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四十七章 論議深博

“所以龍蟠鳳逸之士,皆欲收名定價於君侯?!薄九c韓刑州書】

張昶放下茶碗,擡手讓人給坐於下首的杜畿的茶碗中添水,從適才說到現在,杜畿早已脣焦口燥了。他心不在焉的聽著杜畿的高談闊論,時不時的應和一聲,更多時候確實將目光放在桌案右邊的一份卷軸上。

那份卷軸是杜操親自書寫的《子虛賦》,字體瘦而有力,形態俊逸非凡,張昶只看了兩眼就知道這絕非凡品。夢寐以求的大家真跡如今就在自己右手邊,礙於場合卻遲遲不能展開盡情鑑賞,這對張昶來說簡直是種煎熬。

張昶知道杜畿不會無緣無故的給他送上重禮,定是另有所求,他理應抱有警惕,只是……他忍不住又看向那份卷軸,頓時生出難以割捨的情感,心裡倍感糾結。

堂中杜畿仍在中氣十足的大發議論:“聽聞王府君授任河東郡守以來,雖安養生民,平靜地方;但於官鹽之政,窒礙頗多,束於豪強之手,數月之間,以至無所進展,朝野議論。”

張昶皺起了眉,雖然王邑這個人他不熟悉,但就憑他是賈詡薦舉的這一點來說,張昶就不能等閒視之。

更何況張昶深知皇帝的眼光與賈詡的謀算,如果王邑真是個才能不堪驅使的庸人,皇帝和賈詡也就不會將他安排到關係緊要的河東郡去了。

只是河東豪強林立,王邑在那裡處處受限,能在短期內紮下腳跟就算不錯了。若真要大刀闊斧的改革,非得殺人立威不可,然而那個時候正處於袁紹扣留使者,大戰一觸即發的關鍵時刻,所以皇帝對河東保持了剋制,僅僅要求供應些許糧草而已。

這些都是隻有皇帝身邊的核心臣子才能揣度得知的機密,就連馬日磾他們也只是有個大致的方向,知道以皇帝的本性,絕不會讓鹽鐵之政形同虛設,也絕不會這麼輕易的放過河東,只是他們不知道皇帝下手的時間和烈度而已。

杜騭與王邑都是同門師弟,彼此信件往來,讓初來乍到的杜畿大致瞭解到河東的具體情況,這也讓他有的放矢,做足了準備纔來張昶府上直抒己見。

雖然杜畿聽聞王邑在河東推行官鹽時未見成效,故以爲對方不過碌碌之輩;不明白其在背後的隱忍與伺機而動,反而加以厥詞。凡此種種,即使有些想當然,但在張昶看來,對方拘於身份和見識,能說出這麼多見地來,足以見其才能。

若是在早些時候,他說不得會將此人舉薦給皇帝,可現今……

張昶暗道一聲可惜,面上卻是讚歎道:“想不到杜君對鹽鐵之事也有如此獨到的見解,聽說杜君當年歷職郡縣,親自裁案決獄,救民無數,如今看來,的確有治民之能?!?

杜畿面色一喜,正欲謙辭,只聽張昶話鋒一轉,又道:“如此良才,必當大任!想必其後的吏治科對杜君來說,也不過是個形式罷了,根本難不倒你?!?

張昶直接把杜畿要說的話給徹底堵死,就是不想讓杜畿趁此提出讓他爲難的請求,免得被其拒絕後大家面上都尷尬。

“不敢當張君讚譽?!贝诵袥]有打動張昶,杜畿並未因此失望,好在他事先與杜騭還有進一步的籌算,就是爲了預備這種情況。

杜畿狀若無意的往旁邊看去,張昶住的宅邸並不大,這間待客用的屋子靠近牆邊,透過半開半闔的窗牗能看見外間庭院裡煢然獨立的枯樹、紛紛擾擾的飛雪。

以及緊靠牆外的那一戶閭閻人家。

他們打的就是隔壁荀攸的主意,如果說張昶是皇帝的股肱,那麼荀攸就是皇帝的心腹,如果能得到荀攸的青睞與薦舉,自然比接近張昶要好得多。

杜氏與荀氏毫無交集,貿然前去只會落得下乘,這個時候,杜騭正好得知張昶與荀攸是比鄰……

於是纔會有今天這個以‘暢談國事’來引起隔壁荀攸的好奇心,並吸引對方主動入轂的局。

杜畿並沒有打算一次性就成功,所以今天沒有達成,杜畿也不失望,反正他還可以來第二次、第三次,即便荀攸始終不爲所動,那他就權當做是結交張昶罷了,算起來倒也不虧。

兩人客套了一會後,杜畿正打算告辭離去,沒想到這時候就有蒼頭過來通報,說是荀攸來了。

杜畿不覺有些驚異進展會如此順利,他迅速穩了穩心神,在心裡整理了一套更爲精妙的說辭,要知道對方可是被皇帝視爲‘賢才雖衆,斯人足矣’的荀攸,可不像張昶那麼好糊弄。

過不了多久,只見荀攸與一名長身卓立、豐神俊朗的男子雙雙走進,荀攸對張昶笑說道:“張君與客在府中暢談政務,攸在一旁聽得興起,於是過來一見,想知道究竟是何方大才!”

