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七十六章 仁至義盡

“不忘恩而報之,是仁;有功必報之,是義也。”————————【禮記·郊特性·孔穎達疏】

皇帝面朝著坡下的萬頃良田沃野,溫暖的陽光灑在他乾淨的臉上,看不出半分瑕疵。

他嘴角微微勾起,浮現一絲和煦的笑容,做出一副享受陽光的樣子,這也是皇帝最喜好做的姿態。讓人分辨不出皇帝的情緒是好是壞,那看似溫和的笑容底下,誰也不知道此時暗藏著怎樣的冷冽。

這種壓抑緊張的感覺讓王凌彷彿再度回到了那天在石渠閣,自己還是秘書丞的時候。時任前將軍趙謙與時任太尉馬日磾聯名劾奏其叔父、前司徒王允,章奏上達,皇帝當時問詢他該如何處置王允時,也是用這樣的語氣叫著王凌的字,語氣隨意,像是隨口問他現在的天氣。

皇帝總是這麼的自信從容、萬機在握的樣子,這回的問話看似尋常,實則話中的分量重逾萬鈞,再度讓王凌被壓的喘不過氣來。

他隱約明白皇帝爲什麼讓明顯會給他帶來掣肘的胡邈來做他的頂頭上司了。

王凌花了將近半年的功夫、費盡心機,纔好不容易在皇帝面前塑造出能臣幹吏的形象,在朝中有了屬於自己的立身之地。他本以爲自己早已逐漸模糊了王允從子的身份,想不到在衆人眼中,自己還是逃不脫一個‘小王公’的稱號,一舉一動,都讓人浮想聯翩。

當初將光耀門楣的希望寄託給他的人正是王允,而如今讓皇帝對他轉變態度的,恐怕還是自家這個性情固執的叔父。

他在謀劃些什麼不便告知自己的事?或者說是,這種事太過緊要,連自己的侄子都信不過?

王凌偷偷嚥了口唾沫,只覺得嗓子有些乾澀,他仔細回憶了下,坦然答道:“有過書信,都是說些家裡瑣事,叮囑臣下早春還寒,離天熱還有些時日,應按時添衣。”

皇帝正瞇著眼睛,愜意的曬著早春的陽光,聽見這話,他別過頭去,半是打量半是好笑的看了一眼王凌:“王公遠在太原,心裡倒是還掛念著你這個晚輩。也不知他的身子如何了,春寒料峭,可別受涼了纔是。”

王凌勉強一笑,說道:“臣替叔父謝過陛下。”

皇帝一笑說道:“這半年來你在長安令任上清理積弊,頗行良政,沒有辜負我對你寄予的厚望,這很好。我曾經見過王公的那幾個兒子,無論是才幹還是學識,都不如你出色。太原王氏日後興盛與否,全在於你一人,你可要勉之勵之。”

“陛下……”王凌目光霍的一跳,眼中閃過意味不明的神色。

皇帝不等他說話,便已擺了擺手,示意王凌退下了。

王凌退下後,小坡上只剩下皇帝與荀攸、賈詡三人。

“有賴於去年整修了部分溝渠,今年不至於出現春旱。”皇帝像是在嘴裡咀嚼著話語,嚥下了一番說辭,兀自說道:“眼下春耕農忙,不宜徭役,等秋後農閒的時候,記得詔使各郡組織黔首開挖溝渠、修築堤壩,免得來年春旱。”

這話自然是對平尚書事的荀攸說的,荀攸淡然的應了下來:“臣謹諾,回去後便知會中臺,先讓各地檢勘河工,以備不時。”

皇帝表情沒什麼變化,田野上緩緩流淌著的小河泛起金色的波光,層層金鱗一時吸引住了皇帝的目光:“還有,太學經營科的學生讀了半年的書,也該學以致用了。”

這本是極爲平淡的一句話,但‘學以致用’四個字還是引起了荀攸的注意,他忍不住看向皇帝,心裡轉過許多念頭。

只見皇帝笑說道:“論先後,以知爲先;論輕重,以行爲重。知行合一,學以致用,這纔是聖賢之道。”

皇帝轉而看向荀攸,說道:“太學經營科教的都是修建溝渠、農時月令,是最親農重農的一科。今年修築溝渠的時候,也讓他們親臨當地,一來考察他們是否學有所成;二來讓他們襄助地方。荀君以爲如何?”

