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一百四十五章 擐甲執兵

“凡與敵戰,若有形勢便利之處,宜爭先據之,以戰則勝。”————————【百戰奇略·爭戰】

傅乾的面色頓時顯得有些尷尬,他其實最初並不是一個爲了所謂的朝廷疆土、治內子民而放棄生命的人,因爲在他曾經看來,皇帝昏庸無道、賢者不容於朝,這個朝廷並不值得他付出生命去堅守。還不如趁早退居鄉里,率厲義徒,等明主出世後再出來兼濟天下。

這個說辭沒有被他的父親傅燮所接納,反而身體力行、用自己的生命告訴他國有亂,人就不該只想著獨善其身。

在傅燮死後,傅幹就一直退居鄉野,並且因爲父親的死,對漢廷始終抱有仇視,甚至想等著這亂世之中出一個非劉姓的梟雄,自己好去輔佐他匡濟天下。可直到皇帝開始追尊英烈,並屢屢下詔徵傅幹入秘書監,以及皇帝逐漸表現的明主氣象,讓傅幹本是堅如磐石的心稍顯動搖。

後來在得蒙皇帝封拜嘉賞的傅巽、傅睿、傅允等親族勸說下,傅幹這才勉強覆命。

等到他親自接觸到皇帝之後,才明白他父親當初爲何對朝廷是那樣的充滿信心,爲何會在死前慷慨的說出‘今朝廷不甚殷紂,吾德亦豈絕伯夷?’這番話來激勵他。

“彥材?”沮雋在一邊看著傅幹兩眼無神,久久不語,還以爲自己直呼其表字,讓人多想了,於是改口道:“傅君?”

“喔。”傅幹恍然回過神來,赧然笑道:“適才失儀了,還望勿怪。”

沮雋是個性子耿直的人,雖然曾在族叔沮授身邊學了些算計和兵法,但也沒有做到像沮授那些士人一樣的心計。他不知道傅幹剛纔因爲他那隨口的一句話而想到了很多,跟在一邊的朱皓卻悄然看得明白,傅燮的死訊傳到雒陽的時候,他的父親朱儁正擔任屯騎校尉,作爲徵羌的後備役,於此知之甚詳。

只是害死他父親的真兇到底是不是該歸咎於朝廷,就得看傅幹自己是怎麼想的。至少現在看來,傅幹應是走回了一條正確的路上,不會讓傅燮於九泉之下失望了。

“陽平離沮縣還有很長一段山路要走,我這幾日要防備竇茂南下,不敢輕易出城刺探,至於陽平現今如何,倒是不得而知。”傅幹聽了沮雋重複了一遍的問題,搖頭說道。

沮雋心裡略有失望,又問道:“那沮縣府庫尚存糧草幾何?”

傅幹徐徐答道:“我受命赴任沮縣不過數月,如今正是春初,沮縣地狹民貧、民不過二千餘戶,麥粟少缺,恐難支持大軍所費。”

他在秘書監與法正等好兵之人待過兩年,自身對於兵法也有一定的理解,很快就明白沮雋心裡在想什麼。雖然他也想趁此機會在張魯未反應過來之前搶佔陽平,但自身的糧草的確是個問題,現有的存糧,不僅不能讓沮雋手下的四五千人順利走完剩下的陳倉道、抵達陽平,甚至讓他們在沮縣多待幾日都很困難。

“在下沮校尉想爲國家早日平定漢中,奈何情勢如此。”傅幹好聲勸道:“不若先在此駐守,等在下召集縣內富戶,勸輸麥粟;或是等到司隸校尉等人越險而來,再做計較不遲。”

沮雋沉吟良久,方纔開口,語氣有些憂慮:“只是竇茂等氐人殘部逃散山野,我這一路南行,得獲逃卒甚多。陳倉道直達漢中,我擔心他們會從山林小道逃亡漢中,讓張魯有所警惕。”

朱皓在一旁插了句嘴,道:“我家在會稽,也是遍佈山林,山中虎狼兇惡,鹿兔難捕,人若是不帶口糧,隻身入山,必是十不存一。彼等氐人逃散山林,且不說他們尋不尋得到山中小路,就是想在這莽莽山中活下去尚且不易,又遑論跑到漢中去,正好讓張魯得知?”

見熟知山野的朱皓都這麼說了,沮雋心頭的顧慮也隨之去了一半。

此間官職最大的便是沮雋,傅幹知道對方出於多種原因,有些立功心切,擔心他會犯險,故而緊跟著朱皓說道:“即便讓張魯知曉也無妨,彼知我天軍已至,必然手足無措。倉促之間,何以建屯結寨、聚兵相抗?”

