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三十九章 盡釋疵咎

“夫爲其君動也,君若宥而反之,夫猶是也。”————————【國語·齊語】

這是皇帝今年在宣室最後一次召見賈詡,他命穆順在自己跟前擺了張桌席,請賈詡坐在對面。桌上擺放著茶飲點心,儼然一副送行的模樣,賈詡見皇帝如此隆重相待,遜謝良久,方纔穩穩地坐下。

兩人相對無言,皇帝在專心擺弄著幾個圓口杯子,打算沏茶,賈詡一雙眼睛看著皇帝熟練地坐著這一切,眼底閃動著意味不明的光芒。他深知皇帝的脾性,有些事情不用他開口,皇帝自己會主動說出來、只不過是借一個由頭。

“賈公。”果然,過了一會,皇帝把茶碗放在賈詡面前,開口招呼道:“把這茶喝了,等離了長安,再想喝可就沒有了,武威可沒有這個東西。”

“臣謝陛下。”賈詡雙手拿起茶碗,輕輕吹走了漂浮的熱汽,將微燙的茶水一飲而盡。

皇帝沒有動自己面前的茶,反倒是認真的看著賈詡喝完,見他將茶碗放下,再又帶著埋怨的語氣說道:“賈公弄出這麼大的事來,揮揮衣袖,走得倒是輕鬆。”

“臣惶恐,不明白陛下這是什麼意思?”

“你知道的。”皇帝逼視著賈詡,緩緩說道:“你要是不知道,早就辭官守孝了,何必等到董芬劾奏於你。當初在萬年縣的時候,你恐怕就知道我的意圖了,這幾天不過是順水推舟,給我一個題目而已。”

賈詡眼皮一跳,欠身剛要答話,卻被皇帝擺手止住了:“這其中原委,你我最好都心照不宣,你想借此機會洗清當初說服李傕反叛的污名,我不怪你,也不要你謝罪。你畢竟是我最得力的股肱,自然不能虧待了你。但我想說只有一句話,你不要在心裡存個什麼‘憂讒畏譏’、‘明哲保身’的念頭,那纔是會讓我失望!”

皇帝想整治日益勢大的馬日磾等人的念頭,早在駐蹕萬年縣的時候就已經初現端倪了,不然何必借題發揮整治前萬年令、何必耗費口舌跟鄭玄說那一通道理?

河東一戰過後,皇帝已不需要靠著馬日磾等關西士人代他穩定朝局,隨著原本能與馬日磾分庭抗禮的關東勢力開始弱勢,主次矛盾的變化,也讓皇帝收拾馬日磾等關西士人的舉動勢在必行。

賈詡只不過是在其中順勢而爲,爲皇帝提供了一個啓釁的機會,順便給自己謀算了足夠的利益而已。

“臣不敢!”賈詡低下頭,目光盯著桌案上的朱漆圖案,口中說道:“臣昔日不過是從賊之人,董芬所言也是實情,當初臣爲了一己性命,又恨王允濫殺涼州人,於是唆使謀叛,險些釀就大禍。陛下不因此而罪誅於臣,予以赦免、還簡拔在側,不吝重用,如此厚恩殊遇,豈敢不爲陛下供牛馬奔走!”

“賈公。”皇帝淡淡一笑,只要臣子對他竭盡忠能,即便私下有些小算盤他也都是能夠包容的。唆使李傕反叛的事是賈詡的政治污點,如今有了董芬的前車之鑑,朝廷內外再不會有人提及此事,而皇帝也想趁此把話說開了,將兩人之間最後哪一點窒礙消解掉:“管仲當初還險些射殺齊桓公呢,最後不還是輔佐桓公稱霸天下?賈公有軍國之才,難道我就做不得齊桓,與賈公再來一次君臣相得?”

賈詡先是驚愕的望了望皇帝,即使通過對皇帝性格的觀察,知道皇帝在刻薄之外也有寬宏的一面,但直到親耳聽見皇帝這番話後,還是爲皇帝的胸懷感到驚訝。顛覆社稷、謀害性命之仇,可不是誰都能原諒的。賈詡心裡上不感動是不可能的,只是他習慣了隱藏情緒,依舊是神色如常:“能爲陛下克平天下、中興漢室,臣縱使身死亦無怨了。”

皇帝敏銳的聽出了賈詡語氣裡的一絲變化,滿意的笑了一下,而後說道:“賈公這次回鄉除了守孝,可還有想過別的打算?”

被皇帝猜中了心事,賈詡如實說道:“陛下睿鑑,臣想趁這次回武威,順帶爲陛下觀察雍涼的情勢。”

皇帝擡了擡眉:“不是與荀君都說好了,先不動雍涼,明年預備伐蜀麼?”

