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五十一章丨兼權尚計

“兼權之,孰計之,然後定其欲惡取捨。”————————【荀子·不茍】

馬超縱然有些城府,但到底是年輕氣盛,沒有見識過當年那場大戰的慘烈,以及官軍與皇甫嵩的厲害。

此時不以爲然的說道:“無法開解那就作罷,反正我等一開始是要借董卓之勢,也不是要真的歸順那小皇帝與朝廷。如今董卓、李傕這些人都死了,朝廷裡那些公卿的規矩又多、脾氣又怪,我想以後歸順了怕也是處處受制、看人臉色,倒還不如眼下快活自在。”

馬超說的看上去很有道理,叛軍之中也有許多人都像他這般抱有同樣的看法,只不過有這種意見的人不多,憑馬騰、韓遂的威望還壓服得住。但自從得知李傕、郭汜投降朝廷後依然被賺入城中處死,朝廷在這方面的信用大減,就連韓遂的心裡都忍不住嘀咕,生怕這次歸順會步李傕的後塵。

只是思來想去,韓遂與馬騰二人私底下反覆計較後,到底是不願放棄這次的大好機會。

主要是因爲自從他們名義上的領袖王國死後,涼州叛軍便分崩離析,除開韓遂、馬騰這樣相對較大的勢力以外,還有許多將領或是羌胡酋長割據混戰。

所以他們選擇歸順朝廷,一來可以作爲第一批歸順的涼州降將,獲得較爲豐厚的封賞;二來也可以名義上歸順朝廷,暫且解決朝廷這方的威脅,然後從容的藉助朝廷指派的官爵,統合涼州各路叛軍。

等到他們二人解決了這些,整個涼州地面上就屬他們的兵馬強壯,至於到時候還聽不聽朝廷的詔令,那就得看雙方的實力是否對等了。

於是在這個巨大的前景與利益面前,韓遂、馬騰這才拋開疑慮,派馬超與成公英親自帶人潛行長安,暗中打探局勢。

如今朝中的局勢、各派的態度也摸得差不多了,成公英篤定的對馬超說道:“朝局別看已然穩定月餘,但各方分庭對立,再不如當初一齊對陣董卓、李傕那般齊心。”

“此是其一,其二、則是與你家有關。”成公英說道。

“我家?”

“尊君不一直說自己乃扶風馬氏旁支麼?”成公英說,語氣裡帶有一絲玩味:“只是尊君早年不爲人所重,以爲是妄談。如今太尉馬日磾已然在私下承認你家確是馬氏出身,正在努力設法,讓朝廷儘快聯絡你家,促成赦免。”

“什麼?”馬超驚道,他父親長久以來一直對此事耿耿於懷,如今有了馬氏當家人的背書,等若是實現了他父親的夙願,想必他父親知道了,一定會喜不自勝,慨然請降。

只是馬超眼下正處叛逆,故而並不理解他父親爲什麼會對這種事情上心,也對扶風馬氏的家名毫無興趣。

他見成公英語氣裡隱隱有些嫉妒,應是在爲他的主公韓遂感到擔憂,生怕以後兩人同時入朝,卻因爲對方有馬氏的照拂,而導致自己勢不如人。

馬超在這方面還是少有的精明:“先生,我家能在西涼有如此威名,那全是我父用性命打下來的,何曾靠過他馬氏的名聲?這馬日磾以前什麼話也不說,現在倒冒出來認這門親,也不看我答不答應。”

認不認親,是你一個毛頭小子說了算的?

成公英在心裡腹誹道,只是他明白馬超這是在安慰他,他心裡稍稍寬解。沒有再提這件事,而是將其放在心裡,準備回去了再與韓遂商議。

“這些都是你們的家事,我一個外人,不能多說什麼。除此之外,我聽說朝廷近來正在爲了征討白波一事做準備,光是主將所屬,就牽扯了許多人的精力。”成公英的臉上浮現一絲笑容,隨即稍微提高聲音,說道:“我本來尚且猶疑,還擔心是朝廷爲了詐我而故作此態,直到今天得聞一事,纔打消顧慮。”

馬超也同樣迴避了先前的話題,說道:“何事?”

成公英看了馬超一眼,意味不明的說道:“這正與那新豐鮑出有關,據說他家老嫗當天被數十個啖人賊掠走,他家既是軍屯戶,發生了這件事,典農司馬卻漠然無視。以至於鮑出親自提劍趕至,手殺數人,救出其母……”

話還沒說完,便被馬超興奮的打斷:“善!我就知道此人不凡,不僅俠義,而且還是個孝子。”

成公英皺起眉頭,心裡雖然不滿,語氣卻保持著平淡,說道:“這件事傳到朝廷那幫人的耳中,被有心發揮,引起劇變。虎賁中郎將、本是傳言中欽定的東征主帥蓋順,因爲此事被車騎將軍董承彈劾剿匪無功、並且虛報戰績,導致聲望大減,顯然是沒了領兵東征的機會。”

“早先聽你說起過,董承一直在圖謀東征主帥的機會,我本以爲他不會如願,沒想到會變成這樣。”馬超說道:“這個蓋順還真不頂事,一下子就被人抓到短處,這麼好的機會,眼見就要給別人了。”

成公英譏笑道:“你以爲主帥的位置能落到董承頭上麼?若真是如此,未央宮裡的那位就是個庸才,哪裡能做的了這麼多事。”

見到馬超疑惑的目光,成公英也樂於賜教:“董承頭上還有個驃騎將軍皇甫嵩,論戰功,朝廷上下有誰及得過他?眼下蓋順去不成,董承又去不得,最後還不是便宜了皇甫嵩?”