荀攸答道:“陛下所言學以致用,深合至理,臣下以爲是。”

皇帝點點頭,張口欲言,卻忽然噎住,沒有話說了。

賈詡是個藏得住心思的人,荀攸又是個你不問我便不說的悶性子,本來開朗的皇帝在他們二人身邊,饒是胸中有千言萬語,一時也無從開口。

皇帝索性放眼眺去,淡黃的陽光下,漫無邊際的原野連綿直伸天地交接之處,殘破的黃土道附近到處都是管草蘆荻,在風中沙沙作響,與潺潺流淌著的河水聲相互應和,給人一種茫然寂寥的感覺。

荀攸不由得與賈詡面面相覷,不知道皇帝爲何突然做出這樣的神態來。

“河東的情形如何了?”皇帝忽然問道。

賈詡忙欠身答道:“安靜非常,王文都在河東無論是推行屯田、開辦鹽政,都無不順利。”

“太老實了也不是什麼好事。”皇帝邊聽邊搖頭,說道:“分明是一夥人心懷不軌,去年還敢明裡暗裡的妨礙王邑施政,如今卻老實本分,實在讓人起疑。”

“唯。”賈詡說道:“臣也是如此以爲,早些天已派手下趕赴河東,查探詳情。”

“這一戰能不打最好,但若是打了,就要打個乾淨徹底,非得把那些腌臢污穢全給清除蕩盡不可。”皇帝慢悠悠的說道,忽又看向荀攸:“荀君,你以爲呢?”

荀攸騎在馬上,就在皇帝旁邊,與皇帝錯開半個馬身。他原不贊同皇帝這個釜底抽薪、斬草除根的做法,只是誰讓那些河東豪強肆意妄爲、意圖謀反?見皇帝決心已定,荀攸本無話講,只是擔心戰事一旦擴大,會引起許多未曾預料到的變故。

“我豈不聞‘防患於未然者易,除患於已然者難’的道理?”皇帝笑了笑,臉色卻驟然冷了下來,沉聲說道:“但他們自己非要找死,勾結外鎮,這也怪不得我拿他們殺一儆百,藉此立威。”

這是皇帝首次表明自己的態度,話語中透露的殺氣讓荀攸等人心神一凜。

皇帝掉轉馬身,正對著荀攸二人說道:“如今上黨有張文遠在,早先我已調派北軍千餘人予他,待過一兩個月,便再調千人過去,算上他在本地招募的屯兵,有足夠兵馬駐守壺關,可保太行無虞。而幷州更有精兵威懾,諒河東那些鼠輩也翻不起什麼風浪來。”

“如今只等平準監在河東查探詳況,知悉參與者究竟有誰、欲謀何事。若能將禍患扼殺於未然,那自然不須動兵,若是事不可爲,戰端啓釁,我也不懼袁紹!”