“未雨綢繆,早做防範到底是好的,誰又能料定那麼久之後的事呢?當初臣與荀君不還商議著朝廷要先伐蜀、然後定河東麼?後來還不是爲範先等人攪亂了籌劃。”賈詡淡淡笑著,似若無意的說道:“荀君的平分關東、各方制衡之策也是同樣,觀如今的情勢,恐怕到最後也難如人意。”

皇帝臉色微變,沉吟良久,方纔說道:“看來賈公也注意到了啊。”

“前將軍領兵渡河,在河內擊敗袁紹部將蔣奇,蔣奇領手下兵馬全身而退,屯駐蕩陰,河內已是朝廷的囊中之物。而謀叛張楊的部將眭固已爲前將軍所殺,其長史薛洪、繆尚等人也皆爲俘獲。”關東的軍情戰報早在前兩天就送入宮,由於那時正處於朝野爭鬥的激烈時期,故而鮮爲人知。

“薛洪、繆尚二人以下犯上、謀叛投敵,我準備明天召太尉他們下詔,讓朱儁將此二人,以及其他謀誅張楊、參與叛亂的一概處死。”皇帝目光盯著爐火上烘著的水壺,斜靠在憑幾上,輕描淡寫的說道:“比照河東範先、程銀的例子,誅殺首惡、抄沒家資,聽說河內有許多豪強往上黨避難,這回索性將那些罪人的宗族子弟就近遷至上黨好了。”

他擺了擺手,示意賈詡繼續。

“至於潁川,河南典農校尉張超在當地集結豪強部曲,又得汝南李通、沛國許褚等任俠豪族相助,不僅擊潰了何儀、劉闢、黃邵等黃巾蛾賊,還趁勢東下汝南,如今正與袁術所置汝南太守孫香在平輿、葛陂等地交戰。”賈詡低聲說著,話語裡帶著暗示與誘導:“等前將軍安置河內以後,很快就能南下汝、潁,截斷袁氏兄弟的聯繫——這可不合荀君對局勢三分的推定。”

朱儁不愧爲漢末名將,憑著手下兩萬當初由陶謙等人東拼西湊的雜兵,竟然還能打出如今這般局面來。只是這樣一來,無疑是打亂了皇帝與賈詡、荀攸三人制定的計劃,他手中有足夠的實力,但根基還很薄弱。

本來荀攸所提出的三分局勢是最符合皇帝期望的戰略,他希望一步步穩紮穩打,等到關東各豪強消耗實力之後,再慢慢收服天下。最起碼有一個鞏固的大後方便於他施政,而不是甫一出兵,一仗未打就天下歸服。沒有破壞原有的經濟基礎,又如何推行新的上層建築?

可這條道路現在爲止似乎並不如人意,皇帝沒有想到郭嘉投入朱儁麾下後,二者配合會發揮出這麼大的作用:“郭奉孝真乃奇才也!”

“此子擾亂局勢,若按任其施爲,今年年底可得豫州,明年便可使劉表、陶謙共擊袁術,袁術一滅,東南便重歸朝廷所有。曹操、陶謙也會服從號令,北擊袁紹。”賈詡目光幽幽,沉聲說道:“不出三年,便能天下大定,但豪強依舊盤踞鄉里,若不服朝令,又會復叛——這不過是重效光武故事而已。”

見皇帝面露沉思,賈詡進言道:“臣以爲,不若將郭嘉徵入朝中?”

