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五十章 以忠事王

“胸中甓積千般事,到得相逢一語無。”————————【奇友人】

到了年底,未央宮的宦官宮女們明顯忙碌了起來,過去的這三年裡,宮裡上下各色人等在董卓的陰影下,都飽受了太多的困窘與抑鬱。如今皇帝親政之後的首次歲旦大朝即將來臨,人們急於擺脫董卓專橫、關東混戰給漢室造成的影響,粉飾一片太平出來,對這場新年大朝的要求比以往看得更重。

皇帝自然是不想搞這些虛頭巴腦的形式,但架不住楊琦、馬日磾與黃琬等人的一致勸說,只好儘量儉省的前提下興辦這次大朝。

荀攸當初主持過一場燕禮,忙得腳不沾地,這回皇帝沒有再難爲他,將事情託付給了別人,反倒讓荀攸一下子清閒了下來。

走在前殿一側的廊道上,荀攸看著來來往往的宮人,以及龐大巍峨的路寢殿,心裡也是感慨萬分。無他,漢室已經很久沒有這麼欣欣向榮過了,相信這一次大朝的成功舉辦,會讓天下人看到朝廷的朝氣與活力。

荀攸即便是重臣,想見皇帝也不是一件輕易的事情,所幸皇帝的親近宦官穆順與他相熟,此時見到荀攸,他樂呵呵的說道:“荀君來的正巧,國家剛讓奴婢出來傳詔荀君呢。”

“喔?”荀攸提了個聲調,緩緩說道:“可知是爲了何事?”

“這奴婢就不知道了。”穆順眨了眨眼,本來消瘦的身子在這半年的養尊處優之下,臉都胖了一大圈,看起來更爲和氣了:“襄賁侯、賈公、還有劉侍中都在裡面。”

荀攸剛邁出去的腳步突然一頓,董卓在時,曾改過制度,將原來沒有具體員額的侍中、黃門侍郎定爲各六人。在這麼長的時間裡,皇帝身邊的侍中永遠只有荀攸、楊琦等五人。

至於另外一個,也就是穆順嘴裡突然冒出來的劉侍中,曾經早已不在長安,如今被穆順突然提了起來,荀攸的腦海裡立即浮現出這樣一個身影,從容灑脫,對誰永遠都是一副彬彬有禮的樣子。

當初唆使劉和索詔出關,只是他與鄭泰、何顒等人主持的第二次誅董計劃中的一個環節。在他的預想中,董卓死後勢必要有一支忠於朝廷、忠於皇帝的軍隊來彈壓李傕等餘部可能的反叛。

而鑑於關東‘君子’們會盟後的表現,荀攸並不像王允那般盲信,而是選擇將目光放在漢室宗親的劉虞身上,至少那個時候劉虞坐擁幽薊精騎,手下公孫瓚也是一員不可多得的猛將。

那時他繼承已故叔祖、司空荀爽的遺志,聯絡了鄭泰、何顒、伍孚等人,緊鑼密鼓的籌劃誅董,只等大司馬劉虞帶兵南下,便可起事。誰知劉和一去不返,謀劃泄露,以至第二次誅董功敗垂成。

由於當時尚書檯爲董卓所控,所以荀攸只得利用了小皇帝對劉和的信任,騙取皇帝的親筆詔書,甘冒風險,潛逃出關。

從董卓治下潛逃在當時是極大的罪過,當初有人告發司馬朗潛逃,董卓尚且差點殺掉他,何況是身爲質子的劉和?但劉和當時沒有絲毫退縮,毅然的接下了這個任務。

劉和性格忠厚,如他父親一樣,對漢室極盡忠誠。他又善於明辨,儘管知道你是在算計他、利用他,但只要是有利於天子的事,他都會義無反顧的去做,哪怕這樣可能會死。

荀攸站在廊下呆呆的發楞,心裡五味雜陳,這說出去簡直讓人發笑,堂堂侍中、平尚書事,整個未央宮所有人都要敬稱他一聲‘荀君’的男人,如今竟然也會露出一絲窘迫的神色。

他從不覺得算計一個老實人有什麼不對,也從不覺得在當時那種險惡的政治環境下對算計人有什麼不對,他也不覺得與劉和感情深厚的皇帝會因此怪罪他,因爲皇帝是個比任何人都要冷血的人。

國之將亡,總會有人捨身取義,總會有人捐軀赴難、做出犧牲,如果哪天是荀攸站在劉和的立場,荀攸也會做出同樣的選擇。

可荀攸還是有些不適,他想起當初對劉和說出籌算已久的計謀之後,劉和朝他望來的一雙清澈的眼睛,那種慷然赴險的從容以及對荀攸毫無保留的信任,至今仍留在荀攸的記憶裡。

“荀君之才勝我百倍千倍,自然聽荀君的安排。”

“無論成敗,我都相信荀君。”

“天子就託付給荀君了。”

“荀君、荀君?”去而復返的穆順在一旁輕聲喚道。

荀攸從記憶裡回過神來,說道:“嗯、嗯?可是陛下傳喚了?”

