百七十七章 兢惕在心第九十五章 萍水相逢第四百九十五章 兵敗將亡第四百七十三章 質(zhì)疑問事第六十四章 府君囑吏第八十六章 節(jié)慕原嘗第十八章丨有詔討賊第五十一章 加以制之第五百三十二章 馳疾驚人第六十二章 苞筍落籜第一百六十七章 駱谷行軍第三十二章丨臣操權(quán)柄第六十五章 單車刺史第四十三章 矜能負才第二百二十八章 靈前驚變第八十三章丨連根拔起第三百零二章 如舟在水第一零六章丨三軍聽命第四十三章 郡國正卒第五百二十九章 勞於心計第四百二十章 倨忽如此第五百四十九章 草長風生第六十八章 響我明德第九十八章 昌濰原平第二十八章 謀夫是與第五十二章丨突遭恩賞第五百六十四章 亂源遺策第六十九章 水波紋動第八十四章 任憑自至第一零六章丨三軍聽命第一章 行道遲遲第一百零三章丨帳中豎子第四十七章 御臨二院第一百七十四章 山霧迷茫第三十章 良工苦心第五十五章 達士徇名第三百五十七章 壅塞不通第八十六章 織作文繡第五十四章 陳事於庭第一百三十二章 蝶使義形第二十一章丨纔不從命第六十九章 願者上鉤第三百五十章 量定準繩第三十二章丨臣操權(quán)柄第十三章 勢危而走第六十二章 議論不一第三百九十七章 試議權(quán)衡第二十五章 事事難息第一百一十一章 孰所致然第三十一章丨急擊勿疑第四百二十五章 面分意和第三十二章丨臣操權(quán)柄第三百八十九章 出路已決
第四十六章 嗟彼後人第三百三十一章 鬱郁繁森第二百六十六章 接馬而談第四百一十六章 不止爲薪第二百四十四章 益州克成第一百零二章 燕處危巢第二十四章|城郊陛辭第六百章 紛紜未盡第一百六十一章 心瘁難爲第五十三章丨欽使關(guān)東第三百三十二章 時運之會第二百七十章 器可誤身第一百零七章 道破廟算第三百五十章 量定準繩第三百七十六章 計出無聊第四百四十二章 身移難率第三十六章丨閭巷布衣第七十四章丨彼欲何爲第四十八章 薦可黜否第五百一十一章 樓船燈火第三百九十九章 患乎難知第六十三章 未過其譽第一百零八章 乘輿蕩盡第七十四章丨彼欲何爲第八十一章丨計熟事定第一百九十三章 宕開一筆第三百二十八章 己欲施人第三十八章 雪掩承廬第七十九章 太學野駒第五百零三章 籌畫所料第三百九十四章 蒿里義行第四十三章丨夜分乃寐第三十三章 風物長量第八十五章 陳情講武第四百五十九章 時否俗薄第三百三十一章 鬱郁繁森第三十五章 議將固基第五百二十三章 假以調(diào)和第一百六十五章 搴幃賓迎第七十四章 生民之本第三百三十五章 故事新羹第三百六十二章 不自相信第七十五章 跋胡疐尾第二百二十八章 靈前驚變第二百三十二章 出入自如第二百六十九章 池因於澤第四百七十七章 兢惕在心第九十五章 萍水相逢第四百九十五章 兵敗將亡第四百七十三章 質(zhì)疑問事第六十四章 府君囑吏第八十六章 節(jié)慕原嘗第十八章丨有詔討賊第五十一章 加以制之第五百三十二章 馳疾驚人第六十二章 苞筍落籜第一百六十七章 駱谷行軍第三十二章丨臣操權(quán)柄第六十五章 單車刺史第四十三章 矜能負才第二百二十八章 靈前驚變第八十三章丨連根拔起第三百零二章 如舟在水第一零六章丨三軍聽命第四十三章 郡國正卒第五百二十九章 勞於心計第四百二十章 倨忽如此第五百四十九章 草長風生第六十八章 響我明德第九十八章 昌濰原平第二十八章 謀夫是與第五十二章丨突遭恩賞第五百六十四章 亂源遺策第六十九章 水波紋動第八十四章 任憑自至第一零六章丨三軍聽命第一章 行道遲遲第一百零三章丨帳中豎子第四十七章 御臨二院第一百七十四章 山霧迷茫第三十章 良工苦心第五十五章 達士徇名第三百五十七章 壅塞不通第八十六章 織作文繡第五十四章 陳事於庭第一百三十二章 蝶使義形第二十一章丨纔不從命第六十九章 願者上鉤第三百五十章 量定準繩第三十二章丨臣操權(quán)柄第十三章 勢危而走第六十二章 議論不一第三百九十七章 試議權(quán)衡第二十五章 事事難息第一百一十一章 孰所致然第三十一章丨急擊勿疑第四百二十五章 面分意和第三十二章丨臣操權(quán)柄第三百八十九章 出路已決
主站蜘蛛池模板: 南京市| 宣化县| 平舆县| 罗城| 河西区| 肥乡县| 抚松县| 延安市| 安义县| 前郭尔| 昆山市| 小金县| 颍上县| 克拉玛依市| 浦县| 中阳县| 南漳县| 泉州市| 东山县| 阿鲁科尔沁旗| 自贡市| 砀山县| 成安县| 剑河县| 竹山县| 响水县| 黑龙江省| 察雅县| 锦州市| 伊通| 聊城市| 文化| 安达市| 颍上县| 福鼎市| 西华县| 全州县| 合水县| 滦南县| 柳林县| 上蔡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