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七十三章 外寬內深

衆人依次行禮告退,看似勸阻成功了的桓典與周忠臉色未有欣喜,反倒愈加凝重,他們知道皇帝不會就此罷手。這只是一個試探,接下來還會有更深層次的博弈。

皇帝依舊站立在欄桿邊,他今天特意繞開董承,親自出面接見外朝大臣以宣明改革稅制的決心,是有充足的把握的。從孝武皇帝開始,外朝的權力便逐漸被內朝侵奪,導致尚書檯權柄過大,背離了設立的初衷,成爲新的政府中樞,錄尚書事的大臣也成了另一個意義上的丞相。

爲了防止這一現象,皇帝就不得不採取分權的措施,要麼將尚書檯擬詔、決策的權力交付新的秘書機構;要麼就將尚書檯原本侵奪的權力,分還給外朝。

皇帝同時在做這兩者,秘書監未來的功用自不用說,但是倚重外朝,逐漸加大九卿的權力,這件事情早在王允尚在朝中的時候就已經有端倪了。周忠、張昶、法衍這些人無不是皇帝倚重的九卿,而皇帝每次幾乎都是繞開權重的尚書檯諸曹,而直接對有相同職權的九卿發號施令。

這一次也不例外,皇帝打算再次讓徵發稅賦的權力盡數交還給大司農與少府,並以此作爲權分外朝的政治信號。

可惜皇帝到底是低估他們在鹽鐵利益上堅定的態度,以致於將內朝權力交還外朝公卿這樣的好事都無法打動他們。

皇帝望著滄池思慮了許久,彷彿不勝感嘆。良久,他才轉過身來,對侍立在一旁的尚書賈詡、侍中荀攸二人說道:“比起鹽鐵之利,我今天的舉止,倒像是示之小惠了。”

“倒不如——”侍中荀攸頭一個說道:“讓一步?”

他解釋道:“當初陛下也說起過鹽鐵專營也有大弊,朝廷若要重置,亦不可一味照搬往例。陛下曾提出的補救之法,臣等皆以爲得當。如今既然推行受阻,何不以此曉諭衆人,權做讓步了?”

皇帝不置可否,他本就打算將鹽的生產與銷售的權力分開,官府負責生產,商人負責採購銷售。同一個地方設置不同的鹽場和鹽官,在相同銷售價格的前提下,商人自然會選擇採購質量更好的鹽運出去銷售。而產鹽質量差的、份額沒有達到預期的鹽官,則會依據相應的政績考覈制度來問責督促,以提高質量。

如此既能防止鹽的質量下降,又能確保政府的收入,再根據皇帝以後對平準、均輸等官的改革,把握市場行情,根據不同地方的狀況予以不同的採購價格。比如西北鹽澤的出產價比荊州的要低,荊州商人爲了逐利自然會到西北來採購,他們來的時候必然會帶著貨物特產在西北販賣,這樣就能促進商品經濟的發展和地域之間的交流。

這是政府通過有形的手來調節市場經濟與商品價格的方式,也是皇帝心中對鹽鐵乃至於對今後社會經濟發展的初步設想。

“過了今天,朝中要議的就不僅是鹽鐵。”尚書賈詡委婉的說道:“陛下這時候要讓,那就是示弱於人,不僅不會讓彼等服膺,反倒會……”

“你說得對。”皇帝立刻聽出了賈詡的弦外之音,想不到賈詡在這方面要比荀攸更勝一籌:“這已經不是鹽鐵的事了,且先看看他們會有什麼應對吧。”

荀攸覺得這般處置有些將矛盾激化,上升到朝堂鬥爭的意思,他冷眼瞧著賈詡,不知道對方這麼做,對他又有什麼好處?

皇帝走了第一步,就等著對方接招,此時也似乎輕鬆了許多。他走出亭榭,身後跟著賈詡二人,說道:“鹽鐵的事情這幾天就會有眉目,到時候推行地方,大概又會興起波折。尤其是河東,這個地方若是安置不好,鹽鐵之政就只是有名無實。”

“朝廷費盡心力弭平河東匪患,總算重獲蒲阪鹽池,這都是少府私財、朝廷資贍所在。”荀攸跟在後頭說道:“若是治理無功,豈不是白費了驃騎將軍的苦心?”

