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一百四十八章 無謂之託

“奸狡並起,陷附者衆,君執一心,賴無污恥。”————————【巴郡太守樊敏碑】

南鄭,城東。

駱曜本想早早啓程南下,但因爲漢中的局勢微妙讓他難以揣測,尤其是今朝閻圃離去前對他那若有深意的一笑,他深覺得有再留一天,將事情向姜合、李庶等人作個交代的必要,因爲在他看來,這兩人都是值得託付的自己人。

因而趁著送行的宴席,駱曜當夜便歇在李庶的家中,並拉下姜合與他作伴。

其時正是月過中天,清光如水,庭間一叢修竹輕輕搖曳,層層疊疊著許多陰影。

身爲主人家的李庶溫了壺酒,在亮堂如晝的庭間鋪了幾張藺席,與駱曜、姜合促膝而談。

“二位,我明日就將趕赴郕都,臨行之前,有句話要交代。”駱曜開口說道:“一是,師君此人有時候溫和軟弱,好聽諫言,我怕他會因爲畏懼朝廷大軍,而下令開關降敵。是故我想請二位多留心勸說,漢中羣山四塞,是一處天賜的險地,若是輕易捨棄,以我等在漢中施教所爲,豈能容於朝廷?”

李庶與姜合對視一眼,均是未有說話。

只聽駱曜繼續言道:“二是,師君身上常佩的那枚玉印,還請二位替我多多留意。”

“這且慢說,駱君!”李庶打斷了他的話,問道:“五斗米道聽奉的是他張師君的號令,而非這枚玉印,你即便得到手中了也是無用。”

“話不是這麼說的,張師君之父亡於光和二年,屆時他才十餘歲。少不更事,五斗米道的教內事務皆由其母盧夫人與張修執掌。”話說到隱蔽處,駱曜習慣性的適可而止,盧夫人駐顏有術、善於魅惑,她與張修之間曾有段情事。這也導致後來張魯與張修二人共同領兵入漢中後,尋機殺死張修,除了爭奪教權、清除異己以外,與這件醜事也逃不開干係。

駱曜雖不再繼續往下言說,李庶與姜合也都露出心照不宣的笑容,彼此會意,只聽道:“盧氏一介婦人,發號施令,多有不便,除了外倚張修以外,其餘主要還是靠的那枚玉印。”

一直沉默著的李庶搶白說道:“我知道,此物類同玉璽、也類同黃巾道的‘中黃太乙’,拿著它,那些無知的信徒多會俯首聽命。”

被李庶搶白插話的駱曜啞然無言,有些不高興的看了他一眼。

姜合這時方纔明白過來,疑惑道:“第一件事倒還好說,我等身家性命攸關,必會勉力爲之。可這玉印常隨師君左右,時刻不離身,我等如何施爲?”

這個問題其實駱曜早已想過了,他如實說道:“我身邊有力士王當,他隨我一路從關中來到藍田、又從藍田覆車山來到漢中,可堪忠勇。我將其留下,具體如何我已盡數知會於他,二位可多與其商量。”

二人這才點頭答應,就著溫酒,說著說著,又說到陽平的戰事,李庶忍不住說道:“這一仗能打得過麼?”他搖搖頭,很不樂觀的說道:“我心裡沒底!”

“打得過最好,就算打不過,我等也有應對的法子——”等駱曜將適才與張魯之間的對話,講給兩人聽了之後,李庶立即表示:“駱君想的法子好,益州無論其土其民,可都比漢中要好太多了。張魯溫馴,無遠謀大慮,今後這益州還得靠我等弘揚道法,救濟黎庶。”

“李君到底是明白人。”駱曜大爲欣慰,他當年在三輔起事,與河北張角、漢中張修並稱‘妖賊’,如今昔人已歿,只有他一個人還繼承著當初的妄想:“你曉得我的志向。”

“我等一直都曉得駱君的志向,只可惜這麼多年來一直無有安身之處,也無一個可託付信重的人。”姜合說道:“現在可就不同了。”

“嗯。”駱曜點點頭,說道:“如今駐兵江州的益州大吏、巴西人趙韙已與我暗合,只要劉焉一死,我在郕都擁立其子劉瑁暫代州牧之位,彼等可起兵呼應。此外,若無玉印,但有盧夫人在,我也可說服她爲了張師君而召集巴郡的賨人、板楯蠻,如此兩相制衡,我可居中調度,不怕一方做大。”

張魯數代經營巴蜀,以鬼道教百姓,巴郡賨人、板楯蠻敬信巫覡鬼神,多往奉之。此時他的勢力範圍包括巴郡,而不僅是一個漢中。

這個空手奪刃的計劃聽上去很好,然而在姜閤眼中,卻是處處都漏洞。他正欲開口,眼角餘光卻見李庶不動聲色的給他使了個眼色,姜合立時會意,就連李庶都看出來了也不願意說,可見在這個時候就連對方都不看好張魯與駱曜二人,既然如此,那他還用得著操心什麼呢?

