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一百零四章 說是談非

“膚腠營胃,外疆中乾。精氣內傷,神沮脈殫。”————————【愈膏肓疾賦】

廣漢郡,綿竹。

在來往穿行的入城隊伍中,一輛軒車突兀的混跡其中,隨著人流緩緩前行。

軺車是士人出行時最普遍的車輛之一,上有車蓋,四周設有屏障,塗以漆彩。乘客坐於車中,上身有一半要露在外面,這就要求乘車者必須時刻保持端正的坐姿與士人的風度。

就是坐久了會很累人。

一路行來顛簸不斷,讓來敏沒法靠在憑幾上休息,這會子到了綿竹,他總算是可以背靠一會放鬆身心了。

車旁的一名頭戴赤幘的年輕騎士察覺到車上動靜,別過頭看了一下,脫口道:“來君,益州牧的人來接我們了?!?

來敏應了一聲,定睛往城門下看去,只見有一行人身著華服深衣站在門前,身穿短褐的貧苦黎庶有意識的往道兩旁走,二者之間隔著的距離雖然才數步,卻有如天壤。

爲首的是一名年輕文士,他仰面瞧見來敏的車駕,面色一喜,立即邁步走了過來。

來敏在車上遠遠看見那文士蒼白的臉色,也不急著下車,忽然笑說:“元雄,關中已是連日陰霾、北風刺骨,想不到僅一山之隔,益州卻會是如此豔陽?!?

吳班此時已經翻身下馬,見來敏不僅無動於衷,反而跟他聊起了天氣,不由莫名其妙的說道:“都說蜀地天府、山川相隔,氣象自然迥異於關中。”

“氣象如此,人心若何?”來敏手按憑幾,撐起上身,從車上走了下來。一番動作如行雲流水,盡顯名士風度,就連說話都是刻意拿著腔調:“我等今日便好生看看吧?!?

想起此行來意,吳班也不由得神色肅然。

他前行幾步,步子不徐不疾,既不顯得過於熱情,又不顯得冷漠倨傲。

“小子劉瑁,見過來君?!眮砻襞c黃琬同輩、黃琬與劉焉同輩,何況來敏家世不凡,學識淵博,故而劉瑁在來敏面前執子侄禮。

來敏若無其事的打量了眼劉瑁的樣貌,雖然生的還算俊俏,但他臉色蒼白,眼神飄忽,走過來時腳步虛浮,身材也瘦弱不堪。當初在江夏郡的時候,來敏便聽說過劉焉三子劉瑁身有‘隱疾’的傳言,此時親眼一見,他多半猜出了對方是什麼‘隱疾’了。

身邊唯一一個兒子不僅沒有才華、更是連繼承家業的資格都沒有,劉焉的那份僥倖之心到底從何而來呢?

見禮之後,來敏嘴邊掠過一抹淺淡的笑,親切的拉起作爲晚輩的劉瑁一同上車。二人坐定後,車馬便重新啓程,來敏看著上書‘綿竹’的城門從頭頂掠過,轉而問向劉瑁:“尊君可無恙乎?”

“承蒙掛念,家君身子還算康健?!眲㈣O肓讼耄蟠蠓椒降恼f道:“就是近來有些身熱口渴,水喝得較多?!?

來敏似若無意的瞇著眼笑道:“入冬時,每人嘴上都會開裂,多喝水也不是壞事?!?

劉瑁顯然也是如此以爲,他像是難得尋見了一個與他意見一致的對象,緊跟著附和道:“是極!小子一直在說,便是尋常人家也要喝如此多的水,可偏就有人不信……還說什麼這是‘毒邪內侵,邪熱灼血’所致,簡直是信口胡唚!”

“這是醫者說的?”來敏眸中閃過一道銳利,好奇的問道。

“呸,什麼醫者?!彼坪踉趧㈣5难壑?,來敏身爲自己父親的表兄弟的妻弟,並不能以外人來論。故而他說話也就沒了多少顧忌,不假避諱的說道:“不過是個修習鬼道的婦人,以前阿翁偶得微恙,她便整日裡勸阿翁喝符水,教阿翁向神明叩頭思過,也不讓請醫者。若是自愈,就說是信誠所致,若是尚未自愈,那就是心不夠誠。一兩年下來,阿翁身形日漸消瘦,都是此人惹的禍!”