皇帝深以爲然,接著荀攸的話,對賈詡問道:“王邑這個人,才華是有的,就是不知道能不能擔起這份重任。”

王邑作爲涼州人,在朝中並無多少人脈根基,又因地域的關係而飽受偏見。如果不是這次賈詡的舉薦,王邑根本不會出現在皇帝的眼前,更遑論爲皇帝所用了。

作爲王邑的薦主,賈詡笑著回道:“王文都在西河郡能使胡漢融洽相處,百姓擁戴,足以見其才。只是河東郡不比西河,現在又有鹽鐵大政。他能否擔起重任,除了他本人,更多的還是在於陛下的看重。”

“只要他能把此事辦好,我不僅會看重,更會重用他。”皇帝笑著說了一句,賈詡在這段時間在利益的驅使下,立場終於有所鬆動,對於皇帝執意削弱豪強這一難度巨大的事業,賈詡不再像最初那麼畏之如虎,反倒偶爾會給皇帝出主意。

雖然賈詡肯定留了一手,但皇帝依舊很滿意對方的轉變,他隨即斂去笑容,嘆道:“河東那個地方,他若是真做出成績了,那就是真了不得。”

皇帝心知王邑在河東不僅要辦鹽鐵,還得忙於恢復生產、推行屯田,更要花心思應付那些豪強,與他們虛與委蛇。千頭萬緒,任何一件事情做不好都會導致身敗名裂,賈詡莫名的信任王邑,而皇帝卻對這個沒有多少印象的歷史人物不抱什麼信心。

衆人走到岸邊,正準備上船,卻見皇帝站在原地不動,愣愣的出神。

站在船邊的穆順小心翼翼的喚道:“陛下?”

“我剛想起一件事。”皇帝暗中舒了口氣,回過神來笑道:“河東郡百廢待興,各地縣令、農曹掾、典農將校等官缺的可不是一個兩個,本來是想著該地縣令,在任上的、繼續留任;缺縣令的、由朝廷調派。其餘等官本該是如此,現在想起皇甫嵩當日面陳的河東局勢,卻發現還是我想簡單了。”

荀攸皺起眉頭,與同樣不明所以的賈詡一起看向皇帝。

“這回皇甫嵩在錄功奏疏裡說;”皇帝笑著瞇起眼睛,這是他每逢心裡有了一個好算計時,都會出現的表情:“河東衛氏、範氏等皆奉派部曲,助力此戰,頗獲戰功。既然如此,朝廷不如就地賜封,以衛固爲河東郡農曹掾,範先爲河東郡典農校尉。”

