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二百五十五章 興平倉米

“天子佈德行惠,命有司發倉廩,賜貧窮,振乏絕。”————————【禮記·月令】

長安城陽光明媚,黛色的瓦片上似乎都照耀著一層金光,就連影子都淡了許多,即便是樹蔭下也悶熱得將近窒息。

作爲數萬百姓生產生活的都會,不乏有溝渠小河從城外匯入未央宮滄池、又從其中流出,貫穿全城。溝通護城河、連接漕渠、向北匯入渭河。其中有條溝渠,是當年孝哀皇帝使人構築的,用途是引水穿長安城,注於太倉,以省轉輸之費。

當年的太倉既有環繞溝渠以防星火、又有廣地深倉以儲糧谷。中興之前,長安太倉是朝廷重要倉儲;中興之後,長安太倉依然是朝廷應對西羌戰事的糧食儲備之地。

朝廷遷都以來,這個位於武庫之南、安門大街以西的古老太倉再度修葺擴建、不斷存儲糧谷,使其由原本的戰區屯糧倉庫,再度成爲當年首屈一指的糧倉。

即便是烈日炎炎,在太倉附近可以用以行船的溝渠邊上,站在原地翹首盼望的幾個人吹著水上拂來的涼風,身體絲毫不覺得有多熱。與之相反的是,他們的心裡卻是格外焦躁不安。

“如何?來了沒有?”一個頭發黑白相間的中年男人在堤上廡廊來回踱著步子,他穿著一身鮮紅的朝服,頭戴樑冠,腰上繫著條黑色綬帶,綬帶穿著的是一塊小巧的銅質鼻鈕官印,象徵著主人六百石的身份。

幾條小船停靠在漕渠邊上,堤上還有三四十個吏員跟在中年男人身邊。

此人正是大司農劉和屬下勸農、平準、導官等‘五令’之一,太倉令王絳。

他話音未落,便見到遠處溝渠上緩緩行來幾隻扁舟,打頭撐來的舟上除了船伕,還一前一後的站著兩個年輕人。

王絳忙一步走到陽光底下,在渠堤邊伸頭去看,只見微風陣陣,站在最前的那人穿著跟王絳類似的衣冠,全身上下無任何配飾,顯得儒雅質樸。那人的衣袂隨風而動,一隻黑綬銅印在腰間若隱若現,那枚銅質官印在陽光下反射出熠熠金輝。王絳看他舉重若輕的態度,一時竟產生了某種錯覺,以爲對方戴的不是一塊六百石的銅印,而是執掌天下財貨的鑰匙。

眼見船將要靠岸,王絳不由自主的沿著石階走下,剛到水邊,船上那人便受寵若驚的跳了下來,連忙拱手道:“王公實在是折煞晚輩了!”

“麋君!”王絳親切的稱呼道,他是個直來直去的人,此刻也顧不上寒暄,徑直說道:“我可是盼了你好些日子!”

同爲大司農屬下的均輸令麋竺聞言笑了一下,他說話仍是一種從容平淡的語調:“不敢、不敢!”他客氣了說了幾句,而後恰到好處的轉過身介紹跟他隨行的另一人:“這位是平準丞鮑出,賈公仍在孝期未歸,平準監的職務皆由其人代理。此番陛下有言,說是‘官府放糧、各行其政,難收統籌之效’,故而特使平準、均輸、太倉三監通力合作,聯手平抑物價。”

“未有明詔?”王絳細心的發現了麋竺話語中的不尋常。

“若有明詔,易爲關中豪商所探知,此事就當出其不意。”麋竺顯然是身負王命而來,一言一行都直接流露出皇帝的意圖,說話也帶有一點斬釘截鐵:“陛下說了,要把這次平抑谷價當做一場仗來排兵佈陣,彼等豪商不仁不義,此次絕非是讓彼等畏威而退,而是要一舉蕩清這些宵小,以警示後人,收拾民心!”

麋竺難得說這麼重的話,王絳倒是愣怔了一下,心知這烈日之下不是說話的地方,遂伸手示意麋竺移步。麋竺客氣的推辭了一會,與王絳二人並肩走上石階,至於平準丞鮑出,王絳自始至終都未曾認真看過他一眼。儘管鮑出有著殺賊救母的孝烈之名,但平準監刺奸窺探的職權,還是讓王絳這個純粹的士人有些發自本能的不喜。

鮑出面色不改,只是輕輕吐出一口氣,用右手習慣性的往腰間拍了拍,那把皮質黯淡的劍鞘被拍出‘啪啪’的聲響。這彷彿讓他心下安定了稍許,而後便擡腿跟在麋竺等人後頭,往太倉走去。

“關中之重,其在京兆、京兆之重,其在長安。”既然是身負皇帝所託,王絳便處處表示以麋竺爲主的自覺,何況麋竺的身份非同一般,與衛將軍王斌有姻親、就相當於是皇帝的親信,王絳自然不敢怠慢。麋竺客套一番後也不做推辭,他沒有選擇去王絳辦公的官署裡說話,而是請王絳帶他與鮑出來到此處最大的一間糧窖內。