見傅干與朱皓都這麼說,沮雋也不願一意孤行,何況他剛纔聽到糧草短缺的時候,心裡就已經打消這個主意了。

射聲營在沮縣駐守了十餘日過後,在後方的司隸校尉裴茂、虎賁中郎將蓋順所領的兩萬大軍終於姍姍來遲,趕至沮縣城外。此番連帶著被武都太守韋端徵役運糧的民夫,共有五、六萬餘人,城下連營紮寨,旌旗飄揚,甚爲壯觀,成爲這個小縣城百年難得一見的風景。

司隸校尉裴茂,虎賁中郎將蓋順,侍中、領參軍荀攸等人在城外大營之中聽取了沮雋等人的當面敘述之後,荀攸未有按圖,很快就下了決定:“蓋郎將可立即領八千餘虎賁,晝夜前行,迅速趕往陽平。過了這麼多天,米賊必然知曉我軍行徑,陽平城下必有防備,蓋郎將得遇敵軍,能攻則攻,不能攻且結營駐守,留待我大軍後至。”

說完,荀攸象徵性的問向裴茂:“裴公以爲如何?”

裴茂只比荀攸大上幾歲,對方只是出於對他手上所持節、與官位而稱呼,給足了一軍主帥的面子。他假作思慮了一會,而後緩緩頷首,淡然說道:“虎賁軍當年於藍田穀攻拔嶢關、進逼覆車山賊,熟悉山野用兵。此番改爲前鋒,正合其人,荀君此計甚是周詳。”

荀攸聽了這話,忍不住低下了頭,但笑不語。

蓋順不知想到了什麼,臉色微微發紅,但仍是慷然答諾道:“末將領命!”

說完便毫不拖泥帶水的退了出去。

沮雋倒是頗爲羨慕的看著蓋順,他知道自己前次已經得了大功,而蓋順又是當初皇帝最寵信的年輕將領。雖然這兩年風頭有些不如曾經,但無論是於情於理,他這次都該將機會讓給蓋順,不然一直是由自己領兵做前鋒,會讓軍中其他將領心有不平。

蓋順走出大帳之後,本來因爲得獲軍令而面露喜悅的他,臉色忽然就垮了下來,任誰也不知道他心裡想的什麼,只有他自己心裡明白。剛纔裴茂提起他當年討伐覆車山劉雄鳴的事蹟,絕非是有心誇讚他麾下虎賁軍熟悉山地作戰,而是在不陰不陽的提醒他不要再犯了當年的錯誤。

