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四百四十八章 魯殿靈光

“周公廟側黍離離,傳是靈光舊殿基。縱然更採延壽至,肖條鐘鼓已多時。”————————【周公廟】

孝桓皇帝有兩個弟弟,一庶一嫡,行二的庶弟劉碩與其一母同胞,皆爲孝崇皇后郾明所生,行三的嫡弟劉悝則是夫人馬氏所出。在孝桓皇帝登基後,二弟劉碩從都鄉侯一躍封爲平原王,三弟劉悝也先是繼承父親劉翼的蠡吾侯爵位,而後又出繼爲渤海孝王之後。在永康元年,三十六歲的孝桓皇帝駕崩的時候,由於其身後無子,大將軍竇武等人理所當然的對於其身後繼位的人選有過一番爭議,只不過他們徑直繞過了孝桓皇帝健在的兩個弟弟,從另一支小宗選定了孝靈皇帝。

究其原因,除了劉碩、劉悝年紀漸長以外,其各自的品性風評就實在不佳。平原王劉碩嗜酒多過失、渤海王劉悝荒淫而失道,所以這二人在血緣上再如何親近孝桓皇帝,有如此惡劣的聲名,就註定二人觸碰不到大漢神器。

冀州渤海郡,南皮。

“博園貴人馬氏出身扶風大族、孝崇皇嫡妻,當年由於不受寵愛,故而孝崇皇薨後,由孝桓皇帝繼承爵位。馬氏常深恨之,頗有不平之語,所以孝桓皇帝登基後,命二人母子分離,又使渤海王出繼旁宗,至熹平元年,王甫密告渤海王謀亂,於是渤海王等妻妾子女皆慘死獄中。”陳逸與袁紹一前一後走在遊廊之下,過眼盡是滿園冬景,白雪遮住了黛瓦殘枝,越過幾條屋脊,隱隱從寒冷的空氣中聽見悠然的絲竹聲。

“此事我幼時也有耳聞,那時劉悝當真是要謀亂麼?”袁紹隨口問道,那時候陳逸的父親陳蕃官居太傅、錄尚書事,正是與大將軍竇武謀劃冊立孝靈皇帝的關鍵人物。

陳逸面上閃過一絲憂鬱,淡淡說道:“早在延熹八年的時候,渤海王便因謀爲不道,被貶爲廮陶王。後來孝桓皇帝駕崩,道路流言不止,皆言其恨不得立,且有中常侍鄭颯、中黃門董騰等人數與其往來交通,於是說彼等謀立渤海王,大逆不道,也不是沒有緣由的。”

“馬氏的親兒子因孝靈皇帝之故而死,我不信她不痛心恨首。”袁紹譏笑道,他與陳逸腳步一轉,從廡廊上走下,步履踏在被雪水浸溼的深色石板上。剛掃了雪的石板路冰冷刺骨,饒是穿了厚厚的鞋襪,也抵不住從腳底滲上來的陣陣陰寒。

“明公睿鑑。”陳逸笑著說道:“議立之事,一了夙願,馬氏沒有不贊成的。她在乎的,僅是如何利用平原王待價而沽。”

鑑於朝廷日益強勢,袁紹深感大義的名分不再,以後在對抗朝廷時頂著一個叛逆的名頭,不僅會讓自己束手束腳、更會讓手下人心思動搖。於是爲了與關中朝廷分庭抗禮,袁紹勢必要另立朝廷,這個計劃早在董卓擅權的時候就有打算了,那時袁紹意圖擁立名望卓著的劉虞,聯合幽冀二州之力號令天下,奈何在劉虞面前碰了一鼻子灰,事情擱議。

如今危機迫在眉睫,袁紹急於再度佔據道義上的優勢——至少能有個說得過去的立場,來對抗關中朝廷。

孝桓皇帝的親弟弟、平原王劉碩無疑就是當下最好的選擇。

從宗法上來說,作爲親弟弟的劉碩更應該在孝桓皇帝駕崩後繼承皇位,只要有了這個說得過去的理由,袁紹便不在乎他是否德配其位。

這個計劃起初行事隱秘,袁紹疑心田豐、郭圖等人不予支持,故才任使陳逸秘密從博陵‘請’來平原王等人。佈局籌備了一年,終於將河北之地抓在手中,眼下只剩開誠佈公,樹立大旗,豈能因爲一個婦人的心思而讓步?

“愚昧婦人,也敢作鯨吞之想?”袁紹笑意愈盛,擡眼看見身前一座院門,裡頭的絲竹聲越加輕快。他無不譏諷的說道:“她當年連郾明一個媵妾都鬥不過,在博陵委屈了數十年,到頭來還敢與我饒舌?且先拿言語穩住她,等議立之後,什麼劉碩,什麼馬氏,都是假的!”