杜畿連忙移席下拜:“鄙人京兆杜畿,見過荀君?!?

說著便自覺的讓出座席,請荀攸坐於東側。

荀攸覺得好笑,忙擺手推辭,衝張昶等人介紹道:“這是家叔仲豫公,今日剛到的長安?!?

“啊?!避鲪偰穗[居高士,成名已久,即便對方與他年紀差不多大,張昶也不得不認真對待,尊敬的說道:“不知荀公蒞臨,有失禮之處,還望勿怪!”

於是杜畿再次見禮,轉而坐在東側第二個位席上,荀悅坐於東側上首,荀攸坐在對面。

“適才偶爾聽見杜君在此議論朝廷現行官鹽之政,攸有幾分不明之處,不知能否解惑一二?”荀攸看著杜畿,雖然態度十分客氣,但神情冷峻,面上平淡從容,渾身透出一股讓人不容忽視的自信。

這與其是問計,倒不如說是考校,一想到這位平尚書事的天子重臣如今就在自己眼前,杜畿心裡真是說不出的忐忑與興奮,方纔進來的那一番激動矜持,此時早已煙消雲散,迅速冷靜了下來。

“鄙陋之言,豈敢煩擾視聽?!笨吞琢艘环幔喷芮妨饲飞?,旋即與荀攸就鹽鐵一事談論了起來。

荀攸主要問的是該如何解決河東鹽政不見成效的問題,杜畿沒有說制度,反而從律法和選官的方面提出解決之道。他本來就是以決獄審案、治煩理劇見長,對如何治理河東、施行鹽政說的頭頭是道,有些觀點就連荀攸都未曾想過,讓他又驚又喜。

張昶看荀攸確實很滿意杜畿展示的才華,忽然想借此還了對方這個人情,於是順水推舟的暗示道:“如此國士,若坐以視之,任其流落於江湖?實在是朝廷之失?!?