雖然這是個善意的提醒,但聽起來卻並不讓人覺得好受,反倒像是刻意挖苦。

尤其是當初那個‘錯誤’至今仍站在他的帳下,讓他每見一次,心裡就悔恨一次。

第九十七章 杖履相從第四百七十六章 民生國基第八十八章 錢文旋讀第八十章 塵埃落定第二百六十四章 局勢突然第四百零三章 風勢不利第三十二章丨覆車悟真第五十章 以忠事王第五十三章 控馭撫綏第一百零三章 推身致君第一百零四章 渭橋踏麥第四百五十四章 江洲棲隱第一百九十八章 棄猶用疑第四百二十五章 面分意和第十三章丨相見恨晚第五百九十五章 急於催攻第三十二章 燕戒與者第六十三章丨安老懷少第二十九章 垂意經綸第五百零九章 作計自量第一百四十章 實情錯落第四十七章 論議深博第九十一章丨磐石生紋第八十一章丨計熟事定第一百零六章 頑囂不友第四十五章丨有失朕望第七十四章 人無常滿第十六章 玉汝於成第二百六十二章 忤違將令第二十九章丨三河五校第十一章 毋爲啓釁第四十六章 苦心周詳第四百四十八章 魯殿靈光第九章 合縱連橫第二百八十六章 咎當在此第一百七十四章 山霧迷茫第一百五十三章 親以身踐第五十一章 緣定珠結第四十六章丨騎虎難下第七十八章 監觀民瘼第五章 得行道焉第二百四十八章 去其螟螣第三百九十五章 曲終人定第五十五章丨密謀顛覆第三百零九章 暫告靖安第四百五十四章 江洲棲隱第五百六十八章 非戰之敗第四百七十六章 民生國基第九十七章丨董氏外家第五百八十三章 不相投合第四百四十二章 身移難率第一百四十一章 邊城鳴鏑第一百五十二章 尺椽片瓦第七十章 兇終隙末第三十四章 遭慈親憂第五章丨昃晷忘餐第三百一十二章 禮意殷勤第九十三章 零打碎敲第二十六章 襄王有夢第三百八十九章 出路已決第一百六十章 老病將死第八章 今卻非是第五百零六章 旋行旋滅第二百一十六章 重定庠序第三十八章丨啖人賊衆第二百六十九章 池因於澤第一百一十五章 重兵陳列第一百二十七章 悉以惠官第二十六章丨仗義抗辯第二百七十一章 一時息慮第四百三十九章 攻敵之虛第一百三十一章 慎終追遠第五百四十五章 聲勢促起第三十三章丨御臨中臺第九十三章 零打碎敲第四百七十五章 別無擇行第四百零七章 每問不盡第二十一章丨暫緩急難第七十六章 仁至義盡第四十三章丨夜分乃寐第四百三十三章 葦中雙禽第五百五十二章 將銳分兵第二百一十八章第一百章 度支審計第五百四十六章 何彼穠矣第二百四十四章 益州克成第八十一章 徑情直遂第四百四十八章 魯殿靈光第一百一十九章 稽功思文第一百一十二章 帝命急宣第一百章 本心初試第二十章 得此失彼第三百八十六章 自知者明第六十一章 初來乍到第五百五十七章 唯應走耳第三十章 試策甲科第三百三十二章 時運之會第四百八十三章 蔽而不悟第五百六十章 聲東擊西第五十二章 隨人作計
第九十七章 杖履相從第四百七十六章 民生國基第八十八章 錢文旋讀第八十章 塵埃落定第二百六十四章 局勢突然第四百零三章 風勢不利第三十二章丨覆車悟真第五十章 以忠事王第五十三章 控馭撫綏第一百零三章 推身致君第一百零四章 渭橋踏麥第四百五十四章 江洲棲隱第一百九十八章 棄猶用疑第四百二十五章 面分意和第十三章丨相見恨晚第五百九十五章 急於催攻第三十二章 燕戒與者第六十三章丨安老懷少第二十九章 垂意經綸第五百零九章 作計自量第一百四十章 實情錯落第四十七章 論議深博第九十一章丨磐石生紋第八十一章丨計熟事定第一百零六章 頑囂不友第四十五章丨有失朕望第七十四章 人無常滿第十六章 玉汝於成第二百六十二章 忤違將令第二十九章丨三河五校第十一章 毋爲啓釁第四十六章 苦心周詳第四百四十八章 魯殿靈光第九章 合縱連橫第二百八十六章 咎當在此第一百七十四章 山霧迷茫第一百五十三章 親以身踐第五十一章 緣定珠結第四十六章丨騎虎難下第七十八章 監觀民瘼第五章 得行道焉第二百四十八章 去其螟螣第三百九十五章 曲終人定第五十五章丨密謀顛覆第三百零九章 暫告靖安第四百五十四章 江洲棲隱第五百六十八章 非戰之敗第四百七十六章 民生國基第九十七章丨董氏外家第五百八十三章 不相投合第四百四十二章 身移難率第一百四十一章 邊城鳴鏑第一百五十二章 尺椽片瓦第七十章 兇終隙末第三十四章 遭慈親憂第五章丨昃晷忘餐第三百一十二章 禮意殷勤第九十三章 零打碎敲第二十六章 襄王有夢第三百八十九章 出路已決第一百六十章 老病將死第八章 今卻非是第五百零六章 旋行旋滅第二百一十六章 重定庠序第三十八章丨啖人賊衆第二百六十九章 池因於澤第一百一十五章 重兵陳列第一百二十七章 悉以惠官第二十六章丨仗義抗辯第二百七十一章 一時息慮第四百三十九章 攻敵之虛第一百三十一章 慎終追遠第五百四十五章 聲勢促起第三十三章丨御臨中臺第九十三章 零打碎敲第四百七十五章 別無擇行第四百零七章 每問不盡第二十一章丨暫緩急難第七十六章 仁至義盡第四十三章丨夜分乃寐第四百三十三章 葦中雙禽第五百五十二章 將銳分兵第二百一十八章第一百章 度支審計第五百四十六章 何彼穠矣第二百四十四章 益州克成第八十一章 徑情直遂第四百四十八章 魯殿靈光第一百一十九章 稽功思文第一百一十二章 帝命急宣第一百章 本心初試第二十章 得此失彼第三百八十六章 自知者明第六十一章 初來乍到第五百五十七章 唯應走耳第三十章 試策甲科第三百三十二章 時運之會第四百八十三章 蔽而不悟第五百六十章 聲東擊西第五十二章 隨人作計
主站蜘蛛池模板: 涞源县| 漳州市| 桂林市| 新晃| 屯门区| 威宁| 仁化县| 鄂托克前旗| 大渡口区| 杭州市| 鄂温| 建湖县| 乐平市| 五家渠市| 武宁县| 三台县| 镇原县| 吉林市| 崇文区| 亳州市| 信丰县| 贞丰县| 分宜县| 四川省| 庆云县| 织金县| 乡城县| 汝南县| 石台县| 徐汇区| 卓资县| 青海省| 会宁县| 临邑县| 清涧县| 安乡县| 樟树市| 杂多县| 临湘市| 绥中县| 海伦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