“聽人說皇甫嵩打仗厲害,但是骨頭軟,誰也不敢得罪。”馬超終於有了說話的機會,趕緊發表自己的看法:“此次他明知道會得罪董承,又怎麼會出頭?我看董承他們事先也顧及到了這點,所以才毫無顧忌的彈劾蓋順……”

“皇甫義真在過去也是一隻噬人的猛虎!”成公英突然感慨道:“雖然這些年他變得庸碌起來,那不過是他在董卓、王允當權時務求保全的策略。董承被人利用而不自知,還道是皇甫嵩軟弱可欺,等他反應過來,便什麼都晚了。”

“我就說朝廷裡的公卿一個個心思詭詐,倒還不如那些遊俠豪放。”馬超忍不住鄙夷道,並開口打斷了成公英對往事的暢想:“不過話說回來,朝廷既然發生了這麼多事,那我等歸順的事情?”

成公英咳嗽一聲,說道:“自然是派人回去傳訊,讓明公他們準備前往長安。不過這動身的時間,爲求穩妥,依我看,當以朝廷之軍抵達河東的時候,方纔動身趕至爲好。”

馬超細想了想,知道這確實是一個極爲萬全的策略,到那時就算朝廷有心像對付李傕那般故技重施,也得掂量掂量當時的兵馬是否足夠彈壓得住他們帶來的軍隊。

他們手下的軍隊可不是李傕他們糾合的叛軍,本來心裡都或多或少的對皇帝與朝廷抱有畏懼。要知道馬騰等人手下的軍隊可是跟朝廷打了好幾年,早就不把朝廷放在眼裡,若是想殺了馬騰和韓遂就能讓叛軍屈服,那也太天真了。

當下馬超應道:“正是此理,若論這些運籌調派,我就不及先生的一半,到底還是先生讓人服帖。”

成公英擺手,假意謙虛道:“足下才是年少英才,假以時日,必成沙場之上的一員良將!到那時候,老夫也就只能附其驥尾了。”

馬超心裡明白,別看成公英總是以謀士的身份出現在韓遂身邊,其實論及弓馬騎射,成公英也算得上是猛將。兩人在這互相吹捧,看似和諧融洽,其實心裡都各自打著各自的算盤,都在提防對方,貌合神離,這就是涼州叛軍之間的傳統。

