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一百一十二章 保以尊貴

“故朝不勉力務進,夕無見功。”————————【管子·形勢】

趙溫哽咽著唯唯稱是,嘴裡什麼也說不出來了。

皇帝瞥了他一眼,見火候差不多了,便伸手將桌案上寫好的紙張拿起,遞給趙溫,趙溫立即雙手接過。

雖然趙溫剛纔一直很好奇皇帝在上面寫了什麼,但趙溫一直很謹慎的沒有去偷看,只是依稀見得那似乎是一封草擬的詔書。

“別不敢看,這本就是寫給你的。”皇帝微側著身,將部分體重壓在憑幾一邊的扶手上,似乎想湊近趙溫,與他耳語機密,只是這傾斜的姿勢卻不怎麼雅觀了:“這幾日說長不長,說短不短,彼等也該從地震後的熱鬧勁中緩過來了。更改規矩的事,如今尚不可急著外傳,所以只好先拿你投石問路了。”

“唯、唯。”趙溫看完詔書之後,頓時潸然淚下,話不成聲。

那詔書上寫著:

‘告司徒、錄尚書事日磾,太尉……昔者權臣陵縱,禍亂社稷;兵寇攻逼,邊情波駭。故司徒趙謙,將率文武,盡心固守,保全之功,厥效可書。惜乎天不假年,不得助成治世,感焉兼至。今考其忠概,參跡前蹤,宜加丕顯,式揚義烈。以本有郫侯之爵,可追崇諡忠,另賜錢十萬,布百匹,以旌勳績。’

有漢一代,一向講究‘有爵則有諡’的規矩。故而在最開始的時候,只要是封侯的官員,死後都會給予諡號。但自光武皇帝中興以後,歷代皇帝便極大程度上減少了賜諡的數量,有時即便是官員得以封侯,死後也沒有諡號。逐漸的,對諡號的吝嗇,反過來也愈加使得諡號成爲士人官員夢寐以求的榮耀。

畢竟官方定諡屬於全國範圍、乃至於會寫入青史留傳,而一夥志趣相投、或是生前交情不錯的士人偷偷議論的私諡,影響範圍就只有一個小圈子,其公正性與認可度更是比不上官方諡號。

趙溫亡故的兄長、前司徒趙謙,就是皇帝這一朝,自貞侯盧植之後,第二個被欽賜諡號的士人。

這是極大的殊榮,當初趙謙死的時候皇帝沒有給,這一次皇帝補給了他,除了給死者趙謙蓋棺定論以外,更多的則是藉此對生者趙溫表明態度。

諡詔一下,所有人都會明白皇帝對趙溫的一片保全之心。

趙溫捧著詔書,高興的連路都不會走了,一路上兩隻腳老是碰到一起,遠遠看去,甚是滑稽。

皇帝坐在榻上巋然不動,扭頭看著趙溫離去的背影,不知在想些什麼。

一陣蒼老的聲音從身後悠悠傳來:“前司徒與王允是一樣人,君上給個‘忠’諡,未免太過優容了。”

說完,那人推開了皇帝身後掩著的門扉,似乎是侵受到廡廊上的寒氣,那人忍不住咳嗽了幾聲。

“舅父。”皇帝從榻上起身,一把扶住王斌,沒讓他坐在通風寒徹的廡廊上,反而將他帶往裡間:“莫受了風寒。”

衛將軍王斌任由皇帝將他扶到席榻上,又是爲他披氅、又是爲他手裡塞暖爐,殷勤備至,倒真像個孝敬長輩的子侄。

王斌笑呵呵的彎著眉眼,心裡很是慰藉,嘴上卻是說道:“君上給的這個‘忠’諡,旨在勉勵趙司空?”

皇帝這時已坐回席上,看著王斌略顯單薄的身子,不經意的皺了下眉,點頭解釋說道:“還是舅父知我心意,趙公畢竟有恩於我,給個‘忠’字並不爲過,此外,便是藉此勉勵趙子柔。”

趙謙總共算起來只爲皇帝做了三件事,一件是支持皇帝親政、罷黜王允;一件是與皇甫嵩等人合作,對付舉兵的李傕等叛軍;最後一件則是在死前支持、並幫助皇帝推動了鹽鐵專營的大政,減少了許多阻礙。

王斌此時回憶起來,無論對方到底有多少是出於私心,但看在恩遇故臣、千金市骨、籠絡人心的份上,是該給個‘忠’字。

想完,王斌又忍不住問道:“君上真要更改成規?”

