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二百八十八章 頗生事端

“世吏子孫,新進年少者,專厲強壯蠭氣,見事風生,無所迴避。”————————【漢書·趙廣漢傳】

在鬧紛紛的人羣當中,除了不乏有幾個身著青衫的士人在路旁觀望著。

“仲允,你幹什麼去?”張既眼疾手快,一把拉住身旁躍躍欲試的遊楚。

個子比張既稍矮一些的遊楚腳步一頓,回頭說道:“看他們尋商戶評理去啊。”

張既明顯聽到站在他背後的賈逵無可奈何的嘆了口氣,他將遊楚拉到身邊,用只有兩個人才聽得見的聲音警告道:“評什麼理?他們聚衆滋事、製造事端,往嚴重點說就是造反!我等避之而唯恐不及,你還大步迎上去,是何道理?”

賈逵雖然沒有聽見張既在說什麼,但無非是要跟遊楚說清利害,他猶豫了下,也湊上去說了幾句:“這件事用不了多久就會有京兆尹、執金吾的人趕來,若是發現你一個太學生混跡在裡頭,那可就洗不乾淨了。”

“是這個道理。”經賈逵一提醒,張既連連點頭,深以爲然道:“國家爲政以寬,向來仁愛百姓,斷然不會一味的將此事壓下去。若只是因怨生怒,未有將事鬧大,那一切都還好說,姑且只算是民心不平,到頭來罰幾個領頭的,再懲辦一批商賈就是了。但若是發現你也跟在裡頭,事情可就不一般了……煽動謀逆的罪名可不是好擔的。”

遊楚悚然明悟,這的確不是他該插手的事情,他也是關心則亂,這些天來雖然太學沒有少過他們的太學生的用度,但每個有大抱負的太學生們都會關注朝廷在這次賑災中的表現以及普通黎庶的受災情況。糧價就是最能從側面表現出災情嚴重性的參數,所以這些天遊楚與張既、賈逵便趁著課餘閒暇,往返於長安東西市裡、甚至走訪霸陵、新豐等縣邑,這其中也不止他們有這份憂國憂民的心思:“耿季行與蘇文師不也在扶風查訪麼?”

“這不一樣。”賈逵不假思索的說道:“他們二人都是扶風大族,自有能力瞭解到更多我等所不能知之事,何須親赴市裡?”

遊楚點了點頭,不再要求跟隨前往,而是與張既等人轉身走回市亭,亮出太學生的身份與均輸監負責售糧的掾吏攀談了起來。很快,一行光鮮亮麗的緹騎打馬而過,來者之迅速可見對方是早有準備,張既、賈逵見了,又是後怕又是好奇,皆在門下朝遠處張望著。

還沒看到遠處發生了什麼,一隊手持鉤戟的衛士便從街盡頭走來,人數大概有兩三百人。中間簇擁著幾個騎馬的人,有老有少,各自身穿玄色或緋色的官服,冠帶不一。

“最邊上的那個人是長安令。”遊楚在張既等人耳邊低聲說道,他曾於機緣巧合之下,在城外參加太學安排的農事時與王凌有過一面之緣。

此時王凌忝爲下屬,在他的另一邊是京兆尹胡邈,中間的兩位其中一個面容冷硬,眼如鷹隼,看上去一絲不茍;另一位則是儒雅大方,面色和藹,很有名士的風度。

賈逵默識朝廷典章服飾制度,此時卻只知道中間兩個是武官、旁邊兩個是治民的文官,至於身處何職,卻不得而知。

王凌揮手招來了留在市亭中等待的掾吏,俯下身問了幾句、又回頭跟中間的兩人商議了會,這纔將目光往張既等人看了過來。

遊楚、張既、賈逵面面相覷,最終鼓起勇氣走上前去,對王凌等人躬身行禮、自報家門。

“原來是太學生。”說話的是中間那位儒雅的老人,雖然身著校尉武官的服飾,但說話的語氣卻像是個太學裡的博士。賈逵隱隱覺得這個老者似曾相識,一時間卻又記不起來,只聽對方慢吞吞的說道:“你們不囿於經書簡牘,懂得‘親以身踐’,體察民情,可見是太學裡的佼佼之輩了。這回沒有跟著摻和進去,更是不錯,值得我事後在太學祭酒身前替你們美言。”

“啊。”賈逵近距離打量了幾分,突然想起來了,他向張既、遊楚使了個眼色,再次拜了一拜:“不知伏公蒞臨,還望見諒。”

“你見過老夫?”老者揚了揚眉,有些好奇。

賈逵不緊不慢的說道:“去年太學論辯,晚輩有幸見過鄭公、伏公等大儒講學。”