這座倉庫是數十間倉房組成,由於他歷史悠久,是從前朝便沿用下來的老倉窖、其儲藏空間與條件又足夠大,是故被皇帝賜名‘興平’倉。興平倉從外表上看只是幾座規制普通的大屋,走到裡面,除了一座高大的錐形土山,以及四周零散擺放著一堆糧谷以外,什麼都沒有。

麋竺在東海時經手財貨無數,在這座號稱太倉最大的興平倉內,他僅是狀若無意的掃了一眼,便粗略算出這庫房中存放的糧食不過六七千石。光是這麼點數字,實在有負‘興平’之名,但麋竺毫不意外,反而胸有成竹的在王絳的帶引下往正中走去,一邊走,一邊順著前面的話繼續說道:“是故,只要長安物價平抑,關中這潭水便再無波瀾,這場仗——”

他忽然在一處停了下來,慢悠悠的側過身,面對著王絳、鮑出等人,很篤定的說道:“朝廷就贏定了。”

王絳沉聲應道:“麋君說的在理,關中物價關乎黎庶生計,僅憑官府賑濟尚不足應付,還得仰賴太倉纔是。”

麋竺平視著眼前隆起的錐形黃土,聽了這話,略微動了些許神色,卻沒有應答。一旁沉默的鮑出像是終於找尋到自己說話的份了,鏗鏘有力的說道:“賑濟是官府的事,朝廷已遣派侍御史分赴各郡,不消太倉出面。於今之計,太倉要做的是配合打擊商賈,平準均輸!”

王絳眉頭一皺,不禁朝鮑出看了一眼,見對方一副底氣十足的模樣,像是被什麼刺到了似得,轉而看向麋竺:“這也是國家的意思?”

“賑濟災民、平抑物價,各行其是,如此方能得統籌之效。”見對方問話了,麋竺無法迴避,只好溫和的說道:“王公莫不信我?”

這麼大的是,王絳自然是信對方不會弄虛作假,長期以來,他一直都是個邊緣人物。能坐到太倉令的位置上,全靠的是他多年來辦事踏實穩重、不參與是非。既然有麋竺敢於承擔,王絳也不再多說什麼,徑直繞過了這個話題,伸手指了指跟前這方既寬且長、像是墳墓封土堆一樣的土山說道:“這裡藏有二十萬石麥粟,皆以麥糠、乾土、草蓆等物混雜掩埋。我這些天讓人將上面的雜物都清理了些,就等麋君帶王命來了,方可動土開倉。”