第三百五十三章 先民是與第五百三十三章 失望得福第四百九十五章 兵敗將亡第九十七章丨董氏外家第四百五十章 勢成難輟第二百五十一章 飢時理會第四百五十六章 乍暖還寒第四百九十章 未明細故第四百一十三章 悉分兵柄第二百七十四章 音聲同矣第一百三十章 殉身守義第五百八十章 如鳥之集第七十七章 朝露日晞第五十四章丨以結同好第六十一章丨茅城津渡第一百零八章 乘輿蕩盡第六十九章 私心雜念第三十七章丨遊俠膽氣第十二章 兵勢難料第九十四章 詢於芻蕘第五十六章丨白龍魚服第五十九章丨 恭而有禮第一章 試騎虎豹第四百七十六章 民生國基第八十四章丨預先安內第九十三章丨夤夜造訪第三百章 款兵竄伏第一百四十三章 怨望而返第四十八章 思精韻高第八十二章 不速之客第一百章 度支審計第二百三十九章 偏將涉巴第十八章 專諸進爵第一百五十八章 源水渠清第八十九章 錢法防微第一百一十五章 措置剩員第一零八章丨哀歌路難第四十四章 欲薦州郡第二章丨亂由治郅第二百五十一章 飢時理會第一百一十八章 公私圖便第二十章 得此失彼第九章丨未雨綢繆第六十五章 策馬平輿第四百六十二章 欲速立名第五百八十五章 軿車停輦第十七章|萬年公主第十一章丨墾闢上林第一百八十八章 澡濯難遂第四十五章丨贊拜稽首第三百五十六章 唯在孝義第五百五十二章 將銳分兵第二十六章 推濤作浪第三十六章 熱湯沃雪第一百一十五章 重兵陳列第一百二十六章 春盤嘗新第五百三十九章 讞不得實第一百二十三章 祛衣受業第五章 得行道焉第三百四十三章 景公求雨第六十章 器以悅上第一百一十章 數往知來第八十二章 何以自新第二十五章丨北闕甲第第四十二章 訪求故老第一百六十四章 陰雨之期第一百二十六章 春盤嘗新第二十一章 茵席之臣第二十四章 難得寵渥第三十七章丨早釋猜嫌第四十六章 嗟彼後人第二百二十四章 深心自許第四百七十一章 擬將撻伐第二百八十三章 蔓草根植第三百九十八章 急見鳴犢第四十八章 薦可黜否第三百九十九章 患乎難知第一百零七章 天感祅災第二百一十二章 草枯水涓第三十五章 綦局逞巧第十三章 重蹈覆轍第一百一十六章 青徐之間第五十四章 一舉多得第五十六章 逸而忘憂第四十四章 欲薦州郡第四百八十三章 蔽而不悟第三百零七章 徐州雲波第五十七章 縱行不義第二十六章丨別有所圖第三百一十七章 脅肩低首第四十七章 御臨二院第三十五章 務以政寬第七十二章丨黃巾餘孽第十三章丨相見恨晚第四百五十四章 江洲棲隱第五章丨往事回顧第八十四章丨預先安內第四百九十五章 兵敗將亡第二百一十六章 重定庠序第二百八十六章 咎當在此
第三百五十三章 先民是與第五百三十三章 失望得福第四百九十五章 兵敗將亡第九十七章丨董氏外家第四百五十章 勢成難輟第二百五十一章 飢時理會第四百五十六章 乍暖還寒第四百九十章 未明細故第四百一十三章 悉分兵柄第二百七十四章 音聲同矣第一百三十章 殉身守義第五百八十章 如鳥之集第七十七章 朝露日晞第五十四章丨以結同好第六十一章丨茅城津渡第一百零八章 乘輿蕩盡第六十九章 私心雜念第三十七章丨遊俠膽氣第十二章 兵勢難料第九十四章 詢於芻蕘第五十六章丨白龍魚服第五十九章丨 恭而有禮第一章 試騎虎豹第四百七十六章 民生國基第八十四章丨預先安內第九十三章丨夤夜造訪第三百章 款兵竄伏第一百四十三章 怨望而返第四十八章 思精韻高第八十二章 不速之客第一百章 度支審計第二百三十九章 偏將涉巴第十八章 專諸進爵第一百五十八章 源水渠清第八十九章 錢法防微第一百一十五章 措置剩員第一零八章丨哀歌路難第四十四章 欲薦州郡第二章丨亂由治郅第二百五十一章 飢時理會第一百一十八章 公私圖便第二十章 得此失彼第九章丨未雨綢繆第六十五章 策馬平輿第四百六十二章 欲速立名第五百八十五章 軿車停輦第十七章|萬年公主第十一章丨墾闢上林第一百八十八章 澡濯難遂第四十五章丨贊拜稽首第三百五十六章 唯在孝義第五百五十二章 將銳分兵第二十六章 推濤作浪第三十六章 熱湯沃雪第一百一十五章 重兵陳列第一百二十六章 春盤嘗新第五百三十九章 讞不得實第一百二十三章 祛衣受業第五章 得行道焉第三百四十三章 景公求雨第六十章 器以悅上第一百一十章 數往知來第八十二章 何以自新第二十五章丨北闕甲第第四十二章 訪求故老第一百六十四章 陰雨之期第一百二十六章 春盤嘗新第二十一章 茵席之臣第二十四章 難得寵渥第三十七章丨早釋猜嫌第四十六章 嗟彼後人第二百二十四章 深心自許第四百七十一章 擬將撻伐第二百八十三章 蔓草根植第三百九十八章 急見鳴犢第四十八章 薦可黜否第三百九十九章 患乎難知第一百零七章 天感祅災第二百一十二章 草枯水涓第三十五章 綦局逞巧第十三章 重蹈覆轍第一百一十六章 青徐之間第五十四章 一舉多得第五十六章 逸而忘憂第四十四章 欲薦州郡第四百八十三章 蔽而不悟第三百零七章 徐州雲波第五十七章 縱行不義第二十六章丨別有所圖第三百一十七章 脅肩低首第四十七章 御臨二院第三十五章 務以政寬第七十二章丨黃巾餘孽第十三章丨相見恨晚第四百五十四章 江洲棲隱第五章丨往事回顧第八十四章丨預先安內第四百九十五章 兵敗將亡第二百一十六章 重定庠序第二百八十六章 咎當在此
主站蜘蛛池模板: 鹤壁市| 红桥区| 香港| 申扎县| 历史| 三亚市| 东莞市| 新宁县| 闵行区| 中宁县| 蓬溪县| 邵东县| 漳州市| 军事| 称多县| 冷水江市| 富阳市| 建始县| 自治县| 北流市| 修武县| 教育| 泾阳县| 泌阳县| 苍南县| 布尔津县| 齐河县| 年辖:市辖区| 达日县| 治多县| 伽师县| 阿拉善盟| 洮南市| 昔阳县| 保德县| 安国市| 多伦县| 扎鲁特旗| 绥棱县| 镇平县| 中江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