“老夫可不敢與太中大夫並肩而論。”老者十分謙抑的擺了擺手,卻是間接承認了自己的身份。

他正是天子的丈人、城門校尉伏完。

張既、遊楚先是一驚,旋即也反應了過來,去年太學以曹操爲父報仇、興師徐州的話題,讓古文經學與今文經學兩方大儒很是爭論了一番,最後是鄭玄以淵博的學識與精妙的口才力壓衆人,並在皇帝的支持下開始著手於古今合流、糾集十數位大儒嘗試編撰《十三經正義》,伏完作爲今文經學的大儒,家傳《尚書》,自然也在當初的論戰之列。

伏完像是接待晚輩一般張既等人介紹道:“這位是執金吾司馬公,這位是京兆尹胡府君、長安令王君。”說著,他復又笑道“今日之事,與爾等無關,但眼下既然看到了,一時也走不得,索性就待在我等身邊吧。”

司馬防冷著臉看了遊楚等三人一眼,幾乎微不可察的點了點頭,然後不再搭理他們,轉頭對伏完說道:“伏公,麋子仲還要一會纔來,不妨先入市亭等一等?”

站立在馬下的長安市長張義立即作勢欲要牽引衆人下馬。

伏完卻是沒有動,他往張義身後站著的一人看了眼,忽然冷不防的說了一句:“看樣子平準令也還在後頭,也好,等他來了,自然會有詔令,到時候再行事不遲。”

眼見衆人沒有絲毫急於平定擾亂的意思,遊楚心裡一急,脫口道:“黎庶憤怒,事態緊急,諸公何不疾擊之?”

賈逵臉上登時變色,他早知遊楚性情跳脫,以後遲早會出事,沒想到現在就給他們惹了禍。

“區區太學生,你懂什麼?”京兆尹胡邈不滿的呵斥道。

糧鋪的夥計見了這來勢洶洶的陣仗,早就嚇得將鋪子關上,躲在裡面不敢出來。這天正好是駱伯彥不放心市裡的情況,親自來店鋪中坐鎮指揮,豈料突然就被一夥百姓把門給堵了。聽著外間喝罵聲不絕於耳,甚至還有重物砸門的聲音,駱伯彥嚇得臉色發白,雙手攥緊了柺杖不肯放開。

“此等刁民,竟敢砸肆鬧市,視王法於何處!這是要造反,造反!”駱伯彥氣急敗壞的喝罵道,他好歹也是一地豪強,在縣邑鄉里出行時遇見彼等小民,何時不是前擠後擁,亭長、里正誰不是對他誠惶誠恐,就連縣令都對他客氣三分,誰料到有朝一日這幫刁民會爬到他的頭上來鬧事。他重重的往地上杵了杵柺杖,在磚石上磕出幾聲鈍響,旋即又被外間砸門的聲音所掩蓋:“京兆尹和長安令呢?還有執金吾、城門校尉他們呢?長安地近天子,出了這等事,他們爲何還不來平亂!”

“小、小的不知,興許、興許已經在路上了。”蒼頭看向一旁單薄的門牆,不由嚥了咽口水,神情如喪考妣:“事情到這個地步,不妨先問問侯公的意思?”

