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三百七十二章 嚴合雙卯

“佩符豈有玉剛卯,挑藥久無金錯刀。”————————【五月初三日雨寒痰嗽】

有些深受儒家觀念所影響的士人不能接受這種女尊男卑的夫妻關係,往往拒絕皇帝的指婚,抗拒皇權,以死捍衛尊嚴。周瑜也知道皇帝的親戚不是那麼好當的,一開始也考慮過他與劉姜婚後的關係,如果劉姜真的是那種飛揚跋扈、驕奢淫逸的公主,周瑜寧可棄官不做也不會折節受這份屈辱。

但好在,以他的暗中觀察,皇帝唯一的姐姐、萬年長公主劉姜並不是這樣驕橫跋扈的人。事實也證明如此,在經歷了宮室焚燬、輾轉流離等衰亡事故後,劉姜無論氣度、性情、才識比一般的人更爲出色,在很多方面都契合周瑜的擇偶要求。

聽到劉姜不肯在府中擺公主的架子、執意以尋常夫妻那般共處,這番風度不僅讓周瑜徹底落下了心中最後一塊大石,更是讓他大爲動容,他朗聲說道:“諾,公主賢良,瑜感佩莫名。”

隨即周瑜換上夫妻間的語氣,至此兩人沒了公主與臣下的隔閡,關係悄然近了一分。說了些話,良宵苦短,兩人心智成熟,早已知道該做什麼事。

劉姜縱然一副清高自許的脾性,在心知將要發生的事,仍是不免面紅心跳,低頭不語。那一抹難得的嬌羞使其平添了三分俏麗,周瑜看的如癡如醉,只覺得劉姜雖生在北方,卻不比淮南、江東女子遜色多少,反倒別有一番風情。

當下周瑜走近前去,正躊躇著該伸那隻手,一時眼尖,瞥見劉姜腰間繫著的一塊白玉。那塊玉看起來年頭久遠,被雕琢成簡單的四棱柱形,四面陰刻著幾行篆書,用一條赤綬穿著。周瑜一眼便認出這是塊白玉琢成的‘剛卯’,這種物事,上至皇室高門,下至閭里寒室,都以此當做護身符來佩戴,用以辟邪祛病。

剛者強也,卯者劉也。

由於‘卯’字正應天子之姓‘劉’的部首,玉石在五行中又屬金,所以‘剛卯’也有‘強劉’的寓意。當年王莽篡位後時刻忌憚劉氏復位,下令廢除民間佩戴‘剛卯’的風俗,後來光武中興,歷代劉家皇帝恢復民俗,甚至將其按不同的高低等級、劃分不同材質的‘剛卯’,納爲天子、王侯、公卿百官日常必佩之物。

此物是兩漢以來民間最流行的辟邪祈福的護身符,由於‘剛卯’政治意味濃厚,在曹魏代漢之後,統治者忌憚劉氏,便逐漸任其淹沒於歷史長河,再不復存。

長公主儀服同藩王,自然是佩戴高等級的白玉剛卯,在這個吉慶正式的場合,佩戴此物也是禮制所要求的。周瑜並不爲此感到驚訝,雖然那塊白玉剛卯看起來水色十足,顯然時常在手心把玩,不是新物,但也沒有多想,而是訝然一笑,好聲問道:“殿下這塊剛卯可是舊物?”

劉姜一愣,手下意識的往腰間摸去,低著頭說道:“不瞞周郎,正是雒陽宮中舊物。”

“可是巧了。”周瑜忽略了劉姜那一瞬間不自然的神色,還道是對方羞怯的不肯擡頭,便展顏笑著,只顧從自己腰間取下一物,遞了過來:“我這也有一方,不過是嚴卯,家君當年特以赤瑾琢成,以襯姓字。多年隨身佩戴,未嘗有一日離身,如今與殿下的倒是若合一物。”

嚴卯與剛卯一樣,都是一種棱柱形的護身符,功能、用處相似,唯一的區別只是其周身鐫刻的銘文內容不同,二者各得名於開首的銘文,劉姜自己的那枚白玉剛卯上書:‘正月剛卯’四個變形篆書。而左手接著周瑜遞來的赤玉嚴卯上卻是鐫刻著‘疾日嚴卯’這四個字。

這種配飾通常是成雙佩戴,稱‘雙卯’,後來一應從簡,人們除了正月和特殊場合以外,一般都只戴一塊。

這世上倒是有這麼巧的事?