次日,在袁紹府邸東側的另一座軒闊院落內,自田豐、沮授、郭圖等文臣以下,皆奉從袁紹的命令集於堂下。

由於沒有先告知是什麼事,所有人都被矇在鼓裡,冀州、豫州士人各立一邊,竊竊私語著。

逄紀擡頭看了看前堂高啄的檐牙,高約二丈的臺基,以及進來時瞧見的門口矗立的一對殘破雙闕,這等規制,實在不是一般人家可有的。他肥胖的身子在寒風中瑟縮的抖動了一下,收回目光,對前面的郭圖小聲言道:“這可是袁公別院?何故從未來過,今日又驟然招臨?”

由於袁紹的府邸與這座陳舊的府邸靠在一處,所以許多人漸漸都將此地當做一體,但在隱約知道本地內情的人來說,這並不是一回事。

“這可不是什麼尋常別院,也不是什麼府邸。”郭圖目光深邃,不著痕跡的打量著四周,往一邊面沉如水的田豐等人身上多留意了幾眼,輕聲說道:“這以前可是渤海王宮。”

“王宮?”逄紀恍然大悟,經郭圖提醒他這纔回憶起來,二百年來,的確有渤海王就封此地。第一代渤海王劉鴻,是孝章皇帝的曾孫,被大將軍樑冀毒殺的孝質皇帝的生父。劉鴻薨逝後,渤海國絕嗣,直到孝桓皇帝繼位,這纔將三弟劉悝封爲渤海王,繼劉鴻之後。

渤海國雖曇花一現,立國才六十餘年,但前後兩代渤海王都是極爲有名的人物。逄紀記得當初袁紹放棄鄴城,將州治改到南皮的時候,有人曾建議袁紹將府邸設在這座荒廢的王宮裡,當時被袁紹嚴詞拒絕。逄紀也就慢慢忘記了這件事,更沒有閒心去故王宮憑弔,今日沒想到這座王宮居然不聲不響的被人暗中修繕了一番,而且還緊鄰袁紹府邸!

“看來袁公不動聲色,就在暗中謀議了一樁大事啊。”郭圖頗爲感慨的說道,就在這一轉念之間,他便初步摸清了袁紹的打算。與此同時,田豐、沮授等人也應如是,可是見對方仍是無動於衷,看不出什麼情緒,郭圖這才遺憾收回目光,暗歎道:

“以前都是我等給袁公策劃,如今袁公自己將路擺在眼前,且看他們會怎麼走了。”

