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三十九章丨無猜心事

“玉人貪睡墜釵雲,粉消妝薄見天真。”————————【憶江南】

王斌一頭霧水的離去,前腳剛走,掖庭令苗祀就過來了,他站在殿門邊,往裡探看,時不時打量皇帝的臉色。

皇帝這時正好擡頭,一眼就看到鬼鬼祟祟的苗祀,心裡正覺得奇怪。

反倒是穆順大邁一步,走到苗祀跟前。他素知苗祀人情練達,善於保全,自己又與苗祀起過齟齬,此時不知道對方是在打什麼主意。但還是讓穆順心裡非常警惕,說道:“內謁者掌內外傳旨通報之事,掖庭令要求見陛下,爲何不先由內謁者轉告?還弄得如此古怪?”

皇帝沒有說話,也拿探詢的眼光看著苗祀,並在等待他的回答。

以前穆順還在尚藥監時,對自己處處阿諛奉承,如今仗著皇帝的寵信,居然連他都不放在眼裡了。苗祀心頭不悅,斜瞟了穆順一眼,爲自己抗辯道:“奴婢有急事要求見國家,卻一時沒尋到內謁者,還以爲陛下不在宣室,便想先來看看。”

穆順有意報當日之仇,假意責備道:“既然你已看見國家了,那剛纔何不進殿?反倒是探頭探腦,形跡可疑。”

這簡直就是得理不饒人,苗祀在心底冷笑一聲,不再理會穆順,索性把頭埋了下去,盡顯委屈,一副請皇帝主持公道的樣子。

見苗祀態度不恭,讓穆順有些著惱,本來自尚書檯奪權一事之後,穆順見宦官勢弱,故而打算與苗祀摒棄前嫌,聯合對外。在此之前,他便想著先敲打敲打苗祀,好讓他知道宦官之中將以誰爲主。

哪知苗祀根本不怕穆順的敲打,還擺出一副有理的樣子。如此一來,倒顯得穆順仗勢欺人了,礙於皇帝在場,他一時發作不得,只得咬牙記下這筆賬。

團聚宦官共抗士人,那是穆順的一廂情願。苗祀雖然在身體上是個宦官,但他曾經也是士人中的一員,天然的就對士人有好感,如何會支持穆順的打算,再者說,他又豈會樂意讓一個小輩騎在自己頭上。

皇帝對穆順狐假虎威的做法視而不見,甚至有意扶持穆順去制約心向士人的苗祀。宦官是把雙刃劍,既能維護皇權,制衡士人;又能危害社稷,造成暴政。

見火候差不多了,皇帝示意穆順讓開到一邊,給苗祀自辯的機會:“你有什麼事情,可如實說來。如果是又是那些話,就不用說了,我這幾天沒有心思,不想去掖庭。”

當日苗祀也是爲了請皇帝臨幸掖庭,中途卻因穆順的事情攪了局,那次皇帝正在跟苗祀槓上,事情便不了了之。沒想到過了幾天,苗祀又來了。

勸諫皇帝多臨幸妃嬪,好爲皇室誕下子嗣,這是掖庭令的職責所在。但重點是,首先皇帝得要有這個能力啊,一個十二歲的童子雞,和妃嬪躺在牀上睡一覺就能生孩子了?

皇帝表示能不能不要這麼綠。

拋開皇帝個人身體硬件不達標以外,皇帝本人其實是對宮裡那些十四五歲的蘿莉提不起興趣來,想玩養成又沒有時間,更何況現在是搞這種事的時候嗎?

苗祀看也不看穆順一眼,稽首道:“是,國家憂心社稷,兼以大病初癒,實在不宜操勞。可是宋貴人最近幾天夜難安寢,茶飯不思,說是想見國家一面。”

“請太醫了沒有?”皇帝問完,腦海中立時浮現出一個古靈精怪的少女,在宛轉的廡廊上不停的奔跑,一邊跑還一邊回頭看,發出銀鈴般的笑聲。

這是皇帝本身記憶中,爲數不多的一抹亮色。

皇帝也受到身體原主人的情緒感染,掛念道:“確實是很久沒有去找她了。”

說完皇帝便立時有了動作,他連衣服也沒有換,徑直往門外走去。苗祀緊跟著皇帝的腳步走下殿階,但始終落後一兩個臺階,他躬著身子說:“已經請了,太醫診斷說是憂思所致,只要國家前去探望一下,便可治癒。”

