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七十四章 生民之本

“國以民爲根,民以谷爲命,命盡則根拔,根拔則本顛,此最國家之毒憂?!薄舅拿裨铝睢?

長安城外周遭曠野,四面皆爲平地,間或起伏些坡度不大的丘陵,唯獨東面隆起塬地,雖都不算太高,卻也連綿成片。其中最爲著名的,便是霸陵原。

從宣平門出發,信馬由繮小半個時辰即可到達霸陵原上。

若是冬季來此,觸目所及必是一片肅殺蕭瑟,但此時已是春暖人間,光禿禿的枝幹上漸漸生髮嫩芽,土地溼潤,候鳥飛還。

皇帝等一行人微服策馬,馳騁原上,在一處坡上方纔緩緩馳行。從坡上往下望去,只見阡陌縱橫,溝渠河流蜿蜒其間,大塊大塊的方形農田拼接成一片沃野,這片沃野一直延伸到天邊,彷彿沒有盡頭似得。

這是霸陵附近開墾的民屯,此時正處於春耕,肥沃的土地被人從深處翻了出來,裸露在地面。清風拂面,空氣中似乎帶著泥土和青草的香氣。

“今年的春天來得晚了,也不知會不會耽誤農時。”皇帝身著青色袍服,騎在一匹黃驃馬上,居高臨下的看著地裡扶犁趕牛的屯戶。

幾百名由羽林、虎賁等郎官微服組成的護衛四散分佈在山坡下,這陣勢猶如豪強高門子弟出行,尋常人見了紛紛自覺退避。

京兆尹崔烈聞言說道:“這些年天時變幻,難尋軌跡,與舊曆屢屢相違,農夫常受此困。幸而憑藉溫寒、時節,尚可推測農時,方不至於貽誤耕種。”

“天道深遠,時節變幻,殊爲難測,只是苦了下民啊。”皇帝喟然嘆道。

漢末的小冰河期導致天氣無常、時歷不準,不僅使作物減產、難以生長,而且還貽誤了百姓播種收穫的農時。譬如以往二月便是大地回春的時候,如今卻依然是一片寒徹。

“舊曆與天時相違,理應更推步弦、望朔晦,重造新曆,以利萬民?!贝蘖译p眼渾濁,帶有白翳,是一個乾瘦佝僂的老人,太長的年歲在他的臉頰、眼角留下了深深的刻痕。

他奉承道:“前太史令王立推算日食,貽誤時辰,不堪受命。陛下將其免去,詔命靈臺重訂曆法,正是利民之策,無須年歲,便可惠及天下?!?

在罷黜王立之後,皇帝將太史令屬下專司日月變化、星曆風氣的靈臺獨立出來,設靈臺令,秩六百石。與其丞、待詔數人專門負責觀察天文星象,修正曆法、節氣。而太史令從此只負責修史等事,不再幹預天時的測算。

更正曆法是一個費時費力的大工程,至少要好幾年才能見到成效。雖然對於長遠的節氣變化規律尚無跡可尋,但對於短期內的天氣如何,承襲家學父業,善於天文、歷算之術的新任靈臺令劉琬倒是算得十分精準。

就好比前些日子皇帝帶百官出城籍田,就是挑中了劉琬敬獻的日子。

接連幾天連綿細雨偏就在那天滴雨未下,不僅如此,就連陰沉沉的天氣也因爲太陽的出現而變得溫暖明亮。這讓當時的許多人嘖嘖稱奇,爲劉琬預測近日氣象的能力表示歎服,都說劉琬深得其父劉瑜真傳。

除此之外,更多人還將皇帝第一次親耕,便讓多日陰沉的天空轉爲雲開日出、惠風和暢的景象視爲某種天意的昭示。有關少年君主天命所歸的流言與說辭,正隨著這一次皇帝挑中了劉琬準確預測的時日親耕,而如春風般悄然傳遍關中各地。

“是啊?!被实巯肫鹆四翘煊H耕時的天氣與劉琬所推測的分毫不差,不由得說道:“不違農時,谷不可勝食也。若是年年風調雨順,五穀豐登就好了?!?

崔烈看著皇帝,忽然進言道:“稟陛下,老臣從弟念及年歲不稔,曾於家中編撰一書,名曰《四民月令》,若蒙不嫌,老臣願爲奉上,以教四民。”

《四民月令》?