第三百七十章 樹下班荊第三章丨近臣收心第三百五十四章 少年心事第五百四十二章 路險且夷第四百三十八章 顯揚激怒第九十六章 費力勞心第二十四章 強詞奪理第二百五十五章 興平倉米第六百章 紛紜未盡第八十三章 難逃定數第九十三章 研桑心計第一百二十七章 悉以惠官第五百一十章 兵渡柴桑第三百八十八章 追思補牢第一百六十六章 匣劍而行第二十二章丨孤臣忠直第七十九章 室家欲靜第四百一十四章 柏庭閒敘第二百三十章 真相大白第五百三十章 言之甚殷第三十一章 端策拂茵第二百零五章 爾虞我詐第一百一十四章 兼弱攻昧第三百四十二章 先人餘殃第七十三章 有備無患第八十四章 事終有定第四百二十六章 阻隔難敘第三百六十三章 因機決勝第八十七章 追逐狐兔第五百零二章 知其款曲第一百章 碗轉麴塵第五十九章丨 恭而有禮第三十五章丨詔旨奪權第五十四章丨以結同好第二十九章 慮周藻密第九十三章丨夤夜造訪第一百二十章 柱石之堅第三十六章丨閭巷布衣第四十四章 庶官乃和第八十四章丨預先安內第八十九章 披堅執銳第三章 后王斯重第四十章 銜愆效命第五百零四章 先兵於戰第三十九章 盡釋疵咎第三百五十九章 子將無裳第六十二章 馳高鶩遠第六十六章 戶隱田窮第八十二章 不速之客第三百七十四章 登臺觀雲第五百四十四章 火之始然第五十二章 漢化政策第五百四十六章 何彼穠矣第一百章 度支審計第八章 杜漸防萌第十九章丨長安驚變第二百七十二章 巧似成真第二十六章丨仗義抗辯第十四章 相爲建計第七章 置酒屬客第三百一十四章 圓體修頸第一百一十二章 保以尊貴第二百八十章 效力傾蓋第一百五十七章 旱生螟螣第四百八十二章 多說無益第三十九章 敦敘九族第六十章 秘書執筆第九十九章 錢穀出入第二百零八章 互有勝負第五十三章 控馭撫綏第三百零六章 罔不自知第七章 淤塞難免第二百三十三章 形影相隨第一百二十六章 春盤嘗新第二百零五章 爾虞我詐第五百六十章 聲東擊西第七十一章 復升臺榭第一百一十四章 層疊欺壓第三百四十一章 承負厄會第一百零一章丨蕭牆刀兵第九十二章 明光故址第四百三十章 且行且止第一百三十二章 蝶使義形第四百四十一章 不徇顏面第四百八十五章 公孫不存第二百五十九章 吏不躬親第四十三章 息怒停瞋第七章 置酒屬客第九十章 好不廢過第五百七十一章 登進異途第八章丨屈身奉上第二百一十六章 重定庠序第四百五十五章 詮福釋禍第八十章 先從吏始第四百零九章 先明法令第三百五十九章 子將無裳第一百二十七章 輕車介士第二十章丨詔旨相違第五十九章 夏陽扶荔第十六章 玉汝於成
第三百七十章 樹下班荊第三章丨近臣收心第三百五十四章 少年心事第五百四十二章 路險且夷第四百三十八章 顯揚激怒第九十六章 費力勞心第二十四章 強詞奪理第二百五十五章 興平倉米第六百章 紛紜未盡第八十三章 難逃定數第九十三章 研桑心計第一百二十七章 悉以惠官第五百一十章 兵渡柴桑第三百八十八章 追思補牢第一百六十六章 匣劍而行第二十二章丨孤臣忠直第七十九章 室家欲靜第四百一十四章 柏庭閒敘第二百三十章 真相大白第五百三十章 言之甚殷第三十一章 端策拂茵第二百零五章 爾虞我詐第一百一十四章 兼弱攻昧第三百四十二章 先人餘殃第七十三章 有備無患第八十四章 事終有定第四百二十六章 阻隔難敘第三百六十三章 因機決勝第八十七章 追逐狐兔第五百零二章 知其款曲第一百章 碗轉麴塵第五十九章丨 恭而有禮第三十五章丨詔旨奪權第五十四章丨以結同好第二十九章 慮周藻密第九十三章丨夤夜造訪第一百二十章 柱石之堅第三十六章丨閭巷布衣第四十四章 庶官乃和第八十四章丨預先安內第八十九章 披堅執銳第三章 后王斯重第四十章 銜愆效命第五百零四章 先兵於戰第三十九章 盡釋疵咎第三百五十九章 子將無裳第六十二章 馳高鶩遠第六十六章 戶隱田窮第八十二章 不速之客第三百七十四章 登臺觀雲第五百四十四章 火之始然第五十二章 漢化政策第五百四十六章 何彼穠矣第一百章 度支審計第八章 杜漸防萌第十九章丨長安驚變第二百七十二章 巧似成真第二十六章丨仗義抗辯第十四章 相爲建計第七章 置酒屬客第三百一十四章 圓體修頸第一百一十二章 保以尊貴第二百八十章 效力傾蓋第一百五十七章 旱生螟螣第四百八十二章 多說無益第三十九章 敦敘九族第六十章 秘書執筆第九十九章 錢穀出入第二百零八章 互有勝負第五十三章 控馭撫綏第三百零六章 罔不自知第七章 淤塞難免第二百三十三章 形影相隨第一百二十六章 春盤嘗新第二百零五章 爾虞我詐第五百六十章 聲東擊西第七十一章 復升臺榭第一百一十四章 層疊欺壓第三百四十一章 承負厄會第一百零一章丨蕭牆刀兵第九十二章 明光故址第四百三十章 且行且止第一百三十二章 蝶使義形第四百四十一章 不徇顏面第四百八十五章 公孫不存第二百五十九章 吏不躬親第四十三章 息怒停瞋第七章 置酒屬客第九十章 好不廢過第五百七十一章 登進異途第八章丨屈身奉上第二百一十六章 重定庠序第四百五十五章 詮福釋禍第八十章 先從吏始第四百零九章 先明法令第三百五十九章 子將無裳第一百二十七章 輕車介士第二十章丨詔旨相違第五十九章 夏陽扶荔第十六章 玉汝於成
主站蜘蛛池模板: 靖宇县| 平安县| 诸暨市| 沙洋县| 林周县| 武夷山市| 聂荣县| 浙江省| 易门县| 富蕴县| 瑞金市| 松潘县| 特克斯县| 凌海市| 娄烦县| 五常市| 铜鼓县| 铁力市| 海林市| 通城县| 灌阳县| 辰溪县| 高唐县| 闸北区| 辽源市| 共和县| 应城市| 东丽区| 凤庆县| 庆云县| 赤峰市| 阳春市| 富锦市| 罗平县| 荥经县| 奉化市| 峨眉山市| 壶关县| 平原县| 资源县| 清水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