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三十四章 遭慈親憂

“中夜悲兮當(dāng)誰告,獨收淚兮抱哀慼。”————————【思親】

“主君,我們到了。”

正在閉目養(yǎng)神的賈詡此時緩緩睜開眼睛,眼底罕見的流露出一絲傷感。

他剛下車,迎面便瞧見長子賈穆正在門下焦急的轉(zhuǎn)悠,賈詡目光一凝,心裡瞬間知道發(fā)生了什麼事,但仍舊有些不悅的擡起眉頭,悶悶的說道:“不是說了我過些天就回姑臧,你還跑來做什麼!”

長子賈穆今年及冠,長得一副老實樣,渾身上下透著一股子讓人難以留意的平庸,看上去沒有繼承到父親賈詡一絲一毫的精明。無論是在雒陽、還是長安,賈詡從來都沒將其帶在身邊。父子兩人感情一般,賈穆在賈詡面前雖明顯有些犯怵,但還是焦急的說道:“阿翁!祖母、祖母亡故了!”

“你說什麼?”賈詡勃然變色,快步走上前去,緊緊抓住賈穆的手,語氣裡帶著悲慟大於震驚,他再三確認(rèn)道:“上次不是來信說只是體感微恙麼?怎麼這麼快就病重了?”

“前些時候還好,阿翁從長安請去的醫(yī)者都說再過些時日即便不能大好,精神也會好些。可醫(yī)者不知武威地理,沒有料到武威的天氣多變,一夜之間會驟然轉(zhuǎn)涼。祖母久病纏身,此番診治不及,就這麼……去了。”

賈詡很早就知道自己的母親老弱多病,尋常的藥石根本無用,再好的醫(yī)者也只能延續(xù)病痛而已。所以他早已在心裡做好了打算,這些天一直在心裡壓抑著的悲慼,在聽到長子確切的傳報之後,連帶著不爲(wèi)人知的愧疚與未經(jīng)孝道的悲慟,終於發(fā)泄了出來——這個素來被人稱喜怒不形於色的狐貍,此時當(dāng)街跪在自家門口痛哭出聲:“阿母,兒子不孝呀,我該早些回武威看你一眼吶!”

這時候兒子賈穆、連帶著蒼頭、府中的奴僕們也跟著都哭了出來。哭聲傳到街上,一時驚動了左鄰右戶。

沒到第二天,這個消息便傳到了皇帝耳中,他先是震驚,而後又是不知該說什麼好,只得無奈的嘆了口氣,說道:“想不到……賈公也有哭的時候。”

他話說到一半又緊接著改口,他是想不到賈詡會用這種方式跳出紛紜,不僅能借此止步於尚書檯之外,更能一舉扭轉(zhuǎn)不利的形勢,讓自己從容脫身。就好比是有人在房子裡點了一把火,把所有人都困到裡面了,而自己卻安然無恙的循著早已備好的小路離開。

但這到底是意會即可的事情,皇帝也沒有說破的必要。

穆順不明白這其中的關(guān)隘,順著話頭說道:“是啊,聽說賈公在家門口當(dāng)街痛哭,就連住在隔壁的中散大夫都驚動了,還跑出來安慰了幾句。”

“中散大夫?住在北闕甲第無不是達官貴人、或是中二千石,這個中散大夫是誰?”

中散大夫是光武皇帝所置,掌論議政事,人數(shù)有三十人,上朝時站的又遠,平常也只偶爾上疏發(fā)表議論,皇帝對這些人都沒認(rèn)全,一時竟不知道這等六百石的散官中,還有誰住在寸土寸金的北闕甲第。

“是宋貴人家的大人。”穆順察言觀色,細聲說道:“陛下冊立皇后的時候,不是還給了兩位貴人的家人賜了宅邸麼?”

“喔。”皇帝記起來了,宋都的父親宋泓原是常山太守,因年老返鄉(xiāng),在冊後之前他就給賜了中散大夫的職位,那時還引起了朝野揣測,以爲(wèi)他要立宋都爲(wèi)後呢。

皇帝注意到穆順眼底的疑惑,解釋道:“當(dāng)時中臺敬獻嘉賞外戚的奏表我也看過,記得是給他與伏完各賜是戚里的宅邸,倒是沒想過他會住在北闕甲第。怎麼,戚里的宅邸不好住?”

戚里是漢代外戚聚居的地方,故名其裡爲(wèi)戚里。

“據(jù)說是戚里荒廢百年,破的連里門樓亭都沒有,裡面早已爲(wèi)尋常黎庶分居而住,不太安靜,長安令也不好強遷。而宋家正好在北闕甲第有間宅邸,其世交好友也大都住在那裡,所以爲(wèi)了交往尋友方便,便搬到那裡去了。”穆順說完,到底是看在宋貴人的面子上代爲(wèi)解釋了一通:“這不是看不上陛下的賞賜,據(jù)說宋家正在出資修繕里門、宅邸,準(zhǔn)備過些時日再搬進去住。”

“隨他去吧,反正舅父也住在北闕甲第,戚里也沒說一定得要外戚入住。”皇帝表面若無其事,心裡卻是有些不高興,人家伏完倒是可以‘在陋巷,人不堪其憂’,他宋泓就不行?