穆順笑著點了點頭,側身做了個‘請’的動作。

荀攸輕輕吐了口氣,這個時候他又恢復了以往平淡冷靜的模樣,邁著步子,穩穩地走進宣室殿。

今日沒有常朝,皇帝只是在宣室殿例行召見臣子,對於宣室殿內部的結構、陳設,荀攸早已輕車熟路。一側的博山爐裡散發著嫋嫋香氣,御座之上的皇帝也是與往常一樣臉上帶著微笑,只是見到右邊坐著的一名年輕人時,他心中才不由得恍惚了一瞬。

也僅僅是這麼一瞬,他到底還是那個沉靜的荀公達。

“侍中臣攸,叩見陛下。”

皇帝卻不知道荀攸心裡一瞬間掠過無數雜亂的情緒,他聽得荀攸的聲音後放下手中的一份奏疏,淡淡的說道:“荀君來了,快起來坐。”

在南陽被袁術扣留將近一年,隨趙岐返歸之後,劉和依然還是老樣子,對待荀攸極爲客氣,一如曾經那樣。他立時站起,指了指自己坐著的席位,謙讓道:“荀君請。”

荀攸不願搶人的座席,何況這還是當著皇帝與劉虞的面,他嚴詞拒絕,怎奈劉和一直在堅持。

“荀君!”劉和語帶急切的說道:“荀君於國有功,理應如此,還請莫要謙辭!”

皇帝看著互相謙讓的兩人,笑著說道:“荀君,劉侍中的一片好意,你就領受了吧。”

荀攸無奈,只好道謝坐下,擡頭看到劉和仍舊溫順、熟悉的眉眼,很快又移開了目光。

“今日喚諸君過來,主要是想談談朝廷對羌胡的方略。”皇帝將手上拿著的奏疏給了穆順,由移交給坐於下首的劉虞。

“這是匈奴右賢王去卑呈上的奏疏,爾等都先傳看吧。”皇帝的目光略微掃視了在座四人一眼,平淡的說道:“他說他的長子猛孫仰慕本朝文化,想請朝廷恩典,準其入太學讀書。”