皇帝有些訝然的看向崔烈,這可是上承《汜勝之書》、下啓《齊民要術》的經典農書,書中記載了東漢末年地主莊園一年例行農事活動與農業運作,可謂是最符合當下這個時代農業規律的教科書。

當初皇帝開經營科,正是要培養一批知曉農時與農業運作的人才,所以給其欽定的教材都是《汜勝之書》與《夏小正》這類農書,他雖然知曉《四民月令》的重要性,但一直未能在石渠閣的秘府藏書中尋到完整版,沒想到這本書的作者崔寔居然是崔烈的從弟。

“好、好。”皇帝連聲說道:“崔公可將此物獻上,我即命匠人刊印出來,不僅要交由太學研讀,還要下發各地郡縣,務使郡守縣令依此勸農。”

崔烈察覺到皇帝話語裡的欣喜,自己心裡也是大爲興奮,自家兄弟編著的書籍不僅被官方刊印,當做太學的教科書,而且還被下發各地,讓各地官員學習。這對於一個著書立說的士人來說是極大的榮耀,足以揚名一世,就連崔烈本人都與有榮焉。此外,崔烈更可藉著獻書之功,在皇帝心中留下一個好印象,方便他日後的仕途。

皇帝知道崔烈有著‘銅臭’的聲名,屬於有名無實之輩,讓他做個京兆尹已是勉爲其難,如何能靠一本書再對他進行提拔?不過皇帝卻是從崔烈獻書一事上想到了別的,這讓他本來只想著嘉言幾句便罷,一時卻改了主意:“誒。”

他故意嘆道:“朝廷遷播以來,即便有稍許安置,但東觀藏書仍有散逸。前些日子秘書監將石渠閣等秘府藏書清理出來,不過才四萬七千餘卷,而當初東觀、蘭臺藏書何止十萬……”

崔烈福至心靈,他頓時想起孝武、孝成、乃至於光武皇帝等人於天下四處蒐集圖書典籍,以興儒學的往例。在他看來這是爲儒家續接絕學,是立言立論的一項大事。當年劉向、班固這些大學者不就是因採集書籍而聞名於世的麼?

“圖籍燔毀,經書不存,是天下之痛。陛下有意興振經學,老臣豈敢不盡心竭力?”崔烈權衡盤算了之後,出聲說道:“老臣家中也算是耕讀沿襲,藏書千餘卷,願爲奉上,供將作監抄錄、擇選充入秘府。此外,臣請陛下效仿成例,大收篇籍、搜求遺書,重開‘獻書之路’?!?