穆順知道皇帝要去哪兒,趕緊先跑下去預備車馬和鼓吹。

但凡在宮中任事的人,就沒有不知道宋貴人的,貴人名叫宋都,是扶風平陵人、故常山太守宋泓的女兒。

三年前皇帝在雒陽被立爲帝,董卓想在士族當中選一批女子進宮,鑑於董卓往日劣跡,士族又對風雨飄搖的皇室沒多少信心,都不願意將家中女兒送進宮裡。

只有不其侯伏完和故常山太守宋泓願意把女兒送進宮中,於是雙雙得封貴人。

這兩個貴人中,伏貴人自然就是歷史上的伏皇后,忠厚老成,不爲皇帝所喜。而宋貴人年紀比皇帝還小一歲,正是天真爛漫的時候,活潑好動,很討皇帝喜歡,是皇帝最親近的玩伴。

皇帝坐在鑾車上,腦中回憶著這具身體與宋貴人的種種往事,那青梅竹馬、兩小無猜的感情觸動了皇帝來自後世的靈魂與心絃,在他穿越之前,也有這麼一個人,存在於他幼時的記憶中。

車駕很快出了前殿,從一旁的宮道直接行使到了前殿後面的掖庭。

得到消息後,宋都帶著若干侍女宦官出殿迎接皇帝,宋都雖然年紀小,但畢竟出身豪族,有板有眼的行完禮後,皇帝便讓衆人退下。

這個時候宋都的小孩心性就表現出來了,她捉住皇帝的手,又是擔心又是埋怨的說道:“皇帝哥哥爲什麼這麼久不來找我呀?宋都知道你病了之後,每天都在擔心你,可皇帝哥哥連一句話都不讓人帶過來。”

說完,她竟蹙起了眉尖,眼角流下兩行淚來:“皇帝哥哥是不是不要我了,以前你可是天天都陪我玩的。”

皇帝本能的伸出手去捏對方的鼻子,笑著哄道:“最近事情太忙,我實在脫不開身,這不得了空就過來了麼?聽掖庭令說你最近幾天茶飯不思,說是想見我?”

宋都的鼻子不知是被捏的還是哭的,有些發紅,她彆扭的說道:“哪有茶飯不思,掖庭令盡在哪裡亂說。”

“哦?”皇帝看著對方傲嬌的樣子,心裡泛起一絲喜愛,忍不住捉弄她:“既然沒有什麼事,那我就先回宣室了。”

宋都當了真,立即著急了起來,連哭都不哭了:“啊,不要!我、我、哎呀!我頭好暈!”

皇帝哈哈一笑,這麼多天騎馬鍛鍊所付出的汗水終於有了成效,他將吵著鬧著的宋都一把抱起,往殿內走去。

宋都又羞又怕,手挽著皇帝的脖子,把頭埋在皇帝胸前不敢擡起來。

皇帝今天剛在上林苑騎完馬,回來後又立即趕往中臺訓斥尚書,這一路馬不停蹄,雖然事前更衣沐浴,但身上還是有些許汗味。宋都輕嗅著皇帝身上的汗味,臉頓時就紅了。

兩人來到殿內,皇帝將宋都緩緩放下,各自坐好,皇帝問道:“這幾日我不在,你都過得可還好?”

聽到這裡,宋都立時從少女的憧憬中回過神來,嗔道:“一點都不好!皇帝哥哥就知道忙,都不來找我了。”

見皇帝正欲解釋,宋都立即說道:“我知道董太師死了,現在是陛下做主,事情忙些。但陛下也不能一刻都不來看我呀,陛下不知道宋都一個人在這裡有多沒勁,幾次都想跑去宣室找你,可都被掖庭令攔著了。”

皇帝奇道:“不是還有伏壽麼,她不願陪你?”