穆順有些捉摸不透皇帝語氣裡的意思,也不知道這個‘舅父’到底是指王斌還是董承,反正皇帝在心裡不太樂意就對了。

他默默將此事記在心裡,也不說話。

“你繼續(xù)說,賈公哭的時候,宋泓上前安慰,都說了些什麼?”皇帝接著問道。

穆順對此事打聽得清清楚楚:“也沒說什麼,就是些尋常辭令,誇賈公純孝至誠。”

“是麼?”皇帝擡眼瞧了下穆順,心裡不知在想些什麼,敷衍似得應(yīng)道。

等到第二天,賈詡請求回鄉(xiāng)爲(wèi)母守制的奏疏一經(jīng)呈上,朝野原本對賈詡的或好或壞的議論登時緩解了不少,畢竟死者爲(wèi)大,而且衆(zhòng)人也都勉強達到了他們的意圖——賈詡至少在一年半載的時間是不能重返朝堂、影響皇帝了。

事情本該就此結(jié)束,可偏偏在這個時候,隨著又一道劾奏的呈上,似乎把準(zhǔn)備將最後一隻腳邁出泥淖的賈詡,再度拉了回去。

那是御史董芬的一份劾奏,其言李傕、郭汜當(dāng)初在陝縣得聞董卓伏誅之後,人皆惶惶,都想著解散部衆(zhòng),各自逃竄。本無叛亂之心,全是賈詡從中慫恿,對李傕等人說了種種諸如‘不如率衆(zhòng)而西,所在收兵,以攻長安’、‘爲(wèi)董公報仇,幸而事濟,奉國家以徵天下,若不濟,走未後也’等大逆之語。

也正是因爲(wèi)賈詡的緣故,導(dǎo)致一盤散沙、羣龍無首的董卓餘部集結(jié)大軍,險些顛覆朝廷。如今李傕、郭汜等首惡已誅,而賈詡堪爲(wèi)禍?zhǔn)祝瑓s留任至今,朝廷不可不罰。

這道劾奏再次引起了波瀾,賈詡在涼州叛軍中素有威信,這是衆(zhòng)人都知道的,但他們卻不清楚其中竟還有這等隱秘,畢竟無論是親近賈詡的張濟、還是樊稠、王方等人,都看在往日恩情的份上對此事閉口不談,如今不知怎麼被人揭舉了出來。