等駱曜第二天與張魯的長子張富一同啓程前往郕都後,城外送行的李庶與姜合這才得以轉身結伴而歸,他們讓王當騎馬先回去,兩人坐車跟在後頭磨磨蹭蹭的走著,開始互相表露心跡。他們都是武都郡人,出生在胡漢雜居的武都郡,又熟悉圖讖經緯之學,二者論彼此親密的程度、論家世背景,不知要比駱曜強多少。

姜合摸著鬍鬚,說道:“你認爲他們此行能成麼?”

“我看吶,懸!且不說劉益州,就說是彼等豪強大族,一個個也都不是好相與的人物,就連趙韙此人,也是殊爲狡猾精明。就憑駱曜還想做無本買賣,我看他倒有可能已爲人所謀算。”李庶有些失望,他本以爲駱曜是個聰明人物,沒想到最後會有這麼幼稚的想法。

他停了一下說道:“就連城西的那些人都比駱曜厲害太多了。”

姜合在心中思忖了會,說道:“陽平的戰事尚未有個結果,還是先靜觀其變吧,城西的那幾家人也不要得罪。”

“不僅不能得罪,有機會還要上趕著邀好,免得他們有什麼打算,把我等給踢開了。這些豪強最是能分清利害,算己謀人,我等可莫要被人算計了。”李庶補充說道,以前都是張魯親信他們這些同道、以至於都以爲高人一等,誰知在最後卻還是要低下頭來尋求這些本地豪強的庇護。

姜合在武都也曾是一個小縣的豪強,雖然根本比不上漢中豪強的勢力,但彼此之間慣用的那些把戲和手段他還是看得清的。就拿武都郡的豪強來說,朝廷強勢,彼等就與朝廷派來的官員合作;若是羌氐強勢,彼等雖不至於委身侍賊,但也不會出頭頑抗。

他點頭道:“你說的是這麼個道理。”

“你說、”李庶忽然問道:“我等若是真拿到那枚玉印了該何如?”

姜合根本不以爲單憑自己這兩人和王當就能做到此事,本沒有放在心上,聽對方一問,隨口便說道:“拿到之後,再就當時局勢而議。”

李庶嘿然一笑,他可是清楚記得那塊玉印下鐫刻的內容的,‘赤衰黃興’,這方玉印無論是拿著它召集巴郡那些愚昧無知、又驍勇善戰的板楯蠻,還是拿著它獻給朝廷,都是大功一件。

