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五百六十一章 守缺攻餘

“有餘者動於九天之上,不足者陷於九地之下?!薄踞釢h書·卷七十一】

漢建安三年,十一月廿八。

右扶風,陳倉。

西北大地寒霜遍地、朔風如刀,正值一片蕭瑟肅殺之季。驃騎將軍、持節督雍涼軍事、槐裡侯皇甫嵩與平狄將軍馬騰奉命領兵趕至陳倉,調度西北諸軍往復平賊。

自從韓遂糾集近十萬漢羌叛兵、攻略郡縣以來,關中人心惶惶,有人說當年羌亂之盛,甚至威脅到了漢室陵寢。如今造反的又是那個韓遂,卻不知道老將皇甫嵩能否重現當年之勇,率兵擊走強敵。

在朝廷的一致決議下,皇甫嵩著即領兵一萬,駐守陳倉。此處是連接司隸與雍涼的門戶之地,位置緊要,皇甫嵩親自坐鎮,既防韓遂等兵入寇三輔,也方便就近指揮建威將軍鍾繇、寧胡將軍徐榮、安集將軍張濟等部作戰。

一晃半月過去了,皇甫嵩面對韓遂猛攻冀城無動於衷,在陳倉城中整日獨坐,也不言進兵事。這個狀態讓很多人感到莫名其妙,他們幾次詢問,皇甫嵩都不作答,最後無法,以馬騰爲首的一干將校便將問題拋給了朝廷派來的監軍謁者、秘書郎司馬懿身上。

司馬懿推開門走進堂中,皇甫嵩正一個人伏案書寫,聽到門聲,他略一擡頭然後又低下,道:“又有不少人尋你問究竟吧?”

“君侯倒是清閒,這些日子可把我逼問苦了?!彼抉R懿苦笑一聲,他擡眸看了一眼,低聲道:“這是戰報?”

“嗯?!被矢︶詳R下筆,簡單的應了一聲:“局勢都很清楚了,韓遂麾下十萬兵馬是沒有的,六七萬人倒是可能。據武威郡丞毌丘興傳來的消息,韓遂起兵之初,便一舉攻破武威,擒殺太守。而後分兵,一部由成公英帶領西行,降服河西諸郡,另一部則由韓遂親率,南攻漢陽。”

“現在成公英已從河西回師,進攻隴西,與韓遂東西呼應。鍾公幾次傳訊予我,催我速速進兵,至少也要進擊街亭?!被矢︶詫⒕謩莺唵蔚恼f完,擡眼看向司馬懿,輕聲問道:“仲達,你有什麼想法?”

“君侯乃當世名將,小子豈敢妄論軍事?!彼抉R懿謙虛的說道。

“不是誰都能來監軍的。”皇甫嵩意有所指:“監軍謁者,除我以外,全軍皆要尊你敬你。你小小年紀,能被朝廷諸公看重,必然是別有所長,不單是依託了某家某姓?!?

司馬懿雖已及冠,但在年長的皇甫嵩眼中仍是個乳臭未乾的小子,他嘴角掛著恬淡的笑意。既然對方逼問至此,他也沒什麼好隱瞞的了:“君侯既然託我攔下諸將,定是知曉在下的心思與君侯合契。依在下之見,如今還不宜大戰……”

“是啊?!被矢︶越涌诘溃骸皶r近年尾,一仗打下來註定是經冬歷春,邊地嚴寒,將士們受不住,糧草衣物也很艱難。韓遂麾下羌兵受得起本地風霜,所以纔有恃無恐,選在秋季出兵。而街亭這個地方易守難攻,韓遂但有防備,我等就要頓兵野外。地利、天時皆不利於我,此時的確不是進兵圖戰的時候?!?

司馬懿輕聲一笑,他並不信這所謂氣候、地形之類的說辭是皇甫嵩不敢進兵的真正理由。他端正的坐在胡牀上,看著皇甫嵩花白的鬢髮、眼角的皺紋,很直接的說道:“只要用兵得當,區區街亭、幾天酷寒,又豈能攔住君侯所率大軍?只不過是君侯心中不想在此時進兵罷了,一旦進兵,韓遂若不敵,隨時可遁逃西涼,明年開春復來再戰,襲擾不停。而君侯屆時已駐兵雍州,不得進退,以難動受制其靈動,其可爲乎?”