他們畢竟不是一家人。

第二百五十二章 孰以顯廉第三百四十四章 雲來深遠第二十一章 雞鶩爭食第三百九十五章 曲終人定第四十五章 五典克從第三百三十八章 食不甘味第一百三十八章 山險難料第八十三章 人心叵測第五十章 以夏變夷第七十三章丨時候未到第五百三十七章 狼狽失據第一百一十二章 保以尊貴第四章 輕哀薄斂第一百零六章 癰疽疔癤第一百八十一章 別開新面第八十章 揚己露才第四百零四章 竊觀風氣第二百七十六章 冰山之下第五百七十一章 登進異途第一百一十八章 公私圖便第八十章 揚己露才第三百五十章 量定準繩第七十五章 撰集經傳第四百一十八章 慨然大方第五百五十章 介冑之間第四百零一章 部伍嚴整第二百一十九章 國子之制第五十一章丨風起微末第十七章丨一波三折第一百零一章 臺閣生風第二百三十章 真相大白第一百章 度支審計第三章丨御戎之方第一百一十九章 稽功思文第七十六章 仁至義盡第二章 見微知著第三百九十八章 急見鳴犢第二十三章 便起告陳第一百零四章 青徐播亂第七十七章丨鴻門倒戈第四百四十四章 暗流方滋第十九章 制勝之策第二十三章丨以告同行第三百三十四章 金鼓進退第二十八章 試策伊始第四百三十章 惻然有感第七十三章 月有闕時第一百三十九章 當務之急第一百三十三章 送子涉淇第六十二章丨一班鼠目第三百二十九章 絕義安後第五十七章丨造端倡始第八十八章 援手之勞第一百六十六章 匣劍而行第六十三章 去來有定第三百九十章 料度彼己第八十章 揚己露才第一百二十六章 春盤嘗新第一零四章丨連坐者衆第十五章丨趨於歧途第一百一十二章 帝命急宣第五百七十五章 抱殘守孤第五百二十三章 假以調和第二十一章丨纔不從命第三百八十八章 追思補牢第二百三十一章 雨客衣溼第四百八十一章 權智有餘第二十六章 推濤作浪第五十二章 節用賦稅第一百二十章 子有良媒第三百三十八章 食不甘味第二百六十四章 局勢突然第二十一章丨暫緩急難第五百四十三章 存心接近第五百九十四章 涼颼霧晦第二百五十九章 吏不躬親第七十章 兇終隙末第一百七十六章 走投無路第二百章 喪將失恃第五百二十三章 假以調和第五十二章丨突遭恩賞第二百九十四章 螳螂被翳第四百六十六章 故人重逢第二百零五章 爾虞我詐第六十五章丨殷勤探看第十一章 奮勇爭先第六十六章 益增主祿第七十五章 啓聵振聾第三十一章丨錢穀甲兵第四百二十章 倨忽如此第四百章 以度取之第一百七十八章 鹿遊南鄭第五百七十章 迥然際遇第三百八十五章 看風駛篷第五百二十三章 假以調和第七十九章 太學野駒第二百四十五章 暑氣蒸騰第一百四十一章 邊城鳴鏑第一百九十一章 言辭懇切第六十五章 策馬平輿
第二百五十二章 孰以顯廉第三百四十四章 雲來深遠第二十一章 雞鶩爭食第三百九十五章 曲終人定第四十五章 五典克從第三百三十八章 食不甘味第一百三十八章 山險難料第八十三章 人心叵測第五十章 以夏變夷第七十三章丨時候未到第五百三十七章 狼狽失據第一百一十二章 保以尊貴第四章 輕哀薄斂第一百零六章 癰疽疔癤第一百八十一章 別開新面第八十章 揚己露才第四百零四章 竊觀風氣第二百七十六章 冰山之下第五百七十一章 登進異途第一百一十八章 公私圖便第八十章 揚己露才第三百五十章 量定準繩第七十五章 撰集經傳第四百一十八章 慨然大方第五百五十章 介冑之間第四百零一章 部伍嚴整第二百一十九章 國子之制第五十一章丨風起微末第十七章丨一波三折第一百零一章 臺閣生風第二百三十章 真相大白第一百章 度支審計第三章丨御戎之方第一百一十九章 稽功思文第七十六章 仁至義盡第二章 見微知著第三百九十八章 急見鳴犢第二十三章 便起告陳第一百零四章 青徐播亂第七十七章丨鴻門倒戈第四百四十四章 暗流方滋第十九章 制勝之策第二十三章丨以告同行第三百三十四章 金鼓進退第二十八章 試策伊始第四百三十章 惻然有感第七十三章 月有闕時第一百三十九章 當務之急第一百三十三章 送子涉淇第六十二章丨一班鼠目第三百二十九章 絕義安後第五十七章丨造端倡始第八十八章 援手之勞第一百六十六章 匣劍而行第六十三章 去來有定第三百九十章 料度彼己第八十章 揚己露才第一百二十六章 春盤嘗新第一零四章丨連坐者衆第十五章丨趨於歧途第一百一十二章 帝命急宣第五百七十五章 抱殘守孤第五百二十三章 假以調和第二十一章丨纔不從命第三百八十八章 追思補牢第二百三十一章 雨客衣溼第四百八十一章 權智有餘第二十六章 推濤作浪第五十二章 節用賦稅第一百二十章 子有良媒第三百三十八章 食不甘味第二百六十四章 局勢突然第二十一章丨暫緩急難第五百四十三章 存心接近第五百九十四章 涼颼霧晦第二百五十九章 吏不躬親第七十章 兇終隙末第一百七十六章 走投無路第二百章 喪將失恃第五百二十三章 假以調和第五十二章丨突遭恩賞第二百九十四章 螳螂被翳第四百六十六章 故人重逢第二百零五章 爾虞我詐第六十五章丨殷勤探看第十一章 奮勇爭先第六十六章 益增主祿第七十五章 啓聵振聾第三十一章丨錢穀甲兵第四百二十章 倨忽如此第四百章 以度取之第一百七十八章 鹿遊南鄭第五百七十章 迥然際遇第三百八十五章 看風駛篷第五百二十三章 假以調和第七十九章 太學野駒第二百四十五章 暑氣蒸騰第一百四十一章 邊城鳴鏑第一百九十一章 言辭懇切第六十五章 策馬平輿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四平市| 昭觉县| 鸡东县| 吉水县| 阳原县| 鞍山市| 东莞市| 天水市| 阿拉善右旗| 乐亭县| 城固县| 连江县| 五河县| 通化市| 腾冲县| 康保县| 拜城县| 阿尔山市| 丽水市| 成武县| 湖北省| 津市市| 九龙县| 麻栗坡县| 司法| 黔南| 斗六市| 乌什县| 合山市| 定边县| 民乐县| 韶山市| 固镇县| 英吉沙县| 兰考县| 积石山| 民县| 枣强县| 泾源县| 江都市| 宜州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