第六十二章丨一班鼠目第一百六十八章 興勢雲雷第八十一章 振師整衆第一百三十五章 幽贊微言第三百五十四章 少年心事第九十六章丨名爵作誘第一百六十三章 謀望成著第一百零八章 一波三折第六十章 器以悅上第三十一章 誰謂不庸第五百九十二章 朽株有蠹第四百八十五章 公孫不存第一百零七章 道破廟算第一零六章丨三軍聽命第二百五十六章 暑傷三伏第七十章丨圖窺朝政第五十三章 參商之虞第四百七十三章 質疑問事第三百八十七章 知其勢乎第三十四章 旅酬算爵第四百七十五章 別無擇行第五百二十三章 假以調和第三百章 款兵竄伏第一百四十四章 爲山止簣第五十二章 漢化政策第一百九十一章 言辭懇切第二十三章 便起告陳第一百四十六章 扶持相立第一百三十五章 幽贊微言第三百三十七章 向火微炙第七十九章 太學野駒第五百六十章 聲東擊西第一百四十八章 無謂之託第四百三十一章 駭人聞見第四百三十五章 才力將淹第三十九章 敦敘九族第二百三十九章 偏將涉巴第二百零八章 互有勝負第二百五十六章 暑傷三伏第四百八十九章 斬將卻敵第七十章 釣颱風涼第五十七章丨造端倡始第五百零三章 籌畫所料第二十四章 難得寵渥第三十八章丨啖人賊衆第三十九章丨無猜心事第六十一章丨茅城津渡第三百一十八章 秉彼蟊賊第七十六章 靡不有初第四十四章 昭示後昆第四百四十八章 魯殿靈光第六十一章 初來乍到第三百四十一章 承負厄會第五十八章 乘勢拏下第二百五十八章 利行規則第一百四十七章 尚敢懷貳第六十五章 假手他人第四十二章丨月暈礎潤第四十九章 姑置勿問第五百二十六章 未央宮樹第三十七章 教於宗室第一百六十一章 心瘁難爲第四百三十六章 蛛絲疑影第二百零六章 從容任策第四百四十一章 不徇顏面第四百二十三章 孤驂單行第二百零五章 爾虞我詐第十章 主人戒賓第四十七章丨分說事理第二百零三章 奔告於事第二十八章 欲知今雨第一百五十五章 萍水相逢第五百八十一章 居心遠志第四百八十九章 斬將卻敵第一百一十六章 青徐之間第四百二十章 倨忽如此第一百四十一章 邊城鳴鏑第四百四十三章 炭撥還無第二百八十九章 難自爲謀第三十八章丨柏梁臺上第七十四章丨彼欲何爲第二章 見微知著第五百五十七章 唯應走耳第一百八十四章 發號施憲第三百七十章 樹下班荊第一百二十八章 畫無失理第二十四章 強詞奪理第三百六十二章 不自相信第九十九章 錢穀出入第二章 見微知著第五百四十章 融融聲中第六十二章 議論不一第七十二章丨黃巾餘孽第七章 置酒屬客第二百七十章 器可誤身第九十四章丨夜漏未盡第一百零四章 青徐播亂第三十二章 吉往兇歸第四十九章丨傭才緣心第九十二章 明光故址
第六十二章丨一班鼠目第一百六十八章 興勢雲雷第八十一章 振師整衆第一百三十五章 幽贊微言第三百五十四章 少年心事第九十六章丨名爵作誘第一百六十三章 謀望成著第一百零八章 一波三折第六十章 器以悅上第三十一章 誰謂不庸第五百九十二章 朽株有蠹第四百八十五章 公孫不存第一百零七章 道破廟算第一零六章丨三軍聽命第二百五十六章 暑傷三伏第七十章丨圖窺朝政第五十三章 參商之虞第四百七十三章 質疑問事第三百八十七章 知其勢乎第三十四章 旅酬算爵第四百七十五章 別無擇行第五百二十三章 假以調和第三百章 款兵竄伏第一百四十四章 爲山止簣第五十二章 漢化政策第一百九十一章 言辭懇切第二十三章 便起告陳第一百四十六章 扶持相立第一百三十五章 幽贊微言第三百三十七章 向火微炙第七十九章 太學野駒第五百六十章 聲東擊西第一百四十八章 無謂之託第四百三十一章 駭人聞見第四百三十五章 才力將淹第三十九章 敦敘九族第二百三十九章 偏將涉巴第二百零八章 互有勝負第二百五十六章 暑傷三伏第四百八十九章 斬將卻敵第七十章 釣颱風涼第五十七章丨造端倡始第五百零三章 籌畫所料第二十四章 難得寵渥第三十八章丨啖人賊衆第三十九章丨無猜心事第六十一章丨茅城津渡第三百一十八章 秉彼蟊賊第七十六章 靡不有初第四十四章 昭示後昆第四百四十八章 魯殿靈光第六十一章 初來乍到第三百四十一章 承負厄會第五十八章 乘勢拏下第二百五十八章 利行規則第一百四十七章 尚敢懷貳第六十五章 假手他人第四十二章丨月暈礎潤第四十九章 姑置勿問第五百二十六章 未央宮樹第三十七章 教於宗室第一百六十一章 心瘁難爲第四百三十六章 蛛絲疑影第二百零六章 從容任策第四百四十一章 不徇顏面第四百二十三章 孤驂單行第二百零五章 爾虞我詐第十章 主人戒賓第四十七章丨分說事理第二百零三章 奔告於事第二十八章 欲知今雨第一百五十五章 萍水相逢第五百八十一章 居心遠志第四百八十九章 斬將卻敵第一百一十六章 青徐之間第四百二十章 倨忽如此第一百四十一章 邊城鳴鏑第四百四十三章 炭撥還無第二百八十九章 難自爲謀第三十八章丨柏梁臺上第七十四章丨彼欲何爲第二章 見微知著第五百五十七章 唯應走耳第一百八十四章 發號施憲第三百七十章 樹下班荊第一百二十八章 畫無失理第二十四章 強詞奪理第三百六十二章 不自相信第九十九章 錢穀出入第二章 見微知著第五百四十章 融融聲中第六十二章 議論不一第七十二章丨黃巾餘孽第七章 置酒屬客第二百七十章 器可誤身第九十四章丨夜漏未盡第一百零四章 青徐播亂第三十二章 吉往兇歸第四十九章丨傭才緣心第九十二章 明光故址
主站蜘蛛池模板: 新营市| 华安县| 河曲县| 黎城县| 和田县| 尼木县| 遵义县| 东阿县| 珲春市| 武强县| 双牌县| 高唐县| 霍林郭勒市| 阜城县| 鹤壁市| 塔河县| 英吉沙县| 黎平县| 盱眙县| 淮阳县| 保康县| 太仓市| 陵川县| 临澧县| 平和县| 西丰县| 博野县| 临汾市| 伊金霍洛旗| 洪江市| 乐陵市| 尖扎县| 西安市| 龙里县| 庆安县| 塔河县| 白城市| 山阴县| 崇文区| 民和| 三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