慫恿叛亂與附從叛亂是兩回事,此道劾奏一出,原本有些停歇的局面又開始蠢蠢欲動了。

第九十七章 絲恩髮怨第四百零九章 先明法令第一百三十四章 良家法相第五百九十三章 投石震虎第四十九章丨見利忘義第五十三章丨欽使關(guān)東第一零六章 成人之美第一百九十五章 脊令在原第三十一章 己飢己溺第四百一十二章 剖符施檄第四百八十一章 權(quán)智有餘第二十五章丨案驗戶口第十六章 玉汝於成第三百六十章 義何如生第一章 試騎虎豹第二百五十六章 暑傷三伏第五百九十四章 涼颼霧晦第五百四十一章 深論莫及第一百二十二章 東海喬木第一百九十九章 參分天下第一百二十二章 他鄉(xiāng)遇貴第一百三十四章 材力俠氣第二百四十章 夜縋還降第五百一十八章 捕叛追亡第二百零二章 視事未安第一百三十四章 良家法相第二百七十八章 姑免修德第一零五章丨將士歸順第十九章 鼓吹煥生第三百三十七章 向火微炙第三百三十九章 殃必及身第四百七十六章 民生國基第九十八章 白屋寒門第五百六十五章 失謀身隕第一百零三章 遠迄南鄭第六十二章 議論不一第二百八十四章 牆溼乃補第七十二章 頭會箕斂第四十二章 勉力相付第六十八章 乘間襲我第二百章 喪將失恃第六十章 秘書執(zhí)筆第一百章 本心初試第五百七十七章 盡忠任事第十七章 榆中勇士第一百零二章丨兇頑授首第三百二十八章 己欲施人第五百八十八章 難濟於事第五百零一章 賦與有疾第五十一章 緣定珠結(jié)第九十章丨軍心鼓動第一百七十一章 用兵進取第四百一十章 駐曹制用第一百四十九章 兵退告成第四十三章丨夜分乃寐第二百八十五章 時尤未晚第二百二十九章 悽風(fēng)冷雨第一百一十四章 層疊欺壓第七十三章 有備無患第八十五章 景年不永第一百九十五章 脊令在原第八十三章丨連根拔起第一百零六章 頑囂不友第一百四十一章 烽舉燧燔第四章丨決事省禁第十七章 暖殿溫室第七十九章丨事不可爲(wèi)第四百零七章 每問不盡第六章 先屈義聲第三百五十六章 唯在孝義第一百三十九章 當(dāng)務(wù)之急第七十九章 太學(xué)野駒第四百五十八章 螻蟻自投第一百五十四章 假義凜然第三百一十一章 難以欣戴第二十二章 雪泥鴻爪第六十六章 益增主祿第一百四十三章 怨望而返第四百九十八章 高人一著第七十二章 唯官山海第七章 公孫伯圭第一百一十八章 公私圖便第九十章 挾銅鉦束第九十五章 萍水相逢第五十一章 分醪之惠第四十八章 蟠桃俗李第六十一章 臨陣語舊第一百零五章 郡邸宿論第五百七十四章 慮敵不周第三百五十六章 唯在孝義第三十八章 陟罰臧否第四百零一章 部伍嚴(yán)整第一百七十八章 鹿遊南鄭第十四章 勉爲(wèi)厭難第八十四章丨預(yù)先安內(nèi)第二十三章丨以告同行第四百九十七章 諱敗補功第一百零三章 推身致君第三章丨御戎之方第四百五十九章 時否俗薄
第九十七章 絲恩髮怨第四百零九章 先明法令第一百三十四章 良家法相第五百九十三章 投石震虎第四十九章丨見利忘義第五十三章丨欽使關(guān)東第一零六章 成人之美第一百九十五章 脊令在原第三十一章 己飢己溺第四百一十二章 剖符施檄第四百八十一章 權(quán)智有餘第二十五章丨案驗戶口第十六章 玉汝於成第三百六十章 義何如生第一章 試騎虎豹第二百五十六章 暑傷三伏第五百九十四章 涼颼霧晦第五百四十一章 深論莫及第一百二十二章 東海喬木第一百九十九章 參分天下第一百二十二章 他鄉(xiāng)遇貴第一百三十四章 材力俠氣第二百四十章 夜縋還降第五百一十八章 捕叛追亡第二百零二章 視事未安第一百三十四章 良家法相第二百七十八章 姑免修德第一零五章丨將士歸順第十九章 鼓吹煥生第三百三十七章 向火微炙第三百三十九章 殃必及身第四百七十六章 民生國基第九十八章 白屋寒門第五百六十五章 失謀身隕第一百零三章 遠迄南鄭第六十二章 議論不一第二百八十四章 牆溼乃補第七十二章 頭會箕斂第四十二章 勉力相付第六十八章 乘間襲我第二百章 喪將失恃第六十章 秘書執(zhí)筆第一百章 本心初試第五百七十七章 盡忠任事第十七章 榆中勇士第一百零二章丨兇頑授首第三百二十八章 己欲施人第五百八十八章 難濟於事第五百零一章 賦與有疾第五十一章 緣定珠結(jié)第九十章丨軍心鼓動第一百七十一章 用兵進取第四百一十章 駐曹制用第一百四十九章 兵退告成第四十三章丨夜分乃寐第二百八十五章 時尤未晚第二百二十九章 悽風(fēng)冷雨第一百一十四章 層疊欺壓第七十三章 有備無患第八十五章 景年不永第一百九十五章 脊令在原第八十三章丨連根拔起第一百零六章 頑囂不友第一百四十一章 烽舉燧燔第四章丨決事省禁第十七章 暖殿溫室第七十九章丨事不可爲(wèi)第四百零七章 每問不盡第六章 先屈義聲第三百五十六章 唯在孝義第一百三十九章 當(dāng)務(wù)之急第七十九章 太學(xué)野駒第四百五十八章 螻蟻自投第一百五十四章 假義凜然第三百一十一章 難以欣戴第二十二章 雪泥鴻爪第六十六章 益增主祿第一百四十三章 怨望而返第四百九十八章 高人一著第七十二章 唯官山海第七章 公孫伯圭第一百一十八章 公私圖便第九十章 挾銅鉦束第九十五章 萍水相逢第五十一章 分醪之惠第四十八章 蟠桃俗李第六十一章 臨陣語舊第一百零五章 郡邸宿論第五百七十四章 慮敵不周第三百五十六章 唯在孝義第三十八章 陟罰臧否第四百零一章 部伍嚴(yán)整第一百七十八章 鹿遊南鄭第十四章 勉爲(wèi)厭難第八十四章丨預(yù)先安內(nèi)第二十三章丨以告同行第四百九十七章 諱敗補功第一百零三章 推身致君第三章丨御戎之方第四百五十九章 時否俗薄
主站蜘蛛池模板: 宜春市| 新昌县| 略阳县| 阜宁县| 皮山县| 景德镇市| 边坝县| 崇礼县| 青岛市| 金秀| 江陵县| 河北区| 额敏县| 寿宁县| 晋江市| 武夷山市| 安远县| 宜章县| 禹州市| 巴东县| 合阳县| 北宁市| 蓬溪县| 高唐县| 塔城市| 平度市| 九寨沟县| 巩留县| 太湖县| 松滋市| 嘉义县| 兴义市| 宝兴县| 眉山市| 新河县| 昌都县| 庆阳市| 湖州市| 佛冈县| 辉县市| 高邮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