劉姜不由得愣了神,像是記起什麼故事來,神色一時變得複雜。

周瑜也沒有多想,他剛纔也是爲了迎合而故意這麼說,其實他有兩塊,另一塊剛卯在幾年前便給了一位現在江東的朋友了。

兩人各懷著心思,相顧無言。

萬年長公主下嫁,不僅是對周瑜一個人的喜事,更是給在朝的廬江周氏帶來了許多好處。由於揚州人在朝的太少,周氏往昔交往的士人故友也多不在關中、或是凋零亡故。水衡都尉周忠本來還擔心周氏在朝中孤弱,不得不依附他人方得立足,如今靠著周瑜與皇帝結親,廬江周氏一下便炙手可熱了起來。

這不僅是利於當下,更有利於今後朝廷收復揚州、江淮士人入朝,他周氏更能借此在朝堂佔據先機,領袖羣倫。至於迎娶長公主所帶來的不利影響,一時還沒有浮現出來,時日還長,總有辦法解決。

這兩天周忠欣喜的心情尚未平復,便受到了皇帝的召見。

周忠作爲外朝官,除了朝會與召見,平時很難見皇帝一面,這次皇帝突然相召,周忠內心疑惑,卻也知道應不是什麼壞事,便整理一番,匆匆入宮。

讓他始料未及的是,殿外出來相迎的居然是皇帝最親信的大臣之一、侍中、平尚書事荀攸。這也是當初提攜他、一直對他照拂有加的‘恩人’。這讓周忠不敢怠慢,忙迎上前去,拱手說道:“這如何使得?荀君當在承明殿平尚書事,如此降尊,著實讓老夫惶恐。”

荀攸不急不慢的回了一揖,淡淡說道:“我身爲侍中,本該侍奉陛前,交通中外,下殿相迎,本是我職守之內的事。縱然站得再高,那也是虛的,人的本份,卻是如何也不能忘的。”

周忠兩眼一瞇,頷首道:“荀君說的是,老夫受教了,再者,當初若非荀君提攜,周氏焉有今日?如今漢室未興、天下未定,你我在朝中要愈加攜手合力,輔佐天子、匡扶社稷。”

荀攸也不言語,只淡淡一笑,那雙漆黑的眼瞳依舊深不可測。

在皇帝的干預下,周氏儼然已經不需要再靠潁川荀氏的支持方能實現政治抱負了,不僅如此,雙方就連更親近一層也是不能。因爲荀氏已經有了別的選擇,再得寸進尺,只會招致他人的謀算。

“彼此攜手輔弼天子、共襄大業,這話說的是極。”荀攸收斂神色,沉聲說道:“你我皆爲天子之臣,豈有什麼提攜一說?以後萬勿說這些話。”