“劉使君怎能如此諱疾忌醫。”來敏隨口說了聲,又問道:“這是什麼一個鬼道婦人,竟將劉使君蠱惑了?”

“還能是誰?是漢中張魯的寡母盧氏,頗有幾分姿色,又能通曉鬼神,阿翁非常信任她,府裡都喚她盧夫人。”劉瑁憤憤不平的說道,臉上流露出厭惡的神色。

騎馬跟在車旁的吳班聽了半天,忽然好奇的開口問道:“尊君不是向來都鍾愛叔玉麼?如此妖婦,叔玉何不勸阻尊君遠之?”

劉瑁面上尷尬之色一閃而過,旋即支吾道:“我、我身爲兒子,如何能忤逆父意?何況那妖婦時常離間我等父子,阿翁也由此早已對我心生嫌惡,我又豈能再迎上去討嫌?”

來敏忽然扭頭看向劉瑁,對方那故意做出的一副理直氣壯、卻從飄忽不定的眼神裡流露出心虛慌張的樣子,他心裡猛地一沉,腦海之中頓時浮現出一個不好的念頭。

劉焉膝下四子,當初入蜀時,他既不挑老成的長子、也不選溫厚的幼子,反而選了身子孱弱的第三子,就足以見劉瑁在劉焉心裡是何等重要。身爲人子,父親誤入歧途,豈有因爲擔心父子生分、而放棄勸諫的道理?更何況,如果是真的糊塗至極,劉焉確實會一點也聽不進愛子之言,但若是神志清醒呢?

來敏緩緩收回了放在劉瑁身上的目光,在這不經意間,他卻瞥到吳班臉上一閃而過的鄙夷神色。

時近黃昏,晝市已休,街面上也有些清寂。綿竹城成爲益州州治纔不到三年,城池狹小,街道短窄,車駕不一會便來到一座赫赫府第前,門前一左一右立著兩座闕樓,十分顯眼。

wWW ?t t k a n ?c o

漢制,凡宮宇、陵墓、宗廟、衙署、貴邸等處皆建闕,不同的等級有不同高度、材質、樣式等嚴格的規定。眼前的這兩座闕樓,除了高度以外,其餘的樣式與材質,似乎與長安、雒陽宮門前的那幾座鳳闕相像。

“哎呀,郎君回來了??爝M去通報主公!”這時正好是入夜掌燈的時候,一個眼見的蒼頭扭頭瞅見才佇立在闕下沒多久的劉瑁、來敏等人,立即高聲叫了起來,同時迎上前見禮。

劉瑁仰頭輕哼了一聲,對奴僕阿諛討好的嘴臉表示出一幅很厭煩的樣子,身體卻極爲受用的任由他們半攙半扶著步入庭中。

提前得知了來敏將至府上,劉焉爲盡地主之誼,特意辦了場不大的家宴。宴會設在一座廳堂之中,以楠木、柏木充作的棟樑散發著濃郁的芳香,屋棟之間的牆壁上繪著神女仙人,日月祥雲,地上鋪著厚厚的氈毯。黑漆紅彩的食案上,擺著五六個各式各樣的紅漆紋飾的餐具,裡頭盛放著各色佳餚。

此時劉焉尚未入席,廳堂裡各自坐著劉焉的族親,來敏身爲客人,坐在下首第一排的位置上,對面坐著的是劉瑁,其下便是一箇中年人,頷下留著三縷鬍鬚,顯得風度翩翩,在那個中年文士的對面坐著的則是兩個七八歲的孩童,看上去像是一對兄弟,容貌上卻不怎麼相像。

來敏覺得那個中年文士有些眼熟,仔細想了想方纔回憶起來,此人乃江夏費氏,是劉焉的姻親,曾經在黃琬的家中,來敏與其遠遠見過幾面,好像是字伯仁,沒想到他們從江夏投奔到益州來了。至於他對面的兩個孩子,恐怕也是費氏的子侄輩吧。

費伯仁似乎察覺到了來敏的目光,迎面朝他看了過來,禮貌的笑了一下。

這時忽然從門外趨進一個蒼頭,佝僂著腰,快步走到劉瑁身邊,小聲說了句什麼。

劉瑁訝然道:“阿母不來了?這是爲何?”

