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七十九章丨事不可爲

“是知其不可而爲之者與?”————————【論語·憲問】

魏續是呂布妻族,也是他身邊最親近信任的手下,輕易離開不得;而成廉乃呂布麾下驍將,善用騎兵,常以少擊多,衝陣勇敢無畏,此去關東非得仰仗其勇武不可;侯成、宋憲也都是呂布舊部,又是有主意的人。

這也不行那也不行,呂布看似猶豫不決,其實心裡已有了一個人選,只是礙於往日情面,非要等他主動開口才行。

這人不知是見機識趣還是另有所圖,爽快的出聲道:“將軍如若不嫌,不然命屬下前去長安傳訊,屬下位卑職輕,想必朝廷也不會苛待於我。而將軍與諸位大可自行離開,南下武關。”

呂布見帳下吏秦誼主動請命,大喜過望,他伸手拍著秦誼的肩膀,以示親熱:“好,好!當日出征之前,就連國家都說胡軫首鼠兩端,李傕陰狠譎詐。是故此戰之敗,罪不在我等,乃胡軫、楊定小兒背信忘恩,圖謀叛逆所致。我這就寫下奏表,你儘管拿去上呈國家,讓國家與司徒親裁,務必告知我等不得已東去之緣由,非是茍且貪生,而是要爲朝廷請來關東援軍。”

秦誼心裡報以譏笑,面上卻一副贊同的模樣,他之所以選擇代衆人向朝廷奉表,除了不得已,形勢所迫以外,更多的還是捨不得自己留在長安的家眷,其妻杜氏美豔無雙,秦誼才與之結親不久,幾乎夜夜雲雨,欲罷不能。

此時讓他拋棄新婦,隨呂布顛沛流離,過那寄人籬下的日子,秦誼是想也不敢想的,索性如呂布所願,主動出面攬下這個任務,還能展示自己的膽魄與氣節。

呂布見秦誼一一應下,毫無推脫怨懟之意,更是感動,接著說道:“你此行前去,可尋衛士令高順、旅賁令張遼,他二人曾經與我等共事,都有一份往日袍澤情分在,而且我聽說他二人近來頗受國家賞識,若能讓他們從中進言。以國家之開明睿鑑,應該不會追究我等敗軍之罪,那我等終有再會之時;若朝廷執意追究,我等也無顏回朝,我等妻子就請宜祿你代爲撫養,我必感懷於心。”

衆人知道此行拋妻棄子,紛紛效仿呂布向秦誼託付家室,以示信重秦誼。秦誼也不敢怠慢,盡皆應下了,此事告一段落。

這回衆人再無異議,於是在霸陵大營裡各自補充了糧草軍械,吃飽喝足後便往藍田去了。而秦誼則獨自帶著兩名騎士,騎著快馬趕往長安通報軍情。

呂布等人走的輕巧,卻讓王允陷入極爲不利的局面。

“哼!”王允將奏疏摔在案上,面沉如水,怒斥道:“匹夫誤我大事!”

趕來報信的趙戩將奏疏從地上撿了起來,問道:“事已至此,再後悔也是無用,還請明公早做補救之計。”

王允怒氣未消,看了那封奏疏一眼,道:“還能如何?你讓秦誼去北闕,將此奏疏呈送陛下。”

這等若是任由皇帝處置了,趙戩驚道:“難道就無別的法子了麼?”

王允冷笑道:“怎麼?皇帝遲早是要知道此事,你還想瞞著不成?早一些交代,我倒還能以退爲進,接下來就看陛下對當前局勢的考量了。須知眼線的局勢雖然危機,倒還離不開我。”

趙戩大概明白了王允的意思,囑咐秦誼將奏疏謁北闕呈上。皇帝非常重視這件事情,親自召見了秦誼,然後不置一詞,將奏疏原原本本的轉交給王允。

這個消息很快流了出來,頓時在暗流涌動的朝廷掀起了驚濤駭浪。

三萬精兵死傷慘重,盡皆折損於新豐,朝廷一時再也組織不出一支強大的精兵以對抗涼州諸將。

當初在議論是否赦免涼州諸將時,王允的固執己見在如今看來簡直愚蠢盲目至極,相較之下皇帝當初對李傕等人的謹慎寬大與事後的預言,無不顯示皇帝的先見之明。

新豐一敗,王允的威信一落千丈,根據數百年傳下的官場規矩,他在接到由侍中劉艾奉詔轉交給他的軍情奏章後,很快就明白了皇帝的暗示。

若是就此請辭,他倒還能在皇帝跟前留幾分顏面,但他卻偏像一個賭徒,不到最後決不罷手。儘管有皇帝的暗示,他還是選擇了閉門自守,而不是上表請辭。

就這一點來說,他與當日存有僥倖之心的張喜別無二樣。

王允不置一詞,倒是他的親信、司空淳于嘉卻在積極上書,在朝中揚言如今這個緊要關頭,當不計過尤,讓王允出來主持大局,將功補過。

陷入恐慌的長安更是在散佈流言,說王允若是倒下了,滿朝上下難道要靠皇帝一個十二歲的孩子去對抗李傕等人手下的十萬大軍嗎?