還有一章,稍後等我吃個飯~~

第三十八章丨啖人賊衆第十四章 勉爲厭難第一百一十五章 措置剩員第六十八章 鉤直餌鹹第十一章 奮勇爭先第二十章 遺策何算第八十四章 事終有定第八十三章 謀應外放第一百三十四章 材力俠氣第四百七十八章 且有大覺第二十五章 事事難息第四十四章 昭示後昆第四百二十章 倨忽如此第二十七章丨整軍經武第四百六十七章 拋頭露市第三百九十二章 惘至棄命第七十五章 跋胡疐尾第一百二十四章 明爭暗鬥第一百一十三章 市恩不受第十一章丨墾闢上林第四百五十六章 乍暖還寒第一百四十六章 扶持相立第三十四章丨冒功邀賞第八十三章 設心積慮第一百一十六章 堅不可摧第六十五章 白波壘築第十九章 制勝之策第一百五十五章 萍水相逢第四百一十章 駐曹制用第五百五十三章 黃屋左纛第五百七十四章 慮敵不周第五百六十三章 相逢難得第一百零六章 頑囂不友第四十三章 矜能負才第六十一章 臨陣語舊第三百四十四章 雲來深遠第五百三十三章 失望得福第四百六十一章 輔馬相依第三百一十三章 難得閒適第二十三章 裁心延算第一百零四章 說是談非第三章丨御戎之方第四百八十章 坐視不救第三百二十章 隱水暗伏第七十五章 啓聵振聾第六章 吳牛喘月第三百四十章 靜聽風雷第二十三章 應答如響第十章 設師於雒第六十六章 功利之習第十六章 玉汝於成第七十章 率循人事第二百七十一章 一時息慮第十六章丨萬事俱備第一百九十七章 欲造逆亂第二百八十七章 預作打算第一百七十五章 野麋闖營第九十三章 研桑心計第五章 得行道焉第一百五十四章 假義凜然第十章丨忠義餘烈第五百六十八章 非戰之敗第五百六十一章 守缺攻餘第二百六十九章 池因於澤第三百四十八章 明惠及下第五十九章丨 恭而有禮第七十九章 禍福同門第一百三十六章 機不可失第八十六章 期於殿門第二百二十六章 狐死首丘第四百章 以度取之第七十一章 無宜追罪第二百五十三章 簡舉平當第十七章丨一波三折第四十一章丨開達理幹第十七章丨一波三折第七十八章丨各奔東西第五百五十章 介冑之間第九十二章丨拔刀相向第一百五十一章 公不見吏第四十一章 牛溲馬勃第四百五十六章 乍暖還寒第一百二十八章 汾曲之陽第五十七章丨良將所歸第四百零九章 先明法令第十五章 異軍東來第五十三章 控馭撫綏第一百一十一章 孰所致然第二百五十八章 利行規則第二百四十三章 毓秀瓜綿第六十九章 願者上鉤第一百二十四章 用人疑人第一百二十四章 用人疑人第一百七十五章 野麋闖營第五百七十章 迥然際遇第九十一章 聲色顯露第五百零九章 作計自量第四十六章 苦心周詳第六十一章 初來乍到第三百八十六章 自知者明
第三十八章丨啖人賊衆第十四章 勉爲厭難第一百一十五章 措置剩員第六十八章 鉤直餌鹹第十一章 奮勇爭先第二十章 遺策何算第八十四章 事終有定第八十三章 謀應外放第一百三十四章 材力俠氣第四百七十八章 且有大覺第二十五章 事事難息第四十四章 昭示後昆第四百二十章 倨忽如此第二十七章丨整軍經武第四百六十七章 拋頭露市第三百九十二章 惘至棄命第七十五章 跋胡疐尾第一百二十四章 明爭暗鬥第一百一十三章 市恩不受第十一章丨墾闢上林第四百五十六章 乍暖還寒第一百四十六章 扶持相立第三十四章丨冒功邀賞第八十三章 設心積慮第一百一十六章 堅不可摧第六十五章 白波壘築第十九章 制勝之策第一百五十五章 萍水相逢第四百一十章 駐曹制用第五百五十三章 黃屋左纛第五百七十四章 慮敵不周第五百六十三章 相逢難得第一百零六章 頑囂不友第四十三章 矜能負才第六十一章 臨陣語舊第三百四十四章 雲來深遠第五百三十三章 失望得福第四百六十一章 輔馬相依第三百一十三章 難得閒適第二十三章 裁心延算第一百零四章 說是談非第三章丨御戎之方第四百八十章 坐視不救第三百二十章 隱水暗伏第七十五章 啓聵振聾第六章 吳牛喘月第三百四十章 靜聽風雷第二十三章 應答如響第十章 設師於雒第六十六章 功利之習第十六章 玉汝於成第七十章 率循人事第二百七十一章 一時息慮第十六章丨萬事俱備第一百九十七章 欲造逆亂第二百八十七章 預作打算第一百七十五章 野麋闖營第九十三章 研桑心計第五章 得行道焉第一百五十四章 假義凜然第十章丨忠義餘烈第五百六十八章 非戰之敗第五百六十一章 守缺攻餘第二百六十九章 池因於澤第三百四十八章 明惠及下第五十九章丨 恭而有禮第七十九章 禍福同門第一百三十六章 機不可失第八十六章 期於殿門第二百二十六章 狐死首丘第四百章 以度取之第七十一章 無宜追罪第二百五十三章 簡舉平當第十七章丨一波三折第四十一章丨開達理幹第十七章丨一波三折第七十八章丨各奔東西第五百五十章 介冑之間第九十二章丨拔刀相向第一百五十一章 公不見吏第四十一章 牛溲馬勃第四百五十六章 乍暖還寒第一百二十八章 汾曲之陽第五十七章丨良將所歸第四百零九章 先明法令第十五章 異軍東來第五十三章 控馭撫綏第一百一十一章 孰所致然第二百五十八章 利行規則第二百四十三章 毓秀瓜綿第六十九章 願者上鉤第一百二十四章 用人疑人第一百二十四章 用人疑人第一百七十五章 野麋闖營第五百七十章 迥然際遇第九十一章 聲色顯露第五百零九章 作計自量第四十六章 苦心周詳第六十一章 初來乍到第三百八十六章 自知者明
主站蜘蛛池模板: 长子县| 西华县| 兖州市| 乌兰县| 上杭县| 五原县| 九龙坡区| 拉萨市| 恩施市| 天长市| 郴州市| 玉门市| 始兴县| 突泉县| 体育| 梁平县| 木里| 中卫市| 三门峡市| 武威市| 长春市| 庆云县| 炎陵县| 双鸭山市| 崇礼县| 石楼县| 婺源县| 成安县| 云南省| 龙泉市| 当涂县| 自治县| 南宁市| 丹阳市| 什邡市| 揭阳市| 柳河县| 赞皇县| 黔西县| 邯郸市| 资溪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