第三百五十五章 漫漫林道第六十九章 私心雜念第一百七十三章 夜議軍謀第四百二十二章 密密傾談第四百四十七章 瞻前顧後第一百零一章丨蕭牆刀兵第一百一十八章 涑水解虞第一百一十九章 稽功思文第七十五章 病染膏肓第二百六十九章 池因於澤第四十六章 嗟彼後人第四十三章 矜能負才第三百四十六章 雲行雨施第二十一章 茵席之臣第四十三章丨檢校談兵第三十三章丨日出星逃第五百四十五章 聲勢促起第一百二十八章 畫無失理第四百零一章 部伍嚴整第九十七章 絲恩髮怨第一百三十一章 慎終追遠第七十章 兇終隙末第五百七十一章 登進異途第七十九章 名動人心第五十二章丨突遭恩賞第四十九章 絃歌如訴第一百一十四章 兼弱攻昧第九十五章 萍水相逢第一百零八章 乘輿蕩盡第一百八十五章 計日可數第五十二章丨突遭恩賞第九十一章 聲色顯露第三十六章 趨庭之下第五百零五章 蹈險不復第三百一十八章 秉彼蟊賊第二十三章 應答如響第五百一十九章 利霈弊雨第一百三十二章 名動人心第一百零四章 說是談非第六十九章 水波紋動第四十四章丨兵以攻弱第六十一章 文章傾臺第四百零一章 部伍嚴整第十四章丨風雨前夕第八十三章 難逃定數第三百零三章 往事歷歷第二百一十二章 草枯水涓第七十九章 禍福同門第一百五十六章 犁廉耕細第六十七章 民戶委輸第五百九十七章 林檎送首第二百五十一章 飢時理會第二百八十六章 咎當在此第三百二十九章 絕義安後第四百五十九章 時否俗薄第七十九章 禍福同門第三百七十五章 口蜜腹劍第九十七章丨董氏外家第四百九十八章 高人一著第八十一章 僥倖爲安第四百四十章 窮矣困獸第五百六十章 聲東擊西第一百一十五章 重兵陳列第三百五十六章 唯在孝義第四百六十三章 謀從此始第十二章丨奉先吾兒第一零五章 吝財忍棄第三百二十一章 視事如紋第五十四章 一舉多得第四十章 濟人利他第一百四十一章 邊城鳴鏑第十二章 師友相從第七章丨中黃太乙第一百零二章 德澤恩被第十七章 榆中勇士第六十九章 水波紋動第十九章 鼓吹煥生第二百八十三章 蔓草根植第五百零九章 作計自量第五百八十章 如鳥之集第一百零四章 渭橋踏麥第四百三十八章 顯揚激怒第五十七章 縱行不義第七十九章 名動人心第七十一章 奧援有靈第四百三十六章 蛛絲疑影第二百四十七章 弱蜀弊益第一百三十章 殉身守義第七十章 兇終隙末第三百七十二章 嚴合雙卯第三十章丨藍田雄鳴第二十八章 欲知今雨第一百零六章 頑囂不友第一百三十三章 涇渭之流第二百二十七章 昭德塞淤第九十九章 錢穀出入第二百五十二章 孰以顯廉第二百九十六章 急如風火第一百二十九章 此起彼落第三章 后王斯重
第三百五十五章 漫漫林道第六十九章 私心雜念第一百七十三章 夜議軍謀第四百二十二章 密密傾談第四百四十七章 瞻前顧後第一百零一章丨蕭牆刀兵第一百一十八章 涑水解虞第一百一十九章 稽功思文第七十五章 病染膏肓第二百六十九章 池因於澤第四十六章 嗟彼後人第四十三章 矜能負才第三百四十六章 雲行雨施第二十一章 茵席之臣第四十三章丨檢校談兵第三十三章丨日出星逃第五百四十五章 聲勢促起第一百二十八章 畫無失理第四百零一章 部伍嚴整第九十七章 絲恩髮怨第一百三十一章 慎終追遠第七十章 兇終隙末第五百七十一章 登進異途第七十九章 名動人心第五十二章丨突遭恩賞第四十九章 絃歌如訴第一百一十四章 兼弱攻昧第九十五章 萍水相逢第一百零八章 乘輿蕩盡第一百八十五章 計日可數第五十二章丨突遭恩賞第九十一章 聲色顯露第三十六章 趨庭之下第五百零五章 蹈險不復第三百一十八章 秉彼蟊賊第二十三章 應答如響第五百一十九章 利霈弊雨第一百三十二章 名動人心第一百零四章 說是談非第六十九章 水波紋動第四十四章丨兵以攻弱第六十一章 文章傾臺第四百零一章 部伍嚴整第十四章丨風雨前夕第八十三章 難逃定數第三百零三章 往事歷歷第二百一十二章 草枯水涓第七十九章 禍福同門第一百五十六章 犁廉耕細第六十七章 民戶委輸第五百九十七章 林檎送首第二百五十一章 飢時理會第二百八十六章 咎當在此第三百二十九章 絕義安後第四百五十九章 時否俗薄第七十九章 禍福同門第三百七十五章 口蜜腹劍第九十七章丨董氏外家第四百九十八章 高人一著第八十一章 僥倖爲安第四百四十章 窮矣困獸第五百六十章 聲東擊西第一百一十五章 重兵陳列第三百五十六章 唯在孝義第四百六十三章 謀從此始第十二章丨奉先吾兒第一零五章 吝財忍棄第三百二十一章 視事如紋第五十四章 一舉多得第四十章 濟人利他第一百四十一章 邊城鳴鏑第十二章 師友相從第七章丨中黃太乙第一百零二章 德澤恩被第十七章 榆中勇士第六十九章 水波紋動第十九章 鼓吹煥生第二百八十三章 蔓草根植第五百零九章 作計自量第五百八十章 如鳥之集第一百零四章 渭橋踏麥第四百三十八章 顯揚激怒第五十七章 縱行不義第七十九章 名動人心第七十一章 奧援有靈第四百三十六章 蛛絲疑影第二百四十七章 弱蜀弊益第一百三十章 殉身守義第七十章 兇終隙末第三百七十二章 嚴合雙卯第三十章丨藍田雄鳴第二十八章 欲知今雨第一百零六章 頑囂不友第一百三十三章 涇渭之流第二百二十七章 昭德塞淤第九十九章 錢穀出入第二百五十二章 孰以顯廉第二百九十六章 急如風火第一百二十九章 此起彼落第三章 后王斯重
主站蜘蛛池模板: 页游| 尼勒克县| 额敏县| 乌拉特后旗| 乐清市| 阿城市| 正镶白旗| 阿克| 洞口县| 三台县| 金沙县| 肥东县| 漯河市| 武鸣县| 运城市| 桐乡市| 上思县| 咸丰县| 西充县| 霞浦县| 荆门市| 政和县| 勐海县| 淮滨县| 交口县| 祁阳县| 湖南省| 汝城县| 舞阳县| 云阳县| 浏阳市| 岑溪市| 平原县| 沂水县| 湖北省| 大竹县| 吴江市| 富民县| 苗栗市| 包头市| 米脂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