輿情一時甚囂塵上,皇帝知道這是由於馬日磾、趙謙等人尚未發聲的緣故,而他們保持沉默的原因很大部分在於尚未摸清皇帝的心思。

經過這麼多天的瞭解,馬日磾等人都明白皇帝對王允又恨又愛的複雜感情。如今呂布戰敗而逃,沒了軍隊的支持,又犯下大錯,想徹底整治王允只需要一道詔書即可,在此之中,皇帝的態度就尤爲重要。

皇帝若是還想保下王允,藉助他殘餘的聲勢,暫且聯合早已分裂的朝堂共御外敵,那馬日磾等人上書自然就是另一幅說辭;若是不想保下王允,那便就是默認衆人對王允窮追猛打,非要將其跌落塵埃不可了。

時不待人,從新豐到長安行軍只需兩天,皇帝不能再沉默下去,再加上王允等人還妄想著跟李傕做最後一搏,萬一得勝,便能繼續掌握朝政,東山再起。

這讓皇帝對王允徹底失望,他很快命尚書檯下發了一道制詔:‘罪臣左中郎將邕,雖有阿附董逆之嫌,而無亂政禍民之失。念其竭誠佐命,傳習聖學,特降書減死罪一等,剝奪爵祿,免爲庶人,如孝桓故事。’