“她?”宋都吐了吐舌頭,“壽姐姐太沒勁了,做什麼事都要講規矩,悶得很。”

皇帝笑了,伸手從案上拿過一隻杏子,在手上把玩著,心裡想到;‘伏壽的性子沉穩有度、落落大方,不如宋都跳脫,這段時間自己沒來掖庭,她一句怨言也沒有,能識大體,在這個年紀的女子中已經很了不得了。’

“好了,我也知道你在掖庭憋悶的久了。過些時日等我空閒下來了,再帶你去上林苑如何?到犬臺宮騎馬也好、或者是在昆明池乘船、若你喜歡,還可以去扶荔宮等處摘新鮮的杏果。”皇帝近日常常去上林苑,對上林苑的遺蹟景觀如數家珍。

宋都的眼眸亮了下:“真的嗎?可是我聽說,上林苑早在一兩百年前就燒乾淨了。”

“那只是離宮殿宇在王莽、赤眉之亂的時候遭到了兵燹,化爲焦土。”皇帝拿著杏子,在手上轉來轉去,就是不吃它:“但是上林苑的昆明池、果林等景物都有留存,我們去了就回,不留宿,也自然就不需要離宮落腳。”

“好呀。”宋都高興的說道,她把肘撐在桌案上,身子半傾,一雙有神的大眼睛看著皇帝,忽閃忽閃的、靈動極了。“那皇帝哥哥什麼時候纔有空閒帶我去上林苑?對了,皇帝哥哥也要把壽姐姐帶去,她像我祖母一樣,整天悶在屋子裡不出來,再這樣會發黴的。”

皇帝呆呆的看著宋都連珠炮似得說話,宋都機靈、跳脫、純真的個性深深感染到了他。這是皇帝穿越以來第一次見到這樣的人,這樣一個不以他是皇帝而心存畏懼、刻意討好;不以身在宮中而磨去棱角、故作成熟。