他這聲音不可謂不大,作爲劉瑁的母系親族,費伯仁聞言,當即鎖緊了眉頭。

來敏正感詫異之時,劉焉便在蒼頭奴僕的傳呼聲中緩緩走來了。

第十九章丨長安驚變第二十二章 雪泥鴻爪第四百五十五章 詮福釋禍第四百二十七章 眉攢翠蛾第三十六章丨閭巷布衣第六十六章 戶隱田窮第三百四十章 靜聽風雷第十九章丨長安驚變第四百六十三章 謀從此始第三十四章丨冒功邀賞第五百一十三章 江船星火第一百三十章 魚帛狐聲第一百五十一章 公不見吏第五百零七章 戰不料己第二百八十一章 狐驚兔懼第六百章 紛紜未盡第五百四十八章 莫不有私第十一章 奮勇爭先第三十章丨藍田雄鳴第四百九十四章 怒急攻心第五百八十一章 居心遠志第四百五十六章 乍暖還寒第一百零五章 火傘高張第十七章 京室爲墟第三十章 臺閣生風第三百六十六章 屋漏連雨第一百六十九章 鬼兵奪城第三百五十五章 漫漫林道第二百一十一章 農桑歷歷第二百六十六章 接馬而談第五百八十六章 僵局驟破第三十八章 雪掩承廬第一百六十一章 心瘁難爲第五十四章丨以結同好第二百九十二章 下邳之煙第四百五十二章 合力堅持第五百二十五章 蟻可測水第一百七十章 朝日興蔚第八十一章 當防隳壞第三百零五章 兄弟鬩牆第五十五章 達士徇名第八十三章 謀應外放第六十七章丨意見相左第五百一十二章 浮光躍影第二章 堅車載重第五百六十章 聲東擊西第八十三章 設心積慮第二十一章 雞鶩爭食第四百二十六章 阻隔難敘第二百九十四章 螳螂被翳第五十四章 陳事於庭第九十章 好不廢過第一百七十六章 走投無路第一百二十六章 困蹇虎穴第五十六章丨汝南袁氏第五百二十章 何以足貴第五百七十九章 勢危實安第五十三章丨尊長之訓第三百六十五章 善之善者第五百七十九章 勢危實安第三百三十五章 故事新羹第三百三十九章 殃必及身第四百零五章 異相尋配第七十五章 撰集經傳第一百三十八章 山險難料第三百五十七章 壅塞不通第二百五十章 訥而慎行第一百四十九章 兵退告成第二十六章丨仗義抗辯第十六章丨于嗟女兮第五章丨往事回顧第六十四章 勝而不驕第一百零七章 算前思後第一百五十章 難能濟事第七十九章 禍福同門第五十八章丨單見淺聞第六十七章 威刑加誅第九十七章 絲恩髮怨第五百六十七章 懸石飛擊第三十六章 熱湯沃雪第五百八十章 如鳥之集第六十七章 民戶委輸第八十八章丨先事慮事第二百六十七章 早行之人第九十九章 嗟乎義士第二百三十九章 偏將涉巴第一百九十七章 欲造逆亂第二百一十三章 張施帷幙第七十六章丨狡性難改第五百八十六章 僵局驟破第二百九十五章 先登結陳第三百二十六章 炎德有傷第八十八章 援手之勞第一百九十三章 宕開一筆第一章 試騎虎豹第八十六章 期於殿門第五百六十章 聲東擊西第一章 行道遲遲第二百六十二章 忤違將令第三百一十七章 脅肩低首