“關中是朝廷根基之地,只要將韓遂攔在三輔之外,我軍就可稱全功?!被矢︶陨钌畹目聪蛩抉R懿,他本來極不看好這個名不見經傳的青年,但朝廷調令既下,皇帝又在事後予以追認?;矢︶栽僭觞N不情願,也不得不接受身邊多了一個年輕的監軍謁者的事實。

但兩人交流相處過後,皇甫嵩立時發現了司馬懿在軍事上的天賦與遠超同齡人的聰明才智,經驗上的欠缺有足夠的才幹去彌補,值得皇甫嵩放下心來與他商議軍事。除此之外,司馬懿在人情世故上也是極爲了得,他不以監軍謁者、豪強子弟的家世自傲,而善於用不同的方式與不同的人打交道,短短時間內就獲得許多人的好感。

皇甫嵩一開始只將其當做可有可無的文士,直到現在將他當做可以託付重任的心腹,這其中過程的變化之快,讓他每在回想之餘,都是那麼的自然、那麼的讓人驚歎。

“按你的意思,還是想將韓遂全殲於此了?”這不僅是司馬懿心中的大膽想法,更也是皇甫嵩心裡早有的設想。只是他不便說與人言,即便馬騰也只是略提了一提,但對於司馬懿,皇甫嵩覺得,自己說或不說,對方都能看出來。

果然,司馬懿咧嘴一笑,溫順的說道:“這不也是君侯的想法麼?”

眼下韓遂雖然兵圍冀城,氣勢洶洶,其實一直在盯著街亭的方向,想要在街亭與皇甫嵩打一場以多勝少的戰鬥。但皇甫嵩並沒有入套,他寧肯忍受非議也不願在錯誤的時間打一場沒有多少收益的戰爭。在他看來,等大雪降下,韓遂必會退兵,兩者之間真正的大戰則應在明年開春而非現在。

“我老了,平生夙願也都已了結,唯獨涼州羌患一直讓我放心不下?!被矢︶院鋈粐@了口氣,無論是修身、齊家,還是平天下,他幾乎都做到了。就連心心念唸的天下太平、漢室中興,都可能在皇帝的手中完成,皇甫嵩所剩不多的執念自然只有困擾朝廷百多年的涼州羌患。

隨著年紀漸長,許多舊疾暗傷都時不時的復發,常年的征戰早已拖垮了他的身體?;矢︶越陙眍l頻多夢,夢裡又俱是故人往事,他知道自己恐怕活不到中興盛世的到來了。所以對於這平生最後一件夙願,他此時比以往更要急切、也更能按捺住性子等待時機:“如若不一戰除盡羌患,此戰何以稱全功?”

他這是第二次向人提起自己對此戰的‘貪心’,第一次是隱晦的說與馬騰聽,是有意識的暗示對方將要爲了這個宏願而有所付出。這一次說與司馬懿,則是懷著全然不同的想法,不是利用,而是託付:“仲達心中有大抱負,也不止於驅逐韓遂、守禦三輔吧?”

司馬懿肅然道:“誠如君侯所言。”