“太倉中還有多少類同此倉?”麋君簡單觀察了一番封土,確定沒有被人動過的痕跡後,開口問道。

第五百七十八章 姿貌絕倫第六十四章 勝而不驕第四章 輕哀薄斂第七十七章 朝露日晞第三十五章 綦局逞巧第一百四十三章 怨望而返第二百二十三章 情難當對第五百二十五章 蟻可測水第五十九章 夏陽扶荔第四百八十九章 斬將卻敵第四章 坐而論道第八章 怨憤所積第十八章|寸心難算第五百四十七章 孰可意料第十五章 溫生絕裾第五十一章 緣定珠結第五百九十章 將軍棄鉞第七十八章丨各奔東西第五百一十章 兵渡柴桑第三百八十九章 出路已決第六十七章 索隱行怪第八十四章 深謀勿疑第三百五十六章 唯在孝義第四十四章丨維王不豫第五百九十二章 朽株有蠹第十二章 兵勢難料第一百四十三章 青泥故道第三十八章丨啖人賊衆第四百五十八章 螻蟻自投第六十七章 遭際險釁第四百三十七章 時漸蹙迫第二百九十一章 振乏懲惡第四十九章 姑置勿問第一百三十三章 涇渭之流第二百二十七章 昭德塞淤第六十五章 單車刺史第四百四十二章 身移難率第八十一章 當防隳壞第四十七章 朱紫不謬第六章 吳牛喘月第二百二十二章 諸事之由第三章丨近臣收心第六十六章 解衣趨鑊第三十四章丨冒功邀賞第一百四十五章 天有不測第一百零五章 郡邸宿論第八章丨屈身奉上第四百五十五章 詮福釋禍第一百七十一章 用兵進取第六十三章 去來有定第四百九十一章 臨衝下戰第三百零一章 茫茫山路第五百四十一章 深論莫及第一百四十五章 擐甲執兵第三十四章 遭慈親憂第一百六十四章 陰雨之期第四百七十五章 別無擇行第十九章|奈何煢獨第九十六章 蔭任子弟第三百一十五章 雷霆戢發第七十六章丨狡性難改第九十章 華山崩裂第二百四十章 夜縋還降第三十七章丨遊俠膽氣第五百八十一章 居心遠志第四百一十八章 慨然大方第一百三十七章 是職乃決第三十八章 宗社攸賴第九十四章 詢於芻蕘第二十三章 裁心延算第四百一十四章 柏庭閒敘第七十一章 奧援有靈第四百五十一章 戒火景天第六十二章 議論不一第五百五十七章 唯應走耳第五十九章 夏陽扶荔第七十三章 月有闕時第六十一章丨羣虜寇攻第一百零三章 推身致君第二百四十二章 臨城而降第一百三十章 魚帛狐聲第五百三十五章 使君一何第一百八十二章 犬牙相入第七十五章 跋胡疐尾第五十五章 中臺受計第一百二十二章 東海喬木第八十一章 僥倖爲安第六十四章 策名就列第二百五十七章 孰有斯難第七十六章 仁至義盡第五百九十九章 擒虎拿蛟第八十章 先從吏始第五百九十九章 擒虎拿蛟第十五章丨夜見中臺第二百五十七章 孰有斯難第一章丨興亡遠鑑第二十六章丨別有所圖第四百三十七章 時漸蹙迫第八十六章 織作文繡第二百一十二章 草枯水涓
第五百七十八章 姿貌絕倫第六十四章 勝而不驕第四章 輕哀薄斂第七十七章 朝露日晞第三十五章 綦局逞巧第一百四十三章 怨望而返第二百二十三章 情難當對第五百二十五章 蟻可測水第五十九章 夏陽扶荔第四百八十九章 斬將卻敵第四章 坐而論道第八章 怨憤所積第十八章|寸心難算第五百四十七章 孰可意料第十五章 溫生絕裾第五十一章 緣定珠結第五百九十章 將軍棄鉞第七十八章丨各奔東西第五百一十章 兵渡柴桑第三百八十九章 出路已決第六十七章 索隱行怪第八十四章 深謀勿疑第三百五十六章 唯在孝義第四十四章丨維王不豫第五百九十二章 朽株有蠹第十二章 兵勢難料第一百四十三章 青泥故道第三十八章丨啖人賊衆第四百五十八章 螻蟻自投第六十七章 遭際險釁第四百三十七章 時漸蹙迫第二百九十一章 振乏懲惡第四十九章 姑置勿問第一百三十三章 涇渭之流第二百二十七章 昭德塞淤第六十五章 單車刺史第四百四十二章 身移難率第八十一章 當防隳壞第四十七章 朱紫不謬第六章 吳牛喘月第二百二十二章 諸事之由第三章丨近臣收心第六十六章 解衣趨鑊第三十四章丨冒功邀賞第一百四十五章 天有不測第一百零五章 郡邸宿論第八章丨屈身奉上第四百五十五章 詮福釋禍第一百七十一章 用兵進取第六十三章 去來有定第四百九十一章 臨衝下戰第三百零一章 茫茫山路第五百四十一章 深論莫及第一百四十五章 擐甲執兵第三十四章 遭慈親憂第一百六十四章 陰雨之期第四百七十五章 別無擇行第十九章|奈何煢獨第九十六章 蔭任子弟第三百一十五章 雷霆戢發第七十六章丨狡性難改第九十章 華山崩裂第二百四十章 夜縋還降第三十七章丨遊俠膽氣第五百八十一章 居心遠志第四百一十八章 慨然大方第一百三十七章 是職乃決第三十八章 宗社攸賴第九十四章 詢於芻蕘第二十三章 裁心延算第四百一十四章 柏庭閒敘第七十一章 奧援有靈第四百五十一章 戒火景天第六十二章 議論不一第五百五十七章 唯應走耳第五十九章 夏陽扶荔第七十三章 月有闕時第六十一章丨羣虜寇攻第一百零三章 推身致君第二百四十二章 臨城而降第一百三十章 魚帛狐聲第五百三十五章 使君一何第一百八十二章 犬牙相入第七十五章 跋胡疐尾第五十五章 中臺受計第一百二十二章 東海喬木第八十一章 僥倖爲安第六十四章 策名就列第二百五十七章 孰有斯難第七十六章 仁至義盡第五百九十九章 擒虎拿蛟第八十章 先從吏始第五百九十九章 擒虎拿蛟第十五章丨夜見中臺第二百五十七章 孰有斯難第一章丨興亡遠鑑第二十六章丨別有所圖第四百三十七章 時漸蹙迫第八十六章 織作文繡第二百一十二章 草枯水涓
主站蜘蛛池模板: 晋城| 南昌市| 乐山市| 湄潭县| 邹城市| 深州市| 夏邑县| 河北区| 宁乡县| 绥中县| 广宁县| 扎鲁特旗| 威信县| 通州区| 商水县| 黔南| 宜宾市| 宝清县| 株洲县| 通许县| 民勤县| 新龙县| 武安市| 文安县| 兴隆县| 蛟河市| 法库县| 平顶山市| 内江市| 广州市| 岳西县| 醴陵市| 磴口县| 玛多县| 白玉县| 莆田市| 吉首市| 嵊泗县| 保德县| 攀枝花市| 鹰潭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