第十七章 榆中勇士第七十章 釣颱風涼第三十五章 綦局逞巧第三百五十二章 累及無辜第二百二十四章 深心自許第一百一十六章 堅不可摧第四百二十一章 敢有異心第四百一十七章 思患豫防第三百四十八章 明惠及下第二百二十六章 狐死首丘第一百二十六章 春盤嘗新第四百二十五章 面分意和第二百九十一章 振乏懲惡第一百零二章 燕處危巢第七章丨中黃太乙第九十二章 議論錢貨第三百一十三章 難得閒適第二章丨莫欺少年第十四章丨風雨前夕第五十四章丨以結同好第六十五章 單車刺史第四百九十八章 高人一著第四百零七章 每問不盡第三百二十一章 視事如紋第三百零七章 徐州雲波第一百九十六章 兄弟既翕第五百五十四章 忠義歸屬第二百七十八章 姑免修德第三十六章 熱湯沃雪第四百零二章 後悔無及第五十一章 分醪之惠第七十四章 人無常滿第二十八章丨議徵白波第六十八章丨閭里民生第五百二十六章 未央宮樹第三百四十五章 念不欲生第一百三十五章 幽贊微言第四百一十四章 柏庭閒敘第五十九章 未晡八刻第三十章丨糧秣軍需第二十一章 茵席之臣第一百三十二章 名動人心第十二章 兵勢難料第五百九十九章 擒虎拿蛟第四十四章 欲薦州郡第二百一十一章 農桑歷歷第二十七章 決機省闥第八十七章 萍水相逢第三百九十六章 柳道馬遲第十三章 重蹈覆轍第八十六章丨按兵不動第二百三十八章 懸軍深入第五十五章 達士徇名第三百二十三章 唯親是任第四百四十二章 身移難率第三十七章丨遊俠膽氣第一百零二章 德澤恩被第七十六章 仁至義盡第七十六章丨狡性難改第二百零一章 仰憑仁君第四百七十八章 且有大覺第二百五十七章 孰有斯難第六十六章 功利之習第六十章丨三明儷蹤第一百五十一章 公不見吏第八章 怨憤所積第八章 今卻非是第四百九十一章 臨衝下戰第六十章 秘書執筆第七十四章 人無常滿第二十八章丨議徵白波第二百五十八章 利行規則第二百六十九章 池因於澤第四百二十六章 阻隔難敘第十九章 制勝之策第六十章丨見困豫且第一百一十四章 兼弱攻昧第五百二十九章 勞於心計第二百二十三章 情難當對第四百九十一章 臨衝下戰第八十二章 連騎擊鞠第八十五章 斗酒炙犬第二百八十八章 頗生事端第三十一章丨錢穀甲兵第四百八十章 坐視不救第四百九十七章 諱敗補功第二百七十九章 據相運籌第九十八章 昌濰原平第三百二十章 隱水暗伏第五十二章 漢化政策第五百四十九章 草長風生第二百零六章 從容任策第一百八十二章 犬牙相入第七十二章 頭會箕斂第八十七章 萍水相逢第五百一十九章 利霈弊雨第四百一十七章 思患豫防第八十二章 搖頭稾腦第五百六十六章 擇人任勢第九十四章 詢於芻蕘
第十七章 榆中勇士第七十章 釣颱風涼第三十五章 綦局逞巧第三百五十二章 累及無辜第二百二十四章 深心自許第一百一十六章 堅不可摧第四百二十一章 敢有異心第四百一十七章 思患豫防第三百四十八章 明惠及下第二百二十六章 狐死首丘第一百二十六章 春盤嘗新第四百二十五章 面分意和第二百九十一章 振乏懲惡第一百零二章 燕處危巢第七章丨中黃太乙第九十二章 議論錢貨第三百一十三章 難得閒適第二章丨莫欺少年第十四章丨風雨前夕第五十四章丨以結同好第六十五章 單車刺史第四百九十八章 高人一著第四百零七章 每問不盡第三百二十一章 視事如紋第三百零七章 徐州雲波第一百九十六章 兄弟既翕第五百五十四章 忠義歸屬第二百七十八章 姑免修德第三十六章 熱湯沃雪第四百零二章 後悔無及第五十一章 分醪之惠第七十四章 人無常滿第二十八章丨議徵白波第六十八章丨閭里民生第五百二十六章 未央宮樹第三百四十五章 念不欲生第一百三十五章 幽贊微言第四百一十四章 柏庭閒敘第五十九章 未晡八刻第三十章丨糧秣軍需第二十一章 茵席之臣第一百三十二章 名動人心第十二章 兵勢難料第五百九十九章 擒虎拿蛟第四十四章 欲薦州郡第二百一十一章 農桑歷歷第二十七章 決機省闥第八十七章 萍水相逢第三百九十六章 柳道馬遲第十三章 重蹈覆轍第八十六章丨按兵不動第二百三十八章 懸軍深入第五十五章 達士徇名第三百二十三章 唯親是任第四百四十二章 身移難率第三十七章丨遊俠膽氣第一百零二章 德澤恩被第七十六章 仁至義盡第七十六章丨狡性難改第二百零一章 仰憑仁君第四百七十八章 且有大覺第二百五十七章 孰有斯難第六十六章 功利之習第六十章丨三明儷蹤第一百五十一章 公不見吏第八章 怨憤所積第八章 今卻非是第四百九十一章 臨衝下戰第六十章 秘書執筆第七十四章 人無常滿第二十八章丨議徵白波第二百五十八章 利行規則第二百六十九章 池因於澤第四百二十六章 阻隔難敘第十九章 制勝之策第六十章丨見困豫且第一百一十四章 兼弱攻昧第五百二十九章 勞於心計第二百二十三章 情難當對第四百九十一章 臨衝下戰第八十二章 連騎擊鞠第八十五章 斗酒炙犬第二百八十八章 頗生事端第三十一章丨錢穀甲兵第四百八十章 坐視不救第四百九十七章 諱敗補功第二百七十九章 據相運籌第九十八章 昌濰原平第三百二十章 隱水暗伏第五十二章 漢化政策第五百四十九章 草長風生第二百零六章 從容任策第一百八十二章 犬牙相入第七十二章 頭會箕斂第八十七章 萍水相逢第五百一十九章 利霈弊雨第四百一十七章 思患豫防第八十二章 搖頭稾腦第五百六十六章 擇人任勢第九十四章 詢於芻蕘
主站蜘蛛池模板: 灵武市| 佛学| 泗洪县| 南江县| 蓝田县| 铅山县| 隆化县| 西乌珠穆沁旗| 绿春县| 南通市| 武乡县| 博湖县| 重庆市| 衡水市| 美姑县| 瓦房店市| 桂平市| 罗江县| 隆子县| 屏东县| 沁源县| 赞皇县| 霍山县| 建阳市| 台北县| 佛教| 奈曼旗| 营口市| 秦皇岛市| 永吉县| 广平县| 个旧市| 蓬莱市| 兴国县| 沙洋县| 广饶县| 双江| 台中市| 平罗县| 平定县| 大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