一場雙方博弈、拉鋸旬月,涉及無數人的蔡邕案終於在皇帝與王允各自權勢的此消彼長中,以蔡邕的赦免出獄落下了帷幕。

這道制詔不僅宣告了蔡邕最終的裁決,也等若是公開宣告了王允的死刑。

第五十六章丨汝南袁氏第一百四十五章 天有不測第十五章 溫生絕裾第一百零五章 郡邸宿論第四百六十九章 事暫寢之第三百八十九章 出路已決第二百五十五章 興平倉米第九十七章 杖履相從第二百六十九章 池因於澤第八十一章 振師整衆第二百五十九章 吏不躬親第五十七章 縱行不義第五百七十章 迥然際遇第一百六十二章 衣冠梟獍第三十九章丨無猜心事第五十四章 一舉多得第三百五十章 量定準繩第三百九十章 料度彼己第三百九十二章 惘至棄命第四百八十章 坐視不救第七十八章丨各奔東西第二百一十二章 草枯水涓第六十八章 乘間襲我第四百一十六章 不止爲薪第五百七十八章 姿貌絕倫第一百八十五章 計日可數第八章丨屈身奉上第四百四十四章 暗流方滋第一百四十五章 擐甲執兵第三十八章 雪掩承廬第二百九十章 知止則殆第一百四十四章 箭雨如蝗第三十二章丨臣操權柄第五百九十七章 林檎送首第一百三十四章 良家法相第五百六十九章 渙兮若冰第三百八十五章 看風駛篷第一百四十九章 兵退告成第九十二章丨拔刀相向第五百三十四章 道路猶遲第一百零六章 癰疽疔癤第十三章 剖符寧境第五百零三章 籌畫所料第五百五十一章 勇怯勢也第二百七十章 器可誤身第一百三十四章 良家法相第七十五章 啓聵振聾第二百八十四章 牆溼乃補第一百二十一章 棄舊圖新第六十一章 臨陣語舊第十四章 勉爲厭難第六十五章 白波壘築第五百八十四章 彼竭我盈第四百零一章 部伍嚴整第一百四十九章 兵退告成第十一章 奮勇爭先第五百零八章 偃息猶疑第五十四章丨以結同好第十八章 指通豫南第七十二章 頭會箕斂第四百六十六章 故人重逢第四十九章丨傭才緣心第四十二章丨軍容觀盛第六十七章丨意見相左第五百九十三章 投石震虎第七十九章 名動人心第三百二十三章 唯親是任第三十章 臺閣生風第六十九章 願者上鉤第一百四十九章 兵退告成第十七章丨一波三折第一百三十五章 豐容顧景第八十四章 事終有定第三百三十一章 鬱郁繁森第三百二十六章 炎德有傷第一百四十四章 爲山止簣第五十章 以忠事王第九十一章 逮下無疾第七十七章 履險如夷第一百三十七章 拋磚引玉第五百二十三章 假以調和第二百一十七章 試取粗通第五百四十二章 路險且夷第六十六章丨女之耽兮第五十三章 控馭撫綏第一百四十九章 兵退告成第三百一十二章 禮意殷勤第十三章丨不密失身第一百零七章 天感祅災第二百一十二章 草枯水涓第七十五章 跋胡疐尾第一百零二章 謀主諮諏第三百九十五章 曲終人定第一百六十三章 謀望成著第一百零一章 乖嘴蜜舌第八十八章 援手之勞第五百一十五章 鳴金暗鼓第五百一十二章 浮光躍影第四百九十二章 急轉直下第四十三章 矜能負才
第五十六章丨汝南袁氏第一百四十五章 天有不測第十五章 溫生絕裾第一百零五章 郡邸宿論第四百六十九章 事暫寢之第三百八十九章 出路已決第二百五十五章 興平倉米第九十七章 杖履相從第二百六十九章 池因於澤第八十一章 振師整衆第二百五十九章 吏不躬親第五十七章 縱行不義第五百七十章 迥然際遇第一百六十二章 衣冠梟獍第三十九章丨無猜心事第五十四章 一舉多得第三百五十章 量定準繩第三百九十章 料度彼己第三百九十二章 惘至棄命第四百八十章 坐視不救第七十八章丨各奔東西第二百一十二章 草枯水涓第六十八章 乘間襲我第四百一十六章 不止爲薪第五百七十八章 姿貌絕倫第一百八十五章 計日可數第八章丨屈身奉上第四百四十四章 暗流方滋第一百四十五章 擐甲執兵第三十八章 雪掩承廬第二百九十章 知止則殆第一百四十四章 箭雨如蝗第三十二章丨臣操權柄第五百九十七章 林檎送首第一百三十四章 良家法相第五百六十九章 渙兮若冰第三百八十五章 看風駛篷第一百四十九章 兵退告成第九十二章丨拔刀相向第五百三十四章 道路猶遲第一百零六章 癰疽疔癤第十三章 剖符寧境第五百零三章 籌畫所料第五百五十一章 勇怯勢也第二百七十章 器可誤身第一百三十四章 良家法相第七十五章 啓聵振聾第二百八十四章 牆溼乃補第一百二十一章 棄舊圖新第六十一章 臨陣語舊第十四章 勉爲厭難第六十五章 白波壘築第五百八十四章 彼竭我盈第四百零一章 部伍嚴整第一百四十九章 兵退告成第十一章 奮勇爭先第五百零八章 偃息猶疑第五十四章丨以結同好第十八章 指通豫南第七十二章 頭會箕斂第四百六十六章 故人重逢第四十九章丨傭才緣心第四十二章丨軍容觀盛第六十七章丨意見相左第五百九十三章 投石震虎第七十九章 名動人心第三百二十三章 唯親是任第三十章 臺閣生風第六十九章 願者上鉤第一百四十九章 兵退告成第十七章丨一波三折第一百三十五章 豐容顧景第八十四章 事終有定第三百三十一章 鬱郁繁森第三百二十六章 炎德有傷第一百四十四章 爲山止簣第五十章 以忠事王第九十一章 逮下無疾第七十七章 履險如夷第一百三十七章 拋磚引玉第五百二十三章 假以調和第二百一十七章 試取粗通第五百四十二章 路險且夷第六十六章丨女之耽兮第五十三章 控馭撫綏第一百四十九章 兵退告成第三百一十二章 禮意殷勤第十三章丨不密失身第一百零七章 天感祅災第二百一十二章 草枯水涓第七十五章 跋胡疐尾第一百零二章 謀主諮諏第三百九十五章 曲終人定第一百六十三章 謀望成著第一百零一章 乖嘴蜜舌第八十八章 援手之勞第五百一十五章 鳴金暗鼓第五百一十二章 浮光躍影第四百九十二章 急轉直下第四十三章 矜能負才
主站蜘蛛池模板: 江山市| 龙川县| 平湖市| 富裕县| 太白县| 抚松县| 秦安县| 肃宁县| 宿州市| 油尖旺区| 霍邱县| 景德镇市| 大邑县| 永吉县| 苍梧县| 揭阳市| 西和县| 望奎县| 福鼎市| 南京市| 灯塔市| 新蔡县| 灌阳县| 沂南县| 孝昌县| 广昌县| 屏山县| 金山区| 罗城| 察哈| 图木舒克市| 乌苏市| 达尔| 西乡县| 敖汉旗| 托克逊县| 沾益县| 开原市| 眉山市| 潜山县| 耿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