皇帝剛‘嗯’了一聲,尚未說話,王斌便緊跟著說道:“前司空士孫君榮,同樣是因長安地震而遭策免,如今情形與當日如出一道。君上此爲,難免會引起朝野議論、爲士孫君榮叫屈。”

“天災連年,是我德行有虧,我又豈能每每都讓三公替我受過?”皇帝擺了擺手,目光炯炯的看著王斌,說道:“從長遠來看,與策免趙溫相比,他們更會支持我現今的做法。至於爲士孫公叫屈,也不過是某些人的牢騷之言,擺不上臺面來的。”

王斌一開始便不甚瞭解皇帝與趙溫之間的對話是什麼意思,此時細細思索了會,又開口問了幾句,這才醒悟過來。

在最開始‘天人感應’的說法裡,每遇災異,都是象徵著君王有過,君主就要下詔修德、任賢納諫。這是臣子制約皇帝的一個手段,而在孝和皇帝之後,這種手段便失效了,並被皇帝轉嫁到了三公的頭上。如今皇帝重新歸罪於己,等若是給臣子一個約束的機會,今後也不再有三公會被牽連罷黜,從長遠看,這是有利於所有大臣的事情。

至於策不策免趙溫,跟這個比起來,也已經不重要了。

“這、這值得麼?”王斌知道後,提出了跟趙溫一樣的問題,用自己下罪己詔的方式,換取趙溫留任,這個交易所付出的代價未免太大了些。

無論是爲了政策的連貫性還是朝局的穩定性,亦或者是爲了保下趙溫這個得力干將,皇帝都要這麼做。何況,重新將災異歸咎自身、不再推責大臣,若是輿論把控得好,興許還能稍稍拔高皇帝的名望。

所以,“這並非是爲了趙溫。”皇帝淡淡說道:“數百年來,天人感應之說,於今已有些不合時宜,待到日後時機成熟,我還要另外揀選大儒,以作刪改。故而此次只是權宜一時,並非長久之道。”

“臣謹諾。”王斌微微動容,答應道:“趙溫荷恩隆重,如若還不知‘忠勤’二字,那就真可謂無恥之徒了。”

皇帝卻一笑而過,自己做了那麼多,趙溫不可能不對他死心塌地:“此事還有的商榷,追諡的詔書一旦下發,若是司徒他們不再置喙於此,我便可以再做準備了。”