第三百五十五章 漫漫林道第一百七十六章 走投無路第八十六章丨按兵不動第二百零七章第五百八十四章 彼竭我盈第四百九十三章 毫釐千里第一百零六章 頑囂不友第四十二章 訪求故老第九十三章 零打碎敲第四百五十一章 戒火景天第十三章丨相見恨晚第五百七十五章 抱殘守孤第五百三十章 言之甚殷第五百四十七章 孰可意料第一百零四章 渭橋踏麥第四百一十五章 主得其所第一百四十七章 支離擁腫第二百八十一章 狐驚兔懼第五百一十九章 利霈弊雨第二百三十八章 懸軍深入第三百四十四章 雲來深遠第三百零四章 淺藏輒止第十九章 鼓吹煥生第四百六十四章 病臥待時第五十五章 中臺受計第十九章丨長安驚變第一百八十九章 香草藏衣第一百九十八章 棄猶用疑第三百九十七章 試議權衡第四百一十六章 不止爲薪第五十四章丨脫穎時至第二百四十八章 去其螟螣第四百八十七章 勸懲勉進第六十三章 去來有定第一百七十一章 用兵進取第八十四章 深謀勿疑第二百八十四章 牆溼乃補第一百二十九章 同爲覆沒第五十四章丨脫穎時至第一百八十一章 別開新面第七十五章 跋胡疐尾第三百四十一章 承負厄會第三十一章丨錢穀甲兵第三百四十三章 景公求雨第五十四章丨以結同好第八十一章 僥倖爲安第六十九章丨勞心治事第十六章 變生不測第六十七章 索隱行怪第三百八十六章 自知者明第十八章丨有詔討賊第八章 杜漸防萌第九十八章丨鑽營冀望第二百二十二章 諸事之由第一章丨雨夜新生第三十五章 務以政寬第四十二章丨月暈礎潤第六十一章 文章傾臺第二百九十四章 螳螂被翳第九十六章 費力勞心第七十一章 復升臺榭第六十四章 策名就列第一百五十八章 源水渠清第一百三十章 魚帛狐聲第六十一章 初來乍到第五百九十八章 君難不死第十章丨仕宦郎署第一百零六章 癰疽疔癤第五章 薊縣郊迎第五百六十四章 亂源遺策第七十章 披香暖風第五百四十二章 路險且夷第六章丨高廟罪已第八章 今卻非是第六章 吳牛喘月第五百八十八章 難濟於事第一百二十章 柱石之堅第一百九十四章 舌端月旦第三百七十一章 娶婦尚主第一百三十三章 涇渭之流第四百五十六章 乍暖還寒第四十五章丨有失朕望第五十五章 中臺受計第五百七十三章 旋至輒興第四百五十七章 輕率難知第九十章 華山崩裂第三十二章丨覆車悟真第八十八章 援手之勞第四十三章 矜能負才第五十七章 縱行不義第八章 杜漸防萌第二十六章 繩以記事第六十五章 策馬平輿第一百二十五章 秉要執本第一百五十八章 源水渠清第三百二十八章 己欲施人第二十二章丨治國治民第四百三十一章 駭人聞見第二百一十八章第三十六章 趨庭之下
第三百五十五章 漫漫林道第一百七十六章 走投無路第八十六章丨按兵不動第二百零七章第五百八十四章 彼竭我盈第四百九十三章 毫釐千里第一百零六章 頑囂不友第四十二章 訪求故老第九十三章 零打碎敲第四百五十一章 戒火景天第十三章丨相見恨晚第五百七十五章 抱殘守孤第五百三十章 言之甚殷第五百四十七章 孰可意料第一百零四章 渭橋踏麥第四百一十五章 主得其所第一百四十七章 支離擁腫第二百八十一章 狐驚兔懼第五百一十九章 利霈弊雨第二百三十八章 懸軍深入第三百四十四章 雲來深遠第三百零四章 淺藏輒止第十九章 鼓吹煥生第四百六十四章 病臥待時第五十五章 中臺受計第十九章丨長安驚變第一百八十九章 香草藏衣第一百九十八章 棄猶用疑第三百九十七章 試議權衡第四百一十六章 不止爲薪第五十四章丨脫穎時至第二百四十八章 去其螟螣第四百八十七章 勸懲勉進第六十三章 去來有定第一百七十一章 用兵進取第八十四章 深謀勿疑第二百八十四章 牆溼乃補第一百二十九章 同爲覆沒第五十四章丨脫穎時至第一百八十一章 別開新面第七十五章 跋胡疐尾第三百四十一章 承負厄會第三十一章丨錢穀甲兵第三百四十三章 景公求雨第五十四章丨以結同好第八十一章 僥倖爲安第六十九章丨勞心治事第十六章 變生不測第六十七章 索隱行怪第三百八十六章 自知者明第十八章丨有詔討賊第八章 杜漸防萌第九十八章丨鑽營冀望第二百二十二章 諸事之由第一章丨雨夜新生第三十五章 務以政寬第四十二章丨月暈礎潤第六十一章 文章傾臺第二百九十四章 螳螂被翳第九十六章 費力勞心第七十一章 復升臺榭第六十四章 策名就列第一百五十八章 源水渠清第一百三十章 魚帛狐聲第六十一章 初來乍到第五百九十八章 君難不死第十章丨仕宦郎署第一百零六章 癰疽疔癤第五章 薊縣郊迎第五百六十四章 亂源遺策第七十章 披香暖風第五百四十二章 路險且夷第六章丨高廟罪已第八章 今卻非是第六章 吳牛喘月第五百八十八章 難濟於事第一百二十章 柱石之堅第一百九十四章 舌端月旦第三百七十一章 娶婦尚主第一百三十三章 涇渭之流第四百五十六章 乍暖還寒第四十五章丨有失朕望第五十五章 中臺受計第五百七十三章 旋至輒興第四百五十七章 輕率難知第九十章 華山崩裂第三十二章丨覆車悟真第八十八章 援手之勞第四十三章 矜能負才第五十七章 縱行不義第八章 杜漸防萌第二十六章 繩以記事第六十五章 策馬平輿第一百二十五章 秉要執本第一百五十八章 源水渠清第三百二十八章 己欲施人第二十二章丨治國治民第四百三十一章 駭人聞見第二百一十八章第三十六章 趨庭之下
主站蜘蛛池模板: 余姚市| 河南省| 金平| 永善县| 贵溪市| 贺州市| 赤城县| 修武县| 尤溪县| 旺苍县| 新乐市| 乐安县| 公安县| 广南县| 武定县| 邻水| 高陵县| 山阴县| 梅河口市| 丹阳市| 乐业县| 开江县| 郧西县| 万荣县| 保山市| 邵东县| 布尔津县| 民丰县| 门头沟区| 赤城县| 裕民县| 巴塘县| 景谷| 改则县| 屏山县| 亳州市| 长春市| 德令哈市| 镶黄旗| 武山县| 荔波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