第三十三章丨御臨中臺第五百四十五章 聲勢促起第五百零九章 作計自量第三百零八章 夜傳擊柝第三百二十章 隱水暗伏第二百六十三章 黃雀在後第三百零二章 如舟在水第四百九十六章 剩勇去何第五百九十五章 急於催攻第二十五章 事事難息第一百一十二章 保以尊貴第十章 設師於雒第六十六章 功利之習第三十九章 盡釋疵咎第六十八章丨閭里民生第三十一章 己飢己溺第七十一章丨承明策問第四百四十四章 暗流方滋第三十九章丨無猜心事第七十六章 靡不有初第四百九十七章 諱敗補功第五十三章丨欽使關東第二百三十九章 偏將涉巴第一百五十八章 源水渠清第二百一十九章 國子之制第二十六章 推濤作浪第三十九章 敦敘九族第四百七十四章 逢君導帝第六十三章 去來有定第一零八章丨哀歌路難第三十八章 雪掩承廬第三十三章 風物長量第一百九十八章 棄猶用疑第五百五十三章 黃屋左纛第五十一章丨兼權尚計第一百一十一章 孰所致然第五百一十六章 隱患暫弭第七章 公孫伯圭第四百三十五章 才力將淹第一百二十四章 明爭暗鬥第五百零二章 知其款曲第四十七章丨分說事理第四十七章 御臨二院第五十七章丨造端倡始第八十三章 設心積慮第五百八十四章 彼竭我盈第四百九十七章 諱敗補功第五百零一章 賦與有疾第一百二十三章 謹視鴆鳥第九十六章 蔭任子弟第四百一十四章 柏庭閒敘第四百八十五章 公孫不存第二百六十八章 人情揆度第五百二十四章 利義相伐第四十六章丨騎虎難下第一百四十六章 扶持相立第一百九十六章 兄弟既翕第三百三十四章 金鼓進退第一百八十九章 香草藏衣第一百八十四章 發號施憲第五百二十三章 假以調和第五百九十二章 朽株有蠹第五十章丨能斷取捨第一百七十八章 鹿遊南鄭第五百七十五章 抱殘守孤第十三章 剖符寧境第二百七十三章 示子吾道第七十五章 遺學偉跡第一百六十四章 陰雨之期第五百三十三章 失望得福第十五章 溫生絕裾第五十三章 何算其人第七十七章 履險如夷第九十一章丨磐石生紋第一百零五章 郡邸宿論第五十八章 塘水漸漫第三十一章丨錢穀甲兵第一零四章丨連坐者衆第八十九章 錢法防微第十四章丨風雨前夕第七十九章 禍福同門第四十九章 絃歌如訴第一百八十九章 香草藏衣第一百四十八章 無謂之託第八十六章丨按兵不動第十章 推刃之道第三百五十六章 唯在孝義第三十二章丨覆車悟真第五百六十五章 失謀身隕第九十七章 杖履相從第五百八十八章 難濟於事第一百七十七章 捍蔽無存第八十一章 當防隳壞第五百三十八章 慮非微末第四百二十七章 眉攢翠蛾第一百二十二章 東海喬木第十三章丨不密失身第五十六章 快馬一鞭第二百零七章第五百一十七章 弩箭離弦
第三十三章丨御臨中臺第五百四十五章 聲勢促起第五百零九章 作計自量第三百零八章 夜傳擊柝第三百二十章 隱水暗伏第二百六十三章 黃雀在後第三百零二章 如舟在水第四百九十六章 剩勇去何第五百九十五章 急於催攻第二十五章 事事難息第一百一十二章 保以尊貴第十章 設師於雒第六十六章 功利之習第三十九章 盡釋疵咎第六十八章丨閭里民生第三十一章 己飢己溺第七十一章丨承明策問第四百四十四章 暗流方滋第三十九章丨無猜心事第七十六章 靡不有初第四百九十七章 諱敗補功第五十三章丨欽使關東第二百三十九章 偏將涉巴第一百五十八章 源水渠清第二百一十九章 國子之制第二十六章 推濤作浪第三十九章 敦敘九族第四百七十四章 逢君導帝第六十三章 去來有定第一零八章丨哀歌路難第三十八章 雪掩承廬第三十三章 風物長量第一百九十八章 棄猶用疑第五百五十三章 黃屋左纛第五十一章丨兼權尚計第一百一十一章 孰所致然第五百一十六章 隱患暫弭第七章 公孫伯圭第四百三十五章 才力將淹第一百二十四章 明爭暗鬥第五百零二章 知其款曲第四十七章丨分說事理第四十七章 御臨二院第五十七章丨造端倡始第八十三章 設心積慮第五百八十四章 彼竭我盈第四百九十七章 諱敗補功第五百零一章 賦與有疾第一百二十三章 謹視鴆鳥第九十六章 蔭任子弟第四百一十四章 柏庭閒敘第四百八十五章 公孫不存第二百六十八章 人情揆度第五百二十四章 利義相伐第四十六章丨騎虎難下第一百四十六章 扶持相立第一百九十六章 兄弟既翕第三百三十四章 金鼓進退第一百八十九章 香草藏衣第一百八十四章 發號施憲第五百二十三章 假以調和第五百九十二章 朽株有蠹第五十章丨能斷取捨第一百七十八章 鹿遊南鄭第五百七十五章 抱殘守孤第十三章 剖符寧境第二百七十三章 示子吾道第七十五章 遺學偉跡第一百六十四章 陰雨之期第五百三十三章 失望得福第十五章 溫生絕裾第五十三章 何算其人第七十七章 履險如夷第九十一章丨磐石生紋第一百零五章 郡邸宿論第五十八章 塘水漸漫第三十一章丨錢穀甲兵第一零四章丨連坐者衆第八十九章 錢法防微第十四章丨風雨前夕第七十九章 禍福同門第四十九章 絃歌如訴第一百八十九章 香草藏衣第一百四十八章 無謂之託第八十六章丨按兵不動第十章 推刃之道第三百五十六章 唯在孝義第三十二章丨覆車悟真第五百六十五章 失謀身隕第九十七章 杖履相從第五百八十八章 難濟於事第一百七十七章 捍蔽無存第八十一章 當防隳壞第五百三十八章 慮非微末第四百二十七章 眉攢翠蛾第一百二十二章 東海喬木第十三章丨不密失身第五十六章 快馬一鞭第二百零七章第五百一十七章 弩箭離弦
主站蜘蛛池模板: 金秀| 元氏县| 恩平市| 木里| 阳原县| 桐梓县| 太保市| 建宁县| 拜城县| 虎林市| 巴塘县| 寿阳县| 连江县| 常宁市| 昌平区| 昭觉县| 正定县| 花莲市| 太原市| 安宁市| 陕西省| 林西县| 安图县| 内丘县| 华宁县| 沂源县| 无锡市| 汾西县| 汾阳市| 揭阳市| 开平市| 丹东市| 宁强县| 内乡县| 九龙城区| 都安| 政和县| 阿荣旗| 建阳市| 札达县| 集安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