第三十四章 百年樹人第四十三章丨檢校談兵第二十章 遺策何算第三百零四章 淺藏輒止第一百三十四章 材力俠氣第一百三十六章 機不可失第五百六十七章 懸石飛擊第二百六十四章 局勢突然第一百零八章 乘輿蕩盡第五百九十五章 急於催攻第一百一十六章 堅不可摧第三百六十三章 因機決勝第一百一十七章 戎機伏莽第四百六十四章 病臥待時第一百五十章 難能濟事第四百八十章 坐視不救第一百八十章 整軍待命第一百零七章 算前思後第四十一章 牛溲馬勃第三百八十九章 出路已決第三百九十章 料度彼己第四百五十三章 豪家爭獻第五百六十一章 守缺攻餘第六十六章 戶隱田窮第一百章 碗轉麴塵第二百七十八章 姑免修德第二十章 得此失彼第四章丨決事省禁第九十九章 嗟乎義士第二百六十四章 局勢突然第十六章丨萬事俱備第一百六十四章 陰雨之期第三百九十四章 蒿里義行第五十六章 周密溫樹第十二章丨自謀出路第二百五十六章 暑傷三伏第一百二十三章 謹視鴆鳥第五十三章 控馭撫綏第四百八十七章 勸懲勉進第十一章丨墾闢上林第三百一十四章 圓體修頸第一百章 本心初試第二百四十三章 毓秀瓜綿第四章丨太師歸朝第一百一十章 自取其叛第二百九十七章 鷸蚌相危第九十一章 逮下無疾第四百零一章 部伍嚴整第五十四章 一舉多得第四十三章丨夜分乃寐第三百八十二章 醒悟方遲第三十八章 雪掩承廬第六十五章 單車刺史第七十一章丨承明策問第二十七章丨整軍經武第六十四章 匈奴騎蹤第五百二十一章 剛而犯上第十六章丨萬事俱備第四十章 銜愆效命第三百一十八章 秉彼蟊賊第一百九十六章 兄弟既翕第五百五十八章 巧敵應戰第十三章丨相見恨晚第六十五章 單車刺史第一百四十五章 擐甲執兵第一百九十三章 宕開一筆第三十一章 己飢己溺第一百五十章 難能濟事第三十七章丨早釋猜嫌第三百一十七章 脅肩低首第七十三章 月有闕時第十二章 兵勢難料第一百三十八章 衆行賄免第十五章 少年英雄第四百二十三章 孤驂單行第四十五章 五典克從第一百三十七章 拋磚引玉第十八章 興師問罪第八十三章 設心積慮第八十八章 豪氣崢嶸第一百九十一章 言辭懇切第四章丨太師歸朝第五百五十七章 唯應走耳第三十九章 薦璧朝覲第七十七章丨鴻門倒戈第四百三十七章 時漸蹙迫第一百六十二章 衣冠梟獍第三百二十七章 自成困獸第九十三章 研桑心計第一百零二章 德澤恩被第五百零一章 賦與有疾第五百三十七章 狼狽失據第五百八十九章 事所難逃第三十三章 風物長量第八十三章 人心叵測第四百三十三章 葦中雙禽第五百九十二章 朽株有蠹第七章 置酒屬客第四百九十四章 怒急攻心第十三章丨不密失身
第三十四章 百年樹人第四十三章丨檢校談兵第二十章 遺策何算第三百零四章 淺藏輒止第一百三十四章 材力俠氣第一百三十六章 機不可失第五百六十七章 懸石飛擊第二百六十四章 局勢突然第一百零八章 乘輿蕩盡第五百九十五章 急於催攻第一百一十六章 堅不可摧第三百六十三章 因機決勝第一百一十七章 戎機伏莽第四百六十四章 病臥待時第一百五十章 難能濟事第四百八十章 坐視不救第一百八十章 整軍待命第一百零七章 算前思後第四十一章 牛溲馬勃第三百八十九章 出路已決第三百九十章 料度彼己第四百五十三章 豪家爭獻第五百六十一章 守缺攻餘第六十六章 戶隱田窮第一百章 碗轉麴塵第二百七十八章 姑免修德第二十章 得此失彼第四章丨決事省禁第九十九章 嗟乎義士第二百六十四章 局勢突然第十六章丨萬事俱備第一百六十四章 陰雨之期第三百九十四章 蒿里義行第五十六章 周密溫樹第十二章丨自謀出路第二百五十六章 暑傷三伏第一百二十三章 謹視鴆鳥第五十三章 控馭撫綏第四百八十七章 勸懲勉進第十一章丨墾闢上林第三百一十四章 圓體修頸第一百章 本心初試第二百四十三章 毓秀瓜綿第四章丨太師歸朝第一百一十章 自取其叛第二百九十七章 鷸蚌相危第九十一章 逮下無疾第四百零一章 部伍嚴整第五十四章 一舉多得第四十三章丨夜分乃寐第三百八十二章 醒悟方遲第三十八章 雪掩承廬第六十五章 單車刺史第七十一章丨承明策問第二十七章丨整軍經武第六十四章 匈奴騎蹤第五百二十一章 剛而犯上第十六章丨萬事俱備第四十章 銜愆效命第三百一十八章 秉彼蟊賊第一百九十六章 兄弟既翕第五百五十八章 巧敵應戰第十三章丨相見恨晚第六十五章 單車刺史第一百四十五章 擐甲執兵第一百九十三章 宕開一筆第三十一章 己飢己溺第一百五十章 難能濟事第三十七章丨早釋猜嫌第三百一十七章 脅肩低首第七十三章 月有闕時第十二章 兵勢難料第一百三十八章 衆行賄免第十五章 少年英雄第四百二十三章 孤驂單行第四十五章 五典克從第一百三十七章 拋磚引玉第十八章 興師問罪第八十三章 設心積慮第八十八章 豪氣崢嶸第一百九十一章 言辭懇切第四章丨太師歸朝第五百五十七章 唯應走耳第三十九章 薦璧朝覲第七十七章丨鴻門倒戈第四百三十七章 時漸蹙迫第一百六十二章 衣冠梟獍第三百二十七章 自成困獸第九十三章 研桑心計第一百零二章 德澤恩被第五百零一章 賦與有疾第五百三十七章 狼狽失據第五百八十九章 事所難逃第三十三章 風物長量第八十三章 人心叵測第四百三十三章 葦中雙禽第五百九十二章 朽株有蠹第七章 置酒屬客第四百九十四章 怒急攻心第十三章丨不密失身
主站蜘蛛池模板: 汉源县| 阳原县| 凌云县| 石门县| 紫阳县| 鹤壁市| 闽清县| 大新县| 梁山县| 平乡县| 共和县| 郓城县| 泰顺县| 台湾省| 依安县| 都兰县| 鸡西市| 绥宁县| 彝良县| 通州区| 广州市| 永靖县| 柏乡县| 唐河县| 防城港市| 鄯善县| 洪洞县| 锡林郭勒盟| 济源市| 开远市| 察雅县| 玉环县| 沙河市| 宿迁市| 渑池县| 浙江省| 晋州市| 前郭尔| 军事| 革吉县| 胶州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