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四百六十四章 病臥待時

“其主能通習(xí)源流,以任賢使能,則轉(zhuǎn)轂乎千里。”————————【範(fàn)子計然】

一席話畢,王輔魂不守舍的告辭而去,他這半日接受的太多,需要獨自一人好好消化,就連司馬懿幾番挽留都沒能留住。等他走後,司馬懿表情逐漸變得冷漠,他扭頭看了看空空的庭院,輕聲一嘆,隨手將書本往地上一丟,正好滑到一隻步履邊。

“聖賢之言,是讓你這麼糟蹋的?”司馬朗彎下腰將書撿了起來,眉頭皺起,自己這個弟弟什麼都好,就是不愛守規(guī)矩。這一點司馬朗試圖糾正過許多次,可總是徒勞無功,說起來對方也談不上離經(jīng)叛道,而是總能不拘常規(guī)、思維活泛,別人看重的東西在他這裡往往一文不值,而他看重的東西,卻只有自身的利益。

司馬朗也說不上哪裡不好,畢竟這樣的性格比常人更容易出頭,有時就連他也深覺被規(guī)矩、習(xí)俗束縛了。這樣想著,司馬朗拍了拍書本上看不見的灰塵,從屏風(fēng)後頭露出整個身子,他臉色蒼白,腳步虛浮,跟司馬懿比起來倒更像是個病人:“我途徑河?xùn)|時曾在驛亭中見過王端一次,謙抑持重,雖非長材,但也是勤於任事。怎麼同是兄弟,這王輔就不一樣?”

“他這人就是如此,不像王端,拙就是拙,踏實穩(wěn)重,從來不希求自己配不上的東西。王輔這廝卻與其相反,不是聰明人卻偏喜歡做出一副聰明人的樣子,可能是以前在邯鄲老家受過委屈,如今像刺蝟一樣,對誰都露出自己的刺,其實心裡比誰都卑怯。”司馬懿輕輕一笑,伸手扶著病懨的兄長坐下,自己則規(guī)矩的坐在下首。看著兄長的病情,司馬懿復(fù)又關(guān)切的說道:“兄長的寒癥可好些了?正好王仲正從太醫(yī)署帶了藥,是華佗開的。這藥上次治好衛(wèi)將軍的病,對今春寒癥頗有效用,一會讓府中醫(yī)者照方熬製。”

“在我看來,他就是不堪造就,若非與天子有親,以後最多不過一郡功曹。至於王端,磊落有名士之風(fēng),當(dāng)日在驛亭匆匆一晤,他便急著往它縣糾察政務(wù),未能暢敘,現(xiàn)在想來實在可惜。”司馬朗擺擺手對弟弟的關(guān)懷錶示謝過,只是又輕咳一聲,沉吟道:“不過,你這樣做算是下定主意要幫他了?”

“那是自然,王氏既得帝眷,又勢力龐大,隱而不露——且看吏治科有多少人出其門下。彼等家非豪富、祖上只出過五官郎將,底蘊不足,要想成爲(wèi)如楊氏、袁氏那般的高門,就必得要走士人的路子。正好王輔也有此意,我與他交好,不單是爲(wèi)他,也是在爲(wèi)我們河內(nèi)司馬氏。”司馬懿話裡話外不離利益,似乎純粹將個人情感拋棄在外,至於他到底有沒有真心拿王輔當(dāng)朋友,不說司馬朗看不透,就連他自己恐怕都難以回答。

或許是說完冷冰冰的利益後,司馬懿有些不自在,他眼睛一眨,突兀的轉(zhuǎn)了話頭,張口問道:“適才在一旁聽了清了原委,不知阿兄意下?可是想好要留在長安,與我一同行事?”

司馬朗心裡總對司馬懿的計劃將信將疑,而且本性正直的他並不喜歡對方這種劍走偏鋒、以暗度陳倉的途徑達到自己意圖的方式,他咳嗽了幾聲,神情認真的說道:“你本可以直接向天子奏陳請命的,假病瞞上,傳出去可是大罪。”

“正如我先前所言,陛下早對關(guān)中有過佈置,董承庸才,即便最後趙司空制不了他,有皇甫公、鍾公等人在,足以將韓遂攔在三輔之外,絲毫威脅不到京畿。”司馬懿早已想過這個問題,若不是不可行,他也不會這麼做:“所以奏不奏陳,於事無有用處,而我想要做的,不單是抵擋韓遂,更要將其一舉重創(chuàng)!”

“皇甫公善用兵,但他也需要一名‘軍師祭酒’。”司馬朗喃喃道:“你屬意於此?”