他現在算是真的明白,爲什麼每當回憶起這局身體原本的主人與宋都在一起的記憶時,總是會不由自主的感到快樂。

因爲她是劉協生命中唯一的亮色。

第五百五十七章 唯應走耳第五百三十二章 馳疾驚人第四百九十三章 毫釐千里第一百六十二章 衣冠梟獍第九十一章 逮下無疾第八十二章 不速之客第十四章丨風雨前夕第一百二十章 柱石之堅第五百三十八章 慮非微末第二百六十八章 人情揆度第五百一十八章 捕叛追亡第一百零三章 推身致君第三百九十八章 急見鳴犢第二百六十八章 人情揆度第八十三章 謀應外放第三百五十五章 漫漫林道第五百一十二章 浮光躍影第五百三十一章 莫待相逢第六十八章丨賢師良士第三十九章 敦敘九族第九章 焉用彼相第一百三十六章 機不可失第七十三章 外寬內深第二百章 喪將失恃第五百二十章 何以足貴第六十九章 願者上鉤第一百四十四章 爲山止簣第一百零二章丨兇頑授首第二百八十五章 時尤未晚第二百九十九章 任其所之第六十章 器以悅上第十七章 暖殿溫室第三十三章丨日出星逃第二十七章 暫息於事第五十八章 塘水漸漫第一百九十九章 參分天下第八十六章 節慕原嘗第六十一章 初來乍到第二百四十六章 甘於籍籍第一百一十一章 禍機殃流第三十七章丨遊俠膽氣第十六章丨于嗟女兮第六十章 器以悅上第二百二十五章 貪官圖爵第五百一十四章 冒矢履鋒第五十五章丨言中事隱第二章丨亂由治郅第四百三十章 惻然有感第三十三章 風物長量第三百六十二章 不自相信第八十三章 難逃定數第五百一十七章 弩箭離弦第七章 淤塞難免第一章丨雨夜新生第三百六十五章 善之善者第一百四十七章 尚敢懷貳第四百六十八章 始足西行第四十五章丨有失朕望第四百零六章 尊長之命第一百二十四章 用人疑人第二百一十三章 張施帷幙第九十章 好不廢過第二百三十二章 出入自如第一百五十一章 公不見吏第五十六章丨汝南袁氏第三百零四章 淺藏輒止第八十章 翻覆靡定第六百章 紛紜未盡第五百六十一章 守缺攻餘第二百四十九章 其敢憚勤第二百九十五章 先登結陳第一百零八章 乘輿蕩盡第七十三章 有備無患第一百九十六章 兄弟既翕第三十四章丨冒功邀賞第七十三章 外寬內深第一百零三章 推身致君第八十四章丨預先安內第一百一十八章 涑水解虞第四百零四章 竊觀風氣第五十四章丨以結同好第二十五章丨案驗戶口第六十三章 去來有定第五十二章 漢化政策第四百八十七章 勸懲勉進第五百二十三章 假以調和第五十章 以忠事王第六十九章 私心雜念第一百五十六章 犁廉耕細第二十四章丨一拍兩散第二百五十九章 吏不躬親第三百一十五章 雷霆戢發第五十一章 分醪之惠第一百四十二章 氐人攔道第七十章丨圖窺朝政第三十一章 己飢己溺第三十二章 燕戒與者第九十五章 萍水相逢第七十三章 有備無患第九十六章 費力勞心
第五百五十七章 唯應走耳第五百三十二章 馳疾驚人第四百九十三章 毫釐千里第一百六十二章 衣冠梟獍第九十一章 逮下無疾第八十二章 不速之客第十四章丨風雨前夕第一百二十章 柱石之堅第五百三十八章 慮非微末第二百六十八章 人情揆度第五百一十八章 捕叛追亡第一百零三章 推身致君第三百九十八章 急見鳴犢第二百六十八章 人情揆度第八十三章 謀應外放第三百五十五章 漫漫林道第五百一十二章 浮光躍影第五百三十一章 莫待相逢第六十八章丨賢師良士第三十九章 敦敘九族第九章 焉用彼相第一百三十六章 機不可失第七十三章 外寬內深第二百章 喪將失恃第五百二十章 何以足貴第六十九章 願者上鉤第一百四十四章 爲山止簣第一百零二章丨兇頑授首第二百八十五章 時尤未晚第二百九十九章 任其所之第六十章 器以悅上第十七章 暖殿溫室第三十三章丨日出星逃第二十七章 暫息於事第五十八章 塘水漸漫第一百九十九章 參分天下第八十六章 節慕原嘗第六十一章 初來乍到第二百四十六章 甘於籍籍第一百一十一章 禍機殃流第三十七章丨遊俠膽氣第十六章丨于嗟女兮第六十章 器以悅上第二百二十五章 貪官圖爵第五百一十四章 冒矢履鋒第五十五章丨言中事隱第二章丨亂由治郅第四百三十章 惻然有感第三十三章 風物長量第三百六十二章 不自相信第八十三章 難逃定數第五百一十七章 弩箭離弦第七章 淤塞難免第一章丨雨夜新生第三百六十五章 善之善者第一百四十七章 尚敢懷貳第四百六十八章 始足西行第四十五章丨有失朕望第四百零六章 尊長之命第一百二十四章 用人疑人第二百一十三章 張施帷幙第九十章 好不廢過第二百三十二章 出入自如第一百五十一章 公不見吏第五十六章丨汝南袁氏第三百零四章 淺藏輒止第八十章 翻覆靡定第六百章 紛紜未盡第五百六十一章 守缺攻餘第二百四十九章 其敢憚勤第二百九十五章 先登結陳第一百零八章 乘輿蕩盡第七十三章 有備無患第一百九十六章 兄弟既翕第三十四章丨冒功邀賞第七十三章 外寬內深第一百零三章 推身致君第八十四章丨預先安內第一百一十八章 涑水解虞第四百零四章 竊觀風氣第五十四章丨以結同好第二十五章丨案驗戶口第六十三章 去來有定第五十二章 漢化政策第四百八十七章 勸懲勉進第五百二十三章 假以調和第五十章 以忠事王第六十九章 私心雜念第一百五十六章 犁廉耕細第二十四章丨一拍兩散第二百五十九章 吏不躬親第三百一十五章 雷霆戢發第五十一章 分醪之惠第一百四十二章 氐人攔道第七十章丨圖窺朝政第三十一章 己飢己溺第三十二章 燕戒與者第九十五章 萍水相逢第七十三章 有備無患第九十六章 費力勞心
主站蜘蛛池模板: 镇远县| 宿州市| 芮城县| 龙口市| 双牌县| 禹州市| 古田县| 民乐县| 遵义市| 广饶县| 兴仁县| 佛坪县| 广宁县| 张家口市| 盈江县| 桐柏县| 东乌| 镇江市| 沾化县| 万源市| 邢台县| 保康县| 崇义县| 万载县| 建阳市| 桓台县| 新宾| 南通市| 凤山市| 巴东县| 五大连池市| 齐齐哈尔市| 泸水县| 苏州市| 邹平县| 竹北市| 平潭县| 西乡县| 土默特右旗| 灵川县| 安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