第十九章丨長安驚變第二十二章 雪泥鴻爪第四百五十五章 詮福釋禍第四百二十七章 眉攢翠蛾第三十六章丨閭巷布衣第六十六章 戶隱田窮第三百四十章 靜聽風雷第十九章丨長安驚變第四百六十三章 謀從此始第三十四章丨冒功邀賞第五百一十三章 江船星火第一百三十章 魚帛狐聲第一百五十一章 公不見吏第五百零七章 戰不料己第二百八十一章 狐驚兔懼第六百章 紛紜未盡第五百四十八章 莫不有私第十一章 奮勇爭先第三十章丨藍田雄鳴第四百九十四章 怒急攻心第五百八十一章 居心遠志第四百五十六章 乍暖還寒第一百零五章 火傘高張第十七章 京室爲墟第三十章 臺閣生風第三百六十六章 屋漏連雨第一百六十九章 鬼兵奪城第三百五十五章 漫漫林道第二百一十一章 農桑歷歷第二百六十六章 接馬而談第五百八十六章 僵局驟破第三十八章 雪掩承廬第一百六十一章 心瘁難爲第五十四章丨以結同好第二百九十二章 下邳之煙第四百五十二章 合力堅持第五百二十五章 蟻可測水第一百七十章 朝日興蔚第八十一章 當防隳壞第三百零五章 兄弟鬩牆第五十五章 達士徇名第八十三章 謀應外放第六十七章丨意見相左第五百一十二章 浮光躍影第二章 堅車載重第五百六十章 聲東擊西第八十三章 設心積慮第二十一章 雞鶩爭食第四百二十六章 阻隔難敘第二百九十四章 螳螂被翳第五十四章 陳事於庭第九十章 好不廢過第一百七十六章 走投無路第一百二十六章 困蹇虎穴第五十六章丨汝南袁氏第五百二十章 何以足貴第五百七十九章 勢危實安第五十三章丨尊長之訓第三百六十五章 善之善者第五百七十九章 勢危實安第三百三十五章 故事新羹第三百三十九章 殃必及身第四百零五章 異相尋配第七十五章 撰集經傳第一百三十八章 山險難料第三百五十七章 壅塞不通第二百五十章 訥而慎行第一百四十九章 兵退告成第二十六章丨仗義抗辯第十六章丨于嗟女兮第五章丨往事回顧第六十四章 勝而不驕第一百零七章 算前思後第一百五十章 難能濟事第七十九章 禍福同門第五十八章丨單見淺聞第六十七章 威刑加誅第九十七章 絲恩髮怨第五百六十七章 懸石飛擊第三十六章 熱湯沃雪第五百八十章 如鳥之集第六十七章 民戶委輸第八十八章丨先事慮事第二百六十七章 早行之人第九十九章 嗟乎義士第二百三十九章 偏將涉巴第一百九十七章 欲造逆亂第二百一十三章 張施帷幙第七十六章丨狡性難改第五百八十六章 僵局驟破第二百九十五章 先登結陳第三百二十六章 炎德有傷第八十八章 援手之勞第一百九十三章 宕開一筆第一章 試騎虎豹第八十六章 期於殿門第五百六十章 聲東擊西第一章 行道遲遲第二百六十二章 忤違將令第三百一十七章 脅肩低首
主站蜘蛛池模板: 阳原县| 堆龙德庆县| 晋江市| 大港区| 固阳县| 泗阳县| 陆河县| 墨脱县| 孟连| 津南区| 博湖县| 新兴县| 潮州市| 霍城县| 南岸区| 宁国市| 台湾省| 家居| 陆河县| 泊头市| 大邑县| 望江县| 兰州市| 西畴县| 石城县| 巴马| 临沭县| 甘孜| 齐齐哈尔市| 静宁县| 阿拉善右旗| 保山市| 开封市| 大关县| 镇巴县| 读书| 东安县| 石渠县| 云林县| 延庆县| 贵德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