第一零五章 吝財忍棄第一百二十八章 畫無失理第三十章丨糧秣軍需第二十九章 垂意經綸第二十九章丨嶢柳青泥第七章 淤塞難免第四十一章丨開達理幹第一零五章丨將士歸順第七十三章 月有闕時第七十九章 禍福同門第五百五十章 介冑之間第三十章 良工苦心第六十三章 未過其譽第五十一章丨兼權尚計第一百八十四章 發號施憲第一百三十七章 拋磚引玉第九十四章 近而間親第五十八章 哀矜勿喜第二十七章 暫息於事第十四章丨智不均使第一百二十二章 東海喬木第三百七十一章 娶婦尚主第二百四十三章 毓秀瓜綿第一百一十九章 稽功思文第二十七章 決機省闥第三十四章 遭慈親憂第四百八十二章 多說無益第十八章丨有詔討賊第六十一章 初來乍到第一百六十章 老病將死第二百四十四章 益州克成第一百五十章 知我罪我第四百七十二章 如丘至壑第十二章 師友相從第五百六十九章 渙兮若冰第六章 國之干城第二百五十四章 不過如是第三百一十七章 脅肩低首第三百四十二章 先人餘殃第六十一章 文章傾臺第四百四十章 窮矣困獸第九十七章 杖履相從第五十二章丨不勝憤慨第一百零一章 兵連禍結第二百一十九章 國子之制第一百一十三章 市恩不受第三百八十四章 語循循然第四百五十章 勢成難輟第一百五十六章 犁廉耕細第四十八章 蟠桃俗李第十八章 興師問罪第六十一章 臨陣語舊第六十一章丨羣虜寇攻第三百二十六章 炎德有傷第四十四章 昭示後昆第四百三十二章 閒嘗商酌第一百六十四章 陰雨之期第二百二十八章 靈前驚變第六十四章 府君囑吏第一百三十一章 慎終追遠第四百六十七章 拋頭露市第四百七十二章 如丘至壑第九十九章 嗟乎義士第一零五章 吝財忍棄第八十七章丨豈能脫禍第五十五章 中臺受計第二十三章 應答如響第八十五章 陳情講武第一百六十二章 衣冠梟獍第九章丨青牛先生第三百三十五章 故事新羹第三十八章丨啖人賊衆第二百一十二章 草枯水涓第五十章 抽弦促柱第一百五十七章 旱生螟螣第五百九十七章 林檎送首第七十八章 監觀民瘼第十四章 相爲建計第四十七章丨分說事理第三十一章 己飢己溺第三百三十四章 金鼓進退第一百九十三章 宕開一筆第二百零八章 互有勝負第一章 試騎虎豹第一百零八章 乘輿蕩盡第一零六章 成人之美第六百章 紛紜未盡第二百四十九章 其敢憚勤第五十九章 未晡八刻第七十章 披香暖風第一百一十七章 隱憂未解第二百零七章第三十三章 賂遺金錢第一百八十六章 水則畢露第七十一章丨承明策問第九十三章 研桑心計第五百三十二章 馳疾驚人第三十六章 事未遂矣第一百八十二章 犬牙相入第二百九十四章 螳螂被翳
第一零五章 吝財忍棄第一百二十八章 畫無失理第三十章丨糧秣軍需第二十九章 垂意經綸第二十九章丨嶢柳青泥第七章 淤塞難免第四十一章丨開達理幹第一零五章丨將士歸順第七十三章 月有闕時第七十九章 禍福同門第五百五十章 介冑之間第三十章 良工苦心第六十三章 未過其譽第五十一章丨兼權尚計第一百八十四章 發號施憲第一百三十七章 拋磚引玉第九十四章 近而間親第五十八章 哀矜勿喜第二十七章 暫息於事第十四章丨智不均使第一百二十二章 東海喬木第三百七十一章 娶婦尚主第二百四十三章 毓秀瓜綿第一百一十九章 稽功思文第二十七章 決機省闥第三十四章 遭慈親憂第四百八十二章 多說無益第十八章丨有詔討賊第六十一章 初來乍到第一百六十章 老病將死第二百四十四章 益州克成第一百五十章 知我罪我第四百七十二章 如丘至壑第十二章 師友相從第五百六十九章 渙兮若冰第六章 國之干城第二百五十四章 不過如是第三百一十七章 脅肩低首第三百四十二章 先人餘殃第六十一章 文章傾臺第四百四十章 窮矣困獸第九十七章 杖履相從第五十二章丨不勝憤慨第一百零一章 兵連禍結第二百一十九章 國子之制第一百一十三章 市恩不受第三百八十四章 語循循然第四百五十章 勢成難輟第一百五十六章 犁廉耕細第四十八章 蟠桃俗李第十八章 興師問罪第六十一章 臨陣語舊第六十一章丨羣虜寇攻第三百二十六章 炎德有傷第四十四章 昭示後昆第四百三十二章 閒嘗商酌第一百六十四章 陰雨之期第二百二十八章 靈前驚變第六十四章 府君囑吏第一百三十一章 慎終追遠第四百六十七章 拋頭露市第四百七十二章 如丘至壑第九十九章 嗟乎義士第一零五章 吝財忍棄第八十七章丨豈能脫禍第五十五章 中臺受計第二十三章 應答如響第八十五章 陳情講武第一百六十二章 衣冠梟獍第九章丨青牛先生第三百三十五章 故事新羹第三十八章丨啖人賊衆第二百一十二章 草枯水涓第五十章 抽弦促柱第一百五十七章 旱生螟螣第五百九十七章 林檎送首第七十八章 監觀民瘼第十四章 相爲建計第四十七章丨分說事理第三十一章 己飢己溺第三百三十四章 金鼓進退第一百九十三章 宕開一筆第二百零八章 互有勝負第一章 試騎虎豹第一百零八章 乘輿蕩盡第一零六章 成人之美第六百章 紛紜未盡第二百四十九章 其敢憚勤第五十九章 未晡八刻第七十章 披香暖風第一百一十七章 隱憂未解第二百零七章第三十三章 賂遺金錢第一百八十六章 水則畢露第七十一章丨承明策問第九十三章 研桑心計第五百三十二章 馳疾驚人第三十六章 事未遂矣第一百八十二章 犬牙相入第二百九十四章 螳螂被翳
主站蜘蛛池模板: 广南县| 本溪市| 宁津县| 政和县| 吐鲁番市| 阳春市| 淮北市| 新和县| 汤原县| 全州县| 朝阳市| 恩平市| 宾川县| 敦煌市| 宜川县| 额敏县| 集贤县| 兰西县| 孙吴县| 阿克陶县| 娄烦县| 鹿泉市| 海晏县| 周至县| 江孜县| 宕昌县| 喜德县| 柳江县| 沂南县| 化州市| 上思县| 盘山县| 开阳县| 定兴县| 万宁市| 宜兴市| 腾冲县| 桂平市| 南投市| 汤原县| 章丘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