“是天子屬意於此。”司馬懿忽然眼睛閃爍著明亮的神采,興奮的說出一個藏在他心頭最深的秘密:“董承無謀,留在長安是個多餘的,僅僅是爲(wèi)了不讓他沾上關(guān)東的功勳罷了。東征之時,留在朝廷治民理政、籌劃糧草的有趙司空,劉司農(nóng),糜子仲等人。保全地方、安靖郡縣的有雍州刺史鍾公,武都太守韋公等人。行軍打仗、禦敵境外的有驃騎將軍皇甫公,張濟,徐榮等人。唯獨沒有一個參謀議事、運籌帷幄的人物。我本來以爲(wèi)天子會留法孝直,但現(xiàn)在想來……”

司馬懿忽的一笑,緊繃的背往後一靠:“我應(yīng)也在天子的安排之中。”

“我竟不明白你說的話了。”司馬朗一會聽對方是瞞著皇帝在私下行事,一會聽對方所言,倒像是皇帝默許他如此行事,究其緣由,光靠司馬懿隻言片語,又明悟不得,只好搖了搖頭。

“不明白也無妨。”司馬懿露出一口白牙,笑著說道:“這種事明白的人越少越好,阿兄只要明白,天子是不會放任自己東征之時,董承在長安莽撞礙事的。”

越靠近權(quán)力中心的人往往能探知更真實、更關(guān)鍵的信息,司馬懿前些日子常隨帝側(cè),總是能聽到第一手的消息。種種跡象表明,董承在皇帝心裡已經(jīng)遭到厭棄,這不僅是得不到出征關(guān)東的大功,就連鎮(zhèn)守後方的功績也要給他打折扣了。

往壞的方向想,當(dāng)韓遂反叛時,董承在長安輕率冒進,導(dǎo)致皇甫嵩只能維持防禦。要防止這種情況發(fā)生,就得有人能在關(guān)鍵時刻壓住董承——之所以不在一開始就安排好,是爲(wèi)了讓董承安心留在長安。

而這樣的人,就只有王斌,可王斌用兵的本事連董承都不如,那麼就必得有幾個知兵的人留在身邊。這種事情只能意會,不能大肆張揚,所以司馬懿纔敢壯起膽子稱病,藉此主動向皇帝請纓,於是今日就引來了王輔。

司馬朗眼神一警,慢慢說道:“我都病了,就在長安看你要怎麼辦吧。”