第一百四十七章 尚敢懷貳第七十八章 宣平學市第二十章丨詔旨相違第十三章丨相見恨晚第六十八章丨賢師良士第五百四十九章 草長風生第三百零七章 徐州雲波第十六章丨萬事俱備第二百六十九章 池因於澤第一百三十章 魚帛狐聲第九十一章丨磐石生紋第六十七章 遭際險釁第十四章 相爲建計第八十章 先從吏始第三十章 試策甲科第十三章 勢危而走第三百七十八章 微末生非第六十二章丨一班鼠目第二十四章|城郊陛辭第四十六章 磁石引針第三百四十章 靜聽風雷第五百零九章 作計自量第三百一十九章 捕蝗之術第六十三章 未過其譽第二百七十六章 冰山之下第三十四章丨官無常法第六十四章 府君囑吏第三百九十九章 患乎難知第二十六章丨別有所圖第十四章丨智不均使第一百四十七章 支離擁腫第四十一章丨寒宵獨坐第一零八章丨哀歌路難第十三章丨不密失身第五十六章 周密溫樹第三百零三章 往事歷歷第七十八章丨各奔東西第二百六十章 枹鼓相應第五十章 抽弦促柱第四百四十八章 魯殿靈光第九章 焉用彼相第四百八十章 坐視不救第三百一十九章 捕蝗之術第九十二章丨拔刀相向第二十五章 椒房佩環第七十三章 憑幾細語第三十二章丨覆車悟真第二百一十七章 試取粗通第五十章 以忠事王第一百二十九章 同爲覆沒第六章 國之干城第八十二章 何以自新第三十二章丨覆車悟真第四百六十二章 欲速立名第二百零五章 爾虞我詐第二十五章丨北闕甲第第十四章 勉爲厭難第二十一章 雞鶩爭食第一百三十章 殉身守義第一零八章丨哀歌路難第二百七十章 器可誤身第六十一章 臨陣語舊第七十八章 監觀民瘼第一百七十一章 用兵進取第五十五章丨密謀顛覆第四百五十二章 合力堅持第一百七十五章 野麋闖營第八十章 塵埃落定第五百一十四章 冒矢履鋒第一百九十章 令敢不從第二百四十一章 將功折過第五百五十九章 勝負難測第四百四十八章 魯殿靈光第二十四章 難得寵渥第三十一章 誰謂不庸第五百九十五章 急於催攻第六十二章丨畢力平險第一百零六章 癰疽疔癤第四百零五章 異相尋配第三百二十三章 唯親是任第十七章 榆中勇士第一百六十九章 鬼兵奪城第一百四十五章 天有不測第八十七章 萍水相逢第一百二十章 子有良媒第五十章 抽弦促柱第九十二章丨拔刀相向第三十七章丨早釋猜嫌第五百五十六章 捨身取義第三十二章 燕戒與者第四十八章 蟠桃俗李第四十九章 人侍帷幄第四十八章丨豎子與謀第三百一十一章 難以欣戴第一百一十七章 隱憂未解第一百三十六章 機不可失第二十八章丨議徵白波第二十一章 龍返其鄉第四百五十二章 合力堅持第八十九章 委巷浮說
第一百四十七章 尚敢懷貳第七十八章 宣平學市第二十章丨詔旨相違第十三章丨相見恨晚第六十八章丨賢師良士第五百四十九章 草長風生第三百零七章 徐州雲波第十六章丨萬事俱備第二百六十九章 池因於澤第一百三十章 魚帛狐聲第九十一章丨磐石生紋第六十七章 遭際險釁第十四章 相爲建計第八十章 先從吏始第三十章 試策甲科第十三章 勢危而走第三百七十八章 微末生非第六十二章丨一班鼠目第二十四章|城郊陛辭第四十六章 磁石引針第三百四十章 靜聽風雷第五百零九章 作計自量第三百一十九章 捕蝗之術第六十三章 未過其譽第二百七十六章 冰山之下第三十四章丨官無常法第六十四章 府君囑吏第三百九十九章 患乎難知第二十六章丨別有所圖第十四章丨智不均使第一百四十七章 支離擁腫第四十一章丨寒宵獨坐第一零八章丨哀歌路難第十三章丨不密失身第五十六章 周密溫樹第三百零三章 往事歷歷第七十八章丨各奔東西第二百六十章 枹鼓相應第五十章 抽弦促柱第四百四十八章 魯殿靈光第九章 焉用彼相第四百八十章 坐視不救第三百一十九章 捕蝗之術第九十二章丨拔刀相向第二十五章 椒房佩環第七十三章 憑幾細語第三十二章丨覆車悟真第二百一十七章 試取粗通第五十章 以忠事王第一百二十九章 同爲覆沒第六章 國之干城第八十二章 何以自新第三十二章丨覆車悟真第四百六十二章 欲速立名第二百零五章 爾虞我詐第二十五章丨北闕甲第第十四章 勉爲厭難第二十一章 雞鶩爭食第一百三十章 殉身守義第一零八章丨哀歌路難第二百七十章 器可誤身第六十一章 臨陣語舊第七十八章 監觀民瘼第一百七十一章 用兵進取第五十五章丨密謀顛覆第四百五十二章 合力堅持第一百七十五章 野麋闖營第八十章 塵埃落定第五百一十四章 冒矢履鋒第一百九十章 令敢不從第二百四十一章 將功折過第五百五十九章 勝負難測第四百四十八章 魯殿靈光第二十四章 難得寵渥第三十一章 誰謂不庸第五百九十五章 急於催攻第六十二章丨畢力平險第一百零六章 癰疽疔癤第四百零五章 異相尋配第三百二十三章 唯親是任第十七章 榆中勇士第一百六十九章 鬼兵奪城第一百四十五章 天有不測第八十七章 萍水相逢第一百二十章 子有良媒第五十章 抽弦促柱第九十二章丨拔刀相向第三十七章丨早釋猜嫌第五百五十六章 捨身取義第三十二章 燕戒與者第四十八章 蟠桃俗李第四十九章 人侍帷幄第四十八章丨豎子與謀第三百一十一章 難以欣戴第一百一十七章 隱憂未解第一百三十六章 機不可失第二十八章丨議徵白波第二十一章 龍返其鄉第四百五十二章 合力堅持第八十九章 委巷浮說
主站蜘蛛池模板: 昌乐县| 宣化县| 全州县| 五河县| 台山市| 南漳县| 三亚市| 安庆市| 油尖旺区| 无棣县| 南城县| 海城市| 滁州市| 石泉县| 广昌县| 娱乐| 色达县| 永定县| 顺平县| 潜江市| 青冈县| 太白县| 招远市| 本溪市| 唐河县| 新建县| 古田县| 确山县| 曲周县| 静宁县| 沅陵县| 聂荣县| 白水县| 武川县| 大冶市| 油尖旺区| 淄博市| 大厂| 定远县| 佳木斯市| 泰和县|