第七十四章 經始靈臺第五十一章 加以制之第十二章丨自謀出路第三百二十八章 己欲施人第十九章丨長安驚變第二十三章 便起告陳第五百五十一章 勇怯勢也第三百七十六章 計出無聊第八十六章 織作文繡第八十七章 萍水相逢第五百七十章 迥然際遇第四十章 遠近仰望第七十七章丨鴻門倒戈第五十四章丨以結同好第一百八十五章 計日可數第一百五十一章 高臺炎炎第八十九章 錢法防微第七十三章丨時候未到第二百二十六章 狂疾物故第二十八章丨校場點兵第五百五十三章 黃屋左纛第五百四十八章 莫不有私第二百二十九章 悽風冷雨第一百六十四章 陰雨之期第一百三十八章 衆行賄免第二十九章 避籍任官第六十八章丨賢師良士第二百九十一章 振乏懲惡第二百六十三章 黃雀在後第五百五十八章 巧敵應戰第六十章 秘書執筆第四十二章丨月暈礎潤第二百四十二章 臨城而降第二百零五章 爾虞我詐第十二章 算我師旅第四百章 以度取之第八十六章 節慕原嘗第四百七十六章 民生國基第十八章|寸心難算第二百零三章 奔告於事第四百四十一章 不徇顏面第一百三十二章 名動人心第三百七十四章 登臺觀雲第一百零四章 青徐播亂第五百四十九章 草長風生第七十六章 靡不有初第五百二十五章 蟻可測水第一百零一章 乖嘴蜜舌第一百七十七章 捍蔽無存第一百三十三章 涇渭之流第五十四章 一舉多得第一百五十四章 假義凜然第一百四十三章 青泥故道第七十三章 外寬內深第一零四章丨連坐者衆第三百六十九章 懷瑾握瑜第九十一章丨磐石生紋第一百八十章 整軍待命第三百二十一章 視事如紋第五百七十章 迥然際遇第一百零四章 青徐播亂第一百六十六章 匣劍而行第十二章 算我師旅第四百章 以度取之第六十二章丨畢力平險第三十一章丨錢穀甲兵第二百二十五章 貪官圖爵第四十六章 磁石引針第七十八章 傳續之典第三十八章丨啖人賊衆第七十九章 禍福同門第九十六章 取士五科第一百零四章 說是談非第四百零二章 後悔無及第三百零二章 如舟在水第一百二十九章 此起彼落第一百七十五章 野麋闖營第四百八十六章 榮者常通第一百九十三章 宕開一筆第一百二十五章 另闢蹊徑第一百四十四章 爲山止簣第五十四章 一舉多得第五百三十七章 狼狽失據第三百八十一章 懷詐算彼第六章 國之干城第一百二十三章 謹視鴆鳥第三百零八章 夜傳擊柝第四十九章丨傭才緣心第三百四十五章 念不欲生第四十九章 姑置勿問第五百九十二章 朽株有蠹第九十八章 昌濰原平第四十六章 嗟彼後人第九十三章丨夤夜造訪第二百九十三章 勞人草草第二百七十六章 冰山之下第一百四十七章 支離擁腫第三百六十二章 不自相信第五百三十六章 利慾薰心第五百零八章 偃息猶疑
第七十四章 經始靈臺第五十一章 加以制之第十二章丨自謀出路第三百二十八章 己欲施人第十九章丨長安驚變第二十三章 便起告陳第五百五十一章 勇怯勢也第三百七十六章 計出無聊第八十六章 織作文繡第八十七章 萍水相逢第五百七十章 迥然際遇第四十章 遠近仰望第七十七章丨鴻門倒戈第五十四章丨以結同好第一百八十五章 計日可數第一百五十一章 高臺炎炎第八十九章 錢法防微第七十三章丨時候未到第二百二十六章 狂疾物故第二十八章丨校場點兵第五百五十三章 黃屋左纛第五百四十八章 莫不有私第二百二十九章 悽風冷雨第一百六十四章 陰雨之期第一百三十八章 衆行賄免第二十九章 避籍任官第六十八章丨賢師良士第二百九十一章 振乏懲惡第二百六十三章 黃雀在後第五百五十八章 巧敵應戰第六十章 秘書執筆第四十二章丨月暈礎潤第二百四十二章 臨城而降第二百零五章 爾虞我詐第十二章 算我師旅第四百章 以度取之第八十六章 節慕原嘗第四百七十六章 民生國基第十八章|寸心難算第二百零三章 奔告於事第四百四十一章 不徇顏面第一百三十二章 名動人心第三百七十四章 登臺觀雲第一百零四章 青徐播亂第五百四十九章 草長風生第七十六章 靡不有初第五百二十五章 蟻可測水第一百零一章 乖嘴蜜舌第一百七十七章 捍蔽無存第一百三十三章 涇渭之流第五十四章 一舉多得第一百五十四章 假義凜然第一百四十三章 青泥故道第七十三章 外寬內深第一零四章丨連坐者衆第三百六十九章 懷瑾握瑜第九十一章丨磐石生紋第一百八十章 整軍待命第三百二十一章 視事如紋第五百七十章 迥然際遇第一百零四章 青徐播亂第一百六十六章 匣劍而行第十二章 算我師旅第四百章 以度取之第六十二章丨畢力平險第三十一章丨錢穀甲兵第二百二十五章 貪官圖爵第四十六章 磁石引針第七十八章 傳續之典第三十八章丨啖人賊衆第七十九章 禍福同門第九十六章 取士五科第一百零四章 說是談非第四百零二章 後悔無及第三百零二章 如舟在水第一百二十九章 此起彼落第一百七十五章 野麋闖營第四百八十六章 榮者常通第一百九十三章 宕開一筆第一百二十五章 另闢蹊徑第一百四十四章 爲山止簣第五十四章 一舉多得第五百三十七章 狼狽失據第三百八十一章 懷詐算彼第六章 國之干城第一百二十三章 謹視鴆鳥第三百零八章 夜傳擊柝第四十九章丨傭才緣心第三百四十五章 念不欲生第四十九章 姑置勿問第五百九十二章 朽株有蠹第九十八章 昌濰原平第四十六章 嗟彼後人第九十三章丨夤夜造訪第二百九十三章 勞人草草第二百七十六章 冰山之下第一百四十七章 支離擁腫第三百六十二章 不自相信第五百三十六章 利慾薰心第五百零八章 偃息猶疑
主站蜘蛛池模板: 宜兰县| 成安县| 萍乡市| 色达县| 西平县| 手游| 曲周县| 邛崃市| 延川县| 普宁市| 临安市| 承德县| 邛崃市| 修水县| 广南县| 阿克| 武威市| 大渡口区| 通海县| 浦江县| 彭山县| 尤溪县| 合阳县| 栖霞市| 三门峡市| 高平市| 扎赉特旗| 甘泉县| 霍城县| 昌江| 甘南县| 永修县| 滁州市| 云霄县| 宁化县| 盐城市| 虹口区| 通海县| 莱西市| 巨鹿县| 汽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