第四十九章丨傭才緣心第五十五章 誰說意氣第四百四十八章 魯?shù)铎`光第一百九十八章 棄猶用疑第一百五十一章 公不見吏第二十五章 事事難息第二百一十七章 試取粗通第二百七十九章 據(jù)相運籌第三百一十四章 圓體修頸第四百五十一章 戒火景天第四十三章 郡國正卒第七十八章 監(jiān)觀民瘼第一百二十八章 畫無失理第三百零四章 淺藏輒止第五百二十六章 未央宮樹第三百九十章 料度彼己第四百二十四章 人心自擾第十二章 算我?guī)熉?/a>第三百一十一章 難以欣戴第五百五十五章 柄刃互持第三百九十四章 蒿里義行第十章 設(shè)師於雒第一百一十三章 親臨兵革第一百零二章丨兇頑授首第六十一章 臨陣語舊第七十八章 金蘭若契第三百一十九章 捕蝗之術(shù)第一百六十四章 陰雨之期第一零五章 吝財忍棄第一百五十九章 心安乃任第九十六章 蔭任子弟第二百七十九章 據(jù)相運籌第一百三十一章 慎終追遠第四十七章丨分說事理第十六章丨萬事俱備第五百一十七章 弩箭離弦第五十二章 漢化政策第八十一章 當(dāng)防隳壞第五十一章 分醪之惠第七十四章 生民之本第十四章 相爲(wèi)建計第一百零九章 自取棄捐第十四章 勉爲(wèi)厭難第四百二十四章 人心自擾第三百一十六章 幸有餘情第二百五十章 訥而慎行第三百七十八章 微末生非第四百五十七章 輕率難知第五百零七章 戰(zhàn)不料己第一百零六章 癰疽疔癤第五十二章丨不勝憤慨第五百八十九章 事所難逃第三百五十七章 壅塞不通第一百七十章 朝日興蔚第四百五十三章 豪家爭獻第十一章 斯言既發(fā)第一百零七章 道破廟算第一百四十八章 悽風(fēng)苦雨第四百八十四章 疲精竭力第四百七十四章 逢君導(dǎo)帝第三十八章丨啖人賊衆(zhòng)第五十三章丨欽使關(guān)東第四十二章丨軍容觀盛第三百九十八章 急見鳴犢第五百一十五章 鳴金暗鼓第五百九十章 將軍棄鉞第三十九章 薦璧朝覲第三十章丨藍田雄鳴第三百一十七章 脅肩低首第七十三章 外寬內(nèi)深第六十五章 假手他人第三十五章丨詔旨奪權(quán)第十六章 玉汝於成第二百零一章 仰憑仁君第八十九章丨登城臨戰(zhàn)第五百一十九章 利霈弊雨第四百四十章 窮矣困獸第二百八十一章 狐驚兔懼第二百七十八章 姑免修德第五百三十章 言之甚殷第五百一十九章 利霈弊雨第二十二章丨孤臣忠直第九十七章 杖履相從第六十八章 鉤直餌鹹第五百四十二章 路險且夷第九十九章 簪纓子弟第二百二十四章 深心自許第八十八章丨先事慮事第五百五十七章 唯應(yīng)走耳第三百八十九章 出路已決第八十章丨軒波撼嶽第四十七章 論議深博第三十六章丨閭巷布衣第四百四十四章 暗流方滋第五百五十三章 黃屋左纛第六十一章 文章傾臺第五百九十八章 君難不死第八十七章 萍水相逢第三百四十六章 雲(yún)行雨施第七十八章 傳續(xù)之典
第四十九章丨傭才緣心第五十五章 誰說意氣第四百四十八章 魯?shù)铎`光第一百九十八章 棄猶用疑第一百五十一章 公不見吏第二十五章 事事難息第二百一十七章 試取粗通第二百七十九章 據(jù)相運籌第三百一十四章 圓體修頸第四百五十一章 戒火景天第四十三章 郡國正卒第七十八章 監(jiān)觀民瘼第一百二十八章 畫無失理第三百零四章 淺藏輒止第五百二十六章 未央宮樹第三百九十章 料度彼己第四百二十四章 人心自擾第十二章 算我?guī)熉?/a>第三百一十一章 難以欣戴第五百五十五章 柄刃互持第三百九十四章 蒿里義行第十章 設(shè)師於雒第一百一十三章 親臨兵革第一百零二章丨兇頑授首第六十一章 臨陣語舊第七十八章 金蘭若契第三百一十九章 捕蝗之術(shù)第一百六十四章 陰雨之期第一零五章 吝財忍棄第一百五十九章 心安乃任第九十六章 蔭任子弟第二百七十九章 據(jù)相運籌第一百三十一章 慎終追遠第四十七章丨分說事理第十六章丨萬事俱備第五百一十七章 弩箭離弦第五十二章 漢化政策第八十一章 當(dāng)防隳壞第五十一章 分醪之惠第七十四章 生民之本第十四章 相爲(wèi)建計第一百零九章 自取棄捐第十四章 勉爲(wèi)厭難第四百二十四章 人心自擾第三百一十六章 幸有餘情第二百五十章 訥而慎行第三百七十八章 微末生非第四百五十七章 輕率難知第五百零七章 戰(zhàn)不料己第一百零六章 癰疽疔癤第五十二章丨不勝憤慨第五百八十九章 事所難逃第三百五十七章 壅塞不通第一百七十章 朝日興蔚第四百五十三章 豪家爭獻第十一章 斯言既發(fā)第一百零七章 道破廟算第一百四十八章 悽風(fēng)苦雨第四百八十四章 疲精竭力第四百七十四章 逢君導(dǎo)帝第三十八章丨啖人賊衆(zhòng)第五十三章丨欽使關(guān)東第四十二章丨軍容觀盛第三百九十八章 急見鳴犢第五百一十五章 鳴金暗鼓第五百九十章 將軍棄鉞第三十九章 薦璧朝覲第三十章丨藍田雄鳴第三百一十七章 脅肩低首第七十三章 外寬內(nèi)深第六十五章 假手他人第三十五章丨詔旨奪權(quán)第十六章 玉汝於成第二百零一章 仰憑仁君第八十九章丨登城臨戰(zhàn)第五百一十九章 利霈弊雨第四百四十章 窮矣困獸第二百八十一章 狐驚兔懼第二百七十八章 姑免修德第五百三十章 言之甚殷第五百一十九章 利霈弊雨第二十二章丨孤臣忠直第九十七章 杖履相從第六十八章 鉤直餌鹹第五百四十二章 路險且夷第九十九章 簪纓子弟第二百二十四章 深心自許第八十八章丨先事慮事第五百五十七章 唯應(yīng)走耳第三百八十九章 出路已決第八十章丨軒波撼嶽第四十七章 論議深博第三十六章丨閭巷布衣第四百四十四章 暗流方滋第五百五十三章 黃屋左纛第六十一章 文章傾臺第五百九十八章 君難不死第八十七章 萍水相逢第三百四十六章 雲(yún)行雨施第七十八章 傳續(xù)之典
主站蜘蛛池模板: 蓝山县| 静宁县| 宁海县| 鹤峰县| 安图县| 读书| 惠东县| 容城县| 蛟河市| 衡阳县| 古交市| 柳河县| 定陶县| 东台市| 山东省| 柘荣县| 巢湖市| 来凤县| 如皋市| 乐亭县| 宜君县| 乐山市| 盘锦市| 湘阴县| 微博| 贞丰县| 阿巴嘎旗| 屏东县| 嵩明县| 彩票| 汤原县| 青田县| 永嘉县| 满洲里市| 通化县| 南昌县| 长子县| 无棣县| 盘锦市| 汽车| 如皋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